摘 要 目標情景分析是ESP教學理念中需求分析的一部分。在目標情景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藝術專業(yè)英語素材庫和進行相關教學設計可有效解決藝術類高中英語教學與藝術專業(yè)脫節(jié)、語言教師的局限性和ESP語言課程異化為專業(yè)課程等問題,能滿足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提升教學實效。文章基于目標情景分析,以藝術類高中ESP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藝術類高中引入ESP理念面臨的焦點問題,探索ESP教學實踐。
關鍵詞 目標情景分析;專業(yè)英語素材庫;語言課程異化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6.027
Research on ESP Teaching in Art High Schools Based on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CHEN Jie
(The Secondary Music School Affiliated to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Tianjin 300171)
Abstract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is part of the needs analysis in the ESP teaching concept. The plan for establishing an English material library for art majors and relevant teaching designs based on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nglish teaching and art majors in art high schools, the limitations of language teachers, and the alienation of ESP language course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It can meet students' needs,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ESP teaching in art high schoo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key issues fac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SP concept in art high schools, and explores ESP teaching practices.
Keywords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English material library for majors; alienation of language courses
2021年9月16日,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第9條規(guī)定自2024年起“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yè)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舞蹈學類、表演專業(yè)可適當降低要求),逐步扭轉(zhuǎn)部分高校藝術專業(yè)人才選拔‘重專業(yè)輕文化’傾向”。然而目前的情況是藝術類高中,尤其是偏重表演的音樂類高中,達成這一目標難度很大。
從學生層面來看,由于學習重心長期偏向?qū)I(yè)課,文化課成績普遍較差,英語更是弱項。進入高中后面對更大的詞匯量、更復雜的語法和更大的課文篇幅,學生普遍學習意愿低,厭學情緒較強。從教學層面來看,盡管分數(shù)線顯著提高了,但英語課時量并沒有增加。因此,面對學生的低水平和錄取分數(shù)線的提高,如何彌合這一差距是很嚴峻的挑戰(zhàn)。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ESP)教學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前提,將英語學習與專業(yè)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這種從以內(nèi)容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逐漸向以需求者為中心(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轉(zhuǎn)變?yōu)槲覈⒄Z教學界所熱議[1]。同時,有學者提出,盡管ESP一般是為中級或高級水平的學生設計,但它可為初學者所用[2]。并且,ESP只是一種教學理念而非某一種具體用途的語言[3],因此將這一理念應用到藝術類高中英語教學就成為應對上述挑戰(zhàn)的一個可行性選擇。本文擬以某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以下簡稱音樂附中)的ESP教學為例,嘗試探析這一解決方案。
1" 藝術類高中引入ESP理念面臨的焦點問題
目前ESP研究多集中在大學英語教學階段,鮮有高中學段的研究,而音樂又是一個典型的帶有很強專業(yè)壁壘的學科,在中國知網(wǎng)以ESP為關鍵詞搜索到近20年與英語教學相關的文獻多達4885篇,其中,與音樂英語教學相關的中文文獻卻不足10篇[4]。因此,音樂附中在引入ESP教學過程中缺乏可以借鑒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成果,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1.1" 教材內(nèi)容與專業(yè)內(nèi)容脫節(jié)
ESP教學的一大特點是所教授的英語語言必須與專業(yè)內(nèi)容有一定聯(lián)系[5]。由于音樂附中必須采用國家規(guī)定的普通高中英語教科書,因此教材內(nèi)容與音樂專業(yè)的相關性很低。以外研社2020年7月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為例,在全部6冊教材中,只在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四單元中,有兩小段文字介紹了作曲家譚盾,除此之外所有單元主題都跟音樂專業(yè)無關。因此教材內(nèi)容與音樂專業(yè)的脫節(jié)是一個顯著問題。
1.2" 語言教師的局限性
如要推行ESP教學,語言教師要懂一些藝術專業(yè)知識。但目前音樂附中在編的英語教師皆出自英語專業(yè),對音樂專業(yè)知識了解甚少。
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解決ESP師資問題多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專業(yè)教師和語言教師之間的跨學科合作[6];二是聘請專業(yè)教師教授英語課;三是加強語言教師的跨專業(yè)崗前知識培訓[7-8]。
就跨學科合作而言,部分學者認為兩個專業(yè)隸屬于不同學科和院系,專業(yè)教師只能充當專業(yè)知識的提供者或被咨詢者,卻并不能從中獲益,顯然有悖于構成合作關系基礎的互惠原則。另外,在藝術類高中,傳統(tǒng)上專業(yè)學科地位高于文化學科,很難引導專業(yè)課教師參加這種對其沒有收益的合作,因此在音樂附中推行跨專業(yè)合作缺乏可操作性。
第二個方案貌似可行,但在高中階段卻繞不開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關鍵問題。首先,聘請專業(yè)課教師上英語課應該教授一些與專業(yè)相關的語言知識,形成專業(yè)與英語的結合。但是在沒有ESP教材的情況下,專業(yè)內(nèi)容與語言知識的結合會變得隨機,缺乏系統(tǒng)性。因此教什么、哪些專業(yè)內(nèi)容需要結合進語言教學就成為一個難點。其次,專業(yè)課與文化課的教學模式存在巨大差異。專業(yè)課教學基本是一對一的模式,琴房中沒有黑板課桌,教學方式基本是師生對話和樂器示范與演練,教學過程中不太會出現(xiàn)課堂紀律或教學組織等問題。因此讓專業(yè)課教師在大教室中面對幾十個水平參差不齊,對英語學習有抵觸情緒的學生上英語課,對他們而言,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第三個方案中對語言教師進行崗前培訓是有必要的,但仍難跨越專業(yè)知識壁壘。以音樂專業(yè)為例,深奧的樂理知識就是橫亙在英語教師面前一條很難跨越的鴻溝。讓沒有任何音樂理論基礎,連樂譜可能都無法識別的英語教師從頭學習音樂專業(yè)知識,不是完全做不到,但難度太大。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前兩個解決方案不可行,第三個難度也很大,因此如何突破語言教師的局限性還需另辟蹊徑。
1.3" 語言課程異化為專業(yè)課程
文獻研究顯示,專業(yè)內(nèi)容的引入往往被混同于在英語課上講專業(yè)知識,比如很多院校會將樂器、樂理、音樂史以及音樂流派知識等內(nèi)容穿插到英語教學當中[9]。在大學階段這樣做問題不大,但是在高中階段,在國家規(guī)定的文化課教材講解中硬性插入專業(yè)知識的講授不僅顯得突兀,還會導致教學重點向?qū)I(yè)知識偏移,教學難點中增加專業(yè)知識難點,最終可能將語言課程異化為專業(yè)課程。高中生的英語能力本就有限,這種異化會增加學習難度。更重要的是,在高中階段推行ESP理念是為了促進語言知識的教學,這種異化對英語教學而言是教學目標的錯位。
2" 基于目標情景分析的ESP教學實踐
針對以上問題,課程組通過目標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將專業(yè)內(nèi)容聚焦于語言交際,嘗試解決教材內(nèi)容和專業(yè)內(nèi)容脫節(jié)的問題,以此降低英語教師的跨專業(yè)崗前培訓知識壁壘,廓清ESP教學的語言本質(zhì)。
2.1" 引入目標情景分析的理論依據(jù)與課程教學設計框架
目標情景(target" situation)是未來工作需求和學習者對這種需求的態(tài)度,因此目標情景分析是需求分析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分析學習者將使用目的語在目標情景中完成的語言交際[10]。根據(jù)這一理論,課程組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最易接觸到的目標情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調(diào)查出常見交際話語主題并建立基于目標情景的音樂英語素材庫。這個音樂英語素材庫要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也就是哪些音樂內(nèi)容與語言教學相結合,同時使教師聚焦于交際語言的教學,而不是專業(yè)知識的教學。
另外,在國家規(guī)定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精研教學設計,在課堂例句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加入音樂英語素材庫中的例句,推動與目標情景的淺層結合。例句展示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此擴充學生對知識點不同應用場景的認知,因此在話語主題上有更大的自由度。選用音樂英語素材庫中的例句,只要緊密結合語言知識點就不會偏離教學重點,反而會引起學生對目標情景的共鳴,豐富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2.2" 目標情景分析
音樂附中的ESP實踐首先是結合學校實際進行目標情景分析。通過對師生的調(diào)查問卷和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的音樂英語應用主要出現(xiàn)在以下三個交際場景:出國演出、出國比賽和大師課。出國演出期間的交流是學生使用音樂英語的重要交際場合,話題主要以音樂表演的體會和鑒賞為主,兼有專業(yè)人士的彼此介紹或寒暄等日常用語,交際氛圍輕松,是學生比較樂于參與的一種目標情景。出國比賽則是另一個重要情景。在比賽過程中,國外專家評委的專業(yè)評價是比賽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專業(yè)且嚴肅,是學生的交際難點。最后是大師課情景。大師課是音樂專業(yè)很有特色的課程,通常邀請國外名師對中國學生進行授課。這一過程雖然通常配有專職譯員或?qū)I(yè)教師的翻譯,但是如果能直接領會外教的表達,尤其是學生自己能通過英語進行交流顯然更有助于與大師的互動,建立雙方更密切的聯(lián)系。據(jù)此,如表1,調(diào)查篩選出了十一個常見交際話語主題。
2.3" 音樂英語素材庫的結構
建立音樂英語素材庫是在目標情景分析的基礎上從專業(yè)內(nèi)容向語言教學轉(zhuǎn)化的重要一步,方法是按照目標情景搜集出常用的表達語句并做出語言點標記。表1是含有部分常用語示例的素材庫架構示例。該素材庫架構有兩個重要維度,一個是目標情景維度,另一個是語言點標記維度。教師可以按照兩個維度分別選取例句。
3" 教學成果與展望
在音樂附中日常的課程中,雖然教學設計以語言知識教學為主,但通過選用音樂英語素材庫的例句實現(xiàn)與目標情景交際話語的結合,激發(fā)了學生的目標情景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將語言教學與音樂專業(yè)的交際話語主題相結合,而非講授音樂知識,降低了語言教師的音樂專業(yè)知識壁壘,使教學聚焦于語言課程本質(zhì),這種基于目標情景分析的ESP實踐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盡管如此,英語教師還是存在一定的音樂知識缺乏,如何看待這一客觀存在的問題呢?筆者認為,首先是要正確理解師生關系?,F(xiàn)代教學理論普遍認同,教師與學生是一對平等的交互性主體[11]。以此視角看待時,教師本著學習與探討的精神在課堂上與學生就藝術專業(yè)問題對話而非單方向灌輸就成為一種值得鼓勵的教學互動行為。因此,跨越藝術專業(yè)壁壘更好的方式是加強師生間的交際話語互動。
基于以上實踐和思考,在藝術類高中推行基于目標情景分析的ESP英語教學是具有可行性的,未來在交際話語互動方面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基金項目:2023年天津音樂學院科研項目“基于ESP的藝術類高中英語教學研究”(2023YK004)。
參考文獻
[1] 朱文立.“新文科”視域下ESP專業(yè)建設與創(chuàng)新——以四川音樂學院音樂英語教學改革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22(6):127-133.
[2] 郭燕玲.《藝術英語》的編寫理念與特色[J].中國外語,2011(1):85-89.
[3] 秦秀白.ESP的性質(zhì)、范疇和教學原則——兼談在我國高校開展多種類型英語教學的可行性[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79-83.
[4] 姚紫津.基于ESP框架下的音樂英語課程群建設與專業(yè)細分[J].中國ESP研究,2020(1):91-97.
[5] 任榮政.ESP教師的標準、隊伍建設及專業(yè)培養(yǎng)[J].教師教育研究年,2013(9):76-80.
[6] 王艷.探析ESP教師角色與教師發(fā)展[J].中國ESP研究,2010(1):114-120.
[7] 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2-28.
[8] 陳冰冰.關于建立ESP教師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語教學,2005(3):75-78.
[9] 李春紅,肖俊一.基于ESP相關理論的音樂英語教材建設的構想[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56-59.
[10] Brain" P,Starfield" S.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6.
[11] 白臻賢.外語教學的主體間性維度[J].外語學刊,2008(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