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看他沒動,一下子把聲音提高了八度:“怎么說了你還不聽?下去!”他蹲下身,居然掰開了小姜掛在欄桿上的一只手
小區(qū)新建了一個游樂場,里面有沙坑、滑梯、攀爬架等。每到傍晚,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到那里玩。
晚飯前,兒子小姜鬧著要下樓挖沙,我看飯快燜好了,就說:“可以,但只能玩十分鐘?!彼饝?yīng)了,開心地拎著小鏟子和我一起下了樓。
下去一看,游樂場里只有兩三個孩子在玩,旁邊都有老人看著。小姜目不斜視,直奔沙坑,掄起鏟子就開始挖沙。一個孩子跑來問小姜:“你的鏟子哪兒來的?”小姜靦腆地笑笑:“從家里拿的?!?/p>
孩子“哦”了一聲,正要說什么,旁邊的一個老人喊道:“別玩沙子,臟!”孩子回頭看了一眼老人,又扭頭看看挖得正起勁兒的小姜,突然說:“沙里有蟲!”然后,一溜煙地跑了。
小姜正彎腰把鏟子插入沙堆,聽說有蟲,“唰”地直起腰,認(rèn)真地審視腳下。我趕緊安慰他:“沙里就是有點螞蟻、甲蟲,你都認(rèn)識?!毙〗肓讼?,還是決定放棄挖沙,轉(zhuǎn)戰(zhàn)滑梯。
小姜喜歡攀爬,所以他沒有規(guī)規(guī)矩矩地滑滑梯,而是用雙手吊在滑梯底座的一根欄桿上,靠臂力攀爬,腳離地面大概40厘米。
旁邊兩個老人看到這一幕,不斷嘟囔“太危險了”。開始,我還想過去解釋:他經(jīng)常這樣做,這對他來說不算危險。但轉(zhuǎn)念一想,即便我解釋了,老人也不會停止說教,說不定連我一起教訓(xùn),算了。所以,我坐在長椅上沒動。
這時,一個玩滑梯的男孩注意到了小姜。他站在小姜掛著的欄桿前說:“你這樣太危險了?!毙〗O拢闷娴靥ь^看他。男孩看他沒動,一下子把聲音提高了八度:“怎么說了你還不聽?下去!”他蹲下身,居然掰開了小姜掛在欄桿上的一只手。
小姜失去平衡,身體在空中晃了兩下,“啪”地掉了下來。
我意識到跟老人們說不清,就彎下腰,放緩語氣,問那個男孩:“小朋友,你自己說,剛才有沒有掰這個小朋友的手?”他奶奶立刻把孫子拉到身后:“你干什么?沒有就是沒有!”
聽到男孩吼小姜,我起身朝滑梯走去,還沒走到跟前,就看見小姜掉下來。我既心疼又憤怒,馬上沖過去,抱起小姜,然后抬頭朝那個孩子喊道:“你為啥把他推下來?”旁邊的一個老人立馬不樂意了:“你別瞎說,我孫子沒有推他。”當(dāng)時天光還好,老人就站在滑梯前看著孫子,不可能沒看見。
我顧不上跟她計較,先查看小姜的傷勢。小姜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指著頭的左側(cè):“媽媽,疼?!蔽乙幻l(fā)現(xiàn)那里起了一個包,幸虧小姜精神還好,沒有嘔吐、眩暈。我又看了一下地面,是泥土地,放心了。
我安慰了小姜幾句,見他情緒穩(wěn)定下來,重新跟老人理論:“你孫子掰開我兒子的手,至少要道個歉吧?另外,我也需要你的聯(lián)系方式?!?/p>
老人說:“為什么要我的聯(lián)系方式?你家小孩做危險的事,我家小孩好意提醒他?!?/p>
我有點氣憤:“把孩子的手掰開,讓他掉下去,是好意提醒?”
老人不承認(rèn):“你查監(jiān)控吧,如果監(jiān)控沒有錄下來,我們是不會承認(rèn)的?!?/p>
我環(huán)顧一圈,沒有發(fā)現(xiàn)攝像頭。這時,另一位老人走過來:“我說句公道話吧。作為家長,你要擔(dān)主要責(zé)任,自己的小孩玩得這么危險,你為什么不管?人家確實是好意提醒,我聽見了?!?/p>
我辯解:“我不覺得我兒子剛剛的行為危險?!?/p>
“說公道話”的老人不高興了:“哎呀,你這就是不講理?!?/p>
我難以理解:“我怎么不講理?這孩子把我兒子推到地上,難道你們沒看見?”
男孩的奶奶說:“我孫子是好意提醒,你兒子是自己掉下去的。你不管小孩,讓他到處爬,磕磕絆絆不可避免,不能賴我孫子?!?/p>
另一位老人也批評我:“對啊。你說話太沒禮貌了,鄰里之間不能這樣?!?/p>
我意識到跟老人們說不清,就彎下腰,放緩語氣,問那個男孩:“小朋友,你自己說,剛才有沒有掰這個小朋友的手?”
他奶奶立刻把孫子拉到身后:“你干什么?沒有就是沒有!”
小姜趴在我的肩上抽泣:“媽媽,我們回家吧?!?/p>
看著可憐的小姜,再看看完全沒有歉意的祖孫倆,我只能抱著小姜回家。
姜爸說:“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要學(xué)會跟他們打交道,而不是躲避?!?/p>
回家后,我還一直在想剛才的事。
這件事誰是誰非顯而易見,可為什么我會被老人圍攻?我想,可能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育兒理念和處世原則不同—
我想的是:“孩子玩的時候臟一點沒關(guān)系,也可以稍微冒一點險?!薄班徖镏g保持界限和互相尊重就好。”“溝通要實事求是,該道歉道歉,該承擔(dān)承擔(dān)?!?/p>
大部分帶孩子的老人想的是:“孩子不能碰臟的地方,不能做任何有危險的事。”“你我雖不相識,但我看不慣你的做法,就會說你兩句,這都是為你好。”“但凡出點事,哪怕說謊,也要護犢子?!?/p>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媽媽,面對老人錯誤的教育理念,我有一籮筐的道理可講:孩子多接觸大自然,能增強免疫力、感受力;孩子適當(dāng)冒險,能鍛煉膽量,也有助于保持旺盛的好奇心;為一點小事說謊,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zé)任感;等等。
于是,我對我媽抱怨:“那些帶孩子的老人,為什么就不能科學(xué)養(yǎng)育孩子呢?”
我媽看到小姜頭上的包,心疼得不得了,安慰完小姜,又轉(zhuǎn)來勸我:“別生氣了,老人帶孩子就是這樣,一點險都不敢讓孩子冒,出了事不分青紅皂白地護犢子。因為老人帶孩子,萬一出點事,無法跟兒女交代?!?/p>
短短幾句話讓我醍醐灌頂,還是老年人更理解老年人。原來,老人帶孩子“求穩(wěn)”是第一位的。
我媽又說,現(xiàn)在很多夫妻有了孩子后,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帶孩子辛苦,加上老人是無償付出,所以即便在教育上有些問題,比如老人對孩子處處管制、混淆事實、逃避責(zé)任的做法,會給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人格健全帶來不利影響,子女也不好求全責(zé)備,所以也就沒人提醒老人。
我一想,確實是這么回事。明白了這些,我也就釋懷了。
睡前,我和姜爸講了這事,然后問他,以后還讓不讓小姜去小區(qū)的游樂場玩。
姜爸說:“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要學(xué)會跟他們打交道,而不是躲避?!彼ㄗh:下次出現(xiàn)類似情況,你一定要在老人嘟囔時就站出來表態(tài):“謝謝關(guān)心。不過,我家孩子經(jīng)常這樣,不會有危險。”另外,小姜摔下來,又親眼看到媽媽被圍攻,可能會對游樂場產(chǎn)生恐懼心理,明天一定要找時間,帶他再去玩一次,氣勢足一點,讓他知道這個地方不可怕,那些老人也不可怕。
我覺得姜爸說得有理,決定按他的意見辦,第二天又帶兒子去游樂場玩了一次。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