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孩子上學后,成績不太好。除上班、吃飯、睡覺外,我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督促孩子學習上,但他并不領情。我精疲力竭,感覺上班對我來說都成了一種恩賜和休息。有時,我真想放棄,可孩子是自己的,不管不行啊!請問,有沒有省力的教育方法可以學習?
龐女士
答:教育孩子有很多辦法和技巧,其中最值得家長學習的,就是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扶植孩子心中勤奮的樹苗,給它澆水、松土、施肥、除蟲,用孩子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
為什么這件事最值得學習?因為這是教育孩子最省力的辦法。做法就是,看到孩子心里的兩個“他”:一個“好他”一個“壞他”,讓孩子用“好他”打敗“壞他”,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斗”。
有位老師就用這個辦法幫助了自己的學生。當時,老師的班里轉(zhuǎn)來一名后進生,叫小軍。小軍來校的第二天,就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老師想,我跟小軍還不熟,不能貿(mào)然批評,如果我批評他:“你為什么不寫作業(yè)?”“別人都寫,怎么就你特殊?”“你是不是沒把老師放在眼里?”我的不良情緒發(fā)泄了,但教育效果肯定不好,會把小軍和老師對立起來。不行,不能這么做。怎么辦?
老師很睿智。找到小軍后,他沒有批評,而是開啟了聊天模式:“小軍,你剛來,咱們彼此還不太了解,不如現(xiàn)在聊聊。昨天我布置作業(yè)后,當時你肯定很想馬上就寫,可是你的心里有個聲音說:先輕松一會兒吧,回家再寫?;丶液?,你本想打開書本寫作業(yè),可是那個聲音又說:吃完飯再寫吧!吃完飯,你拿出書本正想寫作業(yè),可想看的電視節(jié)目開演了。你正猶豫寫不寫時,那個聲音又說:不如看完電視再寫??赐觌娨?,時間已晚,你有些困,那個聲音又說:沒事,明天早晨寫也來得及。萬萬沒想到,早晨你起晚了……”
老師的話還沒說完,小軍就一臉驚訝:“老師,我就是這么想的,您怎么知道?”
老師解釋:“人的心理都是這樣的。本想勤奮學習,可有時就是管不住自己,結(jié)果越拖拉越行動不起來。不過,如果你總拖拉,等拖拉的樹苗長大,占據(jù)了整個花園,勤奮的樹苗見不到太陽就會慢慢枯萎,到那時,你干什么都會拖拖拉拉?!?/p>
小軍有些著急:“老師,我不想干什么都拖拖拉拉。您有沒有好辦法可以幫我?”
“有?。『芎唵?,你讓勤奮的樹苗長大、不讓拖拉的樹苗長大就行了。具體做法就是,不給拖拉的樹苗澆水、施肥。拖拉一露頭,你就對它說:你歇會兒吧,我要寫作業(yè)。你寫了一會兒作業(yè),有點累了,拖拉又來搗亂,你還是別給它機會,告訴它:我還要練字和寫作文呢。拖拉在你這里得不到機會,就等于斷了水、斷了肥,過些日子就枯萎了。你不浪費時間,做了很多作業(yè),等于給勤奮的樹苗澆水、施肥。勤奮的樹苗越長越大,這樣不管以后干什么,你都不會拖拖拉拉?!?/p>
小軍很高興,當即表示聽老師的。
老師知道這事不能操之過急,只要孩子開始寫作業(yè),就比不寫強。不怕慢,就怕站。所以,他允許小軍寫和大家不一樣的作業(yè)—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讓小軍先寫簡單的作業(yè),再寫較難的作業(yè)。小軍見老師這么理解、照顧他,自然不想辜負老師,所以每次作業(yè)都認真完成。在老師的引導下,小軍的成績漸漸趕了上來,兩個月后他開始和其他同學寫一樣的作業(yè)。
您可以借鑒這位老師的做法。
教育孩子時,不要直接否定孩子,而要看到孩子心里不愿犯錯的那個“好他”,肯定“好他”,鼓勵孩子用“好他”打敗“壞他”。即:先理解、引導,表達信任;再降低標準,鼓勵他完成簡單的任務;后加大難度,讓他慢慢進步,追上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