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黨建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引領大學生主流價值判斷和認同的重要力量。高校黨建工作具有立場堅定的政治定位、紀律嚴明的組織定位與擁躉廣泛的群眾定位,然而社會輿論的去中心化、多變化、社交化特點也挑戰(zhàn)著高校黨建的核心力、平衡力和滲透力。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要強化核心引領力,鞏固輿論引領地位;打破引領壁壘,堅定維護主流輿論;強化網(wǎng)絡滲透,以高質量黨建工作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關鍵詞:高校黨建;主流思想輿論;功能定位;現(xiàn)實挑戰(zhàn);實踐進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是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保障。高校黨建作為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宣傳領域的前沿陣地,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力量,是引領、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有力保障,需要從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引領路徑,尋求能夠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引領方案。
一、高校黨建引領主流思想輿論的功能定位
黨建引領是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政治生命線,高校黨建引領主流思想輿論是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保障。高校黨建工作具備指引輿論方向的政治功能、凝聚輿論力量的組織功能以及傳播主流思想輿論的群眾功能,正確認識和發(fā)揮高校黨建的功能定位才能真正實現(xiàn)“強功能并舉,夯實基層基礎”。
1. 政治定位:高校黨建為主流思想輿論指引方向
2023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就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lián)斝伦鳛椤薄W鳛辄h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的承擔者,高校黨建工作必須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牢固把握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思想基點,為落實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全面領導保駕護航。面對網(wǎng)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多變性,高校黨建工作必須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時刻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現(xiàn)實和網(wǎng)絡上的話語權,樹立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價值導向,牢牢占領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有意識、有目標地引導和提高大學生在社會環(huán)境網(wǎng)絡空間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標準,培育具有堅定理想信念、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度文化自信的當代大學生。
2. 組織定位:高校黨建為主流思想輿論凝聚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yōu)勢所在、力量所在。嚴密而堅強的組織體系是實現(xiàn)黨的全面領導、完成黨的全部工作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并且始終嚴格按照黨的組織紀律和法規(guī)制度推動各項組織工作,加強組織建設。高校黨組織是一支覺悟高、作風正、能力強的高素質隊伍,能夠在紛繁復雜的輿論環(huán)境中不忘初心,堅守本色,永葆黨的先進性,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正向積極的言論扮演好主流輿論的帶頭人。高校黨委作為組織體系的“掌舵者”,牢牢把握著意識形態(tài)在各個領域的絕對領導權和主動權;院(系)黨總支作為“劃槳者”,具備敏銳的判斷力和高效的執(zhí)行力,堅定擁護黨的領導,執(zhí)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師生黨支部是組織體系的“服務者”,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的形象,其帶頭踐行作用在校園乃至社會范圍內、在社交平臺乃至全媒體都能夠形成強大合力。
3. 群眾定位:高校黨建為主流思想輿論傳播護航
高校是匯聚人才、培養(yǎng)人才、輸送人才的主陣地,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包括教職工和大學生在內的高素質人群,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社會服務工作是密切聯(lián)系并且相互促進的。一是大學生入黨積極性高漲,入黨意愿強烈,而高校對于黨員發(fā)展工作要求高,黨員發(fā)展標準嚴格,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廣大學生時刻踐行政治忠誠,不斷提升綜合能力和奮斗目標,這也使得一大批德才兼?zhèn)淝以敢猥I身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年輕人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二是通過入黨啟蒙教育、社會實踐、黨建活動等形式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師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廣泛筑牢思想根基;三是以高校黨建為中心,線下引領師生黨員、學生骨干等青年先鋒以實際行動參與社區(qū)、街道的建設和文化宣傳,線上理性發(fā)聲,對不正確言論積極糾偏,自覺擔任網(wǎng)絡輿情的監(jiān)督者,動員廣大群眾力量堅定維護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
二、高校黨建引領主流思想輿論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媒體平臺的興起,社會輿論的傳播速度更快,影響范圍更廣,這也給主流思想輿論的引領帶來極大挑戰(zhàn)。當前,高校黨建對于主流思想輿論的引領效果仍有待加強。
1. 輿論的去中心化挑戰(zhàn)高校黨建核心力
人的情感取向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因此,在社會公共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同輿論群體處于不同的情感圈層,往往持不同意見。大學生群體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不夠成熟,看待問題和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很多事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能用單一的對錯去評判,而輿論的娛樂化、去中心化極易在事件初期左右大學生的觀點,蒙蔽大學生的情感,最后導致一部分輿論的走向和影響朝不可控和不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由于社會事件發(fā)生突然且輿論傳播速度極快,高校黨建的核心引導力受到極大挑戰(zhàn),需要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快速引導主流思想在輿論浪潮找到正確方向并且站穩(wěn)腳跟,同時擴大主流思想輿論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速度和覆蓋范圍,幫助大學生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價值取向,樹立嚴肅且堅定的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
2. 輿論的多變化挑戰(zhàn)高校黨建平衡力
社會輿論導向受到事件發(fā)展、背景甚至資本市場的影響,從而會產(chǎn)生社會輿論震蕩、輿論風向左右搖擺的情況。大學生的道德觀和世界觀還處于塑造和培養(yǎng)階段,容易受到復雜的輿論環(huán)境的影響,而社會輿論的多變性和階段性會煽動大學生群體的觀念在輿論環(huán)境中反復橫跳,跟隨輿論導向選邊站隊,這給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來最直接的沖擊,輿論的多變化對高校黨建在社會和網(wǎng)絡輿論的平衡力帶來更大挑戰(zhàn)。在平衡理論與實踐方面,高校黨建的引領和宣傳多集中于講授課程、開辦講座和培訓等,側重政治、思想、紀律和制度的建設,實踐活動相對單一,存在理論重于實踐的問題,黨建成果轉化率較低;平衡校園與社會方面,高校黨建活動內容和場所多集中于校園內部,即使涉及到社會活動,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保護和監(jiān)督下,其實踐環(huán)境也相對簡單和安全,并沒有完全將學生置于復雜的思想和社會浪潮中,黨建活動的社會性有待提高。
3. 輿論的社交化阻礙高校黨建滲透力
輿論的社交化和互動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社會事件的關注度和討論度,在公眾不間斷的參與與討論下,輿論有了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主流思想輿論的滲透不能是一時的、短暫的,還需要長期沉浸和潛移默化。高校黨建工作的滲透力仍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滲透廣度不足,其面向對象主要是教師隊伍和學生群體,雖然高素質人才是國家發(fā)展和民族復興的頂梁柱,但是社會其他群體依舊規(guī)模龐大且素養(yǎng)差距十分顯著,高校黨建的滲透廣度仍遠遠不夠;二是滲透深度不足,高校黨建工作貫穿學生的大學生涯,大多數(shù)學生畢業(yè)后進入非公有制企業(yè)工作,而大部分用人單位的黨組織存在建設薄弱、黨性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等諸多問題,高校黨建工作的滲透力出現(xiàn)明顯斷層,其持續(xù)影響力也大打折扣。
三、高校黨建引領主流思想輿論的實踐進路
高校黨建工作蘊含顯著的育人成效,但是要想彰顯其在社會輿論的主流引領力,必須要削弱輿論擴散的不確定性對高校黨建引領力的負面影響。為此,要在引領的各個階段階段強化高校黨建的核心引領力;既提供主流思想的輸出平臺,又要堅守主流思想陣地不動搖;用黨建平臺提升引領深度,借黨建資源拓展引領廣度。
1. 強化核心引領力,鞏固輿論引領地位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強化高校黨建的核心引領力,鞏固主流思想輿論的引領地位勢在必行。引領初期階段,注重培養(yǎng)高校黨建意見領袖,鼓勵有責任感、有擔當?shù)膶W生黨員以校園活動和網(wǎng)絡社交平臺為依托,對大學生群體甚至社會層面的輿論進行正面積極引導,始終保持高校黨組織在大學生群體的輿論主導權,保持主流輿論思想在社會輿論的引領地位。引領中期階段,以形式多樣、主題明確的黨建活動為支撐,使主流思想立體化、豐富化,幫助大學生全方位了解并且深刻理解主流思想,在輿論浪潮中發(fā)自內心地為主流思想站隊,不斷增強主流輿論思想的說服力和號召力。引領后期階段,樹立大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引導學生主動關注、自覺參與到社會事件的討論中去,通過語言、文字、網(wǎng)絡傳播的形式,帶領主流意識形態(tài)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人心。
2. 打破引領壁壘,堅定維護主流輿論
主流思想輿論的引導工作是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確保黨對主流思想輿論的引導,高校黨建工作作為重要推動力之一,要打破引領壁壘,堅定維護主流輿論。一要為大學生搭建發(fā)聲平臺,將其作為主流思想輿論的輸出窗口,從個體向群體發(fā)聲,從校園向社會發(fā)聲,既做到保護青年群體正向發(fā)聲的權利,也起到保護大學生勇敢發(fā)聲的作用,真正做到讓學生勇敢向外界輸出,勇敢破壁。二要樹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擁護共產(chǎn)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重歷史,弘揚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面對社會輿論的多方?jīng)_擊下,依舊能夠保持清醒,堅定維護主流思想不動搖。三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將社會熱點事件、社會輿論的討論同黨史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日?;顒酉嘟Y合,提高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穿透力、感染力以及與實際想結合的能力,教育大學生審慎、辯證地看待社會輿論,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驗證理論,從而更有效率地引領主流思想。
3. 強化網(wǎng)絡滲透,走持續(xù)廣泛引領之路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迎來了網(wǎng)絡社會的欣欣向榮,信息的交流和傳遞以及思想輿論的傳播更為便捷和迅速?!熬W(wǎng)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高校黨建工作要乘上“網(wǎng)絡化”的翅膀,擴大思想引領的深度和廣度。一方面,增設校內黨建媒體平臺對社會事件的報道評論板塊,在把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踐行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之上,淺談對事件的理解,將主流思想蘊含其中,利用網(wǎng)絡媒體的傳播力,擴大主流思想輿論滲透廣度。新媒體報道和宣傳不拘泥于校園活動和會議,有限度、有把關地發(fā)布社會熱點話題的討論文章或視頻內容,讓社會聽見青年聲音,看見青年行動,逐步擴大社會閱讀量和影響力,對主流思想輿論進行持續(xù)性的隱形輸出;另一方面,最大化利用校友資源的行業(yè)優(yōu)勢,做好畢業(yè)生黨員的后續(xù)教育和銜接,擴大主流思想輿論滲透深度。以社會事件或者熱點內容為主題,邀請工作在各行各業(yè)的畢業(yè)生黨員通過線上的形式參加校園活動或者參與媒體平臺宣傳和報道,為學生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角度,將主流思想源源不斷地滲透到社會生活和網(wǎng)絡世界,滲透到各行各業(yè)。
四、結語
高校黨建引領主流思想輿論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探索,要將其放在“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tài)風險”、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的宏大視野中去看待和持續(xù)推進。時代發(fā)展和社會變遷需要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輿論環(huán)境。高校黨建作為思想引領的重要陣地,引領主流思想輿論是高校黨建工作義不容辭的職責。當代大學生也要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以維護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為己任,表達青年話語,展現(xiàn)青年風貌,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以青春之力賦能主流輿論新格局。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樊紅敏,耿瓊瓊.社區(qū)黨組織思想引領發(fā)揮治理功能的邏輯及路徑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4(4).
[3]習近平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斷提高組織工作質量[N].人民日報,2023-06-30.
[4]趙君,蔡亮.新時代高校黨建引領師德師風建設的三重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05):134-138.
[5]堅定文化自信 秉持開放包容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N].人民日報,2023-10-09(1).
(作者:王紫薇,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梁寧,一重集團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