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對實驗教學給予高度關注,同時也需要借助信息化課堂來豐富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以此來強化對學生學習的引領.本文從構建高中物理信息化實驗課堂的必要性出發(fā),探討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所面臨的制約因素,從整合學習資源、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實驗情境構建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建議,助力教師開展信息化物理實驗教學.
【關鍵詞】信息化課堂;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嘗試信息化課堂的運用,以此來豐富實驗教學的式,帶給學生更加完美的學習體驗.這也意味著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信息化課堂的特點,充分認識信息化課堂的必要性,由此才能有效運用.
1 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極大改變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以下方面一是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現(xiàn)象并不容易直觀地理解和認識,如電磁波傳播等,學生用肉眼根本無法觀察,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極大改變借助計算機軟件的輔助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由此學生就能深入到實驗之中,從而提升學習效果二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度[1].基于信息化課堂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借助信息化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學習在此背景之下,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同時系統(tǒng)也能根據(jù)學生的物理水平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習支持,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就能出學生的參與度三是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使教師能夠有更多時間向?qū)W生介紹實驗過程,并從思路和方法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這種方法,能夠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學習的引領,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穩(wěn)步提升.
2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信息化課堂面臨的制約因素
2.1 設備和資源的限制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想有效運用信息化課堂來輔助開展需要學校配備必要的設備和教學資源以滿足實驗教學開展的需要盡管近年來伴隨著學校不斷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高中學校已經(jīng)配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信息化教學設施.但是,在信息化實驗教學設施配備方面普遍存在著力度不足的問題,目前學校設備和資源僅僅能夠滿足展示實驗過程的功能受種種因素制約學校缺乏實驗專用的設備和資源,在這種背景之下就極大制約了高中物理信息化實驗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信息化課堂設備和資源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對學校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也面臨著學校網(wǎng)速無法滿足教學活動開展需要.這極大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也產(chǎn)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
2.2 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與技能水平
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化時代教師必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是教師開展信息化實驗教學的基礎,不僅僅指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巧,更強調(diào)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輔助教學[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高中物理教師缺乏信息素養(yǎng),導致個人很難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學設施的用方法,很難有效運用信息化課堂來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例如,有些教師雖然能夠熟練使用PPT進行授課,卻難以駕馭更加復雜的虛擬實驗軟件.這導致信息化實驗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度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也導致本身應該豐富多彩的信息化實驗課堂優(yōu)勢無法得以體現(xiàn).在技能水平方面,很多教師也存在著缺乏相關操作技能的問題在此背景之下,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只能依賴教材中的資源來開展教學活動無法實現(xiàn)對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受個人專業(yè)技能的影響,即便是學校配備有先進的信息化課堂教學設施也很難發(fā)揮出最大價值.
2.3 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
盡管時代在不斷向前發(fā)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受高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已經(jīng)習慣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和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大多習慣于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實驗教學,對應用信息化課堂來開展實驗教學缺乏重視[3].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很難有效運用信息化課堂來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即便是應用信息化課堂來開展實驗教學,大多也存在深度和廣度不足的問題,這導致信息化課堂的優(yōu)勢無法得以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性作用無法得以體現(xiàn),所以學生用信息化課堂教學軟件和相關設施來對物理現(xiàn)象觀察和探討,由于學生無法產(chǎn)生學習體驗感,因此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很難得到充分保證.面對當前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高中物理教師也需要充分認識自身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斷加對最新教育理念的學習,由此才能改變自身對信息化課堂的認知,借助信息化課堂應用來改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 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3.1 全面整合教學資源,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在運用信息化課堂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全面整合教學資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教師需要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準備予以高度關注.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驗教學的主題,積極從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中整合數(shù)字化教學課件、導學案、視頻資源等,以此來全面展示物理實驗現(xiàn)象,形象直觀地引領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從而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教材中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
例如 在講解電磁感應時,可以借助平臺上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學生借助信息化課堂來觀察磁場變化如何產(chǎn)生電流通過形象生動地演示動態(tài)的過程能使抽象的知識可視化的畫面來呈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同時也能激發(fā)出學生探究的興趣.為了使信息化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能夠得以全面體現(xiàn)教師在正式開始教育活動之前,可以借助信息化平臺向?qū)W生推送與實驗相關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之前能夠借助信息化教學資源,對即將學習的實驗有初步認識由此學生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平臺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講和觀察實驗現(xiàn)象教學重點和難點.
3.2 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模式,凸顯學生主體作用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實驗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處于從屬地位.由于無法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有效性無法得到充分保證.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背景之下,特別倡導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物理課堂.這也意味著教師需要在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模式和凸顯學生主體作用方面進行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課堂著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
例如 以“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這一實驗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學習任務單,引領學生借助學習任務單和信息化教學課件進入到自主學習和探究中.借助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輔助學生能夠直觀清晰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對不同條件下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學習活動開展的全都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就會成為課堂學習主體,充分速度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和探討之中,借助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來得出最終結論.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只需要結合實驗教學的目標做好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點和難點就能使信息化實驗教學發(fā)揮出對學生學習的引領作用.
3.3 做好實驗情境構建,幫助學生融入其中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融入實驗之中,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實驗情境的構建.在傳統(tǒng)的高中實驗教學中,教師構建教學情境主要借助口頭描述的形式來開展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物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僅僅憑借教師的描述,很難融入學習活動中[4].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課堂來為學生構建實驗教學情境,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實驗教學中.
例如 以“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這一實驗的教學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雖然對加速度的定義有一定了解,但是很難對其含義進行準確描述,對運動中物體的加速度的分析更是感無從下手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課堂,在系統(tǒng)的輔助之下,向?qū)W生動態(tài)演示加速度產(chǎn)生的過程和相關原理,借助動態(tài)畫面的輔助學生就能進一步了解加速度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就能充分融入學習和探究活動中,從而逐漸適應高中物理教師所開展的信息化實驗教學.
3.4 教學評價,實現(xiàn)以評促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學評價借助覆蓋教學活動全程的過程評價來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也意味著教師在開展信息化實驗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大對信息化教學系統(tǒng)和設施的應用力度,全面了解系統(tǒng)的功能,遵循教學評一致性原則,做好對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過程性評價.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提問、師生互動以及課堂觀察有機結合起來,重點關注學生在信息實驗課堂開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從學生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入手展開深入分析,發(fā)揮信息化課堂優(yōu)勢,借助豐富多彩的信息化資源來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認識物理現(xiàn)象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就能不斷加大信息化教學設施的應用力度,借助信息化平臺中的學習任務和課后練習題,做好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例如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信息化實驗教學中,教師就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提問“探究加速度與力的定量關系時,應保持物體________不變,測量物體在________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應保持物體________不變,測量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在________的加速度,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________法”通過教學活動中的隨機提問教師就能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4 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的背景之下,高中物理教師在應用信息化課堂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信息化課堂應用的必要性,從目前信息化課堂應用現(xiàn)狀出發(fā),認真反思當前實驗教學所的不足.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借助信息化課堂來有效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時,也需要不斷教學評價,以此來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強化過程評價相關要求.通過一系列措施的運用,教師就能借助信息化課堂扭轉(zhuǎn)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就能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助力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信息化課堂的輔助之下,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和認知物理現(xiàn)象,進一步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與認識,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實驗教學效率也能得以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舒衛(wèi)東.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C]//2024年文化信息發(fā)展論壇論文集2024.
[2]陳臻榮.高效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23(50):136-140.
[3]殷國英.高效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7).
[4]孫明明.高效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廣西物理,2023,44(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