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腦鈉肽(BN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水平對膿毒血癥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00例膿毒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3個月預后結果分為生存組(113例)與死亡組(87例)。比較兩組患者BNP、TNF-α表達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BNP、TNF-α表達水平對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預測價值。結果 生存組患者BNP、TNF-α表達水平均低于死亡組(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NP、TNF-α表達水平高均為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BNP、TNF-α及兩者聯(lián)合預測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49、0.706、0.890,敏感度分別為71.8%、69.3%、87.7%,特異度分別為89.1%、82.5%、86.0%。當膿毒血癥患者BNP表達水平≥485.785 pg/ml時,死亡風險高;TNF-α表達水平≥158.695 μg/L時,死亡風險高;聯(lián)合預測的約登指數(shù)≥0.329時,死亡風險高。結論 BNP、TNF-α表達水平均為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且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預測作用。其中BNP與TNF-α聯(lián)合檢測的預測價值最佳,聯(lián)合檢測更適合膿毒癥死亡風險的早期預警,優(yōu)先采用聯(lián)合檢測,以優(yōu)化預后評估,同時可單獨使用BNP,但需接受靈敏度不足的風險。
【關鍵詞】B型鈉尿肽;腫瘤壞死因子-α;膿毒血癥;預后
【中圖分類號】R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6.012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6.037
膿毒血癥是由感染引起的嚴重全身炎癥反應,其造成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休克等發(fā)生率逐年上升,且患者死亡率較高[1-2]。在膿毒血癥發(fā)展過程中,機體反應失調會導致大量炎癥細胞因子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進一步加劇炎癥反應。臨床常通過監(jiān)測患者體溫、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但以上指標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有限[3]。腦鈉肽(BNP)是炎癥反應標志物,有研究表明其水平升高與膿毒血癥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有利于篩查不良結局風險較高的患者[4-5]。基于此,本研究探討B(tài)NP與TNF-α對膿毒血癥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00例膿毒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3個月預后結果分為生存組(113例)與死亡組(87例)。生存組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46例;年齡53~66歲,平均年齡(59.71±5.32)歲;合并基礎病:冠心病24例,2型糖尿病36例,高血壓32例,腦血管病21例。死亡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年齡50~65歲,平均年齡(58.82±5.71)歲;合并基礎?。汗谛牟?9例, 2型糖尿病23例,高血壓24例,腦血管病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具有可比性(Pgt;0.05)。本研究經(jīng)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膿毒血癥的診斷標準[6],并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⑵既往無精神疾病史;⑶生命體征平穩(wěn);⑷年齡gt;18歲。排除標準:⑴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⑵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⑶終末期腫瘤疾病者;⑷合并其他先天性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⑸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半徑10 cm)離心約20 min,收集上層清液。將BNP檢測試劑盒(南京諾唯贊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82401628,型號規(guī)格 :50人份/盒)、 TNF-α測定試劑盒(廣州科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32400645,型號規(guī)格 :200測試/盒)中的試劑和標準品按照要求進行準備。將BNP標準品、處理過的血清加入到微孔酶標板內同時培養(yǎng),與試劑中的抗體發(fā)生反應后洗滌,加入試劑以去除未結合的酶結合物,加入兩種底物A、 B使得反應產生明顯的顏色變化。停止反應使用光度計,測量吸光度,并根據(jù)血清標準品的標準曲線計算出樣本中的BNP濃度、 TNF-α表達水平,即患者的血清BNP、 TNF-α表達水平。微孔板預包抗TNF-α抗體,封閉非特異性位點。加入血清/血漿樣本和標準品,孵育后洗板。加入生物素標記的二抗,再與鏈霉親和素-HRP結合。加入TMB底物顯色,終止反應后測450 nm吸光度,使用光度計,測量吸光度,并根據(jù)血清標準品的標準曲線計算出樣本中的TNF-α濃度。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BNP、 TNF-α表達水平。⑵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⑶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BNP、 TNF-α表達水平對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預測價值。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預測價值采用ROC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BNP、 TNF-α表達水平比較 生存組患者BNP、 TNF-α表達水平均低于死亡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3個月預后是否發(fā)生死亡為因變量(0=否, 1=是),以患者BNP、 TNF-α表達水平為自變量(原值輸入),進行量化賦值,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BNP、 TNF-α表達水平高均為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2.3 BNP、TNF-α及兩者聯(lián)合預測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ROC曲線分析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 BNP、 TNF-α及兩者聯(lián)合預測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49、 0.706、 0.890,敏感度分別為71.8%、 69.3%、 87.7%,特異度分別為89.1%、 82.5%、 86.0%。見圖1。當膿毒血癥患者BNP表達水平≥485.785 pg/ml時,死亡風險高; TNF-α表達水平≥158.695 μg/L時,死亡風險高;聯(lián)合預測的約登指數(shù)≥0.329時,死亡風險高。
3 討論
膿毒血癥是急診醫(yī)學科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為在患者入院后能快速有效地識別膿毒癥及其不良預后風險,臨床已開發(fā)出便捷、有效的風險分層評分系統(tǒng)[7-8]。這些評分系統(tǒng)旨在利用臨床參數(shù)、生物標志物及其他可用信息,快速、實時地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風險,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復率,但敏感度和特異度有限。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BNP、TNF-α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死亡的價值,為衛(wèi)生系統(tǒng)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生存組患者BNP、TNF-α表達水平均低于死亡組;BNP、TNF-α表達水平高均為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⑴機
體中的BNP能擴張血管進而降低心臟前負荷,還能抑制兒茶酚胺分泌和交感神經(jīng)沖動傳播,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活化,并降低迷走神經(jīng)沖動的激活閾值,從而抑制血管收縮[9]。腎臟中的BNP能通過利尿和排鈉作用增加腎血流,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還能舒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和收縮出球小動脈,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從而抑制由血管緊張素Ⅱ介導的近曲小管對鈉和水的重吸收。在腎集合管中,BNP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直接抑制腎素和醛固酮的分泌[10-12]。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BNP能降低腦干的交感神經(jīng)活性,直接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鹽食欲和口渴中樞[13]。由此可見,BNP在膿毒血癥患者中可通過改善心血管功能、調節(jié)神經(jīng)內分泌反應、維持電解質平衡、抗炎癥等多種機制發(fā)揮作用,延緩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進展,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⑵TNF-α能促使血管內皮細胞表達黏附因子,引導白細胞向炎癥部位遷移,增加炎癥反應的程度。且TNF-α不僅自身具有炎癥介導作用,還能夠促使其他炎癥介質如[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等的釋放,形成炎癥反應的正反饋環(huán)路[14]。此外,TNF-α可影響機體的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增加凝血酶原激活物和纖維蛋白的生成,導致凝血功能的改變,還可通過影響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的活性,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反應,TNF-α表達水平高可能導致免疫失調和組織損傷[15]。因此,TNF-α在膿毒血癥中可通過促進炎癥介質釋放、影響細胞黏附和凝血系統(tǒng)、調節(jié)免疫反應等多種途徑,參與并加重炎癥反應的發(fā)展,其表達水平可作為評估膿毒血癥預后的重要指標。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BNP、TNF-α及兩者聯(lián)合預測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AUC分別為0.849、0.706、0.890,敏感度分別為71.8%、69.3%、87.7%,特異度分別為89.1%、82.5%、86.0%,與覃紅梅等[16]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BNP和TNF-α水平不僅能提示膿毒血癥患者炎癥反應嚴重程度,還能反映提示器官問題和死亡風險。膿毒血癥患者通常伴有復雜的炎癥反應和心血管損傷,單獨應用其中一個指標可能無法全面反映整體風險,聯(lián)合使用可更好捕捉這些患者在多個系統(tǒng)的變化和并發(fā)癥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BNP、TNF-α表達水平均為膿毒血癥患者3個月預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且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預測作用。其中BNP與TNF-α聯(lián)合檢測的預測價值最佳,聯(lián)合檢測更適合膿毒癥死亡風險的早期預警,優(yōu)先采用聯(lián)合檢測,以優(yōu)化預后評估,同時可單獨使用BNP,但需接受靈敏度不足的風險。
參考文獻
Srzi? I, Adam V N, Pejak D T. Sepsis definition: What’s new in the treatment guidelines[J]. Acta clinica croatica, 2022, 61(Suppl 1): 67-72.
Vincent J L. Current sepsis therapeutics[J]. EBioMedicine, 2022, 86.
周夢圓,趙玲娣,張勇,等.抗PD-1抗體治療患者發(fā)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前后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變化的分析[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23, 30(10): 908-913.
申國旗,王琳升,張旭東,等.系統(tǒng)性免疫炎癥指數(shù)和N末端B型鈉尿肽前體對老年患者對比劑急性腎損傷的預測價值[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4, 26(1): 25-29.
Xu C, Li J. Tamibarotene targets heparin-binding protein for attenuating lung injury in sepsis[J]. Allergole Immunopathol, 2023, 51(4): 124-130.
Singer M, Deutschman C S, Seymour C W,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J]. JAMA, 2016, 315(8): 801-810.
Yealy D M, Mohr N M, Shapiro N I, et al. Early care of adults with suspected seps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out-of-hospital environment: a consensus-based task force report[J]. Ann Emerg Med, 2021, 78(3): 464.
楊曉英,龐秀峰,朱玉琴,等.膿毒癥合并急性肺損傷患者SOFA評分、APACHEⅡ評分、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 2023, 34(12): 1692-1695.
聶曉斌,王霖婧,趙裴.血清NT-proBNP、CRP預測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構及心功能的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24, 26(5): 47-51.
陳思宇,強立娟,朱嘉興,等.腎小管HIF-1α/miR-23a通路在膿毒血癥急性腎損傷中的作用機制[J].河北醫(yī)藥, 2024, 46(5): 645-651.
賈琳琳.血必凈對嚴重膿毒血癥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內皮細胞及器官功能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 2024, 47(3): 181-183.
丁文森,王海波,張強,等.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在膿毒血癥所致急性腎損傷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意義[J].中國血液凈化, 2024, 23(5): 330-333.
呂燕妮,付龍生,吳瑤琪,等.腦梗死患者膿毒血癥的流行病學和風險因素分析[J].吉林醫(yī)學, 2024, 45(3): 707-711.
張冬青,潘飛,胡夢婷,等.炎性細胞因子在射頻導管消融術治療房顫大鼠中的表達及對心肌損傷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 2024, 53(7): 900-904, 909.
Li X Y, Liu M, Fu Y J, et al. Alterations in levels of cytokine following treatment to predict outcome of sepsis: A meta-analysis[J]. Cytokine, 2023, 161: 156056.
覃紅梅,甘枚,劉柯.血清白細胞介素-18、-10與腫瘤壞死因子-α在老年膿毒血癥患者預后中的預測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12): 2993-2994.
作者簡介:秦惠,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急診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