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開始動起了改造別人的念頭,內(nèi)心的不甘、貪念、矯枉過正就會開始滋生,潛意識里會瘋狂地把身邊的這個人和別人進行徹頭徹尾的比較,最后宣布你想改造的這個人滿盤皆輸,于是爭吵也隨之發(fā)生。
其實無論是父母、伴侶、還是孩子,抑或身邊的朋友,你想改變誰都是難如登天,你以為改的是對方的一個習慣,其實你要面對的是對方背后支撐著的認知體系。
小到襪子隨意亂丟,大到性格懶散、為人不上進,你以為改掉一個習慣很容易,但實際上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是對方大腦里的操作系統(tǒng)。
你指望父母明事理,不給自己添堵,不催婚,你只想搞事業(yè),父母聽不進去的,只會覺得生你已經(jīng)是恩,你不早日成婚,他們就放不下心。
你指望另一半上進,多掙錢,以求提升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對方卻覺得安逸是福,維系現(xiàn)有的生活品質(zhì)就已經(jīng)滿足。你奮力上進,反而在對方眼里可能是焦慮過度。
你指望孩子活潑外向,和有些孩子一樣成為社牛,成為人群里最耀眼的那個,但也許在孩子眼里,自己生來性格就內(nèi)向,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你的逼迫,反而會把孩子推遠。
人大多數(shù)煩惱的產(chǎn)生,就來自于自己太想掌握別人的人生,但凡你只要沒意識到任何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心里改造他們的妄念就會躁動。
當然,無數(shù)次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會告訴你,一切向外的指望,都是內(nèi)心期待的投射,而凡有所期待,多數(shù)時候皆落空。
相反,哪天你沒有期待了,只拼命關注自己、愛自己,讓他人自由,一切關系反而舒服了。
真正成熟的人,只執(zhí)著于抓住生活中的確定性,什么是確定性?就是你自己能掌控的一切大小事,你可以決定今天跑個步、健個身、讀本書,這些都是可控的。
但你無法確保你愛的人愛不愛你,你掛念的人會不會按照你的想法去生活,你期待的事情對方會不會照做,你如果大腦里天天琢磨的是這些,那就是在親手增加生活里的不確定性。
反過來,你越擅長于排除掉人生里不可控的部分,你的內(nèi)核就越穩(wěn)。
那些不斷擺脫對他人情感依賴的人,看似冷漠無情,實則內(nèi)在有邊界,懂得去追尋不變,而不是把期待寄托在別人那里,徒增自己被背叛和算計的風險。
我始終認為,人生最大的不清醒,就是一切渴望向外求,一旦抓住某段關系就不松手,在一段關系里耗盡一切理智和體面。
事實上,這世上任何的關系都不值得以犧牲自我來作為延續(xù),你是誰,比你待在哪段關系里更重要。
那些需要費盡心力才能勉強存續(xù)的關系,本質(zhì)上是你內(nèi)心不夠富足,心地不夠圓滿,以至于夠不上。
請記住,任何需要你去夠的關系,都暫時不屬于良緣,而是一種強求。
只要是強求來的東西,往往保質(zhì)期都不長。
你不能指望靠著別人來成就你對這個世界的念想,錢也好、一個更好的自己也罷,都得靠自己一步步掙出來、打磨出來。
這世上任何一段關系的出現(xiàn),都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很多時候殘缺狀態(tài)下的自己,沒有人會欣賞,甚至哪怕是我們自己,也會覺得過往的自己難免有些不堪,更有甚者,還會努力和過往那個缺乏力量的自己劃清界限,只希望別人記得自己好的一面,人性就是如此。
但多數(shù)時候,人都難免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恰逢自己狀態(tài)低迷的時候,會傾向于找一個人或是希望一段關系來拯救自己,把自己從低谷里撈出來,而不是選擇自己去蹚過渾水,走出混沌。
也許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選擇一條容易走的捷徑,攀附上一段關系,會讓自己迅速脫胎換骨,但往后這段關系的走向,可不是像一開始那樣事事讓你順心,你可能要付出討好、委曲求全,才可能讓關系延續(xù)下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定是要講究平衡的,勢均力敵才能走得更遠,不可能你手無寸鐵,對方手眼通天,還反過來需要處處滿足你的期待,這不符合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故事走向。
在我看來,一切好的關系的存在,一定始于雙方的互相需要,而不是一方的過度渴求,雙方本身都是很好的人,有余力去付出,關系才會被滋養(yǎng)、有儲蓄愛的空間,就好比你在銀行里儲蓄,是先存才有取。
反觀那些讓人痛不欲生的關系,問題一定出在雙方內(nèi)在貧瘠,只把一段關系當成是索取的對象,拼命往兜里摟好處,只索取不付出,直到最后關系崩壞。
當你越是喜歡一個人,你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就越缺乏理智,濾鏡會讓你高看別人,低看自己,你滿心期待,最后的結(jié)果往往是以落空收場。
人性就是如此,總會美化這個世界、美化他人甚至美化任何一條自己從沒有過的路,但就是不肯好好花時間,去認真塑造自我的精神和內(nèi)在,于是在這個社會上走了許多年,還是遇到點風浪就崩潰,遇到個外人就投降。
那些真正清醒的人,早就把“驚喜”這兩個字戒掉了。相比起對很多事情懷有期待,但不是件件有著落,不如就把決定權(quán)交給自身?要的東西自己買,需要花錢自己掙,向往的未來自己造。
比起“驚喜”,一種對人生更具把握感的“篤定”,才更值得追求。以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態(tài)去看待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會生發(fā)出一股平靜,且在平靜之上,你能接納一切事情的發(fā)生,走到這一步,你已強大。
多數(shù)時候,那個帶你穿越低谷,往高處走去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所以別去期待任何外界的人、事、物。
只去絞盡心力地摸索: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堅不可摧的秩序感,你活出堅定和井井有條,一切關系反而會變得錦上添花。
向外求的時候,一路上全是風險和荊棘,往內(nèi)尋,一切就只剩穩(wěn)妥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