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際關系定律:無論你走到哪個圈子,遇到討厭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在單位,亦是這個道理。總有不可理喻的人讓我們大動肝火,總有刻薄的同事讓我們心生厭惡。但一旦跟對方翻臉,最后搞砸的就是自己的工作。
要明白,我們上班是為了服務于生活,而不是給生活添堵。永遠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翻臉,因為不值,不智,不該。
作家蘇心講過她一個同事的故事。這個同事仗著自己是老板的親戚,經常渾水摸魚,沒事就喜歡在別人的工位上瞎晃悠。甚至還仗著自己資歷老,對別人的工作指指點點。
大家因為他的身份,都一忍再忍。
只有一個新來的同事,初生牛犢不怕虎,見關系戶多次耽誤自己的工作進度,索性跟他撕破了臉。結果往后的幾天,關系戶每天都到新同事的工位上,討要說法。礙不住他的折磨,新同事只好心不甘情不愿道歉。但這還沒結束,自此以后,他經常變著法地排擠新同事。無奈之下,新同事只能選擇辭職走人。
在職場上,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與之融洽相處,總會有人讓我們忍不住憎惡。選擇了翻臉,或許能解決一時之氣,但最終,不過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哈佛大學高才生索菲亞,前幾年進過一家業(yè)內知名度很高的公司。雖然待遇不錯,但她的主管卻是個喜歡搶功的人,明明是她熬了幾個通宵才完成的方案,主管把名字一改,就成了他的功勞。
索菲亞知道自己剛進公司,不宜跟他翻臉,便一直忍耐著,直到對方變本加厲,甚至故意使絆子,阻止她升職,她一氣之下,跑到領導辦公室,跟對方當場叫板。結果第二天,她就收到公司的通知:你被辭退了。沒多久,這件事就傳得沸沸揚揚,導致索菲亞的職場生涯一度陷入瓶頸。
周國平說:在某一類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哪怕是憤怒的感情。跟討厭的人翻臉,成本很高。不僅浪費精力,就連工作也會被耽誤。你以為是在制裁別人,其實是在變相地懲罰自己罷了。
看見這樣一個問題:討厭一個人,要不要跟他翻臉?
有個答案很有趣:打個比方,你和一條狗在獨木橋上相遇,你會選擇給狗讓路,還是和狗爭吵而被咬一口?如果被狗咬一口,即使你把狗殺掉也于事無補。所以呀,寧可給一條狗讓路,也好過和狗爭吵而被咬一口。
放到職場上亦是如此,沒必要撕破臉,把對方看清就算你贏了。
只要看清了,也就看輕了。
網友@落落講過自己的故事:她畢業(yè)那年,通過校招,進入了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公司,入職那天,她就認識了一個很友善的女孩。對方又是幫她打掃工位,又是帶她熟悉工作流程。兩人很快便成了關系要好的朋友,經常湊在一起聊天。有次,在一次部門集體會議上,她卻從部門經理的口中,聽到了自己吐槽領導的話。她心里有些疑惑,又試探地跟對方講經理辦事效率太低,導致大家每天都要加班。
第二天上班,她就被經理喊去辦公室,勸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少說多做,這一次,她終于看清了女孩的真面目。
從那以后,她沒跟對方翻臉,依舊保持著正常相處。有朋友替她打抱不平,說:遇到這種愛打小報告的人,直接翻臉多解氣。她說:“直接翻臉很解氣,但我是來上班的,把關系處得太僵,對誰都沒有好處。”
四川大學教授陳昌文說過:聰明人,知道壞人惡,也不拆穿。
職場中最忌諱較真,有些事自己知道就好,沒必要拆穿;有些人自己認清就好,沒必要說破。你不僅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要懂得喜怒不形于色。只有這樣,你的職場之路,才能順利通關。
面對他人的傷害,你該作何回應?
年輕時,只會用翻臉來反擊。隨著年齡漸長后,才恍然大悟:以惡意反擊惡意,只會得到更大的惡意。
反擊一個人,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莫過于不理睬別人,只是拼盡全力地精進自己。
威拉德·斯高特,是一名電臺主持人,由于節(jié)目收聽率不錯,一直都放在黃金時間段,但沒多久,電臺空降了一位領導。新領導認為他的節(jié)目很無趣,便把他的節(jié)目調到了收聽率最低的半夜時段。威拉德雖然氣憤不已,卻也知道為與此領導撕破臉皮,實在得不償失,于是,他只能將心中的不滿放下,更加認真地做好節(jié)目。
他開始重新調整節(jié)目內容,說話的語速也刻意減緩。沒想到,一年后,他的節(jié)目竟在收聽人數最少的時間段,拿到了收聽大獎。
我們無法決定別人的行為,卻能做到好好提升自己,當你站到了足夠高的位置,自然就不會在意他的聲音。
創(chuàng)業(yè)酵母創(chuàng)始人張麗俊,早年間遇到過一個同事,對方經常當著張麗俊下屬的面,譏諷她的業(yè)務能力。不僅如此,他還對每個人呼來喝去,完全不知道尊重他人。當時,她很討厭這個同事,一度想要跟對方撕破臉皮,再換份工作。有朋友勸她:你留在這里是因為這家公司,不要因為一個同事輕易放棄。那一刻,她才頓悟:何必因為一個人而放棄眼前的工作,放棄自己的成長呢?后來,她對那個人的話不再反復咂摸,而是更專注于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不過一年,張麗俊就因為能力突出,從而步步高升。
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說明他還在你的視野里,你只有成長自己,才能讓他不在你的視野。與其翻臉,不如翻身;與其生氣,不如爭氣,你只需持續(xù)精進,達到他們無法抵達的高度,才是最擲地有聲的反擊。
美國傳奇球員杰基·羅賓遜第一次和老板見面時,發(fā)生過一段對話,老板對他說:遇到不公,一定不要讓憤怒占據大腦。他不解地質問道:你想找的是一個沒膽量回擊的球員嗎?
對方意味深長地說:“我想找一個有膽量不回擊的球員。你要明白,只要這個世界承認兩件事我們就贏了:你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紳士,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棒球球員?!?/p>
最無用的報復是翻臉,最有力的反擊是精進。往后的日子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才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