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婚后許久沒有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的大S上了一檔綜藝,名叫《幸福三重奏》。觀眾熱切地討論著她在節(jié)目里的表現(xiàn)。同一時間,我接到編輯派來的任務:約大S上《人物》的封面。沒有任何人脈的我,在看了一些綜藝和資料后,很笨地往她微博上留下的經(jīng)紀郵箱寫信。郵件里,我說,希望能好好寫寫她身上不被大眾看見的那一面。對方回復,檔期太滿,要再考慮考慮。再過一些日子,在微博上看到她第三胎流產的消息——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我根本不懂失去孩子對于一個女人意味著什么,只是本能地感到難過,于是又寫信表達了我的情感。來回通信了幾個月,對方說,歡迎你們來臺北。
臺北的夏天又濕又熱,走在路上感到所有的衣服都粘在了身上。正式拍攝之前,我們見了S媽和范曉萱。S媽看上去已經(jīng)在幸福地安享晚年了,她告訴我,大S這幾年最大的煩惱就是“胖了”,這件事讓她非常焦慮。我想,這或許是一個之后可以展開聊的點。范曉萱小小的一只,說話時會溫柔地看著你,她說,大S現(xiàn)在最重要的課題是愛自己。
拍攝當天,因為前面的環(huán)節(jié)耽誤了,聊天的時間眼看著被壓縮得越來越少,看著滿滿的提綱,我發(fā)愁得不行。大S的經(jīng)紀人一把摟住我,說別擔心,你就抓著她聊嘛。很快,我坐在了大S對面,她那天穿著一身黑西裝,整個人比想象中嬌小很多,她用一種絕不是嚴肅、但非常認真的眼神看著我,仿佛在說,來吧,你問我,我會把一切真實展現(xiàn)給你——要等到后來見過了很多說話兜圈子的明星,才懂得那份真實的可貴。
聊天開始,我們不可避免地聊到她不算順遂的前半生:醉酒后家暴的父親,不敢反抗的母親和小妹,緊張的、會穿制服睡覺的大姐,于是照顧全家的責任落到她這個二姐身上。為了養(yǎng)家,她早早進入娛樂圈。又為了滿足觀眾,對得起賺的錢,她嚴苛地要求自己,體重常年保持在42公斤,沒日沒夜、像機器一樣工作。
這些話題顯然并不令人愉快,但她總能用一種調侃的、略微置身事外的語氣,把所有故事講得生動而不悲慘,有時還不乏一絲幽默。比如在講父親家暴她挺身而出時,她沒有講自己有多勇敢,也沒有講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想保護全家有多艱難,反而吐槽小S慫得不敢出來,當時也在現(xiàn)場的小S出來反駁,又被姐姐翻了個白眼。姐妹倆一唱一和,為現(xiàn)場的我們上演了一場小型的《康熙來了》。我們看得開心,而一個家庭的悲劇場面就這么被消解掉了。我想,這種講述方式一方面是出于她的職業(yè)習慣,她在電視觀眾的注視下長大,已經(jīng)習慣、也熟練了把最值得講述的東西提煉出來,拋給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她的人生態(tài)度,為了她愛的一切,她傾其所有,就算受傷,也絕不認為那是一種慘痛。
這種態(tài)度當然也體現(xiàn)在婚姻和孩子上,我們繼續(xù)聊她是怎么義無反顧地走進第一段婚姻,而生完孩子后,體重秤和這位女明星開了個玩笑。她胖了快三十斤,試了各種辦法,怎么減也減不下去。那年女明星談體重還是個新鮮事。這顯然是我想要的內容。但當我正為聊天的順利進行感到如釋重負時,她的手機響了,是女兒發(fā)來的兩條語音。她立刻從椅子彈射起來,表示她要回家了,我內心大呼不妙,但緊接著她親切地說,你可以坐我的車,我們繼續(xù)聊。
車子駛到馬路上,已是黃昏。她背對著窗戶,面對著我,當光影把她的輪廓變暗時,盯著她的我猛然發(fā)現(xiàn),是杉菜坐在我對面!車窗外是臺北晚高峰的汽車喇叭聲,機車駛過的轟鳴聲,一時間我感覺自己有點恍惚,覺得這場景很奇特,不知道該說點啥。杉菜結婚了之后,也要面對這些嗎?快到她家樓下時,我小心翼翼地問,范曉萱說你現(xiàn)在最重要的課題是愛自己,你覺得呢?她愣住了,好像也被這個問題嚇了一跳,然后她什么也沒說,下車回家了。她的孩子在家等著她。
快七年過去了,我又和很多明星聊過天,他們的團隊通常認為,只要聊上一兩個小時,寫一篇稿子完全不成問題。疲憊的明星們坐在沙發(fā)里,給出一些套路的、彎彎繞繞的回答。但在當年,我知道我獲得的還遠遠不夠。當晚,我聯(lián)系了大S的經(jīng)紀人,表示還想要繼續(xù)聊,她給了我大S的微信,說她第二天要去瑞士度假,我可以在她去機場時聯(lián)系她。
第二天,我們又通話了一次。之后,盡管人已不在臺北,大S還是展現(xiàn)出了超強的控制力?;蛘哒f,庇護力?曾經(jīng)在小S、范曉萱、Makiyo等一眾姐妹淘里,她扮演著令人安心的大姐角色。走在路上,如果誰家里傳出疑似家暴的聲音,她會毫不猶豫地敲門阻止。讀書時有流氓來班里挑釁年紀大的國文老師,也是她站出來訓斥對方。她對我說,“我覺得整個世界我都無法理解。比如說有一只狗走過去,一瘸一拐的,都瘦成皮包骨,大家都視而不見,只有我會去把它抓起來,然后送去獸醫(yī)院,喂它吃東西。或者有人在打架,大家都圍在那邊看,只有我會跑過去勸架或者報警。” 這也就不難理解, 她向我要來了我之前擬好的周邊訪談對象,告訴我哪些人可能不太能聊得出來她的故事,哪些人值得聊一聊,她甚至還幫我介紹了一位并不在名單上的藝人,并親自打電話和對方打好招呼,促成了最后的訪談。在人生地不熟的臺北,這種照顧是一種莫大的慰藉。
回北京后,我開始寫稿子,但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答。我只好硬著頭皮又點開大S的對話框,現(xiàn)在想想,那時太缺乏經(jīng)驗,問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始終抓不到重點,但她給了我超乎想象的耐心。我先是祝她在瑞士玩得開心,然后提出,能否占用她度假的時間,再打一個電話。我想,她肯定不會理我了。況且越過經(jīng)紀人聯(lián)系藝人,很多掌控欲很強的經(jīng)紀人會認為這是一種越界。
沒想到,很快,她回復了一條語音,說她正在換酒店的路上,一旦安頓好,她會與我聯(lián)絡。我們又通了一個小時電話,這次,在孩子吵鬧的背景音中,她把自己完全剝開展示給了我。她說,在臺北那天我們的拍攝之前,她緊張得幾天都沒有睡好覺,因為她擔心自己太胖了。有時她預約了瑜伽老師來家里上課,會臨時爽約,因為反正做了一次瑜伽也無法瘦下來。她想瘦,因為曾經(jīng)為身邊人做的那一切,是付出,也是掌控力的證明。而如今,過高的體重意味著失控。同時她還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失控對女性來說更為殘酷,在生育之前,她剛剛完成從綜藝主持人到演員的轉型,她發(fā)現(xiàn)自己更熱愛表演。但蹉跎幾年下來,市場上不再有適合她的劇本。在綜藝上,她懼怕鏡頭,失去安全感,因此有時被人認為難搞、神經(jīng)兮兮。她想,如果她真的拼死命下去減肥,她還是可以瘦的,但那樣還怎么照顧兩個孩子?在瑞士,小孩子吃不慣國外的食物,這使得她每天都在惶恐、焦慮和罪惡感中度過。她沒法再成為一個演員了,甚至洗過澡后都不敢照鏡子。她太累了。
那一年我24歲,完全沒有辦法消化掉這些信息,只是帶著一種直覺記錄下了她所說的一切。電話的最后,我問她,這些是可以寫下來的吧?她說當然,她絲毫不介意被別人知道她的真實人生。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她就此妥協(xié)了,她還是會戰(zhàn)斗下去,她不會對人生投降。
我也不記得為什么,我們當時還談到了死亡,我記得, 她并不懼怕衰老,視死如歸,她曾希望不要活太長時間,她來這個世界上就是快轉人生,她這輩子就是要過別人的八輩子,然后過完之后她下輩子就不用再來了。但她懼怕那些還存在的時光——自己與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擔心自己的健康,怕孩子們長大的時候,說些她聽不懂的話,而她跟不上他們的腳步。畢竟,自己小的時候,想象未來汽車是在天上飛的,而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和無線WI—FI?!?/p>
全文一萬多字,大S和她的團隊都沒有事先看過稿子——這在今天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要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識到,她的坦誠和勇敢不只影響了我的職業(yè)生涯,也影響了我的人生。那之后,我回到自己的生活里,在熱搜上偶爾看見她又上了綜藝,又胖了,又瘦了,還是很難搞,還是經(jīng)常語出驚人,再然后就是她離婚了,雞飛狗跳,一切并不算體面。很快,她再婚了。
當時我對一條新聞印象很深刻,是講她在一家高檔餐廳里吃白松露,吃了一盤又一盤,吃了幾萬臺幣也沒叫停。我喜歡這個故事,在她緊繃的人生中,這種聽起來有點歡快的失控非常令人愉悅。她的新婚終于沒有了那種落于俗套、鬧劇滿滿、鋪張的婚禮,而是安靜地與三兩好友、家人一起,穿著輕盈的小裙子,滿臉笑意地看著鏡頭。她的婚戒是一個文身。我想,這是不是意味著她終于開始了愛自己的課題,并且學得還不錯?
我給她發(fā)去微信,祝福她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也祝她的孩子可以快樂、健康地長大。她回復,也祝福你過著自己滿意的人生。
再后來,依舊是微博熱搜上偶爾出現(xiàn)的家庭鬧劇,還有她和新婚丈夫過得不錯,每次放出的聚會照都笑容滿面。我想著,等臺灣自由行開放了,我要再去一次臺北,和她聊聊天。我肯定能做得比上一次更好。
今天上午,手機上突然蹦出來大S去世的消息,我一時間非常難以置信,腦子里不停地浮現(xiàn)那年夏天在臺北的場面,躺在床上默默地哭了一會,點開她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她的微信簽名是:死亡是必然的。又看到一段她以前在節(jié)目里說,“不管碰到任何困難我都可以走下去,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不了就死,我就是覺得死后的世界是非常美的?!痹瓉?,她已經(jīng)在那么多場合直面過自己的死亡。
很多人為她最后幾年的遭遇抱不平,但我想到她談論父親的方式,她總說,她早就原諒了過世的父親,再提到時,她只會笑意盈盈地講,父親也會對母親好,會給她剝蝦。她愛過,付出過,哪怕受傷也從不自怨自艾。有多少人在過重的責任中陷入了無休止的抱怨,又有多少人在所謂的恣意人生中丟掉了責任。我猜想,在人生的最后時刻,她并不恐懼,也不怨恨,她真的過了痛快瀟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