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應當重點思考如何通過教學理念的革新和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來調(diào)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方式充分挖掘他們的美術探究潛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展開學習和創(chuàng)作,具備更加優(yōu)秀的藝術素養(yǎng)。因此,在當前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有效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創(chuàng)作技巧。為此,教師需要認識到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當前小學美術課堂上的重要性,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給美術課堂帶來全新的教學模式,在任務驅動下有助于維護更好的美術課堂氛圍。本文將主要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的重要性、教學特點以及有效的教學策略等方面出發(fā)進行分析和探究。
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引導學生開展美術學習過程中所發(fā)揮出的重要作用。主要指的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根據(jù)教師所布置的課內(nèi)外任務來完成相應的美術知識和項目化學習探索。在此過程中,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夠與班級學生構建小組合作模式,由此加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讓美術課堂煥發(fā)出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并且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出任務的靈活調(diào)整,有助于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不斷積累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因此,教師更要采取恰當?shù)姆绞焦膭顚W生在課堂上積極探索,讓他們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真正達成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
任務驅動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發(fā)美術實踐興趣
在當前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之所以要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是因為其是一種受到教師和學生廣泛認可和驗證的教學方法,在美術課堂上可以有效優(yōu)化教學設計,給學生呈現(xiàn)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因此他們在理解美術知識和開展實踐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課堂的各項活動中。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實踐興趣,并且愿意在美術主題下進行創(chuàng)新,由此深入挖掘學生的美術學習潛力,讓他們在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xiàn)。
二、有助于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一直以來的美術課堂上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也比較嚴重,需要在教師手把手的輔導下才能完成課堂上的美術學習任務。但實際上美術是一門需要學生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思維的課程,教師應當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扭轉這種教學現(xiàn)狀。通過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明確當前美術課堂的學習方向和目標,然后順應著正確的方向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探索。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更多學生可以降低對于教師的依賴,思考如何在美術課程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喜好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美術課堂高效教學的目標。
三、有助于促進學生合作互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的運用,還能夠有效提升班級中學生的合作意愿,讓學生彼此之間展開合作互動,通過這種方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尤其是在開展一些美術手工實踐類活動時,依靠學生個人的知識和力量,往往難以獨立完成美術作品,在此過程中如果能夠配合其他學生的幫助,在實踐中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則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加生動有趣的美術作品。因此,教師在設置美術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地分組,通過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實現(xiàn)美術知識的遷移和運用。
小學美術課堂上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
一、層次性
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構建美術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認識到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其中主要體現(xiàn)出課堂任務的層次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美術學習能力來設計課堂任務,其中劃分不同的任務難度,在其中實現(xiàn)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目標。
二、恰當性
小學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堂任務的過程中還需要把握恰當性,也就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可操作性。很多教師給學生設計的任務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和需求,導致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從而無法發(fā)揮教學方法的價值。利用恰當?shù)恼n堂任務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成就感。
三、關聯(lián)性
在任務驅動下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還需要具備關聯(lián)性,也就是在以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擴充,有效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美術知識,也能夠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行綜合性運用。
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策略
一、明確美術課堂目標,合理設置教學任務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給學生構建起全新的美術教學體系,其中首先要明確當前美術課堂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jù)目標合理地設置教學任務,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順著教學方向開展相應的學習實踐活動。這樣的目標設定也讓美術課堂任務的驅動性更強,學生愿意主動完成美術學習任務,在既定的教學道路和方向上進行深入探索。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需要充分把握當前小學美術教材中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圍繞著教學目標和主題給學生設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任務探索中可以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提升自身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落葉去哪兒了”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樹葉,然后鼓勵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樹葉的特點,包括形狀、顏色和紋理等。這樣的過程屬于美術課堂學習的基礎任務,學生要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描述不同落葉的形狀美、色彩美和肌理美。在觀察的基礎上還要開展美術實踐活動,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常見的工具材料,用拓印、壓印、添畫等多種方法表現(xiàn)秋天。教師給學生布置相應的美術實踐任務,學生可以在校園中收集一些落葉,然后將其粘貼在畫紙上,然后在樹葉旁邊通過添畫的方式構建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這樣的教學任務可以有效驅動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形成觀察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美術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設生動教學情境,輔助學生任務探究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美術課堂上應該采取契合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自主創(chuàng)作出更多精彩的美術作品。因此,教師要結合當前美術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其中包括生活化情境,教師所選擇的教學資源應當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讓他們從生活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美術的元素,從而將其運用到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中。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生活中的趣事”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明確繪畫的主題,然后給學生布置課堂討論的任務,學生回憶和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各種趣事,能夠突出這些趣事的細節(jié)。在沉浸式的討論中教師則可以給學生布置創(chuàng)作一幅描繪生活中趣事作品的任務。學生基于生活情境運用畫筆進行大膽地想象和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美術作品的豐富性和真實性。此外,教師在美術課堂上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新媒體情境,借助教學課件生動地展示各種美術作品的圖片和制作過程的視頻等,輔助學生完成美術課堂的任務探究。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指偶劇場”一課時,教師可以基于新媒體情境給學生播放一些有趣的指偶表演視頻,讓學生了解指偶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就要讓學生學習制作指偶,并且利用自己的指偶完成相應的故事表演。這樣的情境教學不僅可以讓教學任務潛移默化地發(fā)布給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情境驅動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和探索方法,提升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
三、拓展美術任務形式,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在任務驅動下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還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的過程中全面了解學生的智能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觀察和評估,然后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拓展多元化的美術任務形式。以往的美術課堂任務一般是讓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這樣的任務只能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存在的短板,給他們設置不同的任務形式。比如,對于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講解美術知識的繪本,讓學生在其中能夠掌握色彩和線條的搭配和運用,切實強化學生的基礎素養(yǎng)。而對于鑒賞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他們設計美術作品解說任務,讓他們用語言表達自己作品的創(chuàng)意和內(nèi)涵,在此過程中提升美術鑒賞能力。對于空間智能較強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給他們布置立體造型創(chuàng)作任務,在其中重點發(fā)揮他們的空間想象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立體的畫面”一課時,學生在充分了解浮雕這一半立體的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可以結合工具和材料展開創(chuàng)作,更加生動地呈現(xiàn)出自己的作品。這樣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任務可以真正驅動學生的興趣和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構建合作學習模式,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在小學美術任務驅動教學法背景下,教師還要考慮到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局限性,在課堂上構建起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共同完成課堂任務。這樣有助于整個學生的個體學習優(yōu)勢和集體學習優(yōu)勢,切實增強集體榮譽感,為了獲得小組的勝利,在任務中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呈現(xiàn)出更加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匯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想法和智慧,在共同接受任務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我是汽車設計師”一課時,教師可以科學地劃分美術課堂的學習小組,然后在上一節(jié)課布置本節(jié)課的任務,要求學生分別帶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汽車,在小組中進行展示和交流。隨后基于大家喜歡的汽車造型展開草圖的設計,其中重點體現(xiàn)出汽車的結構和功能。小組成員可以分別繪制一幅汽車草圖,再根據(jù)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合和修改。在完成汽車設計圖的基礎上,教師則要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要求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在小組任務中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車。在合作中開展實踐任務,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需要及時在小組中進行探討,有效提升學生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任務效果評價,有效反饋教學問題
在小學美術任務驅動教學背景下,教師還要注重對于課堂任務效果的評價,其中考查學生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標和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以及完成的具體情況等。在評價任務效果的過程中應該更加側重于對學生開展過程性評價,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及時記錄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和實踐情況,由此讓教師更加直接地發(fā)現(xiàn)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對于任務驅動的效果也要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包括學生美術作品的完成情況、是否貼題、是否展現(xiàn)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對于任務的響應和理解情況等。教師既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自己、教師以及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從個人的角度分析學習中的問題,認識到自身的短板以及喜歡的教學模式。此外,教師在評價學生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也要先聆聽學生對于自身作品的講解,比如創(chuàng)作時的構思、美術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創(chuàng)作中面臨的困難等。在此基礎上也能夠對學生和課堂任務做出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評價,有效反饋當前美術教學中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習需求進行靈活調(diào)整,在此過程中把握任務驅動的特點和價值,在美術課堂上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任務的發(fā)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探究興趣,加強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濱州市濱城區(qū)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