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改革中建立“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代表小學美術教學進入新的高度。本文就針對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評一體化”實踐進行分析研究,文章提出“教·學·評一體化”內涵及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優(yōu)勢,結合美術教學改革實踐案例探討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學·評一體化”實踐的有效措施。
全面素質教育給我國小學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要求下,小學教育開始重視美術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力求通過美術課程教學改革,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在美術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基本審美能力、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美術提升自身的藝術思維,繼而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但是,通過教學改革實踐發(fā)現,現代小學美術課程問題頗多,因此教改之路可能艱難而漫長。目前,在反復不斷的教育實踐中相關專家開始提出“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建立該模式后,美術課程教學能夠實現教學設計、學習實踐與教學反思一體化的教學流程,能夠形成優(yōu)化教學循環(huán),助力教學全面發(fā)展。
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是現代化教學中提出的核心教學理念,該理念打破傳統(tǒng)分散式教學理念,將教學、學習和評價構建為一體化流程,從而實現教學全面升級。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是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實,通俗而言,“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要確定課堂教學“教什么”“怎么教”,要指導學生“學什么”“怎么學”,最后通過評價知曉學生“會什么”的最終效果。
二、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的優(yōu)勢作用分析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教學的主要趨勢,而其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也將起到很好的作用,對于教育教學發(fā)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以下是對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的優(yōu)勢作用進行分析研究。
第一,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缺乏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很少進行教學評價和反思,教學中的問題比較突出,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美術教學體系更加完善,通過教學評價完全可以發(fā)現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綜合處理,繼續(xù)優(yōu)化教學,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第二,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有利于提升教師綜合專業(yè)素質。教師作為“施教者”,其自身綜合專業(yè)素質包括教學能力、美術知識儲備、藝術觀念以及職業(yè)道德水平等,教師的綜合素質越高,教學能力越強,更有利于美術教學。而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最終評價模塊也包括教師的自我批評,教師在教學后進行反思,反思自身不足,包括在教學能力以及德行操守上的不足,反思后不斷完善自我繼而提升教學的綜合素質。
第三,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構建和應用,更有利于師生之間開展良性的互動。一體化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評價基礎上完善教學設計、不斷改進自我,開始與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形成更多的互動,更愿意主動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也在學習中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完成,從而再形成一體化的流程,為日后的教育教學打好基礎,提升教學質量。傳統(tǒng)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布置美術任務后,學生開始自主繪畫,最后教師對繪畫進行點評,此種教學模式過于主動,并且教師也很難開展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而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互動,更愿意了解學生的想法,在教學中,二者相互溝通,更能夠形成美術技巧、美術思想的教學溝通,更有利于促進教學升級,保證教學質量。
“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實踐探討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實踐應用非常重要,對于教育教學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部分中小學校都在積極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改革,在其改革的過程中,主要是從保障措施和具體應用兩個方面。建立“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保障措施主要是構建一體化教學體系,而具體應用措施則是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要點。
一、“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應用的保障措施研究
第一,教師深入把握“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內涵。
美術教師是應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核心人物,其對“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內涵的把握程度將會影響到教學中一體化模式發(fā)揮的作用。因此,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應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對一體化模式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保障措施中,學校和教師都可以開展工作,提升教師對“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把握程度,促進教育教學升級。
學??梢詣?chuàng)建多條路徑,促使教師學習和掌握一體化模式。學校應該重視教師團隊的實力提升,通過組織學習、創(chuàng)建教學研討會、聽思政課等多項活動,助力教師提升核心素養(yǎng)。例如,某學校為提升我校美術教師教學教研水平,鼓勵美術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在教研室和藝體組領導的組織安排下,組織開展美術“學教評一致性教學”研討活動,在研討活動中,各年級美術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心得,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同時,在研討會中,多名優(yōu)秀美術教師“獻課”,最后各教師對“獻課”進行評價,分析“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不足和實施要點。
第二,“教·學·評一體化”體系構建。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在美術課程中應用需要構建規(guī)范化體系,在體系建立后,才能夠保證一體化教學模式良好應用。以下是對“教·學·評一體化”模式體系構建進行分析。
建立共享目標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目標構建是應用一體化模式的前提。因此,美術課程的一體化模式也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緊接著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廣核心素養(yǎng)教學,要求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關鍵,在課程體系教學、學習以及評價都應該圍繞美術核心素養(yǎng),以美術核心素養(yǎng)形成目標,助力新人才培養(yǎng)。
美術課程的“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更應該保證應用標準,促進教學多維發(fā)展,保證教學質量。在美術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從教育價值取向與管理價值取向?!敖獭W·評一體化”過程中,應糾正只關注評價的管理價值、以單純的考試評價結果判定高下好壞的不良現象,彰顯評價的教育價值,即立足教育本真,發(fā)揮評價對學生的反饋、激勵作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另外,從新課標內容中完成教學升級,提升教學質量?;谛抡n標的內容標準與學業(yè)質量標準開展教學與評價。新課標中規(guī)范了內容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學什么”“如何學”,并首次提出反映核心素養(yǎng)的學業(yè)質量標準,規(guī)范了“教到什么程度”“學到什么程度”“評什么”“怎樣評”以及“評的效果如何”。教師應基于新課標中的內容標準和學業(yè)質量標準開展教學與評價,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讓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真正落地。
最后,美術課程的“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中應該構建多級主體模式。一體化模式中,教學中的所有參與主體都是學習和評價的重點,其中學生是主要的評價主體,教師以及教學方法的應用則是主要的對象。而在小學美術教育階段,由于小學生對美術興趣不同,加上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對教學的評價會比較主觀且不夠全面,因此在評價方面,需要構建多級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的評價等,多維度分層評價,才能夠確保評價更加客觀,此種評價更有利于教學升級。
二、“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應用的具體要點研究
“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具體應用需要在完整的教學體系下把控一體化教學的具體要點,才能夠確保教學良好實施。以下是以人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一課《四季的色彩》一課為例,總結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學·評一體化”方法的具體應用策略。
第一,前置教學設計研究。
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開展的過程中,應該以教學設計為前提,根據美術課程教學目標,詳細分析內容后進行教學設計,設計問題,設計教學引導環(huán)節(jié),促進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全面應用發(fā)展。以《四季的色彩》一課為例,在其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需要明確目標,根據教材了解重點難點,最后設計問題和流程,為后續(xù)教學實施打好基礎。
從新課標角度設計《四季的色彩》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其基本表層的目標是通過欣賞和分析藝術作品,使學生了解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顏色變化,并且深入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色彩。而其深層次的目標是了解藝術表現形式,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最后感知大自然的魅力。教學中,建立表層和深入兩方面目標,更容易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
《四季的色彩》教材分析后進行教學升級,整個教學設計應用需要具備嚴密的邏輯,使后續(xù)的教學達到最佳效果。設計《四季的色彩》課件,將聲音、圖像以及文字等教學資源融入課件之內,為后續(xù)的教育教學打好基礎。另外,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播放不同的圖畫及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拓寬眼界,使學生了解到不同時節(jié)的不同色彩,形成美術色彩的定向思維。最后,在教學設計中,設計多種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四季的色彩》的學習,注重思維引導,促進教育教學升級。如,教師在《四季的色彩》中提問:“你認為四季應該是什么顏色?”“你能畫出四季的顏色嗎?”通過問題引入教學,更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促進教育教學升級。
第二,美術課程學習管理。
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開展的過程中,在學生學習階段,教師應該按照設計的流程完成教學,并且利用語言指導學生學習。此階段,教師更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件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與問題引導相互聯(lián)系。以《四季的色彩》一課為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給學生展示圖畫資料時,需要與學生形成互動,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美術學習,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給學生展示圖片后,一定要注重語言引導。如,播放圖片后,教師提出“圖片中景色美不美?”“圖片是什么季節(jié)”“你能自己畫一幅關于四季的圖畫嗎?”循序漸進的語言引導逐漸讓學生自主進入學習模式。
課堂活動管理。在完成初級教學引導后,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評選出自己最佳的圖畫,了解圖畫之后,教師開展深入合作學習,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給學生的繪畫一定的反饋,在學生繪畫期間,教師也應該發(fā)揮自身的輔助教學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繪畫技巧進行指導,為教育教學發(fā)展打好基礎。
第三,美術課程評價。
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中,課程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也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自評來分析教學效果,進行教學改進,促進教學升級。
學生評價主要是對教學設計、教師教學的態(tài)度、課程的興趣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評價完善自我,繼續(xù)深入學習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不斷提升一體化模式應用效率。
教師自我評價主要是根據課堂氛圍、學生繪畫作品、課堂紀律等進行評價,評價課程的優(yōu)點和缺點,通過評價實施完成教學改進,優(yōu)化教學。
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是現代化教學發(fā)展的趨勢,小學美術教育構建此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全面發(fā)展。希望本文能夠對小學美術“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教學發(fā)展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昆山市花橋徐公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