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的“吃貨”排行榜上,我總是位居第一名,尤其是最近幾年,我跟著爸爸媽媽吃遍大江南北,嘗遍各地的特色美食。這些珍饈美味讓我怎么吃都吃不夠。如果非要在這眾多美食當(dāng)中選出一樣我最愛吃的,我一定要大聲宣布,它就是白白糯糯的湯圓。
湯圓小小的、圓圓的,吃起來又甜又軟,即便已經(jīng)吃完很久了,那味道還留在嘴里久久不散,真是唇齒留香。湯圓的皮好吃,里面的餡更好吃,可謂品種豐富,口味多樣,有芝麻味的、紫薯味的、玫瑰味的……每一樣我都很喜歡,特別是芝麻味的,又香又甜,簡直甜到人的心里去了!
每年春節(jié),我都要和家人一起包湯圓。雖然我最愛吃湯圓,但是包湯圓的手藝就比奶奶差得遠了。奶奶包湯圓的功夫真叫一絕!只見她先用力在糯米團上揪下一小塊,揉圓,再用手指在糯米團的中間輕輕地戳出一個洞,然后舀起餡料快速地放進洞里,最后包起來,再次揉圓后扔進鍋里,整套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無影手”?我真想不明白,奶奶的這身功夫到底是怎么練出來的?這個過程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大腦告訴我,我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可一旦開始自己動手包,問題便全都暴露出來了,不是餡漏出來,就是皮太薄破了。
包湯圓不簡單,準(zhǔn)備材料就更難了,需要糯米粉、大碗、水、餡料等,搟面杖也是必不可少的。揉面團時需要先在大碗里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后再加入糯米粉,一邊加入,一邊攪拌,糯米粉的量一定要多于清水,只有這樣才能將其和成團狀。接著,不斷地揉按糯米團,讓它變得更加緊實。最后再取來自己愛吃的餡料,將其搗成泥狀,包入糯米團中。不一會兒,一大盤湯圓就做好了。我端起湯圓,三步并作兩步地把它們交給爺爺煮。
每次下鍋煮湯圓時,我都要在旁邊守著。只要一聽到湯圓下鍋時的“刺啦”聲,我的心就激動得快要蹦到嗓子眼兒了。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水里上上下下地跳起舞來,涼涼的湯圓在開水中慢慢地變軟……
接著,最享受的時刻到了。煮好后的湯圓仿佛一下子活了,個個白白胖胖,白中透粉,粉中透潤。吃上一個,那種軟糯香甜的口感簡直讓人欲罷不能。湯圓軟糯的外皮剛碰到嘴唇,糯米的清香就飄進了鼻腔,一口咬破,濃濃的甜味瞬間流入齒間、流進心里,讓人久久回味。難怪在神話傳說中,就連天上的火神君最愛吃的也是湯圓呢!
一個個湯圓,任人品,任人嘗,那種濃濃的家鄉(xiāng)味兒,永遠留在我的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