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口有一家菜館,是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店名喚作“憨家小炒”,簡單中透著憨實與淳厚。尤其這個“小”字,不但讓人頓感親切,而且還立馬就會生出一種庸常日子里的小恣意來。
和名字一樣,菜館的裝修也很簡單,但十分干凈、整潔,清一色的純木桌椅,清一色的大廳就餐,讓食客吃得踏實而通透。當然,最喜歡的還是他家的菜品。小炒肉、小炒皇、干煸魷魚、干炸小黃花,等等,也就是那么十幾道極家常的菜,品種可謂單一,可就是讓人百吃不厭。一家人小聚,或邀上兩三知己淺酌,我都會首選這里。正如我一老友所言:“這‘憨家小炒’簡直堪稱你的御用廚房了?!?/p>
可是,就在前年夏天,菜館的老板突然心血來潮,一舉盤下左右兩側(cè)的另外兩家門店,打通,裝修,很快就將小菜館改裝成了大飯店。店名倒是沒換,只是“憨家小炒”四個字包裹在霓虹閃爍的豪華燈箱中,就好像一個一身花衣裳的柴火妞兒傻站在富麗堂皇的星級酒店里,怎么瞧都覺得有點不搭。
更不可思議的是,改裝后的菜館生意竟然一落千丈,原先排隊等桌號的盛況變成了門可羅雀的凄涼。因為已經(jīng)吃順了嘴兒,我忍不住又光顧了一次。雖然小菜館已鳥槍換炮,且增添了許多新菜品,但之前的那幾樣招牌小炒依然還有,味道也還是原來那個味,可就是怎么也吃不出原來那種小恣意來了。感覺置身于如此豪華的大飯店,再點那幾個極家常的小炒吃,總有些別扭、不踏實。下館子就是這樣,好像不僅僅只為了口腹之欲,菜品對口固然重要,可環(huán)境是否舒服也不可小覷,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心情。心情不佳,則食之無味。既然別扭,便只好忍痛割愛了。
后來,我細細一想,擴容后的菜館之所以生意蕭條,恐怕這個“小”變“大”乃根源所在?;ㄐ″X買大爽快,是平民百姓鐘情于小飯館乃至街頭小吃的絕佳理由,而原來的“憨家小炒”正好符合這個理由。店面不大,卻十分敞亮;裝修簡單,卻并不簡陋;菜品雖稍顯單一,卻特色鮮明。家人或親友來此小聚,既花錢不多,又不跌面兒,而且在這里吃飯不必正襟危坐,更無那些名目繁多的禮節(jié)約束。酒喝得酣暢,菜也吃得酣暢,總之一個字:爽。
而變“大”以后,雅間多了,大廳卻小了,吃慣了大廳的老食客們再圍桌一坐,便有些擁擠,一擁擠,就很難吃得舒爽。況且,裝修上了一檔,菜價自然跟著水漲船高,雖然也多不了幾個錢,但對于那些老食客而言,卻難免心里生出幾絲不悅來。而新客一看,則又頓生店大欺客之驚恐,心想這么大的飯店做小炒,定然貴得要命,還是別進去的好。
原本小人物坐在小餐館里就著小炒,喝個小酒,這種小幸福是極恣意的,而一旦沒了這個“小”字,這恣意也便隨之消失殆盡了。類似這樣的“小”之妙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比如小聚、小酌、小曲、小巷,抑或小憩、小住,甚至人的小名,凡此等等,聽著就備感親切。
過日子也是,人們相互寒暄時,常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看你這小日子過得挺滋潤。一個“小”字既生動又十分俏皮,更將日子里的那種幸福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日子往小里過,就是日子越小,欲望便越小。欲望一小,快樂就會如影隨形。
可以說,“小”正是幸福的濃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