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他們“乖乖”,提供情緒價值;他們喊她“媽媽”,跟她說最隱秘的心里話。正如荀海菊快手賬號的名字“寫給女兒的信”,她成了上百萬人的“電子媽媽”,200多條生活技能視頻背后,是孩子們被忽視的、渴望被看見的情感需求。
成為百萬人的“電子媽媽”
“乖乖,今天有沒有好好吃飯???”“乖乖,媽媽不在你身邊,有沒有人欺負你?。俊薄肮怨?,媽媽想你了,有什么不開心的,記得給媽媽講??!”2024年7月3日,荀海菊在快手發(fā)布了一段視頻。穿著簡單灰綠色T恤的她,站在昏暗燈光下,對著鏡頭訴說著對孩子們的思念。
視頻只有短短43秒,沒有華麗的背景和精致妝容,也沒有炫技的拍攝和剪輯,只是平日里,一個普通母親暖心的“嘮叨”。但這段視頻在快手獲得3091萬瀏覽量、265.1萬贊、32.7萬條評論。最高贊的一條留言是:“媽,抑郁癥發(fā)病了好難受?!避骱>栈貜?fù):“乖乖,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乖?!?/p>
手機上的字體已經(jīng)被她調(diào)到最大,還是有點看不清。她緊緊盯著評論,一條條往下劃,眼睛離手機越來越近,心也愈發(fā)難過。
“媽媽,我親媽不要我嘞。”“媽媽,我不想當成年人,我討厭這個世界?!薄皨寢?,他們喜歡弟弟,不喜歡我?!币婚]上眼睛,荀海菊嘩嘩淌眼淚。她也說不清,是累到流淚,還是心疼到流淚,每次看評論,她都會哭。
現(xiàn)實生活中,荀海菊是一兒一女的媽媽,但在快手上,她是上百萬人的“電子媽媽”。
最初,她在快手發(fā)視頻的原因很簡單——幫女兒提高生活技能。
荀海菊的女兒,在西安讀研究生。她總擔心女兒照顧不好自己,便經(jīng)常視頻連線,教她做最喜歡喝的玉米排骨湯、最愛吃的蛋炒飯,有時候還教女兒洗衣服、刷小白鞋。女兒學(xué)業(yè)繁忙,她就把生活技能錄成小視頻。錄的次數(shù)多了,她便想著:不如多錄幾條發(fā)到網(wǎng)上,也教教其他的孩子。
2024年4月4日,她在快手平臺發(fā)布第一條視頻,教孩子們選豬肉,“乖,這個后腿肉啊,一般瘦肉多、筋多、脂肪含量少……”
“真的好想哭,你是第一個叫我‘乖’的?!币宦暋肮怨浴?,讓很多粉絲感動到落淚?!肮怨浴边@個稱呼,是河南方言,平日里,荀海菊就這么叫兒子和女兒。短短3個月,她就在快手擁有了100萬粉絲,也擁有了許多的“電子兒女”。突然間獲得如此多的關(guān)注,荀海菊起初有些意外,怎么有這么多年輕的小孩喜歡她?她沒法從專業(yè)角度去分析,但在自己過往的人生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愛是最大的素材庫
荀海菊不是一個幸運小孩兒。
1982年,她7歲。父親被確診患肝腹水,為了治病,家里欠了外債2000多元。在當時,這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尤其對于一個河南駐馬店靠種地謀生的農(nóng)村家庭。她9歲那年,父親去世,家里5個孩子,全靠母親一個人苦撐。初二沒讀完,荀海菊就輟學(xué)了。
盡管生活窮困,父愛缺失,但回憶過往,荀海菊總有一種強烈且充盈的幸福感。幸福感的來源,就是她的母親,“我媽媽非常非常愛我?!痹谀莻€重男輕女觀念濃厚的年代,是母親緊緊護住她,“我媽總是告訴兩個哥哥,要好好保護我和倆姐姐?!奔依飩_高筑,但5個孩子從未餓過肚子,“家里窮得揭不開鍋了,我媽就去挖野菜,弄紅薯葉拌面,給我們蒸著吃。”
如今,母親已經(jīng)85歲高齡,荀海菊每隔一段時間就回去看她,“不管遇到啥困難,一看見我媽,我馬上就有力量了?!蹦赣H的善良、堅韌以及對子女無私的愛,時刻影響著她?;乜磁牡囊曨l,她常會恍惚,“我的眼神和語調(diào),都很像媽媽。”她跟母親一樣,以一種奉獻精神深愛著孩子,但又與母親不同,她在過往的人生中,曾留下許多遺憾。
2003年,荀海菊和丈夫去南方一個服裝廠打工?!拔覌寧臀艺湛磁畠?,公婆幫忙照顧兒子。”3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成了留守兒童,而不得不分開的原因,是兩邊老人都沒法同時照顧兩個孩子。
寄人籬下的日子,女兒常被別的小孩問:“你為什么不回自己家?”這件事給女兒留下了心理陰影,從小就缺失安全感。直到現(xiàn)在,荀海菊對女兒都感覺很虧欠?!皩懡o女兒的信”賬號背后隱藏的,除了愛,還有她對女兒的彌補。
2007年,荀海菊和丈夫放棄了南方的工作,帶著孩子們來到鄭州打工。她在鄭州的一家報社做發(fā)行員,丈夫開出租車,工資比起在南方打工時要低很多,唯一的好處就是能陪孩子。女兒喜歡學(xué)習(xí),荀海菊就傾盡全力找學(xué)習(xí)資源,支持她。兒子貪玩,荀海菊也不逼迫他學(xué)習(xí),而是努力培養(yǎng)他的愛好。“兒子寫完作業(yè)要去網(wǎng)吧,我還去送他,但給他限時?!?/p>
荀海菊很珍惜陪在孩子身邊的每一秒。一有時間,她就和孩子們聊天,天南海北什么都聊。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她都很認真地傾聽,“我想聽聽他們到底想表達什么。”她還和老公帶兒女去野外玩,去公園散步,帶著他們?nèi)ス涑小?/p>
最近,荀海菊還拍了一條在超市購物的視頻,發(fā)到快手上?!肮怨裕阕昧斯?,媽媽帶你逛超市了乖,乖乖,這個芭比娃娃喜歡嗎?乖!”一條簡簡單單逛超市的視頻,有45.6萬點贊。
這也是荀海菊最滿意的一個作品。她滿意的并不是流量高,而是當天的拍攝狀態(tài)特別好。那種感覺仿佛回到16年前,一家四口逛超市,孩子們蹦蹦跳跳地挑玩具、選零食。
母親給她的愛,她給兒女的愛,都是她拍攝作品的素材庫,源源不斷地表達在她的快手賬號“寫給女兒的信”上。
“洗襪子”視頻暴露真相
讓荀海菊怎么也沒想到的是,一條“教洗襪子”視頻竟然爆了。
“乖,咱洗襪子啊,要先把襪子打濕,再給整只襪子打滿肥皂,再揉搓到位……”1分零9秒的視頻,就是簡單地教洗襪子,方法也是極其常見,卻有800多萬瀏覽量、49.2萬人點贊、12.6萬次收藏。當點贊提醒一條條從手機里蹦出來,荀海菊有點蒙,但等她看完評論區(qū),似乎找到了這條視頻爆火的答案。
有個女孩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第一次來月經(jīng),媽媽拎著她洗過的內(nèi)褲罵她,讓她趕緊去洗。她委屈地大哭:“我洗了,就是洗不干凈?。 眿寢尨蠛穑骸澳悄悴粫W(xué)嗎?”“可你從來也不教我?。 彼牧粞垣@得許多點贊認同,跟評的女孩都在說,自己也有過相似的經(jīng)歷,甚至被媽媽罵得更慘。
荀海菊回想起女兒第一次來月經(jīng),她也沒在身邊。當時,讀初中的女兒正在住校,經(jīng)血弄到了床單上、褲子上,但女兒一點也沒害怕。“我早就告訴過她,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p>
還有很多孩子在評論區(qū)感謝荀海菊,在自己最難過的時候給予溫暖。“她是我唯一一個能叫媽媽的陌生人?!薄斑@一刻,她是所有人的媽媽?!避骱>战K于明白這條簡單的視頻為什么有這么多關(guān)注,不是洗襪子這件事有多難、多復(fù)雜,重要的是,她給孩子們提供了足夠多的情緒價值。
荀海菊認為,從表面上看,孩子們是缺少生活技能,其實是缺愛、缺理解、缺認可。經(jīng)??丛u論的她,從粉絲的自述中,大概能推測出孩子們的經(jīng)歷,大多有著不幸福的原生家庭,“有的孩子母親不幸離世,有的是父母離異了,還有一些曾經(jīng)是留守兒童。”
最讓荀海菊感到遺憾的是,很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依然缺愛。父母只是陪在孩子身邊,但心并沒有跟孩子在一起,也根本看不見孩子的需求。
荀海菊常收到私信,大多是情緒低落,又不愿在評論區(qū)留言的孩子。有一條私信說:“媽媽,我真的好累好累,不想上學(xué),一聽到‘上學(xué)’兩個字,就想哭,特別難受,每次看到你的視頻也會哭?!庇袀€女孩也是一聽到荀海菊喊“乖乖”,就哭。她太渴望媽媽也能叫她一聲“乖”,再跟她說說話??筛改鸽x異后,媽媽有了新的家庭,從不聯(lián)系女孩,她很想媽媽,卻又不敢去打擾。
太多孩子訴說成長的煩惱,讓荀海菊無能為力。她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拍好視頻,讓孩子們感受到一點溫暖,也找到一個出口,把糟糕的情緒傾倒出來。
當一輩子的“電子媽媽”
快手擁有100多萬粉絲的荀海菊,還在打工。有人勸她直播帶貨,或許就不那么辛苦了。但她有不一樣的看法,“我不想辜負孩子們的信任?!?/p>
可是,既要上班,又要拍視頻,對年近半百的她,是很大的挑戰(zhàn)。她每天下班時間晚,“回家都顧不上吃飯,趕緊先熟悉拍攝流程,晚上9點多開始拍視頻。”最晚一次,她和兒子拍到凌晨兩三點,“你想表達愛,就必須拿出最真摯的狀態(tài)。”
視頻里,荀海菊總是精氣神十足,但很多時候,都是強打精神。“我不想讓孩子們看見一個憔悴的媽媽。”每次錄之前,她都整理好頭發(fā),再淡淡地涂個口紅。神清氣爽的她,渾身充滿能量。
荀海菊對孩子們的需求,一向是有求必應(yīng)?!叭绾伪Wo自己?”“被孤立了該怎么辦?”“如何與原生家庭相處?”她拍攝的視頻作品,大多是粉絲的困境和需求。她看見孩子們求助了,就第一時間回應(yīng),希望能提供一些微小的幫助。她最愿意看到的留言是:“媽媽,我今天很開心。”“媽媽,我跟你學(xué)會做菜了?!碑敽⒆觽儼炎霾说膱D片發(fā)到評論區(qū),她就很有成就感,“孩子們心情好,我就跟著心情好。”
家人支持她拍視頻,更心疼她的身體。前不久,她因為尿結(jié)石住了4天院。出院當天下午,她就去找兒子拍視頻,“我不想耽誤更新,怕孩子們惦記?!泵看畏u論區(qū),看見“媽媽,我等著你叫我乖乖呢”,她就閑不下來了。
從小被母親愛著、呵護著,荀海菊非常清楚地知道,母愛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真正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從來不是物質(zhì),而是愛的方式。她希望把這份純粹又真摯的母愛,傳遞給更多的大孩子、小孩子們,看見他們的需求,傾聽他們的煩惱,理解他們的決定。盡管有些傷痕已經(jīng)存在,但能愈合一點也是好的,“只要乖乖們需要我,我就給他們當一輩子‘電子媽媽’?!?/p>
摘自“一個叫We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