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中,會議-遵守-責任-自治(incontro-alleanza-responsabilita-autonomia,IARA)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永豐縣中醫(yī)院收治的70例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IARA護理,觀察2組營養(yǎng)狀況、護理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紅蛋白(hemoglobin,H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依從性為97.14%,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護理后,研究組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中心生活質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EORTC QLQ-C30)的功能領域、整體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癥狀領域、癥狀特異性領域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接受化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IARA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與生活質量,推薦開展。
【關鍵詞】 會議-遵守-責任-自治護理模式;結直腸癌;化療
文章編號:1672-1721(2025)06-0100-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3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危害性較大。無論是對于早期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還是對于已經處于中晚期、無法進行根治術治療的結直腸患者,化療都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對于前者,化療能降低腫瘤復發(fā)率;對于后者,化療能抑制腫瘤擴散,延長患者生存周期[1]?;煏l(fā)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經濟壓力,給患者造成了較大的精神負擔,影響患者依從性。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提升患者依從性、促使治療順利推進的有效手段。傳統(tǒng)護理對患者身體外其他方面的關注度不足,不利于臨床目標的達成[2]。IARA護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強調圍繞患者實際狀況召開3次針對性干預會議,循序漸進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及醫(yī)療相關知識,能幫助患者建立起清晰認知、了解各項醫(yī)療行為的意義,從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3]。本研究將70例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IARA護理模式的實際效果開展探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永豐縣中醫(yī)院收治的70例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齡35~81歲,平均(60.58±5.61)歲;疾病類型,結腸癌20例,直腸癌15例;體質量25~50 kg有13例,體質量51~75 kg有20例,體質量超過75 kg有2例。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36~79歲,平均(60.52±5.57)歲;疾病類型,結腸癌19例,直腸癌16例;體質量25~50 kg有11例,體質量51~75 kg有22例,體質量超過75 kg有2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結直腸癌診斷標準[4]且經受化療治療;預計生存時間大于6個月;有著正常認知,可配合完成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出現(xiàn)嚴重營養(yǎng)不良情況;合并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或已經轉移;合并重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有參與相似研究的經歷。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結直腸癌與化療健康教育、環(huán)境管理、生活指導等。
1.2.2 研究組護理方法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IARA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組建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臨床醫(yī)師、心理咨詢師、護士長、營養(yǎng)師各1名,護理人員2名。所有人員各司其職,醫(yī)生做好患者的病情診斷,負責化療方案優(yōu)化與相關知識指導;營養(yǎng)師做好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工作;護士長統(tǒng)籌護理工作安排,包括會議時間與內容等;心理咨詢師負責患者情緒疏導,做好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開展各項護理工作。在護理人員收集患者資料后,所有小組成員圍繞IARA護理模式檢索相關文獻,將患者情況與資料結合,制定IARA護理方案。
具體干預。IARA護理模式干預共3次,每月1次,每次20 min,持續(xù)3個月。(1)關注患者本身。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想法,鼓勵患者講出對于化療的看法,傾訴心中的鼓勵與壓力。同患者共同探究其性格特點,讓患者講述有利于應對疾病與治療的性格特征,讓患者思考自身是否具備相應特質,協(xié)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行自我心理建設,從而在良好心態(tài)下對抗疾病。(2)關注患者認知需求。讓患者談論初次干預后自身的變化,通過開放式提問讓患者談談自身對于化療的感受。臨床醫(yī)師向患者講述化療的程序及意義,指出常見不良反應,讓患者進一步熟悉治療方案。鼓勵患者結合自身感受及掌握的知識,談談對于不良反應的認識。對于存在嚴重焦慮、恐懼情緒的患者,心理咨詢師開展指導,讓患者在更平和心態(tài)下認識疾病。(3)增強患者認識。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解決患者抗病期間遇到的難題。詢問患者是否知曉飲食注意事項。營養(yǎng)師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與飲食偏好,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予以患者營養(yǎng)支持。鼓勵患者傾訴自己的憂慮與擔心,了解患者目前處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患者最大程度的幫助。指導患者在感覺焦慮時在輕柔音樂背景下開展想象,放松身體,將自身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通過冥想美好事情讓情緒平靜下來。
1.3 觀察指標
(1)營養(yǎng)狀況。分別在護理前、后,抽取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利用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測定ALB、PAB及Hb水平。(2)護理依從性。依據(jù)患者的表現(xiàn)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完全依從表現(xiàn)為患者能積極、主動的配合完成治療與護理干預;部分依從性表現(xiàn)為患者出現(xiàn)不良情緒,但在勸導下配合治療;不依從表現(xiàn)為患者負性情緒嚴重,無法遵循醫(yī)囑完成本次化療,需后續(xù)另行治療。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例數(shù)+部分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生活質量。分別在護理前后應用EORTC QLQ-C30評價。量表包括4個部分、30個條目,其中,功能領域、整體健康狀況領域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癥狀領域、癥狀特異性領域評分與生活質量成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營養(yǎng)狀況
護理前,2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ALB、PAB、Hb水平比護理前提高,且研究組提高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依從性
研究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
護理前,2組患者EORTC QLQ-C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EORTC QLQ-C30的功能領域與整體健康評分比護理前升高,癥狀領域與癥狀特異性領域評分比護理前下降,且研究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結直腸癌發(fā)生率呈現(xiàn)出逐年攀升趨勢。結直腸癌嚴重危害我國居民的身心健康?;熓侵委熃Y直腸癌的重要手段,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會損傷正常細胞,引起多種不良反應,降低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療積極性[5]。全面關注患者的醫(yī)療需求,給予患者相應幫助,能減輕化療的不良損傷,最大化該治療方法的臨床價值。
區(qū)別于傳統(tǒng)護理方法,IARA護理模式強調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護理人員在積極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基礎上,同患者共同探討其內心真實想法,進而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樹立起自我管理的積極信念。同時,IARA護理模式組建多學科團隊,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醫(yī)療支持,滿足患者的各方面醫(yī)療需求,能改善患者身心狀況,讓患者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顯示,護理后,研究組ALB、PAB、Hb水平依次為(38.78±3.77)g/L、(266.45±20.85)mg/L、(120.27±11.64)g/L,高于對照組的(36.02±4.34)g/L、(241.33±22.49)mg/L、(112.58±10.77)g/L(P<0.05)。癌癥屬于消耗性疾病。結直腸癌發(fā)生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加上化療對患者胃口造成的影響,使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情況。營養(yǎng)不良危害是全方位的,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化療耐受度受到影響。因此,在化療期間關注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非常重要[6]。在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雖然會予以患者飲食上的指導,但針對性不足。在IARA護理中,小組邀請營養(yǎng)師加入,在飲食指導之余,圍繞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做好相關解釋工作,能讓患者更好地配合與執(zhí)行,進行實現(xiàn)營養(yǎng)狀況改善。
本次研究還顯示,研究組護理依從性為97.14%(34/35),高于對照組的80.00%(28/35)(P<0.05)?;颊叩淖o理依從性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心理狀態(tài)、不良反應、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等。在IARA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關注患者個體情況,與患者共同探討面對疾病的方法,能堅定患者抗病信念,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7]。認知方面,臨床醫(yī)師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能讓患者認識到化療的意義,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對于治療的擔憂,從而積極配合指導。在生活中,IARA小組最大程度幫助患者解決現(xiàn)有困難,能促使患者更好地開展自我管理。心理咨詢師從始至終開展心理疏導,能消除負性情緒干擾,有助于患者依從性的提升。
生活質量是一項涉及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性臨床指標。在癌癥患者護理中,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目標之一。常規(guī)護理關注患者的病情并開展相應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但效果有限。在IARA模式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從多方面予以患者醫(yī)療支持,有效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8]。小組成員尋找循證證據(jù)并依據(jù)患者情況制定干預方案,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醫(yī)療需求。在護理工作中,分階段會議干預為患者提供了人格、認知、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幫助,不僅能改善患者身體狀況,還能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強化患者的社會功能,從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全方位提升。本次研究顯示,護理后,研究組EORTC QLQ-C30的功能領域、整體健康評分分別為(42.25±4.37)分、(5.87±0.65)分,高于對照組的(35.58±4.99)分、(5.11±0.58)分(P<0.05);護理后,研究組EORTC QLQ-C30的癥狀領域、癥狀特異性領域評分分別為(4.45±0.85)分、(7.21±1.14)分,低于對照組的(6.34±1.23)分、(11.59±1.76)分(P<0.05)。上述結果體現(xiàn)了IARA護理模式的價值。
綜上所述,會議-遵守-責任-自治模式護理模式能改善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營養(yǎng)狀況,提升患者護理依從性,讓患者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倪昕,李潔.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貴州醫(yī)藥,2023,47(12):1994-1995.
[2] 張立娜,陳雨婷,郭琳瑤,等.會議-遵守-責任-自治模式護理干預對下肢骨折術后恐動癥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3,30(32):192-196.
[3] 陳雯妮,陳蓉蓉,王曉彤,等.5E模式下個案護理管理在結直腸癌造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3,30(31):193-196.
[4] 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政司.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23版)[J].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2023,14(4):706-733.
[5] 陳雪.穴位按摩、耳穴療法、中藥敷臍聯(lián)合情志護理在結直腸癌化療患者中的運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14):2178-2182.
[6] 徐文娟,張明瓊,紀慧華.集束化護理模式在結直腸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3,42(13):151-155.
[7] 鄒振芳.以整體護理為基礎的個性化護理在結直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3,43(1):53-55.
[8] 李艷,李千紅.基于營養(yǎng)日記的自我管理模式在結直腸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21,29(5):536-540.
(編輯:張興亞)
作者簡介:孟 婕(1990—),女,江西永豐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外科護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