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聯(lián)合高三尖杉酯堿(Homoharringtonine,HHT)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方案對急性髓系白血?。╝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的誘導及挽救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4年2月山東省諸城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4例AML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7例。對照組采用柔紅霉素(Doxorubicin,DNR)+Ara-C的治療方案,實驗組采用Aza+HHT+Ara-C的治療方案,比較2組患者的總誘導緩解率、挽救治療成功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總緩解率為8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9%(P<0.05)。在復發(fā)或難治性AML患者中,實驗組挽救治療緩解率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如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感染及肝腎功能異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Aza聯(lián)合HHT和Ara-C方案在不能耐受強化療AML或復發(fā)/難治AML的誘導及挽救治療中顯示出顯著的臨床療效和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 急性髓系白血??;阿扎胞苷;高三尖杉酯堿;阿糖胞苷
文章編號:1672-1721(2025)06-0068-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33.7
AML是一種起源于髓系干細胞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常見于中老年人群中,表現(xiàn)為骨髓中髓系細胞的異常增生和分化障礙,以及發(fā)熱、貧血、出血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治療AML分為誘導緩解治療和鞏固治療2個階段,目的是迅速降低白血病細胞負荷并預防復發(fā)[2]。盡管傳統(tǒng)“3+7”方案(蒽環(huán)類藥物3 d聯(lián)合Ara-C 7 d)是標準治療方案,但部分患者療效不佳[3]。因此,研究熱點轉向新型藥物聯(lián)合化療,比如Aza聯(lián)合HHT和Ara-C等方案,以提升AML的誘導治療效果,特別是對于傳統(tǒng)方案反應不良的患者[4]。近年來,Aza+HHT+Ara-C方案(AHA方案)在AML治療中顯示出良好前景,多項研究表明該方案能提高AML患者的誘導緩解率和總體生存率,尤其對預后不良的遺傳亞型有效[5]。然而,關于AHA方案在AML誘導和挽救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安全性的大宗病例報道尚不多見。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性分析54例AML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AHA方案在AML誘導及挽救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針對的是復發(fā)難治和不適合強化療的AML(非APL)患者,這些患者或經(jīng)歷了至少1次標準誘導化療后未能完全緩解或者治療后復發(fā),或者由于年齡、合并癥、患者意愿等因素不適合接受強化療。選取2019年8月—2024年2月山東省諸城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4例AML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7例。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齡50~72歲,平均(61.1±5.1)歲。FAB分型,M2型10例,M4型4例,M5型12例,M6型1例;基因突變,F(xiàn)LT3-ITD的5例,NPM1的4例,TP53的3例;患者中包括復發(fā)8例,難治3例,不適合強化療16例。實驗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50~75歲,平均(62.7±5.0)歲;FAB分型,M1型1例,M2型8例,M4型5例,M5型13例;基因突變,F(xiàn)LT3-ITD的4例,NPM1的3例,TP53的2例;患者中包括復發(fā)9例,難治4例,不適合強化療14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案
對照組接受了當前臨床實踐中的標準治療方案,即DNR聯(lián)合Ara-C方案,簡稱DA方案。該方案包括誘導緩解治療和鞏固治療2個階段。
誘導緩解治療。DNR的劑量為45 mg/m2,靜脈注射,1次/d,連續(xù)給藥3 d;同時給予Ara-C 100 mg/m2,12 h/次,連續(xù)給藥7 d。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jiān)測和支持治療,以管理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
鞏固治療。根據(jù)患者的風險分層和緩解狀態(tài)進行個體化調整。對于達到CR的患者,可能需要高劑量的Ara-C鞏固治療,或者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對于未達到CR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換或增加其他化療藥物,或者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對照組的治療方案遵循了臨床指南和醫(yī)院的治療協(xié)議,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2 實驗組治療方案
實驗組接受了Aza聯(lián)合HHT和Ara-C的化療方案,簡稱AHA方案。
Aza給藥,患者接受Aza 75 mg/m2的劑量,皮下注射,1次/d,連續(xù)給藥7 d。
HHT給藥,在治療周期的第4天—第10天,給予2 mg/m2的劑量,靜脈滴注,1次/d。
Ara-C給藥,在治療周期的第4天—第10天,劑量為100 mg/m2,靜脈滴注,12 h/次。
此治療方案28 d重復1次,直至患者癥狀完全緩解或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在給藥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液學不良反應,包括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shù),以及非血液學毒性,比如肝腎功能和消化道癥狀。特別注意監(jiān)測患者的心臟功能和可能出現(xiàn)的神經(jīng)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骨髓抑制程度、藥物耐受性和臨床反應,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和治療周期。
1.3 觀察指標
(1)誘導緩解率。誘導緩解率是指患者在接受誘導治療后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的比例。完全緩解定義為,骨髓中原始細胞≤5%,無髓外白血病的表現(xiàn),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shù)≥1.0×109/L,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無疾病相關的血細胞減少癥。部分緩解定義為,骨髓中原始細胞減少超過50%,但未達到完全緩解的標準。緩解率通過骨髓穿刺活檢和血常規(guī)檢查進行評估。(2)挽救治療成功率。挽救治療成功率是指對于復發(fā)或難治性AML患者,在接受挽救治療后達到第二次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的比例。挽救治療成功的評估基于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骨髓形態(tài)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指標。(3)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的評估包括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比如血液學毒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貧血)、非血液學毒性(肝腎功能異常、感染、惡心嘔吐、腹瀉等)以及與治療相關的死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誘導緩解率
實驗組在接受AHA的治療方案后,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挽救治療成功率
在復發(fā)或難治性AML患者中,實驗組挽救治療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2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AHA方案在AML的誘導及挽救治療中展現(xiàn)了顯著的療效,實驗組的總緩解率為8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9%(P<0.05),其中完全緩解率分別為66.7%和44.4%,部分緩解率分別為22.2%和18.5%。這一結果明確提示,AHA方案在提高AML患者緩解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復發(fā)或難治性AML患者中,實驗組的挽救治療緩解率為66.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4.4%(P<0.05),這對于改善這部分患者的預后具有重大意義。鑒于復發(fā)或難治性AML患者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上的難題,本研究為這部分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Aza、HHT、Ara-C這3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能通過以下機制發(fā)揮協(xié)同抗白血病作用。(1)Aza通過去甲基化作用恢復沉默的腫瘤抑制基因表達,從而抑制白血病細胞的增殖;(2)Ara-C通過抑制DNA合成,直接殺傷處于S期的白血病細胞;(3)HHT干擾白血病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導致細胞周期停滯和凋亡。3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從不同角度抑制白血病細胞的生長和增殖,降低白血病細胞的耐藥性,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AHA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盡管2組患者均出現(xiàn)了血液學和非血液學不良反應,但通過積極的對癥支持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能夠耐受。此外,生活質量評估顯示,實驗組的生活質量未因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而明顯降低,這為AHA方案在臨床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倚。此外,本研究未對患者的長期生存情況進行分析。未來研究時可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以驗證AHA方案在AML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并探討對患者長期生存的影響。
綜上所述,Aza聯(lián)合HHT和Ara-C在AML的誘導及挽救治療中展現(xiàn)出較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AML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劉霞,饒建華,朱麗娟,等.阿扎胞苷聯(lián)合小劑量阿糖胞苷對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感染指標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3,42(32):31-34.
[2] 鄭永亮,丁婷,肖曉芳,等.維奈克拉聯(lián)合阿扎胞苷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24,32(4):1046-1050.
[3] 涂杰霞,彭鵬,柯英,等.阿扎胞苷聯(lián)合DAG方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yī)藥,2023,45(4):527-529,533.
[4] 趙曉東,黃賽蘭,鄭雨雨,等.地西他濱/阿扎胞苷聯(lián)合HA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臨床療效[J].臨床血液學雜志,2021,34(1):35-40.
[5] 彭鵬,鄒文蓉,唐瀟,等.阿扎胞苷聯(lián)合CAG方案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不良反應及血液學指標變化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21,20(14):1482-1485.
(編輯:張興亞)
作者簡介:張曉麗(1986—),女,山東諸城人,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白血病、淋巴瘤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張 毅(1986—),男,山東諸城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中醫(yī)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