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升格
文題亮相
歲月悠悠,如長河不息,每一滴水都承載著過往的記憶;詩行淺淺,似風(fēng)中低語,字里行間跳躍著情感的火花。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歲月與詩行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記錄著人生的悲歡離合、夢想與追求。讓我們漫步在這條由歲月鋪就、詩行點綴的小徑上,細細品味那些被時光溫柔以待的瞬間,感受生命中最真摯的情懷與最美的風(fēng)景。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原作雛形
歲月與詩行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
白帝城上方的天幕中,幾縷曙光從眾山中淌下,層云盡染,天空頓時成了一塊大花布,裹住了還沒完全蘇醒的小城。城外,青綠色的江面蕩起了波紋,浩浩蕩蕩的水流夾帶著金黃與朱紅向前奔流。一只小舟就行在這彩色的江面上,仿佛是在水和風(fēng)的背上滑行。
迎著疾風(fēng),立在船頭的他張開了雙臂。風(fēng)肆意地玩弄著他的衣袖,伴隨著“嘩啦嘩啦”的聲響,既像是海面上翻涌不息的白浪,又如同大自然為他量身定制的披風(fēng),為他平添了幾分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頷下的白須,在風(fēng)中輕輕顫抖,每一根似乎都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與沉淀。
今天,是李白返回江陵的日子。此時此刻,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仍然是那只“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
江陵這個地點,他恐怕這輩子都會牢記在心。因為,那是他年輕時一日看盡長安花開啟的地點。四十年的輾轉(zhuǎn)反側(cè),他最后又回到了這里,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不知是巧合,亦或是命運的安排?
兩岸猿聲四起,很是熱鬧。他看著一座座青山被他甩在身后,前波推后浪,仿佛把他一點點往過去推。在這一刻,他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他想起了自己在長安的那些日子,那時的他,意氣風(fēng)發(fā),與友人飲酒作詩,享受著生活的瀟灑與自在。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卻讓他嘗盡了失意的苦澀,那份頹敗感,至今仍讓他難以忘懷。
他突然覺得,人生就像一場夢,充滿了悲歡離合。如今,他雖已步入人生的下半場,但那份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追求卻從未改變。他仍然沉浸在這場夢中,不愿醒來,因為夢里有他太多的回憶與期待。
船靠岸了。直到船夫的聲音響起,他才從自己的思緒中暫時抽離。他下了船,一步步走向遠方。他要去迎接“輕舟已過萬重山”后的新世界,繼續(xù)像展翅的大鵬一樣,飛向?qū)儆谧约旱奶炜?。他無心于官場的爾虞我詐,無悔于山水間的顛簸流離,無憾于詩詞上的才華橫溢,他將繼續(xù)坦蕩一生。
升格指導(dǎo)
升格前的作文在細節(jié)以及首尾呼應(yīng)上,仍有提升空間。
1.細節(jié)要生動。升格前的作文雖然對李白的歸途和心境進行了描繪,但部分細節(jié)仍顯平淡,缺乏足夠的感染力。例如,在描述李白迎風(fēng)而立時,可以增加對風(fēng)力的具體感受;在回憶長安生活時,可以細化李白與友人共飲的場景。這些細節(jié)的加入,能夠讓讀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李白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波動。
2.首尾要呼應(yīng)。升格前的作文開頭引用余光中的詩句引出了李白,結(jié)尾則描述了李白繼續(xù)坦蕩一生的決心。然而,首尾之間的聯(lián)系仍不夠緊密,缺乏呼應(yīng)的美感。因此,升格文可以在開頭部分增加對李白詩歌的贊美和對其人生的概括;在結(jié)尾部分,則可以再次回到詩歌和人生的主題上。這樣的首尾呼應(yīng),不僅使作文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也深化了作文的主題。
升格佳作
歲月與詩行
蔡奕倩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
他是盛唐的詩人,以筆為劍,以詩為酒,書寫著不朽的傳奇。
白帝城上方的天幕中,幾縷曙光如細絲般從群山的縫隙中淌下,將天空織成一幅絢麗的畫卷,裹住了這座沉睡中的小城。城外,碧綠的江水在晨光的照耀下泛起層層波紋,浩浩蕩蕩地向東流去,金黃與朱紅交織的波光在陽光下閃爍。一只小舟輕盈地穿梭在這如畫的江面上,仿佛是在水和風(fēng)的羽翼上滑行,留下一串串歡快的漣漪。
船頭,李白迎風(fēng)而立,雙臂張開,如同一只即將翱翔天際的雄鷹。風(fēng)如利刃,切割著他的面龐,卻也吹散了他心中的陰霾;衣袖隨風(fēng)鼓脹,如同大自然為他披上的流動披風(fēng),每一道褶皺都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不羈。那頷下的白須,在風(fēng)中輕輕搖曳,宛如歲月的琴弦,彈奏著過往的輝煌與沉淀。
今日,是他重返江陵的時刻。曾幾何時,他以為自己將在夜郎的荒涼中度過余生,卻未料命運對他開了個玩笑,讓他在花甲之年仍能如大鵬般展翅高飛。
江陵,這個名字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頭。那里,是他青春夢想的起點,是他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輝煌記憶。四十年風(fēng)雨兼程,他再次回到這里,仿佛回到了生命的原點,是巧合,也是命運的輪回。
兩岸猿聲此起彼伏,為這趟歸途增添了幾分生機。青山如黛,一座座與他擦肩而過,時間仿佛也在倒流,帶他回到那些難忘的日子。他的思緒如脫韁的野馬,在回憶的草原上肆意馳騁。長安的繁華、友人的歡聚、官場的險惡……過往的一切歷歷在目,又遙不可及。月光下,酒杯碰撞的清脆聲響,伴隨著詩句的吟誦,如同天籟之音,回蕩在長安的夜空。那是他最珍貴的記憶。
人生如夢,悲歡離合皆成過往。雖然他已步入人生的下半場,但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追求從未減退。他沉醉在這場夢中,不愿醒來,因為夢里有他太多的熱愛與期待。
江陵,那個既遙遠又親近的地方,對他而言,既是歸途的終點,也是新旅程的起點。距離雖遠,但心卻近在咫尺,因為他已領(lǐng)悟生命的真諦,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喜悅與憧憬。
船緩緩靠岸,船夫的聲音將他從思緒中喚醒。他踏上了堅實的土地,一步步走向遠方。他要去迎接“輕舟已過萬重山”后的新世界,繼續(xù)以詩為伴,翱翔于自己的天空。
歲月悠悠,詩行淺淺,李白用他的生命詮釋了何為真正的詩人——不畏風(fēng)雨,不懼坎坷,以詩為劍,坦蕩一生。
【浙江樂清市北白象鎮(zhèn)中學(xué)】
升格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細節(jié)描繪更加生動細膩,如“風(fēng)如利刃,切割著他的面龐”等句,讓讀者仿佛親歷李白的心境變遷。首尾呼應(yīng)巧妙,開篇以李白的詩酒人生引入,結(jié)尾則以他“以詩為劍,坦蕩一生”作結(jié),不僅結(jié)構(gòu)嚴謹,更深刻展現(xiàn)了李白不畏風(fēng)雨、執(zhí)著追求的藝術(shù)形象。全文情感飽滿,詩意盎然,是對李白詩意人生的一次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