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yè),最會“玩”的是誰?
在江西李渡,我們找到了他,李渡酒業(yè)總經(jīng)理,穿中山裝、戴紅星帽的湯司令。
湯司令的同事,會帶著點親近和敬意,喊他“老頭兒”。
老頭兒其實不老。
1968年出生于湖南益陽的湯司令,如今未滿60歲。歲月在他身上發(fā)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yīng),充實跌宕的職業(yè)生涯,給了他遠超常人的精彩,也施以不同尋常的歷練,他的談吐,確像一個歷經(jīng)滄桑的“老頭兒”;但與此同時,對運動的熱愛,對生活的不服輸,與時代保持同頻的努力,又讓他總那么有精氣神兒,于是他看上去又比年近耳順的老人,年輕得多。
“湯司令”是湯向陽少年時期的綽號,自媒體時代來臨的時候,他拿這個綽號做網(wǎng)名增加個人辨識度。后來到吉林工作,東北經(jīng)常下雪,風又大,他常常戴一個紅星帽出入。在東北,湯司令一直有個不大不小的困惑:北方人好像不容易分清南方人,因為南方口音在他們聽來大同小異。在生意場上,注意力本身就是機會,有時甚至是財富。說湖南話的湯司令面目模糊,戴帽子的湯司令旗幟鮮明,從那以后他不再取下帽子。直到有次,一起打羽毛球的朋友問他:“你什么時候不戴帽子?”他知道,一個“IP”形成了。
這個好玩的名字,被這個會玩的白酒人,打造成了李渡酒業(yè)除元代窖池、李渡高粱1955之外的第三大IP。
摘下帽子是湯向陽,戴上帽子是湯司令。2014年,湯司令接手連年虧損的李渡酒業(yè),“負負得正”的組合,最終被證明為是強強聯(lián)手??恐俺两襟w驗”“最貴光瓶酒”,湯司令扭轉(zhuǎn)李渡頹勢,十年后,李渡翻身,在香港上市。
這是中國白酒行業(yè)的好故事,是“頭號玩家”湯司令的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局精彩游戲。
讀大學時,還是糧食憑票供應(yīng)的年代,那時候的湯司令,愿望著有一天,早飯能不再只吃一個饅頭。
彼時物資匱乏,卻正在市場經(jīng)濟浪潮奔涌的前夜,人們生活單純,也充滿希望。出生于湖南益陽的他,到湖南大學邵陽分校學習食品和發(fā)酵工程,畢業(yè)之前,他跟隨老師去茅臺貴州軍區(qū)酒廠實習。
在茅臺酒鎮(zhèn),年少的湯司令有幸喝了一小口30年的茅臺,入口順滑,香醇四溢,那一瞬間,他對“瓊漿玉液”這四個字有了確切感知。在此之前,湯司令滴酒不沾;喝完那口酒,他想,如果這輩子就做這釀瓊漿品玉液的行業(yè),一定是一種幸福。
35年后,在江西南昌李渡酒業(yè)的會議室,湯司令回憶起那口茅臺酒,仍然相信那是他一生的拐點。一次偶然的機遇,確立了一生的事業(yè),如今的湯司令,能夠毫不羞愧地道出自己的人生格言:擇一事,終一生。
這次選擇之后,他的命運,與中國白酒的命運,發(fā)生了深刻而奇妙的交織。
畢業(yè)后,他如愿去邵陽酒廠工作,一直做到釀酒車間的主任。那時候,他夢想中幾十年后的自己,是“一個技術(shù)專家,長長的白胡子,拄著拐杖,被別人請到酒廠指導(dǎo)工作”。醉心技術(shù)的湯司令,當時在雜志上發(fā)表了十幾篇有關(guān)釀酒專業(yè)知識的文章,首先提出“黃水是緩沖溶液”。
未曾想到,一個新的轉(zhuǎn)折,正在等待著他。
1997年,秦池酒業(yè)爆出勾兌丑聞,影響波及整個白酒行業(yè),湯司令所在的邵陽酒廠也不例外,光景最差的時候,整個廠里只有一臺汽車可用。酒廠不斷易主,希望在萎靡不振的市場里找到生機,新上任的廠長找來湯司令,談話的時間是下午4點多鐘,湯司令還記得當時夕陽是怎樣從窗戶里照進辦公室。
廠長問他:“讓你去搞銷售,你有沒有信心?”
那天湯司令去參觀,把插頭一插,電視開始播放當年李渡遺址考古的影像。他記得自己坐在一個矮矮的竹凳上,低畫質(zhì)的歷史如穿堂風一般一擁而上,“我認為那是李渡酒廠真正打動我的一次”。
在湯司令的印象里,做銷售的人要八面玲瓏,他志不在此,還是谷殼、酒曲、窖池蒸騰的熱氣更吸引他。但也許是湖南人中骨子里“耐得煩、吃得苦、霸得蠻”的精神在起作用,他還是問了一句:“其他的車間主任有沒有銷售任務(wù)?”廠長說都有。這是廠子的“大局”,也是行業(yè)的“全盤”,湯司令沒有理由拒絕,答應(yīng)了這次工作調(diào)動。
從此每個周日湯司令都要去一次長沙,為酒廠開拓市場。從邵陽到長沙開車要4個小時,暈車的湯司令路上“要停車吐4次”。難以適應(yīng)的工作,湯司令硬扛,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jīng)“扛了”6年,做到了邵陽酒廠的副廠長、副書記兼銷售總經(jīng)理。
步入新世紀,金六福集團勢如破竹地殺出市場,吞并諸侯,其掌舵人吳向東,在收購邵陽酒廠時,終與湯司令相遇。這段酒業(yè)佳話種下了因,要到十幾年后的江西,才看到豐收的果。
2005年,吳向東將湯司令分配到華澤集團開口笑廣東區(qū)任項目總監(jiān),湯司令雄心勃勃,帶著開口笑廝殺價格戰(zhàn),5年下來,總計虧損1億元。后來他跟吳向東開玩笑說:“我也是身價過億的人?!?/p>
這次經(jīng)歷,讓湯司令意識到同質(zhì)化競爭的弊端,隨后他在四川療傷,在東北推新,等待打翻身仗的契機。2014年,他遇到了李渡,一家連虧5年的酒企,于是他將這次機遇稱為“負負得正”。
因為一口茅臺酒進入行業(yè)的湯司令,如今酒量仍只有一杯白酒。酒量與酒品不掛鉤,對個人對企業(yè)都是如此,說起李渡作為一個酒企卻無勸酒文化,他很自豪,“我們以品酒見長,而不是以干杯見長”。
在李渡,湯司令想玩一點別人沒玩過的新游戲。
馬云說,要在天晴的時候補屋頂。湯司令年年在想這句話。
在廣東其實也有同仁提醒過他,用砸錢的方式血戰(zhàn)終端,跳不出市場的藩籬,“但我們當時聽不進去”。
湯司令后來也覺得奇怪,做虧錢的項目時,自己比現(xiàn)在累得多,一個人帶5個項目部,一天吃5頓飯,因為總有應(yīng)酬,每天早上起床腳踩到地上,都是軟綿綿的。那年他買了一臺奧迪,一年開了7萬公里。
不是越辛苦就越有回報,在錯誤的路上走得越久,就離最開始的目標越遠。
當時“心浮躁了,只看眼前”,現(xiàn)在這是湯司令最忌諱的事。
小酒量的湯司令,為李渡找到的企業(yè)文化是“少喝一瓶,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對銷售工作來說當然首先意味著多跑,但它還有另一層更深的含義,就是比別人多想一點,“跟下棋是一個道理,見招拆招的人一定會輸”。再精簡一點,就是湯司令掛在嘴邊的“長期主義”。
今年經(jīng)濟形勢嚴峻,市場動蕩,李渡仍然取得了20%的增長。提早看到行業(yè)變化,在5年前想5年后的事,李渡的反應(yīng)時間和空間就比別人多,為此,湯司令形容自己的狀態(tài)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湯司令推測,洪州窯與李渡酒窖很可能有同一個“老板”,“酒賣得好了,為了配合使用,就建一個窯生產(chǎn)酒器,多余的拿出來賣給老百姓”。在他的想象里,一千多年前,這座南方小鎮(zhèn)的石板路上曾生長出一整個由釀酒產(chǎn)業(yè)帶動的生活形態(tài)。
信奉“多走一步”的湯司令,曾在全國各地走訪過120多家酒廠,對此他有很多“江湖經(jīng)驗”。開上一輛本地牌照的桑塔納,跟門衛(wèi)說自己是來收谷殼的,門衛(wèi)多數(shù)會放行,催他進去看完趕緊出來??吹枚嗔耍瑢鴥?nèi)整體的白酒生產(chǎn)就有了感知,現(xiàn)在人們說湯司令在行業(yè)里“手感好”,是因為他曾經(jīng)摸了太多的牌。
在中國臺灣日月潭畔的埔里酒廠,他們玩的“沉浸式體驗”,一下子打開了湯司令的思路。營銷只能吸引消費者,而實在的收獲能留住消費者。一杯高品質(zhì)美酒,一次快樂的消費體驗,是銷售面向市場時能夠提供的,真正的說服力。
他在李渡開辟了白酒行業(yè)的沉浸式體驗玩法,推出“最貴光瓶酒”,發(fā)起中國白酒申遺共創(chuàng)聯(lián)盟,靈感層出不窮,每每讓市場眼前一亮,人們說湯司令是“頭號玩家”,但他知道這只是水面上露出來的冰山一角。有90%的努力在水下,多年的積累和學習,懂技術(shù),懂行業(yè),懂市場,最重要的,“吃過虧,虧過錢”,讓他頭腦始終清醒。
2014年3月8日,湯司令記得很清楚,那是他到李渡上任的日子。深圳飛人谷的梁文峰、時任董事長羅俊,三個人在李渡遺址的四合院里,每人坐一個紅色塑料圓凳,夕陽西下時分,他們商量讓李渡起死回生的辦法。在這里,湯司令萌生了做封壇文化節(jié)的想法。
“三人會議”之后,湯司令問吳向東要了200萬元經(jīng)費,最后只花了72萬,辦成了第一屆封壇文化節(jié)。彼時李渡酒廠遺址園區(qū)里還很破敗,“下雨的時候在里面走一踩一腳泥”,他找人把墻重新噴繪,沒有磚瓦,就畫出磚瓦的紋路。8月27日,文化節(jié)開幕,標價45元一壇的酒如今看來是白菜價,那時的湯司令怕沒人來買,搭上兩瓶酒做紀念品。
文化節(jié)收官,給李渡賺了150萬。
當時的李渡已經(jīng)連續(xù)虧損5年, “一虧錢就換人”,5年里連換5任一把手。湯司令新上任,戰(zhàn)戰(zhàn)兢兢,將信將疑,摸著石頭過河。但真金白銀騙不了人,這150萬保住了他的職位。
“沒被換掉”,他在李渡的第一步,踩實了。
第二年,李渡高粱1955推出,它就是日后人們津津樂道的“最貴光瓶酒”;第三年,李渡開了沉浸式體驗的重要陣地知味軒。
越是謹慎,越是不敢停步;越是行動,越有新的靈感。
回憶起這些策略和布局,現(xiàn)在他笑言都是“被逼的”。打廣告要花錢,當時的李渡沒這筆錢,湯司令覺得這未必是個劣勢,廣告的邊際效應(yīng)會越來越低,而沉浸式體驗會把消費者群體越盤越活。湯司令精打細算:“一年兩三百萬的支出,帶來幾千萬的銷售額?!?/p>
這是一個美妙的數(shù)學題。
他還在找更新更好的解法。
李渡是文物酒。
在中國最古老的元代窖池,壽命比記憶更長的遠古菌群OTU,至今仍然緩慢而精細地為我們釀造著沉淀千百年的甘醴。
時間往前推,還在四川金六福的那兩年,湯司令走遍國內(nèi)的大小酒廠,某次他來到李渡,就在現(xiàn)在的李渡遺址,佇立李時珍雕像的地方,放著一個老舊的黑白電視機,“拍一拍才能出畫面”。平時它不插電,那天湯司令去參觀,把插頭一插,電視開始播放當年李渡遺址考古的影像。他記得自己坐在一個矮矮的竹凳上,低畫質(zhì)的歷史如穿堂風一般一擁而上,“我認為那是李渡酒廠真正打動我的一次”。
彼時的湯司令還要在四川完成虧損后的“療傷”,再去東北榆樹錢對新的商業(yè)策略小試牛刀,才會與李渡真正攜手,但是“打文化牌”的想法,已然在他心中深種。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曾針對如何喚起文化遺產(chǎn)的新生,提出這樣一句話:“讓文化遺產(chǎn)資源活起來?!?/p>
湯司令深諳此道。他用打靶來舉例,要充分發(fā)揮李渡酒的文物價值,靶心是我們當下的生活需求。
講起這個來,湯司令神采飛揚,這是他最成功的創(chuàng)舉,也是最有價值的經(jīng)驗。
“比如我們辦一個家庭活動,一個5歲的小孩,到酒廠來能玩什么?洪州窯的博物館建成之后,孩子們周末過來做一個陶土杯子,可不可以?孩子親手燒制,印上他們的全家福照片,做好之后郵寄到家里,孩子開不開心?或者有一批光面的陶土壇子,我安排老師來教孩子們怎么在壇子上畫畫,有評委、有頒獎,孩子們愿不愿意來?”
最后這個壇子可以拿來封一壇酒,在李渡存放十幾年,等孩子考上大學,拿來當“狀元酒”。
這是時間的縱軸,還有人際關(guān)系的橫軸。
擁有中國年份最久遠的元代窖池,使得李渡在中國白酒文化遺產(chǎn)的譜系中具有絕對的自信和地位,而洪州窯的發(fā)現(xiàn),讓李渡的文物驗證實現(xiàn)了“窯、器、窖、酒”四位一體,把李渡的文化遺產(chǎn)價值,往前多寫了幾個朝代。
小朋友不喝酒,能不能讓他們把釀酒當成一種勞動技能、一個游戲?把米煮熟,加入酒曲,封裝發(fā)酵,孩子抱回家,給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去喝,作為傳統(tǒng)技藝的釀酒技術(shù),此時甚至有了傳承的意味。
釀酒從糧食開始,稻田是酒廠的資產(chǎn),也是資源,“沉浸式體驗”能從酒廠一直前推到稻田里,“組織孩子們?nèi)サ咎锢镒紧~,給他們發(fā)個小桶,玩得不亦樂乎”。
在湯司令看來,“倚老賣老”是不聰明的玩法,而“倚老賣新”,才能讓文化遺產(chǎn)真正活起來。
2024年,已經(jīng)是湯司令在李渡的第十年。11月25日,據(jù)《南昌日報》報道,李渡鎮(zhèn)鄭家山國寶李渡酒莊在修建停車場時,意外發(fā)現(xiàn)疑似唐代洪州窯遺址,經(jīng)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組織考古專家進行現(xiàn)場勘察斷定,該遺址屬于晚唐到五代時期的窯址。
擁有中國年份最久遠的元代窖池,使得李渡在中國白酒文化遺產(chǎn)的譜系中具有絕對的自信和地位,而洪州窯的發(fā)現(xiàn),讓李渡的文物驗證實現(xiàn)了“窯、器、窖、酒”四位一體,把李渡的文化遺產(chǎn)價值,往前多寫了幾個朝代。湯司令推測,洪州窯與李渡酒窖很可能有同一個“老板”,“酒賣得好了,為了配合使用,就建一個窯生產(chǎn)酒器,多余的拿出來賣給老百姓”。在他的想象里,一千多年前,這座南方小鎮(zhèn)的石板路上曾生長出一整個由釀酒產(chǎn)業(yè)帶動的生活形態(tài)。
他還不確定。
正是因為不確定,才有了更蓬勃的期待。
洪州窯的發(fā)現(xiàn),對李渡來說是一次如有神助的機遇。
湯司令相信一個吸引力法則:如果他堅持、用心地做申遺這件事,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同路人。12月13日,“國寶申遺 獻禮中國”中國白酒申遺共創(chuàng)聯(lián)盟高峰會在南昌召開,在中食協(xié)中國白酒古窖遺址與文化遺產(chǎn)委員會指導(dǎo)下,李渡酒業(yè)發(fā)起的中國白酒申遺共創(chuàng)聯(lián)盟宣告成立。申遺,是湯司令近幾年最上心的事,中國白酒想走向世界,要找到內(nèi)在穩(wěn)固的核,申遺帶來的文化自信,看起來是最有可能的答案。
把酒賣出去只是最后一步。往前追溯,釀酒品酒的硬功夫,文化知識的軟實力,這些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位弄潮的玩家,向市場拋出的每一個游戲,都不是空中樓閣。
2023年4月27日,珍酒李渡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從江西走到香港,從連年虧損中走到上市,李渡的神話,也是湯司令的神話,更是中國白酒的神話。
而湯司令提到李渡,會說它當下的目標仍然是“生存”。
生存不是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是要做最好的企業(yè)。在湯司令看來,這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在一個信息更加發(fā)達的時代,地方名酒打破了地域限制,一家酒企想要活下去,不能再依賴本地的消費習慣,而是要讓自己進入一場更廣泛也更公平的游戲。
激流之中,不退就是向前。
此時的李渡不再是一家處在風雨飄搖中的企業(yè),救活了自己,有余力時去反哺社會,在湯司令看來,順理成章,很有必要。
李渡中學畢業(yè)的院士甘曉華發(fā)起的江西省李渡教育基金會,最開始吸引了湯司令的注意。即便剛來李渡的時候還沒什么錢,湯司令仍豪爽地表示:我要捐最高檔。最高檔的捐助金額是50萬元,湯司令繼續(xù)豪爽:我連捐6年。
生存不是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是要做最好的企業(yè)。在一個信息更加發(fā)達的時代,地方名酒打破了地域限制,一家酒企想要活下去,不能再依賴本地的消費習慣,而是要讓自己進入一場更廣泛也更公平的游戲。
受李渡資助的學生陳了杰,現(xiàn)在在江西警察干部管理學院上學,是學校的明星學生。他和湯司令關(guān)系很親近,“有次他跟一個女孩子表白,女孩子沒接受他,他傷心難過,會跟我講,就像我自己家的小孩一樣”。
湯司令覺得,人的價值就在這里。人會老去,未來一定是屬于年輕人的。他珍惜上進的孩子,也在為李渡籌備著新生力量,“李渡是大家的”。湯司令根據(jù)最新的政策算了自己的退休時間,61歲,“時間一到,一天不留,馬上就退”,他相信未來的時間給年輕人,他們會做得比自己更好。
湯司令今年56歲。還有5年時間,他不敢懈怠。采訪那天,他安排了8個面試,采訪放在面試間隙。誰是李渡需要的人,誰是未來白酒市場需要的人,他想在自己還在崗位的時候,多把把關(guān)。
還有酒,酒永遠是這項事業(yè)的根本。至今他仍然每個月都去嘗酒廠的酒,參加釀酒部門的會議。酒釀好了要存5年,5年前把獎金發(fā)給釀酒部門,他們埋頭苦干;5年后銷售部門拿到的是好酒,有底氣把市場打開,這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已經(jīng)在這一行沉浮35年,他認為自己仍然是“小半瓶水”,如果有什么經(jīng)驗是他覺得能夠與年輕人分享的,他的結(jié)論下得又狠又準:“一輩子超過三次做重大的不同選擇,一定是一事無成?!?/p>
對企業(yè)來說,浮躁了就要虧錢;對個人來說,浮躁了就落入陷阱。面對困境,永遠沉下心來,永遠多想一步,這是湯司令的經(jīng)驗。
湯司令最近最擔心的事,是自己的身體健康。他做事太投入,總有不顧一切的勁頭。采訪前一天晚上,他媽媽流了眼淚,他自己都不記得給腸子割過息肉,媽媽記得,說他做手術(shù)都不休息。時間公平地追趕每個人,這次湯司令的“高瞻遠矚”,卻是從很小的地方開始的。
“每天多睡1小時,每天多跑5公里?!彼谜湎ё约旱钠磩艃?。
湯司令最開始的夢想,是想做一個白發(fā)蒼蒼的釀酒師傅?,F(xiàn)在想想,有人來請他這個原本一心想搞技術(shù)的去講銷售,也很好玩。有時候不是人主動選擇,而是時代推動人,但只要無愧于心,在任何的游戲里,你都能做“頭號玩家”。
湯司令現(xiàn)在的愿望,是把李渡做成百年企業(yè),而且有一天它要走出中國,讓世界文化遺產(chǎn)飄香世界。他知道,這局游戲里,靠一個玩家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