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面對一些時間節(jié)點的時候,比如月末、季末或者年終歲尾,我心里總會有些惶恐不安。歲月輕盈無聲,又一段時光悄然逝去了,過往的日子仿佛被壓縮成一張紙,那么薄那么輕。那張紙輕輕一碰,還會支離破碎,無法拼出過往時光的全貌。
我總有種修復時光的強烈愿望。過去的時光,都被切割得七零八落,有些記憶淡忘了,有些故事沉落了,有些印記泛黃了。如何才能最大限度還原曾經的時光?這個過程就像修復文物或者古建筑,既要把握全貌,更要著眼細節(jié),這樣才能讓古老的器物或者年代久遠的建筑恢復原貌。我一向覺得修復工作極富魅力,工匠們好像擁有一臺徐徐轉動的時光穿梭機。這臺機器無比神奇,轉動的時候發(fā)出輕微的聲響。那種聲響,是時光躡手躡腳游走的聲音。工匠們借助時光穿梭機,緩緩進入千百年前,打撈歷史留下的碎片,復原曾經的故事,把每一個碎片拼接、粘貼、縫綴起來。
世上的工作,還有哪種像修復工作這樣有魅力、有趣味、有意義?人生最長不過百年,而從事修復工作,可以活千萬年。他們在幾千年的歲月長河中穿梭,見證了太多風起云涌,見證了太多是非成敗。滾滾長江東逝水,許多歲月被沖刷得沒了蹤影,他們卻能尋找到沉落的光陰殘骸,把記憶修復得鮮活如初。修復時光就等于定格一個個瞬間,留下永恒。多年里,我一直有“修復情結”,想象著一個人如果專注于手中的舊物,耐心修整和復原,就是在跟古老的歲月重逢,創(chuàng)造時光倒流的奇跡。
我的這種情結,大概源于童年。記得很小的時候,我便對春去秋來、光陰更替極為敏感。春花秋月的轉換,不僅僅是季節(jié)變遷,更是生命的年輪在緩緩向前。那時我特別喜歡在本子里夾上一片樹葉,春天的楊樹葉新鮮水嫩,我把它夾在筆記本里。不知過了多久,我翻開本子,驀然發(fā)現那片樹葉已經干枯泛黃。我輕輕拈起那片楊樹葉,它已經變得特別脆弱??墒?,潔白的本子上卻留下了它的印痕。我用鉛筆把印痕勾勒出來,然后把血管一樣的葉脈畫出來,最后用綠色的蠟筆涂上色彩。我的筆記本上,重新出現了一片鮮活的綠葉。我內心蕩漾著喜悅之情,仿佛把逝去的時光修復一新了。秋天的時候,我會在本子里夾一片紅葉。待到冬天,如法炮制。
人生在世,我們每天都在失去,不停地失去。還好時光可以修復,干癟的歲月可以重新飽滿鮮活。我一直記得那樣的一幕:夜晚昏黃的油燈下,家人圍坐,父親和母親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他們最愛講過去的事,去年的事、前年的事,或者十年前的事、二十年前的事。有時候,他們講春天的播種、夏天的灌溉、秋天的收獲、冬天的守望。我在他們絮絮的講述中,感覺到過往歲月的溫度,心里總是溢滿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溫柔。過去的時光并非冷酷無情,只要我們精心修復,每一個溫馨的片段和細節(jié)都會重現。
修復時光,就是還原時光罅隙里那些淡漠的細節(jié),還原歲月褶皺里那些模糊的故事。每當站到一個時間節(jié)點,我喜歡翻檢一下被丟在身后的時光。驀然回首,恍惚朦朧的記憶復又清晰。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如果你不曾修復時光,生命也會干癟枯寂。時光在不斷流逝,我們在不斷修復時光——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失去又不斷修復的過程。
(編輯""""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