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個務必”是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清醒和堅定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獨特思路和有效路徑。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持以“三個務必”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叭齻€務必”所蘊含的對價值追求的使命自覺、對作風品格的政治自覺以及對擔當作為的行動自覺,構成了全黨保持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政黨自覺的內(nèi)在動力;所蘊含的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運用、對歷史時勢的洞悉審視以及對歷史自信的堅定信念,構成了全黨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的重要依據(jù);所蘊含的嚴密辯證思維、高超戰(zhàn)略思維、深刻底線思維等,為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科學思維方法。
關鍵詞:“三個務必”;大黨獨有難題;政黨自覺;歷史主動;思維方法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25)02-0022-08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習近平向全黨發(fā)出了“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1]1-2的思想號令(以下簡稱“三個務必”),同時向全黨提出了“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1]52的政治要求。2023年1月,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再次強調(diào),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是實現(xiàn)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邁過的一道坎,是全面從嚴治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啃下的硬骨頭”[2]。實踐證明,“三個務必”不僅是黨百余年奮斗光榮傳統(tǒng)的理論升華,而且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一條重要經(jīng)驗和有效路徑。從整體上看,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過程就是全黨自覺運用科學方法探尋政黨建設規(guī)律進而把握歷史主動的過程?!叭齻€務必”所蘊含的政黨自覺精神、歷史主動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動力支撐和方法論指導。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持以“三個務必”破解大黨獨有難題。
一、“三個務必”激勵全黨時刻保持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政黨自覺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首先依賴全黨的政黨自覺,即要對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為了什么”“靠什么”“怎么干”等具有清醒認識?!叭齻€務必”作為新時代黨把握時代特征、保持清醒頭腦的產(chǎn)物,鮮明昭示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價值追求的使命自覺、對作風品格的政治自覺以及對擔當作為的行動自覺,這種自覺品格為全黨始終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提供了內(nèi)在支撐。
(一)“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集中體現(xiàn)了黨為國為民的使命自覺,回答了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為了什么”的問題
初心使命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處于“三個務必”統(tǒng)領地位的“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為國為民的使命自覺?!皠毡亍币馕吨跣氖姑坏粫S著時代場域變遷而自然存續(xù),而且可能面臨著變質(zhì)變色變味風險,正所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3]531,必須把“解決黨內(nèi)存在的違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種問題”[3]532放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突出位置,提醒全黨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忠誠與堅守。
不忘初心承載著“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追問深思,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要不忘本來、堅信未來。“初心”是政黨價值觀念和政治文化的本質(zhì)體現(xiàn),是否具有符合歷史規(guī)律的初心以及如何長久保持這一初心,是檢驗政黨本色的試金石。正如習近平所言:“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jīng)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jīng)風霜而本色依舊?!保?]298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彰顯的是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超越了片面?zhèn)鹘y(tǒng)民本主義和狹隘現(xiàn)代資本主義?!安煌币馕吨鴮@一初心的歷史傳承,“務必”昭示的是必須堅守的意志和決心。之所以提醒全黨務必不忘初心,是因為黨清醒地認識到“對我們這樣一個長期執(zhí)政的黨而言,沒有比忘記初心使命、脫離群眾更大的危險”[5]63,丟掉初心早晚會迷途、遲早會變質(zhì),使命也會隨之成為空談。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首先體現(xiàn)在對初心政治本色的清醒和堅定,“務必”的實質(zhì)是在長久而不是在短暫中堅定初心、在發(fā)展中而不是在靜止中保持初心,這就為破解如何始終不忘初心難題提供了方向指引。
牢記使命承載著“干什么、應該干什么”的責任擔當,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要明確使命、把握規(guī)律?!笆姑背休d著政黨的奮斗目標和歷史任務,能否肩負起崇高的歷史使命是檢驗政黨先進與否的標尺?!爸袊伯a(chǎn)黨一經(jīng)成立,就把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保?]11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xiàn)在起,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18“牢記”彰顯的是對神圣職責和莊嚴使命的不變追求和未來期待,“務必”強調(diào)的是承擔使命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著力解決長期執(zhí)政背景下對使命不覺悟、不銘記、不作為、不擔當?shù)耐怀鲭y題,旨在警醒全黨要始終保持承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集中體現(xiàn)了黨保持優(yōu)良作風的政治自覺,回答了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靠什么、為什么能”的問題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黨要聚合人民群眾的磅礴偉力,關鍵在于發(fā)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仡欬h的歷史,“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對“兩個務必”精神內(nèi)核的賡續(xù)傳承。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反復提及“兩個務必”思想,指出這一思想“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6]25。在此基礎上他警醒全黨,“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7],要求全黨以自我革命精神鏟除官僚主義、主觀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lián)系。
“謙虛謹慎”承載著以民為師、慎始慎終的鮮明態(tài)度,指引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取得的成就、解決難題與群眾力量之間的關系。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謙虛”表達的是對取得的偉大成就不驕不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并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謙遜姿態(tài)。習近平曾強調(diào),“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4]17,“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1]211-212,這就意味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不能閉門造車、坐而論道,必須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廣泛智慧和鮮活力量。“謹慎”表達的是對事業(yè)前途發(fā)展要常懷遠慮并尊重客觀實際,始終保持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的冷靜心態(tài),要求全黨一方面要充分認識獨有難題不徹底解決的嚴重后果,做到時刻不放松、絲毫不馬虎;另一方面要對破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保持謹慎之心、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艱苦奮斗”承載著廉潔奉公、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風范,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必須保持清正廉潔、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tài)。習近平指出:“艱苦奮斗精神永遠不能丟,丟了就會腐化墮落?!保?]114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艱苦奮斗與作風建設緊密相關,只有堅持艱苦奮斗,才能保持清正廉潔、勤儉節(jié)約并積極作為?!捌D苦”不僅意味著使命任務艱巨的客觀實際,還內(nèi)含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埋頭苦干、廉潔奉公、富民強國的政治情懷,如此,面對大黨獨有難題這個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全黨務必做好吃苦的準備,準確研判破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尤其要對腐敗難題保持政治清醒,以吃苦耐勞精神對抗奢靡享受之風,凈化黨內(nèi)政治生態(tài)。“奮斗”作為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彰顯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直面困難、實干苦干、腳踏實地的政治品格,正所謂“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3]336。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艱巨性要求全黨必須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在具體實際工作中為理想去拼搏、去奮斗。概言之,大黨獨有難題的破解不是等來的也不是盼來的,需要全黨不畏艱辛、共同奮斗。
(三)“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集中體現(xiàn)了黨勇于擔當作為的行動自覺,回答了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怎么干”的問題
恩格斯指出:“矛盾絕不能長期掩飾起來,它們總是以斗爭來解決的。”[8]從矛盾論角度講,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過程就是自覺同管黨治黨難題和治國理政難題作斗爭的過程,只有敢于斗爭并且善于斗爭,才能練就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過硬本領。歷史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是在斗爭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斗爭精神貫穿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5]71。然而,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仍然“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1]12,如何激發(fā)全黨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tài)和不懼風險的意志品質(zhì),就成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難點所在,“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正是對這一難題的警醒和告誡。
“敢于斗爭”彰顯出在困難面前敢于亮劍的政治擔當,指引全黨面對獨有難題必須做到不回避、不推諉、不退縮。從矛盾形勢上看,如何在與獨有難題正面交鋒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是把握斗爭主動權的關鍵所在,而主動權的掌握首先依賴大無畏、大無私的斗爭精神,因為面對獨有難題,如果沒有強烈的斗爭意識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邁氣概,就不可能有沖鋒在前、激濁揚清的錚錚風骨,不可能有愈挫愈勇、屢敗屢戰(zhàn)的頑強意志,就容易陷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被動局面。實踐證明,“唯有主動迎戰(zhàn)、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4]558。同時,“敢于斗爭”還昭示著敢于勝利的堅定信心,敢于斗爭不是漫無目的的一腔熱血,而是飽含著對斗爭使命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確認和堅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作為一項合民意順民心的使命任務,只有敢于勝利,才能取得勝利,因此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必須以敢于斗爭作為精神保障。
“善于斗爭”展現(xiàn)的是靈活解決困難的智慧和能力,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必須做到講規(guī)律、講方法、講本領。作為嶄新背景下的困難挑戰(zhàn),大黨獨有難題的破解不僅需要斗爭精神的動力支撐,更需要對斗爭規(guī)律、斗爭方法和斗爭本領的高度重視。這就要求全黨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中,首先要善于總結斗爭過程中的規(guī)律,比如,要抓住黨的自我革命這一整體性謀劃,著力分析獨有難題中的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注重從加強理想信念、提升精神狀態(tài)、加強制度建設等具體層面各個擊破。其次,在與難題斗爭過程中,必須善于選擇和合理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尤其面對側重點不同的難題,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后,必須在解決難題、化危為機中提升斗爭本領,全黨“要善斗爭、會斗爭,提升見微知著的能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洞察先機、趨利避害”[5]80,善于在危機中發(fā)現(xiàn)新機、在變局中開創(chuàng)新局,從而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可靠保障。
二、“三個務必”引領全黨牢牢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需要黨和人民增強歷史主動,即對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所需要的歷史智慧、所處的歷史方位、所要奮斗的未來前途具有清醒認識,因為“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guī)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5]545?!叭齻€務必”作為黨在新征程上發(fā)揮歷史主動的時代產(chǎn)物和掌握歷史主動的實踐要求,其內(nèi)在包含著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運用、對歷史時勢的洞悉審視以及對歷史自信的堅定信念,這種強烈的歷史自覺性是全黨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的重要支撐。
(一)“三個務必”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運用,為全黨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提供歷史智慧
破解大黨獨有難題要樹立大歷史觀,掌握歷史主動,從“五史”學習中汲取經(jīng)驗。習近平指出:“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保?]88-89如何以史為鑒、察往知來,“在歷史智慧的學習運用中提升歷史自覺、把握歷史主動”[10],成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途徑?!叭齻€務必”作為黨總結古今中外歷史經(jīng)驗教訓的產(chǎn)物,凸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對歷史規(guī)律的尊重和運用,這不僅對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而且也是增強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的應有之義。
“三個務必”對中國共產(chǎn)黨百余年奮斗歷程寶貴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直接指導。習近平強調(diào):“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保?1]“三個務必”所賡續(xù)升華的堅守初心使命、保持革命忠誠、敢于斗爭勝利的政治基因,不僅是對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傳承,且也是對新時代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創(chuàng)新;不僅促使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出了“民主新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而且還塑造了中國共產(chǎn)黨馳而不息狠抓自身建設、保持先進性的獨特政治風格,總結出了“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指明了方向,形成了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科學頂層規(guī)劃。
“三個務必”對中國古代治亂興衰規(guī)律的總結認識,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鑒。習近平曾指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jīng)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成功經(jīng)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9]88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借鑒的民為邦本重要思想,有利于激揚全黨人民至上的為民情懷,告誡全黨無論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承繼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憂患意識,有利于警醒全黨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保持戒驕戒躁、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折射出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的民族品格,有利于增強全黨自覺與各種歪風邪氣作堅決斗爭的本領,增強不畏強敵、不懼風險、不怕挑戰(zhàn)、不恐阻力的勇氣。可以說,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離不開對中國古代治亂興衰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和借鑒。
“三個務必”對國際共運史嚴重挫折的審視反思,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了深刻鏡鑒。習近平多次警醒全黨:“曾幾何時,蘇共何其強大,蘇聯(lián)何其強大,現(xiàn)在早已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了?!保?2]回顧蘇共垮臺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想信念的蕩然無存使蘇共與群眾漸行漸遠,政治紀律的動搖渙散使黨內(nèi)一片混亂,斗爭精神的淡化退化導致蘇共無法抵御重大風險挑戰(zhàn),特權官僚集團的形成以致蘇共走向腐敗變質(zhì)、亡黨亡國的道路,最終致使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受到重創(chuàng)、陷入低潮。“三個務必”正是在對這一歷史教訓深刻反思基礎上提出的。實踐表明,“如果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也在那場多米諾骨牌式的變化中倒塌了,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失敗了,那社會主義實踐就可能又要長期在黑暗中徘徊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也必然會被打斷”[4]557。這就警醒全黨必須立足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發(fā)展,總結和探索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歷史規(guī)律,增強破解過程的歷史主動性。
(二)“三個務必”對歷史時勢的洞悉審視,為全黨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明確歷史方位
現(xiàn)實地看,無論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命題還是“三個務必”政治要求,都是中國共產(chǎn)黨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判斷“兩個大局”形勢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性論斷,而“三個務必”作為對新時代新征程趕考之問的回答,其蘊含的鮮明時代性和問題導向性,不斷塑造著全黨對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時空方位的認識和把握。
從國內(nèi)形勢上看,“三個務必”和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立足民族復興戰(zhàn)略全局。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18。但是,這項事業(yè)極具復雜性和艱巨性,一方面,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diào)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4]190。另一方面,黨自身“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1]52,尤其是反腐敗斗爭面臨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這對黨“如何始終能夠具備強大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三個務必”正是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和黨的自身建設處于關鍵時刻提出的重大論斷,“務必”和“始終”都是對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長期性的深刻把握,意味著全黨必須做好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努力的準備,以高度的責任擔當、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勇毅前行,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時代意識。
從國際視野上看,“三個務必”和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都是充分考量和主動應對世界復雜形勢的產(chǎn)物。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矛盾疊加碰撞,其力度規(guī)模之大、涉及范圍之廣、觸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13],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是大黨獨有難題形成的外在原因,這就意味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離不開對國際發(fā)展態(tài)勢的科學研判和積極應對?!叭齻€務必”正是黨面對歷史進程偶然性和曲折性,號召全黨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xiàn)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雙重革命的時代產(chǎn)物。這種強烈的主體自覺,有助于引領全黨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過程中排除干擾、保持定力和堅定立場。這就要求全黨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過程中,時刻關注并科學考量國際因素的不確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以“三個務必”精神,時刻關注世界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代背景,在自我革命過程中對主觀世界進行反思與批判,提高自身應對大變局的敏銳性,在敢于斗爭中戰(zhàn)勝客觀世界的風險和挑戰(zhàn),提升自身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進而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創(chuàng)造良好外部條件。
(三)“三個務必”對歷史自信的堅定信念,為全黨把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歷史主動展望未來前途
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要完成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這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必須對選擇的道路保持堅定信心?!霸谛碌内s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xù)交出優(yōu)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5]545“三個務必”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遵循歷史規(guī)律中堅定自信的產(chǎn)物,飽含著對政黨、國家和民族的厚重自信,這種歷史自信“既是對奮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斗精神的自信”[4]553,既是對現(xiàn)實的自信也是對未來的自信,這種強大自信對于激發(fā)全黨積極奮進、主動作為,堅定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信心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三個務必”對黨的奮斗成就的高度自信,是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清醒和堅定的“定心丸”。從歷史生成上看,“三個務必”作為“兩個務必”的理論升華和實踐創(chuàng)新,既生動體現(xiàn)了黨善于總結規(guī)律的歷史主動,也充分彰顯了黨對百余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的歷史自信。習近平指出:“一百年來,我們黨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天下為公,人間正道,這是我們黨具有歷史自信的最大底氣,是我們黨在中國執(zhí)政并長期執(zhí)政的歷史自信,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繼續(xù)前進的歷史自信?!保?]545-546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黨中央號召全黨堅守“三個務必”,前提在于充分相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是符合人民意愿和歷史規(guī)律的,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yè)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14]。這種對理想目標終將實現(xiàn)的自信,在黨的歷史自信中深刻展開并具體化時代化,由此所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了全黨徹底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最大底氣。
“三個務必”對黨的奮斗精神的高度自信,是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清醒和堅定的“強心劑”。從精神生成上看,“三個務必”作為新征程黨領導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號召,不僅彰顯出黨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而且飽含著對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的強大自信,這種自信在根本上是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自信。從偉大建黨精神到“三個務必”,初心使命、優(yōu)良作風、斗爭精神一脈相承,可以說,“三個務必”是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的進一步闡述。在此背景下,要完成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這一艱巨任務,必然離不開革命奮斗精神的支撐,尤其離不開偉大建黨精神的滋養(yǎng)和激勵。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我們黨之所以歷經(jīng)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保?]424因此,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三個務必”,始終以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頭腦的清醒和戰(zhàn)略的定力,堅定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信心,激勵全黨“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1]23。
三、“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科學掌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思維方法
大黨獨有難題的破解需要遵循和運用一定的科學思維方法,即對破解之道必須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優(yōu)化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思維方法?!叭齻€務必”作為一個聯(lián)系貫通的有機系統(tǒng),除了蘊含著把握歷史主動的歷史思維、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蘊含著嚴密的辯證思維、高超的戰(zhàn)略思維和深刻的底線思維等,這就為開拓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思路提供了思想啟迪和方法指引。
(一)“三個務必”蘊含的嚴密辯證思維,有利于提高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辯證思維能力
堅持辯證思維,提高辯證思維能力,是主動駕馭大黨獨有難題復雜局面的需要。作為全新理論體系和強大思想武器的“三個務必”,集中體現(xiàn)的關注重點和整體態(tài)勢、前進性和曲折性有機統(tǒng)一的方法論,有助于提升全黨尤其是領導干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辯證思維能力。
“三個務必”蘊含關注重點和整體態(tài)勢的辯證統(tǒng)一,指引全黨樹立以重點突破實現(xiàn)久久為功的破解思路。“既要把住關鍵重點,也要形成整體態(tài)勢”[3]71,方法論原則深刻蘊含于“三個務必”的政治要求之中。從踐行主體上看,“三個務必”既是對全黨發(fā)出的思想號令,更是對領導干部“關鍵少數(shù)”的政治要求;從治理對象上看,既注重從理想價值到組織作風、精神狀態(tài)等各個層面實現(xiàn)整體革新,又著力推進每個“務必”的側重點,這一工作方法指引全黨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過程中必須堅持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大黨獨有難題表現(xiàn)多樣、成因復雜,意味著“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既需要常抓不懈,又需要集中發(fā)力”[15]。比如,要準確把握“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總題和其他分題的內(nèi)在邏輯,重點認識總題這一主要矛盾在難題生成和破解中的決定性作用,全面分析各分題的不同側重點,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
“三個務必”蘊含著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統(tǒng)一,指引全黨克服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盲目樂觀和過度悲觀情緒。面對大黨獨有難題,如果只看到其艱巨性和曲折性,容易把矛盾和問題夸大,造成悲觀畏難和疲于應付的消極情緒;相反,如果只看到光明性和前進性,則容易忽視矛盾的危險性和嚴重性,滋生急于求成和盲目樂觀的僥幸心理,這兩種極端思想都不利于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工作的展開?!叭齻€務必”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深刻認識新的“趕考”偉大事業(yè)階段性和長期性的產(chǎn)物,既體現(xiàn)了對時代特征的清醒把握,又蘊含著對長遠目標的不懈追求,彰顯出正視困難又迎難而上的實事求是態(tài)度,這對于指引全黨正確認識大黨獨有難題復雜性、堅定破解信心具有重要意義。“三個務必”本質(zhì)上正是為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因時而生、因勢而生的,它既警醒全黨必須客觀全面地認識大黨獨有難題歷時性和共時性的困難,又激勵全黨保持斗志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直面大黨獨有難題。
(二)“三個務必”蘊含的高超戰(zhàn)略思維,有利于提高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戰(zhàn)略思維能力
習近平指出:“戰(zhàn)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zhàn)略上判斷得準確,戰(zhàn)略上謀劃得科學,戰(zhàn)略上贏得主動,黨的和人民事業(yè)就大有希望?!保?]582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作為事關黨和人民前途命運的重要工作,必須把握破解之道的總體趨勢和發(fā)展方向,這就需要從戰(zhàn)略高度明確破解主題、破解目標和破解保障等。“三個務必”作為黨以戰(zhàn)略視野觀大勢、謀大事的產(chǎn)物,其對戰(zhàn)略主題的精準定位、對戰(zhàn)略目標的不懈追求以及對戰(zhàn)略保障的不斷完善,有利于增強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戰(zhàn)略定力。
“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主題。習近平強調(diào)要“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zhàn)略、永恒課題”[2],而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是“全面從嚴治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啃下的硬骨頭”[2]。與此同時,“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必然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2],不僅表明全面從嚴治黨要實現(xiàn)縱深發(fā)展必須解決好這些難題,而且意味著全面從嚴治黨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實踐要求?!叭齻€務必”作為新時代黨中央圍繞全面從嚴治黨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彰顯了黨勇于自我革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fā)展的戰(zhàn)略自覺,尤其是“三個務必”對獨有難題風險考驗的戰(zhàn)略清醒,以及對解決獨有難題的戰(zhàn)略信心,指引全黨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抓住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攻方向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堅守初心使命、永葆謙虛謹慎和保持昂揚斗志中著力解決黨內(nèi)突出問題,著力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助推大黨獨有難題進一步有效解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
“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圍繞建設長期執(zhí)政馬克思主義政黨戰(zhàn)略目標。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zhí)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1]52這不僅意味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成效決定著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質(zhì)量,而且表明長期執(zhí)政檢視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實際效果。“三個務必”作為確保黨在長期執(zhí)政歷史進程中不變質(zhì)、不變色、不變味的更高政治要求,著力解決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黨內(nèi)存在的背棄初心使命、丟棄優(yōu)良作風、放棄責任擔當?shù)雀鞣N難題,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深化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認識。這種對百年大黨戰(zhàn)略目標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主體自覺和歷史自覺,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明確的目標指引。
“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戰(zhàn)略保障。習近平指出:“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yè),要善于進行戰(zhàn)略思維,善于從戰(zhàn)略上看問題、想問題。”[4]584-585由此可以看出,戰(zhàn)略思維是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方法?!爸袊伯a(chǎn)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1]192因此,無論是管黨治黨還是治國理政,最大的戰(zhàn)略保障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破解大黨獨有難題離不開堅強領導核心的保證,離不開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的支撐?!叭齻€務必”正是從理想信念、工作作風、精神狀態(tài)等方面,增強做到“兩個維護”政治自覺、夯實全黨共同思想基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塑造良好政黨形象,進而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提供強大的領導力量和磅礴的群眾力量。
(三)“三個務必”蘊含的深刻底線思維,有利于提高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底線思維能力
習近平多次強調(diào):“注重運用底線思維來分析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保?6]要掌握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主動權,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即明確破解過程什么必須堅持、什么決不能姑息。“三個務必”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應對風險挑戰(zhàn)、居安思危的產(chǎn)物,其對“四項基本原則”根本底線的堅持、對拒腐防變底線的堅守,有利于提高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底線思維能力。
“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底線。底線思維首先表現(xiàn)為對原則和規(guī)范的堅守,“三個務必”和大黨獨有難題命題的提出,都是基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強烈的憂患意識,其中最大的憂患就是能否對“四項基本原則”這一立國之本的堅守,不恪守“三個務必”或者解決不了大黨獨有難題,從根本上講就是對這一政治底線的違背和破壞。這種深刻的底線思維指引全黨認識到,大黨獨有難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危及黨的領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yè),正所謂“我們的事業(yè)越前進,越發(fā)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就會越多,面對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1]81,其解決難度就會越來越大,違背“四項基本原則”的風險就越大。“三個務必”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憂黨、憂國、憂民的自覺產(chǎn)物,不僅蘊含著對黨的領導的堅決維護、對人民立場的堅定不移,而且還蘊含對攻擊社會主義道路和反馬克思主義的不懈斗爭,即要對“有可能遲滯甚至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zhàn)”[4]557有長遠思慮并主動防控,這種具有根本性的底線思維,有利于全黨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中堅持正確方向,避免在根本政治問題上出現(xiàn)錯誤。
“三個務必”指引全黨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筑牢拒腐防變底線。底線思維不僅意味必須做什么,而且還表現(xiàn)為必須不做什么,即對逾越底線的行為進行堅決斗爭。新征程上,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黨中央把反腐敗斗爭提升到最徹底自我革命的政治高度,這就意味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與反腐敗統(tǒng)一于黨的自我革命的政治要求之中,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必然離不開反腐敗的有力支撐。恪守“三個務必”和破解大黨獨有難題最基礎的工作指向就是堅守清廉底線,筑牢拒腐防變底線,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腐敗問題既是政黨治理的世界性難題,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著力解決的關鍵性難題,腐敗問題解決的成效深刻影響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實際效果,因為“腐敗問題對我們黨的傷害最大”[17],如果“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18]?!叭齻€務必”的提出正是對執(zhí)政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問題的深刻認識,是對黨員干部執(zhí)政行為提出的最新廉潔要求,力求“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3]52。這對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開展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實踐活動、不懈糾正“四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等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對于以零容忍態(tài)度懲治腐敗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習近平.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J].求是,2024(6):4-7.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6]習近平.論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7]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90.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9.
[9]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0]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132.
[11]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xù)紅色血脈 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yè)績[J].求是,2021(19):4-9.
[12]習近平.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J].求是,2022(18):4-9.
[13]許先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習近平關于防范化解風險挑戰(zhàn)的戰(zhàn)略思考[J].黨的文獻,2020(4):12-19.
[14]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15]習近平.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
[16]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472.
[17]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G].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7.
[18]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357.
【責任編輯:張曉妍】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文化敘事話語創(chuàng)新研究”(24CKS034)。
作者簡介:崔慶君(1987—),女,山東新泰人,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講師,法學博士,研究方向: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