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期中總結會啥時候開呀?”期中考試成績剛公布,小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辦公室,打聽總結會的事情,一看就知道是在琢磨我這次又準備了什么獎品。我微笑著回應她:“你們想要啥獎品,直接跟我說吧?!彼行┖π叩負狭藫项^,小心翼翼地說:“還是馬婆婆牛肉面吧。”
每次考試后,我都會給三類學生頒發(fā)獎品:數(shù)學成績進入年級前10名的;各科總分比上次考試提高10分以上的;還有那些陽光向上、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異,被師生點名表揚的。但獎勵啥呢?一開始,我也像其他老師一樣,送些筆記本、筆袋、跳繩之類的學習用品??珊髞砦野l(fā)現(xiàn),我給學生寫的帶有“獎”字的筆記本,成了他們的草稿本;他們買的筆袋比我獎勵的還時尚。在物質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面前,我有了深深的挫敗感。
于是,我開始嘗試改變獎品的類型。冬天,我獎勵暖手袋;夏天,我獎勵手持風扇。雖然這些東西都不貴,但學生卻十分珍惜,總是緊緊地抱在懷里。
然而,真正的改變,是在一個周末。那天,我路過學校門口的“馬婆婆牛肉面”店,看到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原來,學生也喜歡吃“馬婆婆牛肉面”。于是,我決定以后的獎品就換成“馬婆婆牛肉面”。
我找老板買了幾張券,在券上蓋上我的私章,發(fā)給學生讓他們?nèi)睹?。有一天,我遇到了上一屆的學生家長。她告訴我,我給她兒子獎勵的牛肉面她的兒子一直沒吃。我問:“丟了?”家長說:“舍不得吃,說保存作紀念。一張紙在口袋里都揉亂了,也舍不得吃?!蔽衣牶蠹瘸泽@又感動。如何讓學生去吃這碗牛肉面,又如何讓他們記住這碗牛肉面呢?我又開始琢磨新的辦法。
這次,我精心制作了一張卡紙,上面寫著“半碗牛肉面”,并讓老板給我蓋上一個醒目的大紅章。
有一次考試成績揭曉時,有的學生開始在教室里歡呼。我問他們什么事這么高興,一個孩子告訴我:“我的分數(shù)又上升了12分,可以掙到第二個半碗牛肉面了,好開心!”看來,學生并沒有因為第一個半碗而感到不滿,而是鉚足了勁兒,掙到一整碗。同時,我也對另外幾個上次得獎的同學進行了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和別的同學拼了一碗,有的攢零花錢買了半碗牛肉面,和之前我獎勵的半碗牛肉面湊了一整碗,還有的是家長獎了另半碗……無論是哪種情況,我都覺得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這次,我又有了新的主意。當科代表說獲獎同學還是要吃牛肉面時,我告訴同學們:“張老師的工資漲了一點兒,這次不獎半碗牛肉面了,獎兩碗!”學生一聽立馬炸開了鍋,“我這周可以去兩次‘馬婆婆’了!”我笑著說:“錯!仔細看看獎券?!?/p>
原來,我制作的是兩張連票。一張寫著:“我獲獎啦,吃一碗牛肉面”;另一張寫著:“我獲獎啦,分享一碗牛肉面?!睂W生這時才恍然大悟,自己還是只能吃一碗。那另一碗,他們分享給誰呢?有的說帶上媽媽,有的說帶上好朋友,還有的說邀請我。
這時,平時默默努力的小澤怯怯地走到科代表旁邊說:“你帶上我吧,我下次準能進步,到時候我再還你?!笨拼硭斓卮饝耍骸昂茫 笨粗麄儞粽仆夂笥謸肀г谝黄鸬臉幼?,我趕忙跑過去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個小小的獎勵,不僅僅是半碗面或一碗面、兩碗面,它承載著學生的努力和進步,也承載著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和鼓勵。牛肉面已經(jīng)成為師生之間情感的紐帶,成了學生成長路上的一段美好回憶。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