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兒童主動探究的項目課程,旨在通過激發(fā)兒童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將結合具體案例,深入探討如何建構和實施基于兒童主動探究的項目課程。
項目緣起:抓住兒童的興趣,追尋百年幼兒園歷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诤⒆觽儗Α笆幙谟變簣@一百歲了”的熱烈討論,我追隨他們的興趣點,聚焦他們的關注視角展開一系列活動。
案例1:相遇——探尋百歲
孩子們迫切地想知道一百歲到底有多大,誰有一百歲。他們帶著問題,化身小小調(diào)查員,去尋找身邊的一百歲。經(jīng)過幾天調(diào)查,孩子們拿著自己的調(diào)查結果興奮地和小伙伴們分享?!笆幙诶辖帚y杏點心店旁邊有一棵銀杏樹,108歲了,它的枝干有那么粗,我抱都抱不住?!闭檎檫呎f邊比畫?!拔液桶职忠黄鸩榱司W(wǎng)站,知道無錫有一座伯瀆橋,它也有一百歲了?!薄坝行╆扆斢幸话贇q。”“格陵蘭鯊魚也有一百歲?!苯?jīng)過一系列探尋,孩子們知道了一百歲代表著很大,一百歲要經(jīng)過非常長的時間,在一百年中會發(fā)生很多事情。
我緊緊抓住孩子們對“一百歲的幼兒園”這一話題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以興趣為本”的核心理念。面對“一百歲有多大”這個問題,幼兒有不同的見解,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提升自我效能感、積累經(jīng)驗、提升能力。通過調(diào)查活動,他們能仔細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對生活經(jīng)驗進行質(zhì)疑,充分利用現(xiàn)有條件盡可能地解決問題,觀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
項目目標:追隨兒童的問題,抓住和幼兒園互動的機會
項目活動注重因勢利導,從孩子的問題出發(fā),引導他們積極探索。這種教育方式體現(xiàn)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
案例2:百年幼兒園的歷史
時光悠悠,歲月靜好,幼兒園迎來了百歲生辰。在如此幸福又有意義的時刻,孩子卻有很多問題想弄清楚。“我們的幼兒園真的有一百歲了嗎?”“一百歲的幼兒園到底有多大呢?”“一百年的時間有多長呢?”……為此,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從孩子的問題出發(fā),和他們共同走入了幼兒園的百年故事,讓幼兒園的歷史與孩子們的成長對接。
為了幫助幼兒梳理經(jīng)驗,我們充分利用家長及周邊資源,讓幼兒和爸爸媽媽利用假日一起去尋找和調(diào)查一百歲的事物,為幼兒釋放天性、發(fā)展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案例3:追尋百年印記
在對一百歲探尋后,孩子們對一百年前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很好奇,他們想知道在這一百年中幼兒園到底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可是一百年太久遠,孩子們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于是我建議他們?nèi)ベY料室找一找。
找到資料后,孩子們覺得幼兒園變化太大,讓人不可思議?,F(xiàn)在的幼兒園,有美麗的草地、有趣的池塘、好玩的樹屋、一棵有故事的大樹……而資料里的照片顯示,那時的幼兒園只有幾間教室,沒有那么大的操場,沒有成片的綠蔭,更沒有五彩繽紛的花園。“沒有池塘,他們?nèi)ツ睦镒侥圉q呢?”“沒有草地,他們還能找到那些可愛的小蝸牛嗎?”“好想知道那時候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些什么?!?/p>
怎樣知道那個時候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一個新的難題擺在了孩子們眼前。“我們可以問問那時候的小朋友呀!”“我們又沒有時光機,怎么回到那時候呀!”“那時候的小朋友應該長大了,我們可以去找一找,然后問一問?!痹谧穼び變簣@的舊時光中,孩子們傾聽了那時的幼兒園故事,一起回望了幼兒園一百年的發(fā)展歷程。
孩子們在知道幼兒園也有一百年的歷史后,紛紛對那時候的幼兒園產(chǎn)生了好奇。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引導幼兒親自去觀察和對比幼兒園的過去與現(xiàn)在,使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幼兒園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與同伴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的成果,體驗猜想、發(fā)現(xiàn)、驗證的快樂。
項目過程:關注兒童的經(jīng)驗,以課程為支架開展活動
我們通過關注幼兒的經(jīng)驗,以課程為支架,層層遞進地開展了關于幼兒園百年歷程的探究活動。
案例4:探訪舊時地
孩子們通過查找資料、詢問家長和社區(qū)人員,了解了幼兒園的歷史變遷,這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還讓他們學會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去解決問題。在探訪過程中,孩子們對比新舊照片,記錄重要信息,這種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方式,加深了他們對幼兒園的認識。此外,設計百年園標的活動也充分利用了孩子們對幼兒園的情感和認知經(jīng)驗,讓他們通過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熱愛。
案例5:獻禮——“童”聚百年
鑫鑫的提議引發(fā)了孩子們新一輪的討論:“我們要把幼兒園的故事演出來,那首先要知道幼兒園有哪些故事呀!”于是,孩子們再次走進資料室,翻閱關于幼兒園歷史的書籍和照片,尋找那些值得被搬上舞臺的故事。在尋找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歷史不僅僅是建筑的變遷,更是關于人的故事——教師辛勤耕耘的身影,小朋友快樂成長的瞬間,還有那些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和習俗。他們決定把這些故事都融入舞臺劇中,讓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幼兒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精神風貌。確定了故事后,孩子們開始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編寫劇本,有的負責挑選角色,還有的負責準備道具和布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如何準確地表達角色的情感,如何讓布景更加逼真,但每一個困難都成為他們成長的契機。在孩子們的不懈努力下,一場以“蕩幼的故事”為主題的舞臺劇成功上演了。
通過籌備和演出這場舞臺劇,孩子們不僅了解了幼兒園的歷史,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團隊合作、面對挑戰(zhàn)、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扮演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材料,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項目反思:基于兒童視角,深層次推動兒童探究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愿。整個活動中,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和決策者。這種基于兒童視角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蕩口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