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泰國西施柚為梅州新引進柚類品種,由于其適應性強、經(jīng)濟效益高,近幾年種植面積不斷增加。針對泰國西施柚的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及品種特性,從園地選擇、園區(qū)地形調(diào)整、道路規(guī)劃、苗木選擇、定植等方面提出了高標準建園建議,并介紹了泰國西施柚幼樹及結果樹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即將建立泰國西施柚園的果農(nóng)提供參考與指導,以推動梅州柚產(chǎn)業(yè)高標準發(fā)展。
關鍵詞:泰國西施柚;梅州;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5)01-0081-04 中圖分類號:S666.3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
High Standard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ailand Xishi Pomelo
ZHANG Jianbo,ZHANG Zhibiao*
(Institute of Pomology, Me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Meizhou Guangdong 514000, China)
Abstract:Thailand Xishi pomelo is a newly introduced pomelo cultivar in Meizhou. Due to it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economic benefits, the planting area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In view of the industrial status and cultivar characteristics of Xishi pomelo in Thailand, suggestions for high-standard garden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garden site selection, orchard terrain adjustment, road planning, seedling selection and plan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sapling and fruiting trees of Xishi pomelo in Thailand were introduced,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ruit growers who were about to establish Xishi pomelo orchard in Thailand,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standard development of Meizhou pomelo industry.
Keywords:Thailand Xishi pomelo; Meizhou; cultivation technique
泰國西施柚又名西施柚,在泰國、廣東省及海南等地均有種植。西施柚在梅州表現(xiàn)為果皮多為淡黃或綠色,油胞大且凸,手感粗糙,粉紅色絨層,松軟果心,淡粉紅色或粉紅色果肉,果實扁球形或圓球形,風味獨特,肉質爽脆,甜度適中,單果質量??蛇_1.2 kg以上,橫徑約 16 cm,縱徑約15.5 cm,瓣囊13~17瓣,可食率約56.7%,汁胞大部分為白色或粉紅,偶爾有乳黃色;在梅州完全成熟期在12月中旬,能夠很好的響應春節(jié)市場,目前市場售價24元/kg,且供不應求,其能夠貯存至次年6月,具有非常高的推廣種植價值。
廣東省梅州市柚類種植面積4.13萬 hm2(62萬畝),產(chǎn)量93萬t,產(chǎn)值73億元,產(chǎn)量占廣東全省柚果90%,占全國五分之一,是梅州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最重要的支柱主導產(chǎn)業(yè)。梅州雖具有幾十年的柚類種植歷史,但在新建園及品種的選擇方面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新建園標準不高,種植面積分散,園區(qū)規(guī)劃意識不夠超前等;2)在柚類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方面,未能很好地考慮市場需求量及前景;3)果園標準化管理水平低,大多數(shù)柚農(nóng)存在重產(chǎn)量而輕質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梅州柚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本文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泰國西施柚的生長特點,總結并提出了其高標準建園及栽培管理技術要點,供廣大西施柚種植戶參考[1]。
1 建園技術要點
1.1 園地選擇
泰國西施柚的生長發(fā)育對種植區(qū)水分、光照、溫度、土壤pH值等物理環(huán)境有一定要求,梅州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日照時間長,符合種植西施柚的選址要求。在梅州種植西施柚,新建園應選擇自然隔離條件好、光照及水源充足、背風向陽且坡度小于25°的緩坡地,選擇土層深厚且疏松、通透性好、有機質豐富、氧量在6%以上、pH值6~7且排水性良好的沙壤土進行種植。
1.2 園區(qū)地形調(diào)整
新建園全園規(guī)劃應具備攔洪溝、排水溝、種植帶,種植帶備耕成水平梯地。梯面寬度5 m以上為宜, 方便耕作,梯地從外到內(nèi)需具備小幅度坡度,便于修建排水網(wǎng)。
1.3 園區(qū)道路規(guī)劃
新建西施柚園道路由主路、支路和小路組成,主路在西施柚園種植大區(qū)之間,園區(qū)主干道貫通全園,一般6 m以上,支路一般4 m以上,并與主路垂直相接,耕作道與支干道路相接,形成一個全園閉環(huán)相連的園區(qū)道路網(wǎng),便于動力機械的農(nóng)業(yè)操作[2]。
1.4 防風林規(guī)劃
為防止西施柚園遭受柑橘木虱的為害,新建園需實行分片、分區(qū)域管理。在園區(qū)周邊種植根系深、直立的杉樹,用于防止柑橘木虱在柚園不同片區(qū)的傳播,能有效降低柑橘黃龍病在新建園區(qū)的發(fā)病率[3]。
1.5 配備管理用房
在園區(qū)道路網(wǎng)的中心新建管理用房,便于果園機械、農(nóng)資等物資的存放,園區(qū)技術人員的休息及全園智能化控制中心的安裝。
1.6 科學選擇苗木
選購的西施柚苗要求是品種純正、高度35 cm以上、葉片濃綠、嫁接口愈合牢固、生長狀態(tài)好且根系發(fā)達的杯苗。若屬檢疫范圍的苗木,要有檢疫證明。同時,在苗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防止機械損傷[4]。
1.7 栽植前準備
提前2個月準備種植穴,挖長寬深各0.8 m的種植穴,埋入潤田有機肥25 kg、石灰1.0 kg和0.8 kg鈣鎂磷肥,注意肥料要與表層土壤混合均勻后再進行回填,回填土壤使土略高于地面約20~30 cm。為防止燒苗,應在肥料腐熟后種植。西施柚苗定植后宜高出地面,嫁接口高于地面。
1.8 種植時間
適宜種植西施柚的時間為春季或秋季,盡量避免夏季種植。若選擇春季種植,一般于2 月上中旬為宜,秋季種植應選在秋梢老熟后進行。根據(jù)實踐證明,秋季定植西施柚效果好,可有效縮短緩苗期。如購買的西施柚苗為容器苗,則一年四季均可種植。
1.9 種植密度及方法
緩坡地梯田株行距以4 m×4 m,畝(667 m2)栽約40 株。種植時先剪去砧木上的萌蘗,將起苗造成的破損主根剪平,解除嫁接口的薄膜,理順根系,注意種植時嫁接口應高出地面10 cm左右。
2 幼樹栽培技術要點
西施柚幼樹管理需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淺翻柚園地表面10~15 cm,同時清除雜草,利于疏松土壤。樹盤周圍覆蓋1 m×1 m防草布,用于保持土壤濕潤及防止樹盤周邊長雜草。
2)施肥采用勤施薄施的方法, 以淋施為主。栽植成活的西施柚樹第1次新梢老熟后可施0.3%尿素水肥, 每隔20 d施水肥1次。
3)柚苗定植后, 澆足定根水,后期根據(jù)園區(qū)的干濕程度,及時補充水分,雨季做好園區(qū)排水工作,防治內(nèi)澇造成爛根。
4)定植后的西施柚幼苗在抽發(fā)新芽后以芽定干, 及時摘去多余的弱小芽,適量保留健壯芽,利于樹冠的形成。
5)注意病蟲害對西施柚樹新梢的危害。在幼樹時期的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脂點黃斑病、紅蜘蛛、木虱、薊馬、潛葉蛾、黃蜘蛛、蚜蟲等。
6)科學地進行西施柚單株整形修剪。泰國西施柚幼年樹,采用低干矮冠的修剪方式??s短葉片和根系之間的距離,有利于養(yǎng)分輸送。西施柚定植第1年,在離地高度約20 cm處留1個主干。第2年,各主枝上選取3個枝條作為副主枝。第3年,在副主枝上選取2~3個側枝。
3 結果樹栽培技術要點
3.1 土壤肥力管理
3.1.1 催芽肥
催芽肥施用對當年果實產(chǎn)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在2月底進行催芽肥的施用,施肥量約占全年的10%。催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主要施用人畜糞,配合施用磷鉀肥,并淺翻園區(qū)土壤表層,促發(fā)高質量的春梢。
3.1.2 穩(wěn)果肥
穩(wěn)果肥以效氮肥和磷肥,在第2次生理落果前施用,一般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量的20%,可施用潤田有機肥10 kg,復合肥1 kg。彌補開花所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及幼果所需養(yǎng)分,減少落果,提高著果率,保證豐產(chǎn)。
3.1.3 壯果肥
一般在7月—8月施用壯果肥,施肥量約占全年的30%,用于滿足果實膨大。每株施用潤田有機肥15 kg,復合肥0.5 kg,硫酸鉀1.0 kg。根據(jù)樹勢,結果量多的可以增加有機肥施肥量。間隔10 d進行根外追肥1次,連續(xù)噴灑2~3次,采用葉面噴灑0.1%硫酸鋅、0.1%硫酸鎂、0.3%磷酸二氫鉀混、0.1%尿素合液的方法,補充各種營養(yǎng)元素,有利于西施柚的果實膨大,并促進果實發(fā)育。
3.1.4 基肥
西施柚結果后養(yǎng)分消耗較大,采收完柚果后應及時施肥,利于迅速恢復樹勢,增加養(yǎng)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為明年高產(chǎn)優(yōu)質打好基礎。一般株施商品有機肥30 kg,根據(jù)西施柚樹的實際情況,若出現(xiàn)缺素情況,則補施一定量的中微量元素。如采后樹勢明顯減弱,采果后應馬上施用1次速效氮以迅速恢復樹勢。
3.2 水分管理
西施柚的果實中主要成分為水,且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切生理活動都跟水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在園區(qū)的水份管理上須根據(jù)西施柚不同物候期對水份的需求及降雨量來進行園區(qū)水份排灌,總體原則是春保濕、夏防澇、秋防旱、冬控水,進而促進西施柚樹上部分的生長,提高光合效能,提高產(chǎn)量[3]。
3.3 病害綜合防治
3.3.1 瘡痂病
西施柚瘡痂病表現(xiàn)為葉背突起呈圓錐狀或瘤狀,表面粗糙。葉正面病斑凹陷,病斑散生或連片且不穿透葉片。主要藥劑防治方法:可采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7%苯醚甲環(huán)唑3 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800倍液[4]。
3.3.2 炭疽病
西施柚炭疽病由真菌侵染所致。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炭疽癥狀表現(xiàn)常從葉尖開始,葉尖表現(xiàn)沸水燙狀,邊界不清,從發(fā)病到葉片脫落的時間短且易引發(fā)枝梢枯死。慢性型癥狀多表現(xiàn)在老葉的葉尖或葉緣處,為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全程由黃褐色轉灰白色,邊界清晰。主要防治方法:可使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500倍液[5]。
3.3.3 潰瘍病
潰瘍病是柑橘黃單胞桿菌柑橘亞種引起的細菌性病害。在濕度、氣溫適宜的春季發(fā)病,潰瘍病菌可通過雨水、昆蟲進行傳播,從寄主的氣孔、皮孔或傷口侵入后,約潛育期3~10 d后開始表現(xiàn)水漬狀病斑。主要防治方法:77%氫氧化銅500倍液,或20%噻菌銅SC 300倍液,或27.12%堿式硫酸銅500倍液,或77%硫酸銅鈣WP 400倍液[6]。
3.3.4 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是由革蘭氏陰性細菌--韌皮部桿菌引起的毀滅性病害。發(fā)病后幼樹在1~2年死亡,老樹在3~5年失去掛果能力或枯死,若不及時加以防控,果園可成片毀滅。黃龍病雖不可治,但其是可防可控的。主要的防控方法:加強西施柚園日常管理,主要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控,如采取捕殺、誘殺等方式殺滅木虱的幼蟲或者成蟲。
3.3.5 脂點黃斑病
脂點黃斑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簡稱脂斑病、黃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果實和枝梢。其癥狀表現(xiàn)有脂點黃斑型、褐色小圓星型和混合型3種。主要防治方法:可選用60%嘧菌酯2 000倍液,或1 5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7]。
3.3.6 黑點病
柑橘黑點病又稱沙皮病,是發(fā)生較普遍且危害較嚴重的真菌性病害,分為黑星型和黑斑型兩種類型,主要危害果實、葉片和枝條,甚至導致樹干干枯。黑點病嚴重影響柚果的外觀,對柚果的銷售價格影響非常大。主要防治方法: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
3.4 蟲害綜合防治
3.4.1 木虱
木虱主要為害柑橘新芽嫩梢,是傳播黃龍病的媒介。木虱在吸取柚樹汁液時,病菌會在進入木虱體內(nèi)并且存活繁殖,當木虱吸取下一棵柚樹時,病菌會通過木虱的口器傳播到其他柚樹上,導致柚樹感染柑橘黃龍病,進而出現(xiàn)衰弱、黃化,最后枯死。防治柑橘木虱可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在發(fā)梢前、后輪流施用以下藥劑:9% 阿維·唑蟲酰胺懸浮劑 2 500 倍液,或10% 吡蟲啉 2 000 倍液,或12% 蟲螨腈·唑蟲酰胺懸浮劑 3 000 倍液,或24.5% 阿維·礦物油 1 500 倍液[9]。
3.4.2 橘蚜
橘蚜是新梢期的常見害蟲,其主要在嫩梢和嫩葉上吸食營養(yǎng)液,組織受害后,會造成葉片凹凸不平的皺縮甚至嫩梢枯萎及幼果脫落。其排泄的大量蜜露可誘發(fā)煤煙病,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影響果實品質。防治方法:藥劑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48%噻蟲啉懸浮劑5~10 mL(667 m2噴施量)、50%抗蚜威2 000倍液等交替噴霧使用[10]。
3.4.3 鳳蝶
鳳蝶對柚樹的危害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為主,造成葉片缺刻與孔洞,若不及時防控,葉片將被吃光,僅殘留葉柄。防治方法:噴藥防治最佳時期是1~3齡幼蟲期。藥劑可選擇2.5%高效氯氟氰菊酯1 5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葉面噴施進行防治。注意輪換藥劑,葉面噴施1~3次,施藥間隔5~7 d[11]。
3.4.4 潛葉蛾
潛葉蛾主要為害的是柚樹葉子和枝梢,因幼蟲會在柑橘樹的嫩葉、嫩莖上潛食葉肉,留下不規(guī)則的銀白色線條,葉子表面呈“鬼畫符”圖案。防治方法:在統(tǒng)一放梢期,待新芽長到5 mm進行噴藥保護,連續(xù)噴施2~3次,間隔1周左右噴藥1次。藥劑可以選擇1%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2]。
3.4.5 灰象甲
成蟲主要為害柚樹的葉片及幼果。嫩葉受害嚴重時吃得精光,老葉受害常造成缺刻,幼果受害呈不整齊的凹陷或留下疤痕,重者造成落果。主要防治方法:春夏梢抽發(fā)期,用90%萬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對柑桔灰象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4.6 薊馬
薊馬主要是為害柚樹的嫩葉、嫩枝、花和幼果等。其先銼傷寄生表皮后再吸食汁液,受害處表面呈銀灰色或灰白色。嫩葉受害后葉片扭曲變形,葉肉增厚,葉片變硬容易碎裂、脫落,在葉脈兩側會呈現(xiàn)銀白色。防治方法:在柚樹謝花后有5%~10%的花或幼果有蟲或幼果直徑達1.8 cm且20%的果實有蟲,應開始進行化學藥劑防治??捎盟巹┯?5%噠螨靈乳油2 000倍液,或20%吡蟲啉3 000倍液[13]。
參考文獻
[1] 聶瑞潔.核桃高標準建園及土肥水管理技術[J].北方果樹,2022(2):32-34.
[2] 周詩福,謝金長,吳方方,等.廣豐馬家柚建園標準及苗木定植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16(9):31-32.
[3] 黃德發(fā),李群霞,林亞民,等.琯溪蜜柚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果農(nóng)之友,2012(2):20.
[4] 陶尚林.砂糖橘高產(chǎn)技術探討[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2(3):113-114.
[5] 卓杰華.柑橘綠色種植與主要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nóng)家參謀,2022(7):40-42.
[6] 楊玉麗,張化平,鄧紅軍,等.不同藥劑防治柑橘潰瘍病藥效試驗研究[J].湖北植保,2021(6):23-24,37.
[7] 李艷,彭東林.柑橘脂點黃斑病的發(fā)生和防治[J].南方園藝,2021,32(2):28-30.
[8] 王林云,李學斌,葉曉偉.柑橘黑點病防治藥劑篩選試驗[J].中國農(nóng)技推廣,2019,35(9):86-87.
[9] 陳又新,朱文燦.防治柑桔木虱是防止柑桔黃龍病蔓延的關鍵[J].現(xiàn)代園藝,2008(9):28-29.
[10] 劉旭,陳松,卿瑩.四川柑橘樹蚜蟲類害蟲發(fā)生與綜合防治[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1(6):45.
[11] 翟卿,曾迅,韓衛(wèi)麗,等.柑橘鳳蝶形態(tài)特征及年生活史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7(4):515-519.
[12] 黃小明.柑橘潛葉蛾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21(10):107-108.
[13] 張翠翠,易春燕,陳慶東,等.四川柑橘園薊馬發(fā)生危害特點與綜合防治對策[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9(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