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專家訪談法、實地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分析了金牌馬拉松賽事志愿者人數的測算辦法,包括:(1)馬拉松博覽會志愿者人數測算辦法;(2)賽事接待志愿者人數測算;(3)賽事引導志愿者人數測算;(4)起點人數測算辦法;(5)終點人數測算辦法;(6)存取包人數測算辦法;(7)補給站人數測算辦法;(8)賽道指引志愿者測算辦法等。通過對金牌賽事志愿者人數測算辦法的梳理,形成高效科學的志愿者人數測算范本,為其他馬拉松賽事志愿者人數測算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馬拉松" 志愿者" 人數" 起點" 終點
中圖分類號:G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1-034-3-ZL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在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等國家戰(zhàn)略背景下,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的辦賽數量增多、規(guī)模擴大、水平和影響力都在快速地提高,這就急需專業(yè)的賽事志愿者服務。本文通過研究測算馬拉松賽事志愿者各崗位人數辦法,來提出賽事志愿者人數服務的總需求,旨在推動馬拉松賽事志愿者管理服務科學規(guī)范地發(fā)展。
1、馬拉松賽事志愿者崗位人數測算的要點分析
對馬拉松賽事志愿者崗位人數進行測算,首先要了解馬拉松賽事的基本信息,包括參賽人數、天氣情況等,才能做出合理的人員測算分析,具體如下。
(1)賽事規(guī)模,包括總規(guī)模、各項目參賽人數、男女比例等。
(2)起終點位置,起終點是否在同一位置。
(3)賽道路線,各項目路線走向,有多少共用路段,分流點、折返點數量等。
(4)賽事特色與規(guī)范,是否增設特色補給和服務或規(guī)劃有賽中賽等。
(5)比賽當天的天氣情況(溫度、濕度、是否有降雨等)。
(6)其他賽事的需求等(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觀賽等)。
了解基本信息后,根據賽事需求、當地人力資源安排情況確定志愿者人數,一般來講,參賽者與志愿者的比例大致為3∶1或4∶1。例如,北京馬拉松參賽運動員人數為30000人,志愿者人數為7000余人,比例大致為4∶1;東京馬拉松參賽人數37000余人,志愿者大致為11000余人,比例大致為3∶1。根據志愿者工作崗位和職責的不同,如何測算和配置志愿者,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2、馬拉松賽事賽前活動志愿者崗位人數的測算辦法
2.1、馬拉松博覽會志愿者人數測算
(1)入口安檢、疫情防控。
大型馬拉松賽事一般會在賽前開設馬拉松博覽會,一方面為賽事贊助商、合作單位、企業(yè)等提供宣傳展會,另一方面向參賽選手發(fā)放參賽物資,包括發(fā)放號碼布、計時芯片、參賽T恤、參賽包和特色參賽物資等。此項工作一般在體育館或會展中心等大型市內場地進行。根據大型賽事活動安全管控和疫情防控安全管控要求,組委會將在博覽會入口設立安檢和體溫檢測通道。每個通道一般安排4名志愿者配合疾控和安保人員進行體溫監(jiān)測、防疫消毒、安全檢查等環(huán)節(jié)。此項工作的志愿者人數根據開設的入口通道總數來測算。
(2)物資發(fā)放。
物資發(fā)放志愿者人數測算,首先需要根據賽事人數規(guī)模規(guī)劃物資發(fā)放現場人員流線和發(fā)放窗口,窗口包括咨詢處窗口;領物小票打印窗口(根據參賽號分段設立打印窗口);號碼布+芯片領取窗口(根據參賽號分段設立領取窗口);芯片測試窗口、賽事服領取窗口(根據服裝尺碼設立領取窗口);參賽包參賽物資發(fā)放窗口(根據參賽號分段設立打印窗口)。
然后測算各窗口需要服務的選手人數,根據各窗口內部分工需要統計各窗口志愿者人數。再根據物資發(fā)放流線設置測算場地內引導排隊志愿者人數。
物資發(fā)放志愿者人數=各發(fā)放窗口志愿者人數+場內引導志愿者數。
(3)倉庫物資管理。
大型馬拉松賽事物資發(fā)放將涉及大量物資的倉儲管理、運送和分裝工作,根據賽事人數規(guī)模和物資發(fā)放區(qū)域規(guī)劃測算志愿者人數。一般賽事規(guī)模小于等于10000人需物資整理志愿者20人,賽事規(guī)模在10000—20000人物資整理志愿者30人,賽事規(guī)模在20000人以上需物資整理志愿者50人。
2.2、賽事接待志愿者人數測算
大型馬拉松賽事期間會涉及大量的接待工作,包括領導嘉賓接待、特邀選手接待、領跑員接待和媒體接待等。一般根據賽事接待酒店安排,每家酒店設置接待工作組配備志愿者4人。另有特殊需要時根據接待人群安排一對一接待志愿者,如媒體接待志愿者,負責賽事媒體團隊的全程接待工作。賽前接待志愿者人數=酒店接待志愿者+一對一接待志愿者。
2.3、賽事引導志愿者人數測算
(1)賽事擺渡。
大型馬拉松賽事在賽事當天有幾萬人需要到比賽起點集結,會涉及大量的參賽選手擺渡工作。賽前組委會一般會在城市的不同區(qū)域規(guī)劃多個擺渡車上車點,安排大巴車將選手運送至起點區(qū)域。一般每個擺渡車上車點安排2—4名志愿者負責此上車點車輛對接和選手乘車引導,賽事起點擺渡車下車點處安排4—6名志愿者負責擺渡車調度和選手指引。賽事擺渡志愿者人數根據賽事擺渡點設置和擺渡人員數量來測算。
(2)停車場管理。
大型馬拉松賽事會涉及多方人員的參與,賽事現場會涉及多種車輛的停放管理工作。組委會都會提前規(guī)劃好選手停車場、志愿者停車場、裁判員停車場、擺渡車停車場、媒體停車場、領導嘉賓停車場等,并發(fā)放相應車輛證件對不同車輛進行分區(qū)管控。一般賽事選手停車區(qū)為開放停車位不發(fā)放證件,其他停車場憑證進入,安排志愿者配合安保人員進行車輛管理。一般根據停車場車位數按照20∶1的比例測算車輛管理志愿者。
(3)起點外圍引導。
馬拉松賽事當天幾萬人需要在賽前快速到達起點準備參賽。為保障各方向選手能夠迅速集結,一般在賽事起點區(qū)域外圍的各公交站、地鐵口、大型路口、停車場路口等地點安排志愿者引導選手快速到達賽事起點。起點外圍引導志愿者數量測算根據起點周邊道路交通情況統計指引點,一般每個點安排2名指引志愿者。
(4)起點區(qū)域引導。
賽事當天參賽選手到達后首先通過安檢口進入主會場,然后完成更衣、存包、熱身、上廁所、拍照等環(huán)節(jié)后通過安檢口進入集結區(qū)準備比賽。起點區(qū)域引導志愿者的工作就是為保障數萬人在起點區(qū)域內能夠快速找到相應的功能區(qū)域,一般在每個功能區(qū)域前安排1—2組引導志愿者舉提示牌引導同時解答選手疑問。如功能區(qū)域相距較遠,需每50m增加一組引導志愿者。
3、馬拉松賽事競賽志愿者崗位人數的測算辦法
3.1、起點人數測算辦法
假如是城市半程馬拉松,規(guī)模1萬人,起終點分開,交通便利。人數具體測算辦法如下:
3.2、終點人數測算辦法
假如是城市半程馬拉松,規(guī)模1萬人,起終點分開,交通便利。終點門寬度8m左右。
3.3、存取包人數測算辦法
起終點存取包,包括衣服,暫時寄存的物品。
存取衣概況,按照號段區(qū)間進行存放;全程存衣車/帳篷:300—500∶1;半程存衣車/帳篷:200∶1;志愿者人數:1∶3—5。一個號段100人,需要1個人。
所有項目,應在大約5km的適當間隔設置飲水/用水站。超過10km以上的項目,除了提供飲水外,還應在這些站點提供飲料食品;如果天熱,則應該每2.5km設置水站。
國內賽事的普遍做法:
半程和全程馬拉松,從第5km開始,每2.5km設置飲水/用水站;每5km設置飲水/飲料站。
飲水/飲料站包括水和運動飲料;
飲水用水站包括水和海綿;
全程馬拉松賽至少為8個飲水/飲料站和7個飲水/用水站;
半程馬拉松賽至少為4個飲水/飲料站和3個飲水/用水站。
食品供給站:
全程馬拉松大致位置:15km/25km/30km/35km處,或22.5km/27.5km/32.5km/37.5km處;
至少27km后應開始提供足量食品。
半程馬拉松大致位置:2個站(10km、17.5km);1個站(15km/17.5km)。
3.5、賽道指引志愿者測算辦法
開賽前,有垃圾雜物、行人等,及時處理;開賽后,觀察選手,出現問題及時呼叫救護車,也可以拿噴霧,減輕醫(yī)療站點壓力,需要具備醫(yī)療判斷、處理能力。
志愿者的運送,通過大巴車從1km開始,布置到5km處,大巴車再返回至1km處,然后大巴車再從1km收容志愿者。哪輛車放人,哪輛車需要再把志愿者收容上去。
3.6、其他競賽志愿者人數測算辦法
4、結語
本文通過對賽前馬拉松志愿者人數的測算,以及賽中競賽志愿者的測算辦法,包括對崗位區(qū)域、崗位職責和崗位描述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對各個點人數的測算進行了舉例,這對于馬拉松志愿者人數測算提供了高效規(guī)范的范本,對于推動馬拉松賽事科學化運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尤傳豹,高亮.馬拉松賽事[J].體育學研究,2020(6).
[2]袁吉,謝民.馬拉松競賽管理裁判工作手冊[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20.
[3]李國強,王若楠,等.我國馬拉松賽事發(fā)展動力機制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40(2).
[4]潘登,王進.馬拉松賽事跑者群體特征研究[J].四川體育科技,2021,40(2).
[5]馬殿坤.基于SWOT分析大連馬拉松賽事發(fā)展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