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為人們參與各種各樣體育運動活動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方法。特別是最近幾年,全民健身熱潮席卷全國,很多先進的健身器械以及健身方式出現(xiàn)在大眾生活中,不僅激發(fā)了人們參與運動的熱情,而且參與的形式更多多樣化。高校為了提高啦啦操教學的效果,也在積極探索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越來越多體育教師開始關注新媒體這一新穎的教學方法,借助新媒體平臺及設備的優(yōu)勢,不斷推進啦啦操教學的高效開展。本次研究首先簡單闡述了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的優(yōu)勢;然后詳細分析了在高校啦啦操教學中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面臨的諸多難點;最后針對問題,給予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校;啦啦操教學;新媒體方法;新模式
Research on New Media Teaching Methods for Cheerlea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 Bingjin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Province,350108 China)
Absrtact: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provides more ways and means for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ports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wide fitness craze has swept across the country, with many advanced fitness equipment and methods appearing in people's lives. This not only inspires people'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but also provides more diverse forms of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erleading teaching,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ls. More and mo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novel teaching method of new media,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cheerleading teaching by leveraging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platforms and equipment. This study first briefly explains 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new 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 cheerleading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Then, a detail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many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teaching methods in cheerleading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Finally,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problem, for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nly.
KeyWords:Universities;Cheerleading teaching;New media methods;New mode
新媒體的普及和應用,為高校啦啦操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新媒體平臺的支持下,高校啦啦操的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得到了豐富和更新[1]。通過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啦啦操學習平臺”,高校能夠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互動方式,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此外,新媒體的使用還提升了教學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使得教師能夠更方便、快捷地進行教學,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啦啦操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基于此,本次通過分析高校啦啦操教學中新媒體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明確新媒體優(yōu)勢的同時,給予針對性的建議,旨在為高校啦啦操高質(zhì)量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
1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新媒體教學方法運用的優(yōu)勢
1.1提高了教學效率
通過新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提前錄制教學視頻,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時間,還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通過布置視頻作業(yè)和組織校內(nèi)比賽,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主練習并錄制視頻提交,教師在線上批閱評價。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還為學生體育技能展示提供了舞臺,有效提升了教學實效性。
1.2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
新媒體教學可以將體育健康理論和啦啦操技術理論融入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如MOOC平臺,使得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啦啦操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而且新媒體還為啦啦操的教學提供了專業(yè)知識和技巧的分享平臺[2]。例如,通過邀請啦啦操領域的專家進行線上講座,為體育教師深入剖析啦啦操的動作套路、規(guī)則以及訓練方法提供了機會,將更多新穎的內(nèi)容引入到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啦啦操運動中來。
1.3增強了教學互動性
新媒體教學平臺中涉及到了多種多樣的互動活動,例如微信群關于啦啦操標準動作視頻的上傳,師生關于動作的探討,又比如實時線上交流與探討功能,學生可以在線提問、討論,教師也可以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這種互動性強的教學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
1.4促進了個性化學習
新媒體教學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直到掌握動作要領,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點包括傳播時間碎片化、傳播內(nèi)容個性化、傳播渠道多元化以及傳播互動性增強。這些特點使得學習者可以更加靈活地安排學習時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nèi)容,并通過多元化的渠道獲取信息,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這種互動不僅限于學習內(nèi)容的討論,還包括學習方法的分享和學習進度的跟蹤,從而進一步促進個性化學習的發(fā)展。
2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的前提條件
2.1教學內(nèi)容的準備
新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結合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學習具體情況,提前規(guī)劃好教學內(nèi)容。其中包括以下重點:一是,啦啦操運動概述和教學常規(guī),包括啦啦操的基本概念、發(fā)展歷程、基本手位介紹等,幫助學生建立對啦啦操的基本認知。二是,《校園啦啦操示范套路》學習,通過學習示范套路,學生可以掌握啦啦操的基本動作和技巧,了解啦啦操的鍛煉價值和方法。三是,身體素質(zhì)訓練,包括1分鐘跳繩專項素質(zhì)練習,旨在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心肺功能,強化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和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zhì)。四是,理論教學,包括啦啦操體育理論的學習,如啦啦操運動概述、教學常規(guī)、鍛煉價值及方法等,幫助學生掌握啦啦操的基本知識和學習方法。
2.2教學材料的準備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平臺都會存儲海量信息,啦啦操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平臺的優(yōu)勢,結合教學內(nèi)容快速查閱教學材料[4]。線上信息質(zhì)量參差不齊,無法避免存在一些消極信息,這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學時要將剔除這些消極信息,從中甄選出更加適合啦啦操教學的視頻、PPT、互動游戲等教學材料,這些材料應包含啦啦操的基本技術要點、示范視頻以及練習方法,以便學生自主學習和模仿。
2.3教學平臺的準備
新媒體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多種多樣教學平臺的存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線上教學提供了較好的機遇。哪些平臺更適合應用到啦啦操教學環(huán)節(jié),哪些平臺不適合,需要在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之前進行合理的選擇,在選擇時要保證平臺運行的穩(wěn)定性、操作簡單,能夠支持視頻播放、在線討論、作業(yè)提交等功能。
2.4教學能力的準備
在高校啦啦操教學過程中,新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具備更加專業(yè)的技術,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與平臺,保證能夠有效利用新媒體工具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所以在應用新媒體方法之前,教師自身知識儲備量要豐富,除了了解啦啦操理論知識以外,還要具備較強的新媒體工具應用能力,為后續(xù)教學活動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5學生操作的準備
高校啦啦操教學中新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強調(diào)的是師生間的互動,要想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啦啦操訓練的技巧以及專業(yè)的知識,那么學生也應該具備操作新媒體平臺的基本能力,可以熟練使用學習平臺,例如如何觀看視頻、如何參與討論、如何完成作業(yè)的提交等。
3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難點
3.1教師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能力參差不齊
隨著新媒體這一新穎教學方法在啦啦操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大多數(shù)啦啦操教師都具備了新媒體工具應用能力,但是依然有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應用時不夠熟練。啦啦操本身屬于體育運動項目,要求教師掌握動作技巧的同時,理論知識要豐富,同時還要通過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特別是一些復雜且難度較大的動作,除了要求教師示范以外,還要在新媒體輔助下進行教學。年輕教師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新媒體工具運用也很熟練,通過示范及新媒體視頻的展示,便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了解啦啦操理論知識,將一些技巧借助新媒體技術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在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方面的能力參差不齊,極易影響教學的效果。
3.2新媒體教學形式單一化
新媒體為高校啦啦操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方法,大多數(shù)教師也能夠意識到新媒體平臺運用的優(yōu)勢以及重要性,但是教學過程中也僅僅只是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啦啦操比賽視頻、圖片,以此作為示范,鼓勵學生根據(jù)視頻模仿相應的動作,然后進行反復的練習,很少涉及到實戰(zhàn)性教學、互動性教學。教學方法單一且重復,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本身啦啦操的學習非常辛苦,極易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疲憊感,如果教學形式較為單一,長期如此,學生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
3.3新媒體資源利用較少
在高校啦啦操教學中,新媒體技術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并且逐漸變得成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學提供了更多便利,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的教學手段,均能夠推進啦啦操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與學生都認為新媒體可以運用到數(shù)學、語文、英語、音樂、思政等學科中,如何與啦啦操教學融合仍需進一步考究。啦啦操教師非不得已情況下會考慮使用新媒體工具,其他教學時間并不會使用新媒體技術,再加上啦啦操動作要求嚴格且復雜,很多教師覺得新媒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講解+示范反而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與此同時借助新媒體開展啦啦操教學活動時,常常借鑒的是其他學科教學經(jīng)驗,諸多方法及內(nèi)容并不適用,創(chuàng)新性不足,難以體現(xiàn)啦啦操教學特點,所以他們很少利用新媒體資源。
3.4理論和實踐結合性較弱
高校啦啦操教學既包含了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也涵蓋了實踐性較強的技能訓練,屬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運動項目[5]。但是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新媒體工具更多會應用于理論知識教學中,例如通過多媒體展示啦啦操的發(fā)展歷程、標準動作、技巧技術等,因為課時相對較少,教學時間有限,大多數(shù)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理論講解,給予學生實踐訓練的時間非常少。啦啦操教學主要以課堂為主,教師并不會在課下布置一些訓練作業(yè),也未針對課堂問題給予反饋,導致很多學生并未真正掌握啦啦操的動作要領,課下又難以進行鞏固,課堂剛學習的技巧,課下不練習又會忘記,如果僅依賴于有限的課堂時間,學生根本無法掌握啦啦操動作要點。
4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策略
4.1強化學習,提升教師新媒體素養(yǎng)
新媒體教學方法在高校啦啦操教學中的應用體現(xiàn)的是教育新理念,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所以教師應該給予正確認識,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強化自我學習,促進新媒體素養(yǎng)的提升。首先,現(xiàn)有年長的教師要積極主動與年輕教師交流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的經(jīng)驗,主動學習新媒體工具運用的技巧,在啦啦操教學中敢于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思想上也應該認可新媒體這一教學輔助工具在啦啦操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其次,高校則要給予教師參加專業(yè)培訓的機會,鼓勵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增長知識,提高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的能力,學會如何為學生打造啦啦操線上課堂,自主設計教學課件與視頻,并及時發(fā)送至學習平臺,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要站在專業(yè)的視角下給予解答,借助新媒體平臺搭建師生溝通橋梁,了解學生需求,共同學習新媒體新技術新方法,一方面實現(xiàn)自我素養(yǎng)的提升,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提高啦啦操技能。
4.2多層面著手,豐富新媒體教學形式
第一,教師可通過智能手機等一些設備終端的合理使用,在教師演示+學生模仿基礎上打造智能手機+啦啦操課堂新模式,學生可以結合手機給出的提示,合理佩戴設備,根據(jù)提醒完成指定的動作。此方法不但可以強化師生間的互動,而且還可以給予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機會。特別是一些手機APP中有很多關于啦啦操熱身運動、靜態(tài)訓練、動態(tài)訓練的功能,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功能完成靜態(tài)臂橋、支撐側(cè)提膝等動作,APP中會對各個動作要領進行全面的解說,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啦啦操教學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結合自身需求將訓練強度適度調(diào)整,逐步掌握啦啦操動作要點。第二,啦啦操對場地要求相對低一些,教師可以嘗試課內(nèi)教學向課外教學延伸,例如打造視頻播放+直播互動+一起運動的教學形式,學生可以在宿舍、操場等不同的場所與教師進行視頻溝通,在觀看教師上傳的啦啦操視頻的同時,和身邊的伙伴、同學、室友一起完成啦啦操任務。第三,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啦啦操學習平臺,通過舉辦公開課與線上講座、邀請優(yōu)秀啦啦操教練進校園等方式,加強對啦啦操教師創(chuàng)新思維與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啦啦操教師可以自主錄制啦啦操教學視頻,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中搜集到的啦啦操教學視頻,運用剪輯等技術將鏡面動作與背面動作相結合,制作微課等教學短視頻;并上傳至“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平臺中,使學生能夠通過放慢視頻播放速度,在對比分析中了解啦啦操基本動作細節(jié),獲取修正自身基本動作的技巧。課后階段,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自主練習啦啦操,領會上肢力度和技術難度的配合;就自身問題及時與教師進行線上溝通,保證動作的規(guī)范性,進一步鞏固啦啦操基礎教學成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計“聽音識律”的小組探究活動,通過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來激發(fā)學生的獨特體驗,這種音樂與啦啦操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發(fā)展,增強訓練的趣味性的同時,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4.3有效整合,擇優(yōu)選擇新媒體資源
新媒體平臺可以為高校啦啦操教學提供大量素材,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篩選多種資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需求將海量資料進行有效整合,從中甄選出可以用于啦啦操教學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存儲于啦啦操新媒體課程資源庫中,以便后續(xù)高效利用,這些資源可以分享,也可以存儲,學生學習時可以查看,教師間、師生間溝通時也可以用來作為參考資料。比如教師可借助網(wǎng)絡渠道收集整理與啦啦操動作相關的視頻、圖片、文字以及音頻,將動作進行分解,按照動作完成次序,應用剪輯技術將鏡面動作與背面動作結合,配合音樂與口令,為學生們精心制作了分步式、模塊化的啦啦操分解動作講解視頻,并設計任務點發(fā)放到學習通平臺,以供學生們提前了解并可選擇性的進行預習。這些資源也可以直接用于課堂中,也可以融入到課件中,由于音頻與視頻這些教學資源具備了較強的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進度對播放速度進行調(diào)整,既能夠快進,同時也能暫停,或重復播放,學生可以根據(jù)視頻學習啦啦操動作,動與靜結合的形式,更方便學生模仿。
4.4借助新媒體,強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很多學生參與啦啦操教學的興趣較低,一方面是因為感覺其用途不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啦啦操教學氛圍不夠濃厚[6]。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工具,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具體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一是,啦啦操理論知識講解之前,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啦啦操發(fā)展史、發(fā)展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重要性等,為后續(xù)實踐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此方法也極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二是,借助微課展示啦啦操動作要點,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觀察每一個動作需要注意的事項,針對學生未掌握或者易錯的技能,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講解,在微課中逐一呈現(xiàn)分解動作,要求學生模仿,根據(jù)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微課視頻,總結自身動作中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逐漸引導學生由理論學習向動作要領掌握轉(zhuǎn)化。由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為了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啦啦操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將自編自創(chuàng)的表演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教師與學生均可以通過平臺評論區(qū)給予反饋,明確創(chuàng)編動作的優(yōu)美之處,同時指出不足,給予建議,師生間相互交流與溝通,在反思中促進啦啦操教學及學習能力的提升。新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夠更好的展示啦啦操的魅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啦啦操動作要求較高,理論的學習是為了幫助學生做得更標準、更規(guī)范,但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在掌握了扎實的理論以后,也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發(fā)揮的空間,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編的啦啦操動作通過線上渠道選擇恰當?shù)囊魳?,借鑒一些啦啦操比賽視頻,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
5結語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教學方法應用到高校啦啦操教學環(huán)節(jié)已成為必然趨勢。為此高校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強化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新媒體素養(yǎng);并從多層次著手,豐富新媒體教學形式;有效整合,擇優(yōu)選擇新媒體資源;借助新媒體,強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促進啦啦操教學高效開展,助力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形成,為達成教學目標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焱平,石文毅.基于新媒體傳播對啦啦操教學發(fā)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網(wǎng)羽世界,2021(31):151-152.
[2]郭鴻鴿.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啦啦操的發(fā)展和改革[J].探索科學,2020(3):74-75.
[3]普衛(wèi)霞,李雪梅.\"微課+翻轉(zhuǎn)課堂\"在高校啦啦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5):154-155.
[4]胡靈慧.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啦啦操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休閑,2023(1):196-198.
[5]傅麗.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學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14):125,225.
[6]黎嘉興.啦啦操信息化教學的運用[J].年輕人,2019(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