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實現了全面的改革,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學習者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在幼兒園中開展的各項活動均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有利于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繪本閱讀作為當下備受教師關注的教學活動之一,對于幼兒成長和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兒繪本閱讀方式正在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十分重要。目前,這種教育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閱讀質量和家園合作的效果。教師需要做好這一方面的全面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幼兒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路徑。
一、繪本閱讀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拓展幼兒思維認知
幼兒各方面能力和認知正處于初步形成階段。他們會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通過接觸、感受、體驗等多種形式獲取新的認知,發(fā)展綜合能力。繪本閱讀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開展高質量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拓展幼兒思維認知。繪本故事中有著豐富的圖畫和文字這些具體的描述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新的知識,了解新的事物,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當前繪本種類眾多,涵蓋多個領域,可以讓幼兒學習到多種多樣的知識,如動物的生活習性、大自然的規(guī)律、身邊的情感等。這些知識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對世界的認知框架,提高認知水平。
(二)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閱讀習慣的形成對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極大的幫助。從這一方面來說,繪本閱讀在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組成。通過在家庭和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可以讓幼兒接觸繪本、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閱讀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可以幫助幼兒學習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增強幼兒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培養(yǎng)。在幼兒教育中開展繪本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從小受到多元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熏陶,逐步發(fā)展審美意識。繪本故事中有著多樣化的插圖,同時也有獨特的故事情節(jié)和語言表達方式。這些不同的內容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能吸引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閱讀興趣。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便能感受到這些內容的獨特性,有利于激發(fā)審美情感,學會欣賞美。此外,繪本也能影響幼兒的價值觀。在閱讀繪本時,他們可以學到什么是真善美,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觀念,為未來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二、家園共育下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價值
(一)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傳統(tǒng)的繪本閱讀方式多是教師在課堂中為幼兒講解繪本故事,或讓幼兒自主閱讀,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長時間處于這樣的閱讀方式下,幼兒可能感到單調乏味,難以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基于家園共育模式的幼兒繪本閱讀方式截然不同。在實踐中,教師與家長會通過各種方式相互配合,如情境模擬、多媒體技術等,營造多樣化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刺激,激發(fā)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二)增強幼兒閱讀效果
受限于年齡和思維認知,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只是簡單地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很難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同時,還會降低幼兒閱讀熱情,使幼兒對閱讀產生抵觸心理。在家園共育模式下采用創(chuàng)新的繪本閱讀方式,教師和家長會設計出不同的閱讀活動,如角色扮演閱讀、游戲化閱讀等,不僅能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還能與幼兒互動交流,讓他們在玩耍中學習,在閱讀中理解,加深對繪本內容的記憶,增強閱讀效果。
(三)提高家長教育認知
基于家園共育理念的繪本閱讀活動對家長有著較高的要求。一方面,家長要認可繪本閱讀,與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另一方面,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認可家園共育,充分發(fā)揮教育作用。因此,基于家園共育模式做好幼兒繪本閱讀的創(chuàng)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長的教育認知,使家長學到更多有效的閱讀方式和掌握正確的指導方法,提高指導能力,提升閱讀質量,使幼兒更好地進行閱讀。
三、家園共育下幼兒繪本閱讀現存問題
(一)家園溝通受限
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實施需要家長與教師相互溝通和合作。目前,部分教師與家長受限于時間和空間,在溝通方面不充分和不及時。一些家長無法準確了解幼兒在學校的閱讀情況,不能及時與教師交流。在這一情況下,雙方在繪本選擇和指導上就會存在一定偏差,無法共同分析幼兒閱讀問題,滿足幼兒閱讀需求,促進幼兒閱讀水平的綜合提升。
(二)閱讀方式單一
多樣化閱讀活動的開展能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感,使幼兒獲得良好的認知,這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合作。然而,在實踐中,部分家長不重視幼兒繪本閱讀,在家里可能只是簡單地讓幼兒看繪本,或用手機為幼兒播放繪本故事,沒能與幼兒互動,了解幼兒的實際需求。同時,部分教師沒能將新的教育理念和閱讀方式提供給家長,導致家長教育觀念陳舊,無法做出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最終影響幼兒閱讀質量,難以全面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
(三)缺乏有效指導
在家園共育理念下的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實施,需要家長與幼兒溝通。家長還要觀察幼兒在閱讀中的情況,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指導,解決幼兒出現的問題。但在實踐中,由于教育經驗和知識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部分家長無法為幼兒提供準確有效的指導,甚至把繪本閱讀當作任務,忽略了對幼兒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導致繪本閱讀失去原有的教育價值。
四、家園共育下的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路徑
(一)加強家園合作,建立有效溝通機制
要想全面提高繪本閱讀教學質量,促進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應當全面加強家園合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讓家長和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和家里的閱讀情況,及時反饋幼兒的閱讀需求和問題,為幼兒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
在實踐中,幼兒園可以建立一個家園繪本閱讀交流平臺,由教師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在線論壇的方式,讓廣大家長和教師之間進行信息的多元化交流和分享。在這一平臺中,家長可隨時分享幼兒在家里的日常閱讀情況,如通過拍視頻、上傳照片的方式,讓其他家長和教師了解幼兒閱讀的繪本,實現好書推薦和問題討論。教師可以發(fā)布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指導、答疑解惑等信息。這樣的交流平臺能夠促進家園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提高幼兒閱讀效率。
(二)應用多種閱讀形式和工具,提升閱讀效果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打造數字化繪本閱讀模式。這種新穎的閱讀模式主要通過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設備,讓幼兒通過滑動、點擊、按壓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機互動,實現繪本閱讀,不僅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性。同時,數字化的繪本也可以為教師和家長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和便利。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繪本閱讀與互動游戲相結合,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
比如,在幼兒閱讀完《三只小豬》繪本故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尋寶游戲”的互動活動。在這個尋寶游戲中,幼兒將扮演勇敢的探險家,跟隨故事情節(jié),一起尋找小豬們的寶藏。通過解謎、收集線索和展開冒險,幼兒將體驗到故事的刺激和樂趣。游戲開始,幼兒將被告知三只小豬隱藏了寶藏,需要幫助他們找到寶藏的線索。幼兒將進入繪本中的場景,如小豬們的房子或森林等,開始冒險之旅。在每個場景中,幼兒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務和解謎,獲取線索。解謎可能涉及物品的組合、圖案的拼湊或密碼的破譯等。幼兒可以通過點擊屏幕上的物品、與角色對話來收集線索。當幼兒收集到足夠的線索時,他們將解開寶藏的所在地。游戲最后,幼兒將帶領小豬們找到寶藏,寶藏將揭示繪本中的一個特殊驚喜。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設計互動性任務,如在建構區(qū)搭建房屋模型、通過角色扮演躲避大灰狼等,讓幼兒更深入地融入繪本世界。在家里,家長也可以對游戲活動進行延伸,將寶藏藏于客廳、臥室等地,扮演“大灰狼”或者“豬媽媽”,與“小豬”對話,逐步引導幼兒找到完成任務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增強對繪本的理解,優(yōu)化閱讀效果。
(三)推廣家庭閱讀計劃,引導家長積極參與
為進一步提高家園共育質量,讓幼兒主動閱讀繪本,拓展認知,發(fā)展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結合幼兒學習情況和家長反饋制定多樣性的家庭閱讀計劃,鼓勵親子共同完成繪本閱讀活動,提高家長對繪本閱讀的重視度。
比如,制定一份“每日十分鐘繪本閱讀計劃”的家庭閱讀計劃。這一計劃的目的是通過每日十分鐘的繪本閱讀,促進幼兒語言能力、情感發(fā)展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可以加強親子關系,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可以確定每日繪本閱讀的主題,如“感恩”“親情”等,讓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繪本。又如,設定“自然”“科學”主題,讓幼兒與家長共同閱讀《翻翻自然系列》《我們一起捉昆蟲》《這是誰的家》等繪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調、表情和肢體動作,為幼兒講述故事。同時,可以適時停下來,與幼兒互動,通過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于幼兒不理解的部分,家長可以指著圖片解釋細節(jié),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涵。在閱讀完畢后,家長還可以為幼兒設計“閱讀延伸活動”,如繪畫、手工制作等,讓幼兒選擇喜歡的方式將故事表達出來,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此外,家長還需要通過“閱讀日志”記錄幼兒每天閱讀的繪本和學習情況,定期與教師交流溝通,為閱讀活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提升家園共育質量
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是實現幼兒繪本閱讀方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路徑,可以促進家長對繪本閱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度,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
比如,在幼兒園舉辦“親子閱讀活動”。本次活動選擇的繪本是《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這本繪本通過豐富的畫面展現了鱷魚蛀牙后看牙醫(yī)的一系列體驗,引導幼兒重視牙齒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保護牙齒的習慣。具體來說,由教師在活動前一天向家長發(fā)出通知,告知活動時間、活動內容、需要攜帶的繪本等具體事項,邀請家長一同參與。在活動當天,將教室布置為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擺放毛絨玩具、靠墊、地墊等軟裝飾品。同時,在墻上掛上繪本插圖,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顒娱_始時,拿出《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這本繪本,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和適當的語氣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可以停下來詢問幼兒,引導他們思考,如:“鱷魚為什么不喜歡看牙醫(yī)呢?你覺得去看牙醫(yī)會有多痛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互動環(huán)節(jié)。如讓幼兒模擬鱷魚的樣子,比劃鱷魚張嘴,家長則扮演牙醫(yī),檢查鱷魚的牙齒。這樣的互動可以讓幼兒了解到看牙醫(yī)并不可怕,提高主動參與性。在閱讀完繪本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故事的含義和教育意義,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以后你會不會更加愛護自己的牙齒呢?家長在家里要如何做好幼兒衛(wèi)生問題呢?”通過這樣的親子繪本閱讀活動,幼兒可以在幼兒園和家長一起互動、討論和分享,學到關于牙齒健康的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系。
五、結語
總之,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繪本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對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是推動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改革的關鍵舉措。在實踐中,教師應當與家長積極溝通,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同時,教師還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鼓勵家長全身心參與親子閱讀,提高對繪本閱讀的認識,全面提升家園共育繪本閱讀質量,促進幼兒綜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