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眾多學科門類中,作為較為基礎卻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數學,在增強學生主動思考意識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正是缺乏數學思維,才會對數學這一科目產生畏難心理,難以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為了擺脫這一教育困境,相關人士近些年來尋求了諸多方法。其中,通過數學繪本提升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興趣作用十分明顯。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探究如何利用繪本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數學。
近些年來,由于教育課程不斷進行著完善,各個學科進行改革時,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還要將情境化教學融入日?;顒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并不十分生動,結合繪本內容進行教學是近些年來廣為流傳的教學方式。繪本中的數學知識是一種圖文結合的形式,圖像生動有趣,極易調動小學生閱讀興趣。教師要有效利用繪本的優(yōu)勢,將其融入實際教學過程中,打造多樣課堂,助力學生綜合素質、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繪本進行小學數學知識傳授的意義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后,學生對繪本依然有著濃厚的閱讀興趣。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往往缺乏生動的教學因素,將繪本融入小學數學課堂,可以在滿足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有效傳授數學的專業(yè)知識。此外,數學課堂不應僅著眼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應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將繪本帶進小學課堂中,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逐步建立有序科學的數學邏輯思維,提升綜合數學素質。
二、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活動時不容忽視的情況
(一)教師引入繪本教學的認知偏差
盡管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繪本進行教學有著重點優(yōu)勢,但有些教師沒有意識到繪本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不能有效利用繪本,依舊采取傳統(tǒng)授課模式。同時,雖有部分教師認識到繪本在課堂中的優(yōu)勢,卻不懂得靈活變通、因地制宜,選取合適的繪本,只會將網上的教學方案原樣照搬,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二)教學繪本應用不合時宜
教師除了應具備及時引入繪本進行課堂輔助教學的意識外,也要注意選用的繪本是否適合當下階段的學生學習。部分教師選擇繪本時往往只著重數學元素,忽略了故事情節(jié)的合理性。如果繪本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之間出現(xiàn)不平衡,可能會產生與預期背道而馳的結果。同時,繪本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產生濃厚學習欲望。此外,教師應注意繪本與教學安排的相互關聯(lián),避免內容與計劃課程不相符的情況出現(xiàn)。
(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繪本的使用不當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無法正確掌握繪本的使用方法,不僅不會提升教學質量,還會降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便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了然于心,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有所取舍,選擇與教材最為匹配的繪本,確保素材的全面性、適宜性和趣味性。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應結合教學情況采取對應的教學模式,如自主閱讀、合作探討、小組演繹等,在不影響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前提下,讓學生汲取專業(yè)知識。
三、將繪本應用于日常教學中的高效方式
小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將貼近生活的繪本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可以讓他們深刻認識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同樣離不開數學知識,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生活環(huán)境、個體差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案,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遵守注意事項的基礎上,將繪本高效應用于日常教學中的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一)因地制宜進行繪本篩選
不同階段、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認知能力的學生對繪本知識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在將繪本融入日常教學活動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繪本選擇策略,適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師也可以積極學習同行的優(yōu)秀經驗,將其融入課堂中。繪本《小貓的算術冒險》講述了小貓在探險過程中利用加、減、乘、除等基礎知識有效突破各種困境,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作品蘊含的數學知識難度適中,小貓這一動畫形象學生具有吸引力。隨著主人公冒險經歷的展開,知識難度升級。綜上所述,此繪本適用于中年級學生閱讀學習,可以引導其由淺至深地思考數學問題,在知識過渡階段夯實基礎。
(二)緊密關聯(lián)教學內容
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繪本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和理解記憶,全面提升課堂質量。教師要了解課堂內容是否與故事情節(jié)相聯(lián)系,實現(xiàn)繪本素材與教學目標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前預習繪本,整體了解知識。盡管繪本教學有著諸多優(yōu)勢,教師也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課堂,要最大程度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和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在小學數學課標要求中,有一節(jié)知識內容為分數,教師在進行該章節(jié)知識內容傳授時可以將相關繪本引入課堂中。繪本《分數國的大冒險》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閱讀,引導其由淺至深地學習分數概念。在布置繪本預習任務后,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共同回憶繪本中涉及分數的情節(jié),增強學生參與積極性,深化學生對章節(jié)內容的理解記憶。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繪本回顧任務,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解決分數問題,有效鞏固知識。
(三)課堂充分設置互動內容
教師可以設計高效有趣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在保證不影響教學進度的同時,豐富教學形式。教師設計問題時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提問形式,而要打造生動與高效并存的趣味課堂。通過設置小組任務,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情境再現(xiàn)等活動,在故事中穿插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積極發(fā)表數學見解,提升課堂參與度。針對加減法知識,教師可以選擇繪本《森林里的加減法冒險》。這一作品情節(jié)以森林為背景,講述了每個小動物主角對加減法的應用方式,故事豐富生動,知識安排得當,主題趣味橫生,十分適合小學生閱讀。該繪本可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促使其由淺至深地掌握加減法知識。教師可以設置故事扮演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真實體驗主人公面臨的困境,在向前走六步(加六)的同時向左走五步(減五),獲得最終寶藏,在趣味故事中熟練應用加減法。教師還可以設置“我是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互相詢問加減法知識,了解同伴的知識掌握情況,加深知識理解,有效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四)豐富閱讀類型
要想針對性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繪本閱讀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入有助于拓寬學生視野的繪本,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課本之外的數學知識,開闊眼界。除了專業(yè)知識講解類書籍,教師也可以選擇數學家傳記、貼近生活的應用類書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并非遙不可及、十分抽象,而是切實蘊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意識到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內在學習驅動力?!稊祵W王國的奇幻冒險》是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設計的繪本,以有趣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帶領學生進入生動有趣、邏輯縝密的數學世界。在豐富的閱讀類型中,學生會不自覺代入主人公視角,主動思考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當下面臨的難題,在實際生活中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對相應知識產生更深刻的了解,如用量角器測量家具尺度、在交易中計算所需錢數等,培養(yǎng)主動思考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這樣他們就能找到學習數學的歸屬感,了解不同數學家的成長過程,充分激發(fā)探究欲望,將閱讀興趣持續(xù)轉化為學習積極性,將數學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繪本引入課堂,豐富課程模式,讓學生沉浸于有趣生動的數學世界中,培養(yǎng)謹慎科學的數學邏輯,全面提升數學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樂學、好學”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