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語言是人類交流和認知的重要工具,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繪本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教育內涵,已成為幼兒語言啟蒙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大力推動學前教育普及的背景下,探索繪本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對于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繪本的定義與特點
繪本作為專為幼兒設計的圖畫書,通過生動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成為早期教育的重要工具。它以精美的圖畫為主、簡練的文字為輔,通過兩者的相互呼應和補充,講述一個個完整而生動的故事。繪本的特點在于圖文并茂、簡明扼要,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和想象力,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閱讀過程。同時,繪本題材廣泛,涵蓋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如親情、友誼、勇氣、善良等。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價值觀和人格塑造。此外,繪本還具有藝術審美價值,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往往將文學與藝術完美結合,讓幼兒在閱讀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啟迪。
二、繪本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作用
(一)繪本是開啟幼兒語言表達的金鑰匙
繪本是一扇通往語言世界的大門,也是開啟幼兒語言表達的金鑰匙。繪本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和鮮明的人物形象能夠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聽到優(yōu)美、簡練的文字,還能看到與之相對應的生動圖畫。這種多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量。同時,繪本還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輸入,包括日常用語、句型結構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幼兒的語言習得。此外,繪本閱讀常常伴隨著師生互動和親子共讀。在互動交流中,幼兒有更多機會練習語言表達,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繪本是搭建幼兒語言理解的立交橋
繪本是幼兒語言理解的重要媒介,就像一座立交橋,將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抽象的語言符號有機連接起來。繪本中的圖畫生動形象,能夠直觀地呈現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特征,幫助幼兒理解文字傳遞的信息。同時,繪本中的文字通常簡潔易懂,富有韻律感,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有助于他們在聽讀過程中理解詞匯、句型和語法結構。同時,繪本常常蘊含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題。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幼兒能夠體會到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故事背后的寓意,從而加深對語言內容的理解。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幼兒深入思考故事內容,促進對語言的深層次理解。
(三)繪本點亮幼兒語言交流的明燈塔
繪本不僅是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資源,更是點亮幼兒語言交流的明燈塔。繪本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交流情境,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有機會與同伴、教師和家長進行互動。例如,在繪本分享環(huán)節(jié),幼兒可以通過講述故事情節(jié)、描述人物特點等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提高了語言交流的自信心。同時,繪本還能引發(fā)幼兒之間的討論和辯論。在交流碰撞中,幼兒可以學會傾聽他人的觀點,表達自己的看法,逐步掌握語言交流的技巧和策略。此外,繪本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夠讓幼兒身臨其境地體驗語言交流,在模擬真實情境中學習語言運用方式。
三、繪本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選擇適宜的繪本內容
在幼兒語言教育中應用繪本,首先要選擇適宜的繪本內容。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應該具備以下特點:第一,繪本的主題應該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讓他們產生共鳴和認同感。第二,繪本的語言應該簡潔流暢,富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便于幼兒理解和模仿。第三,繪本的情節(jié)應該生動有趣,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第四,繪本的圖畫應該與文字相得益彰,形象生動,色彩豐富,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視覺體驗。教師還要考慮繪本的難易程度、長短、語言風格等因素,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選擇最適合他們的繪本。
以《好餓的毛毛蟲》為例,這是一本非常適合幼兒閱讀的經典繪本。首先,這本繪本的主題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講述了一只毛毛蟲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在吃各種食物,最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這個簡單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很容易引起幼兒的共鳴,激發(fā)他們對昆蟲成長的好奇心。其次,繪本的語言非常簡單且具有一定的重復性,每一頁都以“它吃了一個蘋果,但還是很餓”的句型開頭,這種重復性的語言結構有助于幼兒理解和模仿。再次,繪本的圖畫非常鮮艷生動,毛毛蟲每天吃的食物都被形象地繪制出來,如紅蘋果、紫李子、黃梨子等。這些與文字相對應的圖畫能夠幫助幼兒理解食物名稱,豐富詞匯量。最后,這本繪本還包含數字概念和星期概念。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從周一到周日,毛毛蟲吃的食物數量逐漸增加。這種巧妙的設計能夠幫助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數數和認識星期??梢?,《好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無論是在主題、語言、情節(jié)還是圖畫方面,都非常適合幼兒閱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幼兒語言教育中應用繪本,除了要選擇適宜的繪本內容外,還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一個優(yōu)質的繪本閱讀環(huán)境應該具備以下特點:第一,要有一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空間,如繪本區(qū)域或圖書館,讓幼兒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享受閱讀。第二,要提供豐富多樣的繪本資源,包括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難度的繪本,滿足幼兒多元化的閱讀需求。第三,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如布置溫馨的環(huán)境,制定閱讀規(guī)則,鼓勵幼兒分享閱讀心得等,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第四,要有熟悉繪本、熱愛閱讀的教師引導幼兒閱讀,通過師幼共讀、提問討論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繪本內容,提高閱讀興趣。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語言素養(yǎng)。
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一個溫馨舒適的繪本區(qū)域,配備書架、坐墊、玩偶等,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閱讀繪本。同時,還可以在園內設置一個大型的繪本圖書館,收藏優(yōu)秀繪本,包括中外經典繪本,如《好餓的毛毛蟲》《我爸爸》《猜猜我有多愛你》等,滿足幼兒不同層次的閱讀需求。每周,根據繪本內容布置不同主題的閱讀環(huán)境,如“春天”主題環(huán)境,教師可以布置春天的景觀,懸掛春天的圖畫,推薦春天的繪本如《春天在哪里》《小種子》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還可以制定班級閱讀規(guī)則,如愛護圖書、安靜閱讀、交流分享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每天固定的繪本閱讀時間,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分享繪本,如《我爸爸》。通過談論爸爸的職業(yè)、愛好等,引導幼兒暢所欲言,在互動交流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節(jié)日時,還可以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活動,如六一兒童節(jié)邀請爸爸媽媽來園與幼兒共讀繪本,分享閱讀心得,讓閱讀成為親子互動的紐帶。在這樣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中,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語言能力都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三)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繪本不僅是幼兒喜愛的讀物,更是教師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寶貴資源。為了充分發(fā)揮繪本的教育價值,教師應該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多說、多討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些活動可以包括繪本講述、角色扮演、繪本續(xù)編、繪本劇表演等,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悅中學習語言。在活動設計上,要注重語言教學目標與活動形式的有機結合,根據繪本內容確定重點詞匯、句型,通過游戲、對話等環(huán)節(jié)鞏固幼兒語言知識。同時,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此外,保證活動形式豐富多樣,靈活運用多媒體、玩偶等輔助工具,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性。教師在活動中還要注重啟發(fā)引導,通過提問、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繪本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雙向互動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嘗試圍繞繪本開展一系列有趣的語言活動。以繪本《小藍和小黃》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藍和小黃的顏色世界”主題活動。首先,教師以講述的方式為幼兒呈現繪本故事,生動描繪小藍和小黃相遇、結合的過程,引導幼兒理解友誼的可貴。接著,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繪本中的顏色詞匯,如“藍色”“黃色”“綠色”等,通過趣味問答、找一找等游戲,幫助幼兒鞏固詞匯。其次,在繪本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幼兒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歡的顏色,喜歡的原因。幼兒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我喜歡藍色,因為藍色像大海一樣深邃”,有的說“我喜歡黃色,因為黃色像太陽一樣明媚”。在交流碰撞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再次,教師組織幼兒開展繪本續(xù)編活動,引導他們討論:“小藍和小黃還會遇到誰?他們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編了“小藍和小黃遇到紅色”“小藍和小黃變成彩虹”等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了創(chuàng)編的快樂。最后,教師還可以繪本為藍本,開展繪本劇表演活動,讓幼兒分飾小藍、小黃等角色,穿上道具服裝,在舞臺上演繹精彩的繪本劇,在表演中提升語言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四)重視家園共育的合作模式
教師要通過家長會、面談、書面通訊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繪本閱讀的重要意義,幫助家長認識到親子閱讀對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積極作用。首先,教師可以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的繪本書籍,介紹親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鼓勵家長在家中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例如,重點推薦主題明確、語言生動、圖畫精美的繪本,如《大衛(wèi),不可以》《好餓的毛毛蟲》等,針對繪本內容提供閱讀指導,引導家長與幼兒展開互動討論。其次,教師要建立暢通的家園溝通渠道,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網絡平臺,創(chuàng)建家長交流群,定期分享幼兒在園的繪本閱讀情況,了解幼兒在家閱讀繪本的狀況。教師還可以錄制一些繪本閱讀的微課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為家長提供閱讀示范。同時,教師要鼓勵家長分享幼兒在家閱讀繪本的視頻或照片,給予積極評價和反饋,營造良好的親子閱讀氛圍。再次,教師要定期組織親子繪本活動,為家長和幼兒搭建互動平臺。教師可以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繪本教學,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表演繪本劇、創(chuàng)編繪本故事等,讓家長切身體驗繪本教學的魅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親子繪本游戲,如“繪本接龍”“繪本找不同”等,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通過親子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促進家園互動,增進家園情感。最后,教師要重視家長的反饋和建議,不斷優(yōu)化家園共育策略。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家長對繪本教學的看法和需求,根據家長的反饋調整工作方式,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此外,教師要總結家園共育的經驗和不足,不斷反思和改進,探索更加有效的家園合作模式。
(五)注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
繪本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支撐。只有教師具備扎實的繪本理論知識、較高的繪本閱讀能力、熟練的繪本教學技能,才能在繪本教學實踐中游刃有余,帶給幼兒最優(yōu)質的繪本體驗。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不斷學習繪本相關理論,掌握繪本閱讀策略,研究繪本教學方法,提高繪本教學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繪本培訓、研討會等方式,與同行交流學習,了解前沿的繪本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此外,教師還要主動閱讀大量優(yōu)秀繪本,積累繪本資源,拓寬專業(yè)視野,提升文學、藝術修養(yǎng),為幼兒提供更加精彩的繪本解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注重反思和研究,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設計,不斷提升繪本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只有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提升,才能引領幼兒在繪本的海洋中盡情遨游,收獲語言能力和審美情趣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時,教師不能簡單地念讀繪本,而要運用繪本閱讀策略,在讀前、讀中、讀后分別設置問題,引導幼兒主動思考,積極表達。讀前,教師可以問幼兒:“從封面圖片上,你能猜到這個故事講了什么?毛毛蟲為什么會餓?”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讀中,教師可以提問:“毛毛蟲周一吃了什么,周二呢?”“它吃的食物在變化,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了嗎?”引導幼兒在閱讀中思考。讀后,教師可以再問:“如果你是毛毛蟲,你會選擇吃什么?毛毛蟲變成蝴蝶以后,你想對它說什么?”鼓勵幼兒暢所欲言,拓展思路。此外,教師應經常閱讀繪本相關的專著和論文,了解繪本教育的前沿動態(tài)。通過優(yōu)秀繪本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內涵,為幼兒提供高質量的繪本教學。
四、結語
繪本是一座橋梁,連接著幼兒與語言的美妙世界。它以豐富多彩的圖畫吸引幼兒的目光,以簡潔生動的文字培養(yǎng)幼兒的語感,以有趣迷人的故事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在繪本的世界里,幼兒自由地遨游,盡情地想象,大膽地表達,語言能力在潤物無聲中得到滋養(yǎng)和提升。讓我們以繪本為“媒”,陪伴幼兒啟程“語言”之旅,讓書香浸潤童年,讓閱讀點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