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目友人帳》作為日本知名的動漫,也是日本以妖怪為主題的代表性動漫,其6部共74集故事,極盡奇怪靈巧,但又充滿治愈美好的氛圍。妖怪作為《夏目友人帳》中登場次數(shù)多的文學(xué)形象,其背后反映的文化特征和宗教思想有很大的探究價值。其中,“物哀”美學(xué)、神道教思想和武士道精神在這部作品中的體現(xiàn)尤為明顯。本文旨在研究以《夏目友人帳》為主的日本動漫中“妖怪”的形象,進而分析日本文化中的善惡觀以及那些妖怪故事背后的日本文化。
【關(guān)鍵詞】日本動漫;《夏目友人帳》;妖怪形象
一、妖怪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一)妖怪的定義
關(guān)于妖怪的定義,實際上在民俗學(xué)、民族學(xué)、文化人類學(xué)等各個研究領(lǐng)域中,都存在各自的主張。被稱為日本民俗學(xué)第一人的柳田國男在《妖怪談義》中指出:“所謂妖怪,是失去了信仰的神降級而成的。”然而,妖怪能被斷定為曾經(jīng)做過壞事的神嗎?圍繞這一觀點,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爭論。日本現(xiàn)代民俗學(xué)學(xué)者小松和彥是這一觀點的反對者之一,他認為:“妖怪的出現(xiàn)與神沒有時間上的先后之分,是與神和人類截然相反的存在?!盵1]根據(jù)維基百科的定義,妖怪是超越人類認知的奇異和異常現(xiàn)象,以及引發(fā)這些現(xiàn)象的神秘力量,以非日常的事物為原型的怪物。它們也被稱為“妖(あやかし)”或“物の怪(もののけ)”。中國記錄妖怪的網(wǎng)絡(luò)“知妖”(www.cbaigui.com)則將“妖、怪、鬼、精、魔、仙”等異界之物統(tǒng)稱為“妖怪”。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為了進行文化分析,因此筆者不在此特別詳盡地討論妖怪的定義及其下屬種類。
(二)妖怪的起源
以妖怪為主題的日本奇幻動漫,巧妙融合了妖怪形象本身所帶來的神秘感,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例如《犬夜叉》《千與千尋》《夏目友人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呈現(xiàn)了豐富的想象力,更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獨特的妖怪文化。筆者認為在深入分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妖怪文化的起源及其歷史背景。
日本的妖怪文化起源于古代日本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崇拜。日本地形復(fù)雜,多山川河流,生物多樣性較強,這種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眾多與自然相關(guān)的妖怪形象,如棲息于河流的“河童”、居于山林的“山姥”和海里的“海坊主”等。此外,頻發(fā)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zāi)害,超出了古代人類的科學(xué)認知,導(dǎo)致了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神秘化解讀,進而形成了以妖怪為載體的神秘主義和自然崇拜。
“日本的妖怪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繩文時代,此后在平安時代、室町時代和江戶時代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其中平安時代可謂日本妖怪文化的鼎盛時期,現(xiàn)今日本妖怪文化的典型代表陰陽師安倍晴明也是生活在那個時代”[2]。如《源氏物語》等平安時代的文學(xué)作品中,妖怪形象已頻繁出現(xiàn);《今昔物語集》中也有大量陰陽師捕捉妖怪的故事,可見妖怪文化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影響。江戶時代因手工業(yè)和庶民文化的迅速發(fā)展,妖怪形象從恐怖的山林幽靈演變?yōu)楦佑H切甚至可愛的角色。這一時期,以妖怪為主題的“浮世繪”與繪畫作品大量涌現(xiàn),其中以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繪卷》最為著名,其生動地描繪了被丟棄的舊物化為妖怪在夜里游行的場景。除了鳥山石燕,當時的許多藝術(shù)作品也都取材于民間的妖怪傳說。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甚至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妖怪的學(xué)科——“妖怪學(xué)”,對妖怪文化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分析與探討,如著名的妖怪學(xué)者井上圓提出了“分解法”等研究方法。
(三)妖怪的相關(guān)形象
在中國,也有許多關(guān)于妖怪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例如,在《西游記》中,描述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具有人類的精神、意志和喜怒哀樂;在《仙劍奇?zhèn)b傳》中,主人公跨越了妖怪與惡徒設(shè)置的重重難關(guān),收集靈珠,恢復(fù)了人類的和平;在《聊齋志異》中,由各種事物化成人形,在人間以女性形象出現(xiàn)的妖怪。
日本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也有許多治愈系的妖怪,并且人與妖怪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確,妖怪也不一定都是壞的。例如,在《犬夜叉》中,善良的狗妖犬夜叉與人類少女戈薇為了世界的和平而共同收集四魂之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與其他作惡的妖怪斗爭,最終不僅成功完成任務(wù),還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夏目友人帳》中,大多數(shù)妖怪遠離塵世,悠閑地在遠離人類的地方生活著,不會去傷害人類,在這個動漫中都是一些善良的妖怪?!断哪坑讶藥ぁ穼儆谥斡祫勇?,其主要以懲惡揚善和報恩為主題,例如,“濯(すすぎ)”會在吃掉人類的剩飯后幫他們洗盤子;“玄(げん)”和“翠(すい)”具有驅(qū)邪之力,附著在原野上的石像中,是守護森林的妖怪。在這部動漫中,有許多關(guān)于報恩的故事。通過這些感人的故事,可以看出日本人對善惡的觀念,即妖與邪惡之間并不一定要畫等號,但是因果報應(yīng)、報恩等思想在動漫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關(guān)于《夏目友人帳》
男主角夏目貴志(后簡稱“夏目”)自幼擁有強大的靈力,能夠感知到常人無法觸及的妖怪和神明的存在。然而,因父母早逝,他早年間輾轉(zhuǎn)于各種推卸責任的親戚中間生活。由于靈力的影響,他常常被同齡人欺負,難以與他人深交,性格變得有些孤僻。然而,夏目的本性依然是善良、溫柔的,對自己經(jīng)歷的不幸,無論是來自人類還是妖怪,他都未曾心懷怨恨。后來,他被善良的藤原夫婦收養(yǎng),進入高中生活。
某天,在被妖怪追趕的過程中,夏目意外打破了一個封印,釋放出了一只強大的妖怪——斑,這件事居然牽涉到夏目的祖母——夏目玲子的遺物《友人帳》,這是一本記錄著眾多妖怪名字的契約書。原來,夏目玲子和夏目一樣擁有靈異體質(zhì),由于被大家孤立,她常常感到孤獨,為了打發(fā)寂寞,她四處向妖怪下戰(zhàn)書,戰(zhàn)勝后讓妖怪交出名字,與其訂立服從契約,這些妖怪的名字便被記錄在了《友人帳》中。這本書因其可以號令百妖備受妖怪覬覦。斑對《友人帳》也很有興趣,并與夏目約定——它將作為夏目的保鏢保護他一生,以此換取未來友人帳的所有權(quán)。平時,斑則以大頭招財貓的形象出現(xiàn),成為夏目身邊的“貓咪老師”。在貓咪老師的陪伴下,夏目決定不再用《友人帳》束縛妖怪,而是要將《友人帳》上的名字一一歸還給被祖母擊敗的妖怪。在這個過程中,夏目與各種各樣的妖怪邂逅,經(jīng)歷了許多感人、悲傷、奇異和懷念的故事,夏目也在與妖怪們相遇和離別的過程中,通過了解那些心地善良的妖怪們的往事,開始理解妖怪的另一面。同時,他也結(jié)識了許多朋友,收獲了感動與友情,逐漸學(xué)會了如何與人類、妖怪友好相處。隨著這些經(jīng)歷,夏目逐漸變得開朗,不再是那個四處被人嫌棄的孤獨小孩。《夏目友人帳》寫下了一段段充滿人性哲理的溫馨物語。
三、從動漫中看日本文化
根據(jù)文化符號學(xué)的觀點,“所有符號都是文化的體現(xiàn),文化由符號構(gòu)成,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當我們借用某個‘物’來表達另一個‘物’時,這個被借用的‘物’就被稱為另一個‘物’的符號。因此,談到文化時,當然包括語言在內(nèi),為了傳達文化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必須通過某種能被人類感知的符號來實現(xiàn)。符號是構(gòu)建所有文化的基礎(chǔ),或者說所有文化都是由符號構(gòu)建的。同時,文化價值的傳遞是所有文化的宿命,無法逃避用符號構(gòu)成文化的宿命。因此,所有的文化現(xiàn)象也是符號現(xiàn)象。只是,語言是由有聲的語言符號構(gòu)成的,其他所有文化只是由非語言符號構(gòu)成的文化現(xiàn)象而已”[3]。因此,動漫中以日本妖怪為題材的文化內(nèi)容,也可以看作一種符號現(xiàn)象。將妖怪作為符號,承載并傳遞著日本文化中的獨特價值觀和意義。筆者通過分析以妖怪為題材的日本動漫,進而探索這些符號背后所蘊含的國民性與價值觀。
(一)“物哀”和“幽玄”
在這部動漫中,從主人公的經(jīng)歷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與妖怪、妖怪與妖怪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而在這部作品中,日本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學(xué)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
“物哀”這個詞不僅是在表達淡淡的悲傷,日本的“物哀”更是代表著人和人、人和物之間的微妙情感,這種情感總是與“寂”這種美學(xué)意識相聯(lián)系。例如,在《螢火之森》和《夏目友人帳》等作品中,整體氛圍輕盈淡雅,對生命輪回的看法符合自然法則,體現(xiàn)了一種知性的無常觀。這種順應(yīng)自然的思想與日本文化中四季的文化價值觀相適應(yīng),相比于西方文化的直接描寫和情感激烈,這種情感的表達也是淡薄的?!坝男钡拿缹W(xué)理念是真實的本質(zhì),不在情感上直露地表現(xiàn),而是在風(fēng)格上追求淡然,以“余情”之美為核心[4]。因此,《螢火之森》和《夏目友人帳》等作品可以說是傳達日本“幽玄”美學(xué)理念的作品。
在《夏目友人帳》中,通過主人公與妖怪的接觸,傳達了人與妖怪之間的溫情。筆者在此用菱垣和露神的故事來進一步分析。
菱垣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妖怪。有一天,當她試圖吃供奉給神的供品時,遇到了夏目玲子,玲子對她說:“如果和我比試,我會給你更好吃的饅頭?!庇谑莾扇苏归_了對決,最終菱垣輸了,并把名字給了玲子。那時,一直孤單的玲子第一次感受到了朋友的溫暖。幾十年來,菱垣一直等待玲子再次呼喚她的名字。可是時間長了,她厭倦了等待,想要歸還名字。于是,她開始追逐一個不知名的妖怪,并把夏目誤認為是玲子,最后,夏目將名字還給她,并稱她為“祖母真誠的朋友”,菱垣也跟夏目回憶起有朋友時的溫暖。
而露神原本有成年人的大?。ㄅc斑相識時),她是一個根據(jù)信仰者多少而大小變化的妖怪。她請求夏目歸還自己的名字,但她的名字靠后,由于《友人帳》后面的頁面粘連,如果強行撕裂,這里面的妖怪可能會同時受傷,甚至有生命危險。夏目原以為她是神,但她只是一個因為無處可去而住在祠堂里的妖怪,在干旱的時候,村民們曾祈雨并到祠堂里供奉露神。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人們漸漸忘記了供奉,露神的身體越來越小。最終,最后的信奉者花子奶奶去世了,露神也隨之消失。
菱垣的臺詞“今天也不叫名字嗎,好寂寞,比以前更甚了”,以及露神的臺詞“一旦被愛了,一旦愛了,就再也無法忘記了”,這些臺詞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等待多年忍受寂寞的菱垣和因信仰者而消失的露神,都讓人感受到那種“物哀的”氛圍。
(二)神道文化
神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主要思想包括萬物有靈、森林崇拜及神靈崇拜等。梅原猛曾指出,日本信仰的起點是對樹木的崇拜,神道本身屬于自然崇拜,森林崇拜是日本文化的起點,“神道沒有固定的儀式和活動,它尊崇山、森林、河川等自然物。信仰認為神靈寄宿于日本列島的萬物之中”[5]。神道文化對日本創(chuàng)作與妖怪相關(guān)作品的影響也非常深遠。許多妖怪故事中的角色都居住在自然環(huán)境如山、水和森林中。例如,河童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妖怪,外形如同帶殼的烏龜,卻像人類的孩子,常常把河邊的動物或人拉入水中;還有雪女是生活在山中的妖艷女性,會誘惑迷路的男人并吸取他們的靈魂。在《犬夜叉》《螢火之森》《夏目友人帳》這類以妖怪作為主題的作品中,妖怪們的居住地通常是森林、河川等自然界。
與此同時,神道教的“言靈信仰”在許多作品中也有體現(xiàn),這可以說是日本文化價值觀和國民性的體現(xiàn)。“言靈”指的是語言或文字中也寄宿著靈魂。在《千與千尋》中,湯婆婆通過奪取名字,使其服從她的命令;在《夏目友人帳》中,《友人帳》這一核心道具體現(xiàn)了“言靈信仰”?!队讶藥ぁ肥怯闪嶙又谱鞯钠跫s書,記錄了所有被她擊敗的妖怪的名字,任何被寫上名字的妖怪都必須聽從《友人帳》持有者的召喚。因名字被奪走,妖怪的生命便被牢牢掌控。正因為如此,因《友人帳》持有者能夠指揮眾多妖怪,妖怪們也迫切地想要取回自己的名字,或試圖搶奪《友人帳》,以便掌控那些名字被寫入其中的妖怪。
信守承諾也是“言靈信仰”的重要內(nèi)涵。在《夏目友人帳》中,小妖怪霧葉向往著大海,但由于他一生都無法離開自己所處的森林,這個愿望難以實現(xiàn)。夏目的祖母夏目玲子曾答應(yīng)霧葉,50年后會讓他看到大海,并將帶有霧葉名字《友人帳》的一頁系在一棵大樹上。然而,妖怪的時間與人類不同,50年后,玲子早已去世。為了履行外祖母的諾言,夏目代替祖母完成了這個約定。他找到了那棵大樹,并在霧葉取回名字時,爬到最高處,讓霧葉看到了大海。同樣的,當斑對夏目許下了保護他一生的承諾后,無論夏目面對多大的危險,斑始終履行著這個諾言,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夏目的安全。這些例子都體現(xiàn)了日本文化中對信守承諾的重視,展現(xiàn)了“言靈信仰”中信守承諾和言出必行的精神。
(三)武士道文化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源于中國儒學(xué)思想的影響,經(jīng)過本土化改造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價值觀。儒家思想是通過遣隋使和遣唐使引入日本,特別是“忠君愛國”的觀念,隨著儒家思想傳播至武士階層,“忠君愛國”就從對天皇和國家的忠誠演變?yōu)閷④?、大名和領(lǐng)主的絕對效忠。但在這一過程中儒學(xué)的內(nèi)涵也發(fā)生了一些質(zhì)的改變,其逐步脫離了中國儒學(xué)中的“仁愛”核心,轉(zhuǎn)而更加強調(diào)“忠勇”和“犧牲”精神。
武士道文化的興起與鐮倉時代的武士政權(quán)密不可分,這一時期標志著日本歷史文化的重大轉(zhuǎn)折,日本逐漸進入武士社會。武士階層以刀劍為生,依靠戰(zhàn)爭和暴力獲取財富,地位隨之提升。平安時代末期,日本社會形成了以武士為中心的“主從”觀念,這為武士道文化奠定了基礎(chǔ)。從鐮倉時代開始,儒學(xué)思想的“珍愛生命”原則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強調(diào)忠誠與勇氣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推崇為效忠而戰(zhàn),甚至通過殺戮和自殺來表達忠誠。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頒布了廢刀令,剝奪了武士的特權(quán),武士階級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然而,武士道文化卻已經(jīng)根植在日本人的文化和思想中,并在近現(xiàn)代轉(zhuǎn)變?yōu)椤肮ぷ髦馈保次涫康乐械闹艺\精神轉(zhuǎn)而應(yīng)用于對雇主和企業(yè)的忠誠。
而這種武士道文化也展現(xiàn)在日本人所塑造的妖怪形象中。例如,在《千與千尋》中,即使湯婆婆對“員工們”很壓榨,但百鬼們依舊一直守護著湯婆婆。在《夏目友人帳》中,斑和三筱也展現(xiàn)了武士道精神。正如前面提到的,斑最初是為了奪取《友人帳》而決定保護夏目,但隨著與夏目的相處,斑也逐漸把夏目視為真正的朋友,并在各種危急時刻救下他;三筱體型巨大,被稱為池的“守護神”,為了報答幫助過自己手下青蛙的夏目,三筱也常常在夏目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尤其是當斑被封印時,三筱還暫時充當了夏目的保鏢。
綜合來看,以妖怪為題材的日本動漫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眼中的社會文化,動漫中展現(xiàn)的各種妖怪形象是日本文化的體現(xiàn),所映射的價值觀更是日本民族抽象文化的縮影。
四、結(jié)語
本文以《夏目友人帳》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其中的一些妖怪為主要例子,通過分析人類與妖怪的故事探索日本文化。從日本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妖怪的定義、起源及妖怪的相關(guān)形象,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價值觀及其文化背景。基于文化符號學(xué)理論,即符號是文化的體現(xiàn),這些形形色色的妖怪形象背后蘊含的日本文化,即“物哀”和“幽玄”美學(xué)、神道文化中的言靈信仰以及武士道的忠義精神。
參考文獻:
[1]走近“妖怪博士”: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小松和彥專訪[M]//蘇靜,主編.知日:妖怪.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7-26.
[2]黃任勇,岳鵬.怪影幻象:日本妖怪類型電影的風(fēng)格嬗變與文化探究[J].電影評介,2020(07):27-30.
[3]張憲榮,季華妹,張萱.符號學(xué)1:文化符號學(xué)[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13.
[4]大西克禮.幽玄·物哀·寂[M].王向遠,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
[5]楊薇.日本文化透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劉鋒(1997-),男,漢族,山東青島人,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東語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