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時候是閱讀的黃金期,有人說孩子剛出生時,有人說0-3歲,有人說3-6歲,有人說胎教時就可以開始啦,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都知道閱讀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我覺得,只要想去閱讀,什么時候都是正當時。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對孩子們知識面光度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不僅要認真準備每節(jié)語課,帶孩子們涉獵一些優(yōu)質的繪本,同時要引導家長做好親子閱讀。我一直覺得教育好孩子,絕對不只是老師的事情,也不只是家庭的事情,而是家園共育,只有發(fā)揮家園共育的合力作用,才能有可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作為新生班的班主任老師,我經常給家長布置親子閱讀的任務,引導家長,睡前陪孩子閱讀,每天堅持。
關鍵詞:"""" 親子閱讀 繪本選擇拖班幼兒圖書漂流
1、“親子繪本閱讀”的價值
(一)早期閱讀對托班幼兒的影響
0-3歲是個體出生的頭三年,小小的孩子身上有著無窮的潛力,心理學家和教事和閱讀圖書正是他們探知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腦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突觸的變化過程正好是0-3歲幼兒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期和形成某種能力的關鍵期。早期經驗決定了大腦結構與功能,驗證了0-3歲是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會油然而生,早期閱讀經驗會得到初步的提升和拓展。
(二)早期親子繪本閱讀的現狀
通過交談老師了解到,有些家長不知道繪本是什么類型的書,從來不帶孩子讀書,覺得這么小孩子根本看不懂書;有些家長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不知如何選擇;有些家長也會帶孩子閱讀,但不能堅持;有些家長反映孩子對繪本的需求量大,但無力購買,天天帶娃去繪本館又不方便。同時老師還了解到,家長在繪本選擇和閱讀方法方面比較欠缺。
2、圖書漂流 應運而生
(一)內容選擇要“適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要“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讀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逼渲刑貏e強調了閱讀材料要與幼兒身心特點相匹配,滿足幼兒現時發(fā)展的需要,具有“適宜性”。
例:典典小朋友在聽《媽媽發(fā)火了》這一線上故事時,聽了一頁就說不要聽了:“媽媽很難看,會罵的,黑黑的,怕的......”。
很顯然,典典將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結合繪本背景色彩傳遞出來的信息,在閱讀時產生了恐懼感。
通過幼兒、家長的反饋,才意識到這個繪本故事不適合錄制給低年齡段的幼兒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是幼兒持續(xù)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因條件。考慮到托班幼兒的心理特點,故事的情節(jié)更多的以溫暖美好、積極向上的原則進行選擇。
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可以帶領幼兒探索一個又一個生動、立體、鮮活的奇妙世界。
故事內容的選擇基本上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老師的認知經驗進行選擇:如選擇的故事簡短伴有不斷重復的句式和詞語,不僅念起來朗朗上口,也有利于幼兒理解和重復模仿;基于孩子喜歡動物的特點選擇有關動物類的書;故事畫面鮮艷、情節(jié)有趣且貼近幼兒生活的圖畫書,更能得到他們的喜愛。如通過問卷星調查哪個是幼兒最喜愛的“線上閱讀” 故事?有50%的幼兒都特別喜歡《聰明的小鴨子》。這個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老師對動物角色的語氣變化的處理較為明顯;畫面呈現一張可愛的小鴨子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孩子們......,這個故事吸引孩子最大的亮點,在于弱化了故事動態(tài)畫面,更多的專注于傾聽老師的聲音、有語氣渲染的故事情節(jié)。
繪本的選擇一定要考慮年齡的適宜性。小班段孩子年齡小,識字量低,適合多畫面少文字的親子閱讀本。通過家長反饋、資料查閱和教師用書的參考,老師收集一套適合托班幼兒的書單。
(二)走出閱讀誤區(qū),建立正確的閱讀觀念
有些家長會說:“我們每天都讀的”,“有時會帶孩子讀下,有時忙就算了”;大部分家長反饋說:“不知讀什么樣書,所以沒到做到每天堅持,老師能推薦一些嗎?”針對如何做好親子閱讀這個問題,我做了深入的思考。在引導孩子閱讀時,存在著”閱讀只為識字、一定要說出道理、只讀字不讀圖、不跟孩子互動”等區(qū)。告訴家長親子閱讀的技巧: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故事從封面和封底開始;把繪本演出來;和孩子分享閱讀感受;將生活融入繪本;把繪本玩出花樣。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三)讓繪本“漂流”起來
漂流閱讀旨在探討如何在閱讀活動中節(jié)約成本,同時促進知識的“漂流閱讀”這一創(chuàng)新概念,即通過共享書籍資源、減少個人購買等方式來降低閱讀成本。
為了讓我班的娃每天都有書可讀,讓家長們不再為娃挑選繪本而苦惱,我班實行了“圖書漂流”活動?;顒娱_展情況如下:老師把整理好的閱讀書單發(fā)布到家長群,讓家長們和孩子們商量選擇一本最喜歡的繪本購買。讓小朋友把繪本帶到幼兒園,老師把繪本編號。小朋友每天輪流把繪本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一通過這種分享閱讀的方式,不單為家庭節(jié)約了成本,達到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時一個學期下來,娃們的閱讀量達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這項活動得到了家長高度認可。
“圖書漂流”的推進,也存在著一些困難,比如有些小朋友帶回家忘記帶回幼兒園,老師每天提醒朋友交換繪本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很難堅持等。堅持做一件事,雖然困難重重,做為一位幼兒園老師,只要對孩子有利的事,我一定會堅持。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肖陽.0-3歲嬰幼兒早期閱讀特點與指導原則[J].上海托幼,2021(9)
[3]葉劍虹.“新小班”閱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經驗[J].上海托幼,2018(4)
[4]姚莉莉.閱讀E空間--構建幼兒分享閱讀新模式[J].上海托幼,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