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運用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語言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培養(yǎng)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痹诖?,筆者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作了一定的探究。
一、優(yōu)化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在初中階段,語文作為學習的一個重要科目之一,要求學生掌握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了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之后,才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的語文應用中得以很好的體現,才能夠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他們逐步的掌握語文學習技巧,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提供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須保證學生能夠正確的把握課本內容,將課本上所要求掌握的知識與能力掌握清楚,為以后的繼續(xù)學習,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以便于能夠對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拓展,教師首先應當做的事情就是立足于教材,先將教材知識給學生講解清楚,再給學生進行拓展延伸。在拓展延伸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講解作者背景,作者的經歷等方面入手,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講解該篇文章的視頻,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二、強化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要求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將書本當中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表達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充分的發(fā)揮出自己教師的作用,首先給學生們講解具體的基礎知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才有助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以后的語言表達當中。那么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因為學習成績差對學生缺乏教學耐心。相反,老師必須通過正確的教學措施,指導每一位學生學好語文這個關鍵科目,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發(fā)展自己言語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老師為了加強學生的語言應用性,就需要在課堂中鼓勵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比如,有些同學由于小學階段的基礎較差,在進行語言組織時,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句子,這就導致他們的語句不通順,影響整體的語文水平,也會在考試當中丟掉一定的分數。此時,老師可以專門利用一節(jié)課,給學生講解基礎的句法結構,必須有主語,謂語等,同時還應注重語句的順序,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語文知識點。逐步強化基礎知識,鞏固語文內容。
三、體會語言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收入初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多是名家作品,這些文章語言成熟,情感豐厚,具有非凡的教學價值。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就不能只淺層次分析語言,更要引導學生深度挖掘語言背后潛藏的情感,幫助他們掌握情感表達方法。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散文飽含著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之情,它以平實含蓄的語言表達了真摯細膩的情感,有力詮釋了母愛的內涵。為了讓學生深入領會這份情感,筆者有意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感悟字里行間毫不張揚的母愛。首先,筆者讓學生從略讀入手,整體感知文本,歸納出文章的大概內容,初步感悟母親形象的偉大,然后利用課文音頻進行師生共讀,讓學生帶著情感找出文中描寫“我”與“母親”的詞句。有學生找出描寫母親的詞句“悄悄地、撲過來、忽然不說了、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筆者趁勢提問:“我們可以從這些語句中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結合這些詞句認識到,這是一位飽受病痛折磨卻時時不忘細心呵護癱瘓兒子的母親。在此基礎上,筆者再設置情境:“如果你們是文中的‘我’,母親的離開會給你們帶來怎樣的心情?”此時,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他們反復研讀品味相關詞句,仿佛親身體驗到了‘我’對母親的懷念和愧疚。最后,筆者會讓他們思考:“文中用大量的語言來表現燦爛而絢麗的菊花,你們認為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快就將情感融入其中,他們認識到菊花正是偉大母愛的寫照,寄托著作者對生命的渴望和眷戀之情。這有效幫助他們學習到了語用過程中的情感表達技巧,為他們提高語言運用奠定了基礎。
四、重視語言實踐,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即使是還沒有走出校園的初中生,也一樣需要與別人進行交流溝通,準確的語言表達,是檢驗他們語言運用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主要依靠讀、說、寫三種方式完成語言實踐。在語言運用要求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符合邏輯規(guī)律的、高質量的“說”的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先對知識問題進行思索,然后教師把問題進行拆分和細化,讓學生把這些小問題一一進行解說,這樣使教學的目的比較明確,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反復閱讀一些優(yōu)秀精美的文章語句,通過重復性的背誦和朗讀活動進行語言積累,在朗讀過程中對語言知識進行梳理和分析,然后整合成自己的語言形式,加深自己語言運用的功底。學生掌握了“說”和“讀”,教師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寫作運用能力,利用自己“說”和“讀”的語言積累,把這些語言進行轉化,組織并運用語言準確表達和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以便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語言運用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全面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重視語言文字的作用,通過多元化的渠道來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以此來保證語文教學體系的完整以及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