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新課程標準下單元整體教學改變了以教師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從單元整體教學內涵入手,理清單元整體教學思路;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設定教學目標;重視實踐活動,設計驅動探究任務;完善單元整體評價,提升教學綜合教學質量。依托單元整體教學活動設計,形成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促進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核心素養(yǎng);新教材
作者簡介:姜佳麗,南通市崇川初級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為深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新課標對初中英語教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依托新教材內容特征,通過整合教材中的單元內容,梳理單元內容之間的密切關系,形成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方法,促進初中英語單元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發(fā)展。
一、明確單元整體內涵,深挖教學問題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要強化素養(yǎng)立意,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內容概念,價值,確立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驗,對單元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建立單元內各語篇內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引導學生基于對各語篇內容的學習和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的達成。
然而以往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對新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意識欠缺,以七年級為例,新教材改版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但是部分教師對于新教材詞匯量、句型難度等沒有正確的認知,對于拓展延伸板塊的內容也沒有組織相應的活動,因此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存在低效問題。
其次,以往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的設計缺少實踐性,且部分教學任務設計并沒有關注學生的具體學情,單純關注知識、技能的學習,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缺少足夠的關注,學不能用成為學生當下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影響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升。
以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的設計不完善,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評價并沒有發(fā)揮出對課堂教學的引導、診斷作用,對學生的學習也缺少系統(tǒng)的關注,影響了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基于上述幾方面因素,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充分落實新課標要求,凸顯新教材在各方面的優(yōu)勢特征,從核心素養(yǎng)內涵入手,從學生的學情入手,搭建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英語實踐活動平臺,共同促進初中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
二、依托核心素養(yǎng)要求,深挖教材優(yōu)勢
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教學中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核心素養(yǎng)確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與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關注單元的整體性,每個單元的開篇清晰呈現(xiàn)每單元的主題和任務目標,且在原來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詞匯量和語音板塊,更加注重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yǎng),增添了綜合板塊(Integration),完美融合了舊版本的Integrated skills(綜合技能)和Task(任務)板塊,從整體上分析更加關注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不僅如此在新教材的最后還增加了Further study(拓展學習)板塊,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拓展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因此,在新課標指引下,教師要充分關注新教材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優(yōu)勢,為學生學習、理解、實踐英語搭建系統(tǒng)的學習平臺,為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為例,本單元作為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開篇內容,以“New school,new friends,new start!”(新學校,新朋友,新開始!)為主題。本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子主題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通過對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Pronunciation、Integration等板塊內容的分析,再結合Assessment、Further study和Workbook等板塊內容,考慮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基礎,對本單元的教學可以進行單元整體視角下的整合與分析,對單元內容進行微調:
核心主題:新學校、新朋友、新開始
板塊1:認識新同學、新老師(Integration:Part C認識新老師;Welcome to the unit:Part B認識新同學)
板塊2:介紹自己、新同學、新朋友(Reading:介紹自己和新同學;Grammar:Simple present tense介紹新朋友;Integration:Part A介紹新朋友)
板塊3:重新介紹自己(Integration:Part D2重新介紹自己)
通過對單元整體內容的整合與分析,梳理之后的單元內容與本單元開篇的教學目標更加匹配,比如認識新同學、認識新老師對應單元目標中的一、二、四條,介紹自己、新同學、新朋友和重新介紹自己板塊對應第三個教學目標。
從新課標要求入手,從教材內容安排特征入手,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分析,使得整合之后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學情,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單元整體內涵,對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也能產生積極影響。
三、重視實踐探究活動,設計驅動任務
新課標指出英語學科活動設計要秉持體驗中學習、實踐中運用、遷移中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真實問題展開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激活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將知識遷移、運用到具體問題解決、實踐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學思結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單元整體視角下,基于單元主題意義、核心素養(yǎng)內涵以及整合之后的單元教學內容,教師要善于搭建實踐活動平臺,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主動梳理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從而建立起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也能將現(xiàn)有的英語知識遷移運用到不同場景中,運用英語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
同樣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單元的教學為例,在實踐活動組織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單元課時目標,教師可設計銜接性、實踐性的活動任務,為學生搭建學習、理解、遷移、運用知識的平臺,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綜合質量的目標。以“Welcome to Class l.Grade7”為例,實踐活動設計可按照以下思路:
任務1:獲取同學基本信息,概括語篇內容。本任務屬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內容,主要考查學生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描述與闡述、分析與判斷等能力。
任務2:分析語篇文本特征,并正確運用;本任務屬于應用實踐范疇,考查學生分析判斷與內化應用能力。
任務3:介紹自己和同學,表達友好交往意愿;本任務屬于遷移創(chuàng)新范疇,主要考查學生推理與論證、想象與創(chuàng)造、批判與評價等多方面能力。
每個任務的設計與上一個任務都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三個任務銜接起來共同構成了整個學習任務,學生在每個實踐活動中都能夠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實踐力,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以任務3為例,在推斷與寫作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進行自我介紹、組內成員設計相互介紹的海報,在介紹過程中,需要學生充分、合理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看看哪個小組設計的海報最具創(chuàng)意。在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學習層次的不同提供學習支架;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小組,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比較輕松、靈活的學習氛圍;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小組,則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如“Talk about name、 age 、looks、character and hobbies.”等,為學生提供更加明確的學習思路。
單元整體視角下,實踐活動任務的設計,不僅可以將整個單元的學習任務梳理得更加清晰,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閱讀、表達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等多方面能力。
相比較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實踐能力,同時實踐活動、探究活動的設計,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有效促進了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四、關注單元整體作業(yè),落實“雙減”要求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單元整體視角下作業(yè)設計要以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為基礎,從每個課時作業(yè)存在的問題入手,設計單元整體視角下的綜合作業(yè),同時結合“雙減”政策要求,設計多元化、多層次作業(yè),以鞏固單元整體學習效果,同時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然而以往單元整體教學中,作業(yè)設計往往缺少層次性,大部分作業(yè)以書面作業(yè)為主,缺少層次性、實踐性特征,學生無法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作業(yè)活動中,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單元整體視角下英語作業(yè)設計應突破傳統(tǒng)英語學科教學思路,從學生學情入手,結合“雙減”政策要求,圍繞單元主題,設計綜合性、實踐性作業(yè),以鞏固學生單元知識學習質量,拓展學生英語實踐運用思路,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標。
如“Fashion”單元中增加了部分中國文化元素,如“Qipao”和“Hanfu”,因此在作業(yè)設計中,教師可以從傳統(tǒng)文化內涵入手,在傳統(tǒng)書面作業(yè)基礎上,增添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實踐作業(yè),鼓勵學生用現(xiàn)有英語知識描述傳統(tǒng)文化,如介紹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講解中國故事等,這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信,更加深刻地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上述單元為例,結合單元中涉及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設計綜合實踐作業(yè),如用英語介紹旗袍和漢服,了解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來龍去脈,在搜集整理信息、梳理內容、撰寫相關故事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
基于新教材中的拓展學習等綜合實踐板塊,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中,還可以添加跨學科作業(yè)板塊,以英語學科為中心,銜接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知識,搭建實踐活動平臺,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借助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初三年級為例,教師可以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以情境化問題引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同學們,即將進入畢業(yè)季,回想初中三年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呢?請根據(jù)以下提示用英語寫一篇畢業(yè)演講稿投給英語報社,內容要包含如下要點:
1.回首三年,美好畫面記憶猶新;
2.交到了最珍貴的朋友,結識了最可愛的老師;
3.努力學習各門功課,永不放棄;
4.分別時刻,踏上新的征程,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5.補充一兩點有關信息或想法。
從學生的經歷入手,以初三學生具體生活為出發(fā)點,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初中三年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生活進行總結和暢想,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通過多樣化作業(yè)活動設計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且能有效拓展學生英語學習思維,最終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五、完善單元整體評價,提升教學質量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單元整體視角下教學評價要伴隨著學生學習的過程,結合新教材中評價板塊,設計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為一體的綜合性評價活動,發(fā)揮評價的引導、診斷作用,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后續(xù)教學活動設計提供明確的方向。同時將評價融入學生課堂探究活動中,最終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如在探究情境設計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鏈設計的模式,一則引導學生思路,二則借助問題鏈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特征,內化文本特征,引導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學會創(chuàng)新運用。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 Step 8 Read and think板塊中,可設計如下問題鏈:
1.What does Millie say to introduce her classmates?Why does she use an inverted sentence?
2.What does Millie think of her classmate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classmates? Can you think of some adjectives?
…
通過問題鏈設計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問題的設計層層進階,在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語言評價,通過語言評價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同時也找準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還可以結合新教材評價板塊,通過評價量表引導學生自主評價、互相評價,教師和所有學生一起核對答案,評價學生內化語言表達的效果,從而達到評價的引導作用,促進當堂課質量提升的同時也能為后續(xù)單元教學提供思路。
六、結語
總而言之,單元整體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立足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單元整體教學內涵入手,理清教學思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依據(jù),科學設定單元教學目標;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單元目標為圓心設計驅動任務,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理解、遷移、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問題的平臺和機會;完善單元評價體系,將教、學、評巧妙融合,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引領作用,促進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慧芳,陳衛(wèi)兵.主題引領下初中英語單元結構化知識的建構和案例分析[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4(9):59-63.
[2]劉桂萍.主題語境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2024(26):51-53.
[3]王宏梅.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應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2024(26):69-71.
[4]劉斯梅.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4(27):67-70.
[5]康婷.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初中英語單元主題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4(25):72-74.
[6]曾雯,王春節(jié),林爽.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以外研版《英語》(新標準)七年級上冊Unit 1為例[J].英語學習,2024(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