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人們獲取知識、欣賞藝術、了解歷史的重要場所。而在博物館中,策展方法的選擇和應用直接影響到展覽的效果和觀眾體驗。本文將對現(xiàn)代博物館展示語境中的策展方法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博物館策展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現(xiàn)代博物館;策展方法;展示語境;觀眾體驗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19—235—03
在當今這個數(shù)字化、信息化的時代,觀眾的參觀需求和體驗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渴望看到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展覽,希望通過互動和參與來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意義。因此,現(xiàn)代博物館的策展方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以適應觀眾的需求和期待。博物館是現(xiàn)代社會中重要的文化機構,其展示的語境和策展方法對于觀眾體驗和博物館的職能發(fā)揮具有重要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博物館的策展方法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傳統(tǒng)的以藏品為中心的展示方式,逐漸轉向了以觀眾為中心的策展模式。
一、現(xiàn)代博物館展示語境的特點
(一)多元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博物館的展示內容也在不斷擴展和深化,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一方面,現(xiàn)代博物館開始關注社會領域的展示內容。例如,一些博物館會設立社會歷史展覽,通過展示社會變革、文化沖突等主題,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遷。有的博物館還會關注當代社會問題,如環(huán)境保護、人權保障等,通過展覽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和關注。另一方面,科技領域的展示內容也在現(xiàn)代博物館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許多博物館開始設立科技展覽,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創(chuàng)新應用。這些展覽不僅讓觀眾了解科技的最新動態(tài),還能通過互動體驗等方式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科技的魅力。
隨著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重,許多博物館開始設立環(huán)保主題展覽,通過展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美麗與脆弱、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主題,引發(fā)觀眾對環(huán)境保護的關注和思考。一些博物館還運用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自然環(huán)境體驗,讓觀眾更加深入地感受自然的魅力。
(二)互動性
現(xiàn)代博物館確實非常注重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在過去,博物館往往只是被動地展示文物和藝術品,觀眾也只是簡單地觀看和欣賞。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觀眾需求的變化,現(xiàn)代博物館開始積極探索新的展示方式,以吸引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其中,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是現(xiàn)代博物館常用的手段之一。通過多媒體技術,博物館可以將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出更加生動、形象的展覽。觀眾可以通過觸摸屏、投影儀等設備與展覽進行互動,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背景。
而虛擬現(xiàn)實技術則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和文化。通過佩戴虛擬現(xiàn)實頭盔或使用手機等設備,觀眾可以進入虛擬的博物館空間,與展品進行互動和交流。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內涵和價值,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除了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現(xiàn)代博物館還采用了其他多種互動手段,如觀眾投票、互動問答、手工制作等。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還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背景和意義。
(三)體驗性
現(xiàn)代博物館的展示方式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tǒng)的靜態(tài)展示,更加注重觀眾的全方位體驗。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布置,博物館為觀眾打造了一個個獨特而富有吸引力的展示空間。場景再現(xiàn)是現(xiàn)代博物館常用的展示手段之一。通過還原歷史場景、模擬自然環(huán)境等方式,博物館將觀眾帶入到一個特定的時空中,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和文化。這種展示方式不僅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還讓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背景。聲音和光線也是現(xiàn)代博物館營造氛圍的重要手段。通過恰當?shù)囊魳?、音效和自然光、燈光等元素的運用,博物館能夠為觀眾營造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圍。例如,在展示古代文明的展覽中,低沉的音樂和柔和的光線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氛圍;而在展示現(xiàn)代藝術的展覽中,明亮的燈光和動感的音樂則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一種現(xiàn)代而活躍的氛圍。
在此基礎上,現(xiàn)代博物館還注重觀眾的感官體驗。通過觸摸、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特點和內涵。例如,在展示自然歷史的博物館中,觀眾可以觸摸到真實的動物標本、聞到自然的氣息,甚至品嘗到一些特色食品,從而更加直觀地感受自然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二、基于展示語境的現(xiàn)代博物館的策展方法
(一)以觀眾為中心
在當今社會,觀眾的需求和興趣日益多樣化,博物館策展方法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以觀眾為中心的策展方法是現(xiàn)代博物館的重要特征之一。這種方法強調從觀眾的需求和興趣出發(fā),設計出符合觀眾口味的展覽。具體來說,策展人需要深入了解觀眾的文化背景、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信息,以此為基礎設計出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展覽。策展人需要通過市場調研、觀眾反饋等方式了解觀眾的需求和興趣。例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可以設計不同主題的展覽;對于專業(yè)人士和普通觀眾,可以提供不同深度和廣度的展品和解讀。通過這樣的方式,博物館可以更加精準地滿足觀眾的需求,提高觀眾的滿意度。通過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提供參與式體驗等方式,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和展覽主題。例如,可以設置觀眾投票、互動問答、手工制作等活動,讓觀眾在參與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此外,以觀眾為中心的策展方法還需要注重展覽的可讀性和易懂性。策展人需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圖像,將復雜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給觀眾。并提供多種輔助材料和解讀方式,如講解員講解、多媒體展示等,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展覽內容。
(二)多元化的展示方式
現(xiàn)代博物館作為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橋梁,其策展方法的選擇和應用對于呈現(xiàn)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今這個數(shù)字化、信息化的時代,觀眾對于博物館的期待也在不斷提高,他們渴望看到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展覽。因此,靈活運用多元化的展示方式成為現(xiàn)代博物館策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多媒體技術,策展人可以將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更加生動、立體的展覽。例如,通過投影儀和觸摸屏等設備,觀眾可以直觀地了解展品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制作工藝;通過環(huán)繞音響和燈光效果,觀眾可以沉浸在特定的歷史或文化場景中,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樣。
虛擬現(xiàn)實技術則為現(xiàn)代博物館帶來了全新的展示可能性,通過佩戴虛擬現(xiàn)實頭盔等方式,觀眾可以進入一個虛擬的博物館空間,與展品進行互動和交流。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觀眾親身感受歷史和文化。例如,一些博物館運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還原古代城市、戰(zhàn)場或宮殿等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的輝煌;還有一些博物館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觀眾參與歷史事件的模擬,深入理解歷史進程和人物性格。
除了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xiàn)實技術,現(xiàn)代博物館還可以運用其他多種展示方式,如增強現(xiàn)實技術、3D打印技術等。這些技術手段不僅豐富了展覽的內容和形式,還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參觀體驗。在運用多元化展示方式的同時,現(xiàn)代博物館還需要注重技術的更新和維護。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新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層出不窮。博物館需要保持對新技術的關注和應用,及時更新和升級展示設備和技術手段,以確保展覽的先進性和吸引力。與此同時,現(xiàn)代博物館還需要關注觀眾的反饋和需求。不同的觀眾群體對于展示方式的需求和喜好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博物館需要在策展過程中充分調研觀眾的意見和建議,根據觀眾的需求和興趣調整展示方式和內容,以提供更加符合觀眾口味的展覽。
(三)重視體驗和互動
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是現(xiàn)代博物館策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互動可以是通過多媒體設備實現(xiàn)的,比如觸摸屏、投影設備等,也可以是通過物理裝置完成的,如可觸摸的模型、可操作的機關等。這些互動環(huán)節(jié)不僅增加了觀眾對展品的興趣,還讓他們有機會親自體驗展品背后的故事或科學原理。例如,一些自然歷史博物館允許觀眾通過模擬設備親手挖掘“化石”,或是在互動展臺上操作各種科學實驗。這樣的活動讓觀眾從被動的觀看者變?yōu)橹鲃拥膮⑴c者,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體驗和記憶深度。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博物館已經可以通過手機APP、智能導覽設備等手段為觀眾提供定制化的導覽服務。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安排選擇導覽路線和解說內容,甚至可以通過AR(增強現(xiàn)實)技術在展品上獲取額外的信息和視覺效果。這種個性化的導覽方式不僅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還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
除了上述兩點,現(xiàn)代博物館還可以通過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互動性。這些活動為觀眾提供了與專家、藝術家和其他觀眾交流的平臺,讓他們有機會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在重視觀眾體驗和互動的同時,現(xiàn)代博物館還需要關注觀眾的反饋和建議。通過調查問卷、在線評價等方式收集觀眾的意見,及時調整展覽內容和互動設計,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和期待。
(四)注重學術研究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觀眾對于博物館的展覽品質和深度要求越來越高。現(xiàn)代博物館策展方法應該注重學術研究,通過深入研究和挖掘展覽的主題和內容,提高展覽的專業(yè)性和學術性。這不僅能夠提升博物館的學術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還能夠為觀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有深度的文化體驗。同時,博物館還需要關注學術研究的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動文化的產業(yè)化和普及化,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因此,注重學術研究成為現(xiàn)代博物館策展方法的重要方向。
首先,注重學術研究能夠提高展覽的專業(yè)性和學術性。博物館策展人員通過深入研究和挖掘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的脈絡和內涵,從而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更加專業(yè)、嚴謹?shù)恼褂[。這樣的展覽不僅能夠滿足專業(yè)人士的學術需求,也能夠提高普通觀眾的認知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其次,學術研究有助于發(fā)掘和展示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博物館中的文物和藝術品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科學信息,通過深入研究和分析,策展人員可以揭示這些遺產的多重價值,包括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等。這樣的展覽不僅能夠讓觀眾欣賞到文物和藝術品的美感,還能夠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文化遺產背后所蘊含的人類智慧和精神追求。同時,學術研究能夠推動博物館與學術界、藝術界的合作與交流。博物館作為文化機構,與學術界、藝術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學術研究,博物館可以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發(fā)展。此外,博物館還可以與藝術家、設計師等合作,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藝術性和創(chuàng)意性的展覽設計,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視覺體驗。
在注重學術研究的過程,現(xiàn)代博物館還需要關注學術研究的成果轉化和應用。學術研究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學術界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社會價值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博物館需要積極尋求與企業(yè)、媒體等機構的合作,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市場潛力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推動文化的產業(yè)化和普及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代博物館展示語境中的策展方法是一個復雜而多元的話題,需要綜合考慮觀眾需求、展示內容、技術手段等多個因素。通過科學合理的策展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示博物館的職能和價值,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推動博物館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偉.陳列展覽:讓新時代下的博物館充滿活力——從“致敬大師”展的成功淺析策展的重要性[J].走向世界,2019(31).
[2]于涵璋.當代西歐博物館策展人角色差異性初探[J].史學月刊,2019(5).
[3]周藝璇.櫥窗幻境:博物館科普展覽中展示語境的營造[J].藝術博物館,2022(3).
[4]許瀟笑.打開邊界的博物館——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實驗性策展實踐為例[J].博物院,2020(4).
[5]李靜宜,徐衛(wèi)民.“參與式博物館”四種參與模式在我國博物館策展實踐中的適用性分析[J].東南文化,2022(6).
[6]許瀟笑.試論現(xiàn)代博物館文化中策展思維的轉變[J].藝術與民俗,2019(2).
[7]王方,楊建華.“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的策劃與設計[J].藝術與民俗,2020(4).
[8]許捷.科學文化的博物館表達——黑龍江工程學院工程文化博物館的策展思考與實踐[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9(6).
作者簡介:趙亞玲(1988—),女,漢族,甘肅酒泉人,本科,文博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博物館研學、博物館展覽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