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課堂教學是要關(guān)注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在40分鐘里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與提高。如建構(gòu)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訓練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數(shù)學素養(yǎng)等。要完成這些課堂目標,40分鐘的課堂教學必須是高效的。但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常常覺得要有這樣高效的課堂,卻有些困難。主要原因在于有部分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這些學生就是我們所說的差生,如果老師不顧這些學生,只是一味向前沖,那么,這些學生就越來越跟不上步伐,漸漸地就脫節(jié),那就永遠也無法補救了。
一、首先,我們應(yīng)按差生的不同特點,把差生分類,再進行轉(zhuǎn)化。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差生分為三類:第一類:學習成績較差,其他素質(zhì)尚可,而且也比較勤奮,這類孩子主要是學習方法上有問題,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第二類:學習成績很差,接受能力不強,而且比較懶惰,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學習自覺性,不能完成學習任務(wù)。第三類: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學習勁頭不足。這類學生主要是沒有立下自己的人生志向,學習缺乏動力。
二、注意運用對差生的轉(zhuǎn)化方式。首先,要熟悉他們——真實評估差生學習能力。每位學生的智商不同,在課堂上所呈現(xiàn)的學習能力也就不同,老師要面對這個現(xiàn)實。我們對差生的智商、學習環(huán)境、學習態(tài)度等都要心中有數(shù),不貶低他們,也不“揠苗助長”,搞的兩敗俱傷。我們對他們的成功教育是讓他們在自己智力基礎(chǔ)上進行學習與發(fā)展,并且愿意學習。其次,我們要走近差生——讓他們要買我們的“帳”。差生敏感而脆弱,有的逆反心理強,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持抵擋情緒,因而我們的輔導常常是吃力不討好,我們就會認為這孩子沒救了,對他的轉(zhuǎn)化失去了耐心,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我們的好心輔導并不“買賬”。老師要走進孩子的心底世界,讓他們接收我們,才會接受我們的幫助,也才會配合我們的輔差工作。
三、加強對差生課堂輔導,課堂中多給差生提供學習和展示的平臺,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差生的輔導盡量放在課堂中,因為他們下課也想玩,這就需要提高課堂中的輔導效果。如果課堂輔導老師不落實。只顧打擊和埋怨學生,那么差生輔導就走進了死胡同。此外,在課堂中,應(yīng)安排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互議互學”議重點、難點、疑點,同一小組程度不同的學生都有,這樣既有利于差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促進差生的思維,又有利于差生聽取優(yōu)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開拓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