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是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在中職教育中,我們經(jīng)常要面對一些特殊的學生,他們可能在學習成績、行為習慣等方面稍差一些,但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和自我價值感正在塑造當中,自尊心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應當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那么,中職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如何有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呢?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
我們教學的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興趣愛好和能力。我們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優(yōu)勢和困難,關注學生的個性、想法和發(fā)展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教學計劃,給與每個學生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
二、在與學生交流時注重言辭和方式方法
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中的言語和行為方式會影響到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該采用積極的鼓勵性、支持性的話語來教導學生,而不是用侮辱性、挖苦性的語言去刺激學生,要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為目標。教師在批評和表揚學生時,也要做到客觀,做到公正,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指導和鼓勵,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活動,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機會和挑戰(zhàn)。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活動,并及時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肯定他們的能力,鼓勵他們努力和進步,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的欲望,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并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潛力和價值,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自我認同感。
四、提倡尊重與公平,建立正向的人際關系和氛圍
尊重與公平是維護學生自尊心最起碼的重要基礎。中職教師對待所有的學生,應當保持平等和公正的態(tài)度,不偏袒任何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被關懷和尊重。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尊重,提倡尊重、包容和團結(jié)的價值觀,并教給學生正確處理沖突和糾紛的方式方法。除此,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團體活動、社會實踐等,努力促成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相互幫助,為學生營造正向的友善和支持性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氛圍,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
綜上所述,中職教師通過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在與學生交流時注重言辭和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提倡尊重與公平,建立正向的人際關系和氛圍等可以有效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在中職教育中,教師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中職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以更好地履行這一使命。
參考文獻:
[1]王明.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保護學生自尊心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
[2]李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保護學生自尊心的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