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害怕失敗,我從來沒有面試過,我擔心面試官不友好,所以我不敢去面試,怎么辦?我一直在逃避,但我知道我沒辦法一直逃避下去……唉,反正我就是沒有勇氣去面試?!?/p>
這個不敢去面試的人叫小米,大學畢業(yè)已有些時日,一直沒有找到工作。
小米說,自己一直在投簡歷,也有幾家單位邀請他面試,但不知道為什么,每每他走到應聘單位樓下時,就不敢抬腿再往前走了。有一次他繞著應聘單位的大樓走了十多圈,最終也沒進去。上星期,又有一個工作機會擺在眼前,但隨著面試時間臨近,他愈發(fā)猶豫起來。后來,面試的前一天,他給應聘單位發(fā)了封郵件,拒絕了面試機會。
小米說,現(xiàn)在只要一提起面試,自己心里就開始打鼓。他不知道該怎么解決這個難題。
面試恐懼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而小米的例子相當?shù)湫汀?/p>
害怕失敗,是面試恐懼的第一層原因。那害怕失敗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第一是害怕自我評價的降低,每個人都有一張關于自我的自畫像,這張自畫像通常是經(jīng)過了美化的,比現(xiàn)實中的自己要強一些,所以一旦我們失敗了,自畫像上的美化效果就消失了,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并沒有那么好,內心深受打擊。
第二是害怕他人評價的降低。我們對于他人的評價總是十分在意,如果我們自身覺得面試失敗是件很丟臉的事情,自然就會害怕別人也這么想,也覺得自己不夠好,對自己產(chǎn)生負面評價。
“第一次面試,我什么都不懂,也沒有經(jīng)驗?!?“如果面試官的問題我答不上來,怎么辦?”這是面試恐懼的第二層。這種恐懼,其實就是對未知的恐懼。
人為什么會對未知產(chǎn)生恐懼?
因為未知意味著你沒有經(jīng)驗可以借鑒,無法規(guī)避風險,也意味著你無法把控事態(tài)的走向,這種失控感又會使你產(chǎn)生挫敗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往往我們都愿意接受事物已知的一面,而下意識回避未知的一面。
面試官是整個面試的主導者,引導著整個面試的走向,應聘者擔心在面試中遇到咄咄逼人、脾氣不好、態(tài)度不友善的面試官,實屬正常。
面試恐懼其實也是一種社交壓力,容易引發(fā)面試者對于權威的恐懼心理。在面試環(huán)境下,面試官負責評估面試者的資格和能力,更像一個“領導者”和“權威者”的角色,面試者則是被審視、被評判的角色,一旦想象到自己處于下位者的畫面,就會有點瑟瑟發(fā)抖。
有面試恐懼的小米,有著想改變的愿望,他要如何做才能改變這種心理狀態(tài)呢?
小米的面試恐懼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很難在朝夕之間做出改變,所以不妨先理解自己的恐懼,允許自己心中還存在這種恐懼。當然,這并不是放任不管的意思,因為改變的前提正是接納,接納自己存在的問題,理解自己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問題,改變才有可能發(fā)生。
你也可以理解為,我們要正面對待這種恐懼,不否認、不逃避,才有心力去思考和解決它。
不僅面試失敗很正常,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失敗都很正常,沒有誰是不經(jīng)歷失敗的。一次面試失敗,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失敗的人,這種武斷的自我評價其實對自己不公平。過分聚焦于單次失利,并據(jù)此過早地進行自我評判,給自己打上“失敗者”的標簽,你會逐漸意志消沉、喪失斗志,成功的概率就更低。
并且,面試這件事不能“以結果論英雄”,應聘單位組織面試,是為了篩選出最適合某項工作的人,注意是“最適合”而不是“最優(yōu)秀”,你沒有面試成功,只能說明你不是最適合這項崗位的人,不能說明你不優(yōu)秀、你很差。
如果你總是糾結于別人怎么看待你的失敗,我告訴你四個字:大可不必。
大家都很忙,并沒有誰有時間去過多關注你,至少人們對你的注意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多。
過度的自我關注是產(chǎn)生社交壓力的一個核心原因,如果你把注意力全放在“別人對我評價好不好?”“別人會怎么想我?”這些念頭上,反而會阻礙你的行動,使你產(chǎn)生拖延,而你拖延的時間越久,你的恐懼就會越深。
即便是在真正的面試環(huán)節(jié),面試官也不會去過多關注某個人,因為他們一天要面對很多面試者,工作強度很大,他們只會關注面試者是否具備應聘單位需要的各種能力,其他方面不是他們的關注點。
對于缺乏面試經(jīng)驗的人來說,把前期準備做充分是必要的。
在面試前夕你可能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怎么知道面試官會問哪些問題?我又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呢?你可以了解應聘公司的相關信息;明確應聘職位的需求、職責;準備一段簡潔清晰又突出自身亮點的自我介紹;準備一些常用問題的答案,例如“你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你為什么選擇我們這個單位?”等。
需要注意的是,預先準備的目的并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在于放松,以及構筑你內心的自信。也許準備的內容最終沒能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起作用,但在準備過程中,你的焦慮在轉移,壓力在減小,恐懼在減弱。一次比較充分的前期準備,相當于一次小考,有了小考的經(jīng)驗,在面對真正的面試,也就是大考時,你能從容淡定許多。
面試前,你不要去設想面試官一定是“不友好的”,要放下你心中的預想。在面試中,你可以把面試官都當成“蘿卜白菜”,就會減少害怕。
不過,這種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除非你有豐富的面試經(jīng)驗,或者心理素質極強,但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人,一般也不會有面試恐懼。所以,如果你實在避免不了對面試官進行揣測,那我建議你寧可往好了揣測,也不要往壞了去揣測,即把面試官想象成一個面帶微笑的、態(tài)度親切的、情緒穩(wěn)定的人,而不是一個面無表情、態(tài)度冷漠、脾氣暴躁的人。重要的是不要自己嚇唬自己,正因為一件事情做起來不容易,我們才要多聯(lián)想積極的一面,給自己鼓勁兒,而不是打擊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