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育是入黨啟蒙教育的主渠道,紅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傳承,紅色基因植根于紅色文化,將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建設,有利于發(fā)揮紅色文化育人功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文章闡述分析將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一體化入黨啟蒙教育內涵和重要意義以及存在問題,提出革新教育思路、形成合力、加強培訓、優(yōu)化設計、豐富實踐五個方面具體措施,探索構建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立體模式。
【關鍵詞】紅色基因|入黨啟蒙教育|大中小學一體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2021年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從小培養(yǎng)少先隊員共產主義理想和道德的萌芽,在少先隊員心中埋下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的理想的種子。
紅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緬懷革命先烈、參觀紀念場館,并強調,“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盵2]
紅色基因植根于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帶領廣大人民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共同創(chuàng)造的先進文化,是大中小學一體化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少先隊員來源于中小學,而個體的成長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是個不間斷的過程,因此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一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一體化啟蒙教育的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多以傳統(tǒng)的授課、唱紅歌等形式為主,缺少大中小學一體化培養(yǎng)的聯(lián)動機制和培養(yǎng)路徑,需積極尋求橫向上互相銜接的紅色基因傳承建設,搭建縱向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學習理念。
一、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教育的意義
(一)提高大學生黨員質量的重要途徑
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的培養(yǎng)都是連續(xù)的從校門到校門,缺乏社會生活直接體驗,對當今一些社會思潮缺乏辨別能力,“精致利己主義”“躺平主義”等正逐步瓦解部分青年學生的心理防線,導致他們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感不高,愛黨愛國觀念薄弱,對黨史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不夠。入黨啟蒙教育是學生了解黨的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黨的理論知識的宣講,讓大學生明確自己要入的黨是怎樣的,將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通過聆聽觸動人心的革命故事、到紅色教育基地實踐學習,能夠清除學生思想誤區(qū),加深學生對共產黨的理解和認識,將對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逐漸轉變?yōu)閮刃慕邮埽⑿纬沙醪降恼J同。因此,做好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是提高入黨積極分子政治素質,從而進一步提高黨員發(fā)展質量的重要途徑。
(二)學生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
入黨啟蒙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充分發(fā)揮“以文化人”作用,有助于全面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是高校開展好理想信念教育、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入黨啟蒙教育相關內容最有說服力的“思想武器”。一是紅色基因具有突出政治屬性和明顯的時代性,能夠提高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在改革中的政治站位。紅色基因作為一種政治文化基因,既遵循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自身又具有鮮明的時代品格。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是引導大學生真正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戰(zhàn)士的重要策略。二是紅色基因具有豐富內涵且形式多樣,能夠在入黨啟蒙教育中高舉思想旗幟。紅色基因包含的時代價值、理想信念追求等方面能夠優(yōu)化入黨啟蒙教育工作的內容供給,同時,紅色基因多樣化的載體還能夠為入黨啟蒙工作深化理論拓展、實踐方法等提供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路徑優(yōu)化,呈現創(chuàng)新形式。
(三)學生發(fā)展成長的實踐需要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重要陣地,從小學起開始給予正確政治方向指引,尤其是將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內涵的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向廣大青年學生宣傳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有助于提高學生民族認同、激發(fā)學生愛黨愛國情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政治理想,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3]
二、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的困境
(一)頂層設計不完善
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過程,沒有對應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段的具體目標。僅僅是“傳承紅色基因,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小學、中學、大學等學段需要達到的具體教育目標沒有明確,缺少衡量標準導致教育效果良莠不齊。[4]
(二)學習內容和重點不明
一是缺少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目前紅色教育在大中小學中沒有明確的課程,僅僅是融入思想政治課程或專業(yè)課程中,課程存在重復無效內容或超前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構建完整的紅色教育理論體系,從而影響了教學成果。二是缺少完備的教材體系,紅色教育的教學內容一般會穿插出現在歷史課本或政治課本中,沒有專業(yè)完備的教材體系,而網絡教學資源或授課教師自行準備的授課內容缺少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三是教學內容與大中小學各學段需求結合銜接不緊密,由于缺少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導致學習內容與青少年年齡不相匹配,從而出現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教學內涵的情況。
(三)入黨啟蒙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創(chuàng)新不足
一是方式單一,目前教學過程中多數是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大多為單向灌輸、照本宣科,學生在課程中參與感較少,無法形成良性互動,學生不容易產生思想和情感共鳴。二是形式單一,目前教學中大多采用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對于到紅色紀念場館進行社會實踐的活動較少,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或選用的教學案例大多脫離現實生活,使學生們難以模范學習。
(四)入黨啟蒙教育缺乏一體化機制
一是缺少規(guī)范要求,在傳承紅色基因的總體目標下,在如何開展和落實方面還未形成規(guī)范。二是大中小學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的過程和方式缺少監(jiān)督管理機制,對于課程體系沒有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管理。三是缺少評價體系,沒有建立健全教師進行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獎勵機制,難以保證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中的作用發(fā)揮。
三、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措施
(一)革新教育思路:培養(yǎng)一體化育人理念
一體化育人理念是大中小學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保障,想要更好地將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教育,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摒棄固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樹立大中小學一體化教育發(fā)展思想。[5]首先,政府有關部門要發(fā)揮統(tǒng)籌引領作用,積極與各類大中小學進行有效溝通,結合各類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教育的總目標和制度政策,為學校開展紅色基因融入入黨啟蒙教育提出可操作的工作方法。其次,大中小學校要將紅色基因作為入黨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秉持系統(tǒng)觀念,全局思想,牢固樹立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理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在傳承紅色基因過程中端正入黨動機,理解愛黨、愛國的深刻內涵,貫通學校間、學段間、學科間的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
(二)形成合力:整合各方相關資源,突出教育重點
在開展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時,要注重階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和家國情懷,將紅色資源貫穿到少先隊員至共青團員到中共黨員的階梯式育人中,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整合教育資源,開展多樣化教育。在小學少先隊員階段,通過上隊課、佩戴紅領巾、童心向黨等少先隊教育活動,開展政治啟蒙,在少先隊員心中埋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在中學共青團員階段,通過學習共青團歷史,開展紅色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在大學階段,通過黨史學習、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厚植愛國情感,有效推進黨團隊一體化教育的建設。
(三)加強培訓:提升思政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素質
有效推進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離不開教師關鍵作用的發(fā)揮,大中小學加強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相關教師的培訓,組織各種培訓活動,提高相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思想素質,通過培訓,思政教師充分運用自身技能挖掘優(yōu)秀紅色資源,在思政課上講好中國紅色故事,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而班主任、輔導員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在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中不斷強化班主任、輔導員的整體素質和建設職責,從而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促進入黨啟蒙教育一體化建設與日常工作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紅色基因的傳承,還有利于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工作的推進。
(四)優(yōu)化設計: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
在運用傳統(tǒng)理論教育方式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豐富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優(yōu)勢,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身份學生的需要選取恰當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師依托大數據共享平臺,運用VR虛擬現實、AI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將紅色故事、紅色景點、榜樣人物等重現學生眼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紅色文化。其次可組織少先隊員共唱紅色歌謠,舉行升旗儀式,集合共青團員講述團故事,觀看紅色影片,團結中共黨員誦讀《黨章》,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堅定紅色信仰,培養(yǎng)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最后,在五四青年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等特殊節(jié)日,組織大中小學的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以及黨員學生共同演繹紅色故事經典片段,在角色扮演中增強對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獲得思想上的啟蒙。
(五)豐富實踐:充分利用遼寧六地紅色資源,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大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地域優(yōu)勢,用好用活當地紅色資源,為學生入黨啟蒙教育提供學習材料。遼寧六地紅色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清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大中小學校利用遼寧紅色六地資源開展入黨啟蒙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廣大學生參觀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走進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錦州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撫順雷鋒紀念館等地,在實地參觀中鍛造學生的政治品格,增強入黨啟蒙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在新生入學階段邀請紅色宣講團走進校園,為大中小學新生講述紅色故事,上一堂生動的入黨啟蒙教育課,激發(fā)廣大學生的使命感,樹立遠大理想追求,以紅色基因提升大中小學黨建工作質量,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四、取得成果及應用效果
本研究以課題組所在高校及附屬小學、附屬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總結各階段教育的側重點和學生的特點,了解存在問題。根據目前各學段紅色教育現狀及學生需求分析,制定周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教育的路徑,進一步完善紅色基因傳承的理論研究體系,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研究學習。
目前課題組所在高校在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實踐成果,包括開展中小學中醫(yī)藥文化教育,推動實現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與皇姑區(qū)教育局共同簽訂中醫(yī)藥文化育人融入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戰(zhàn)略合作框架;正式簽約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大連校區(qū)金普新區(qū)教育局中醫(y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開展“中醫(yī)藥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專題研討會;承辦中醫(yī)藥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集體備課會;帶領附屬寧山路小學學生來我校參觀研學;來自附屬寧山路小學和家長以及四所附屬醫(yī)院的職工子女共計400余人開展“走進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冬令營活動”;陸續(xù)開展“大手拉小手 共同學黨史”等活動;組織學校教師以遼寧“六地”紅色文化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藝術黨課《故事里的紅色遼寧》,不僅在校內師生中展演,還向外拓展宣講活動范圍與影響,走進附屬中小學開展紅色主題的宣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五、結語
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現在處于探索和發(fā)展的階段,這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協(xié)作,由于課題研究時間有限,本研究仍有需完善之處,如更深入探索紅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學入黨啟蒙一體化教育的評價機制、效果考量,擴大調研范圍等。希望通過此研究,讓更多相關領域研究者加強對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入黨啟蒙教育作更細致的研究,共同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石莉萍.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歷史專業(yè)師范生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J].甘肅高師學報,2023,28(03):103-107.
[2]杜向輝.大中小學一體化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困境與對策[J].安順學院學報,2021,23(05):60-65.
[3]王蕾.傳承紅色基因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J].大學,2023(27):35-38.
[4]冉亞輝.傳承紅色基因在中小學德育中的重要價值及實踐策略[J].今日教育,2021(Z1):84-88.
[5]石書臣,張朋林.習近平關于紅色文化重要論述的德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1-6.
【基金項目:2023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23GXDJ-QN019);2022年度遼寧省中小學校黨建專項課題(項目編號:2022ZXXDJ-135)】
(作者簡介:張競文,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通訊作者:劉繼東,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楊書蔚、 陳思佳,遼寧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