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泳教學作為大學階段主要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之一,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提升學生的體質(zhì)水平,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救能力,在遇到危險時進行自我救助。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大學生游泳教學活動,優(yōu)化教學的技巧,創(chuàng)新游泳教學訓練方法,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從目前階段來看,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大學生游泳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影響到學生學習質(zhì)量?;诖饲闆r,此篇文章將從大學生游泳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對大學生游泳教學的技巧與訓練方法進行分析,并給出具體的實施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游泳教學;技巧與訓練方法
一、引言
在我國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意識到提升學生體質(zhì)水平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其中,大學生游泳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也得到大學生的喜愛[1]。大學生游泳教學過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技巧與訓練方法部分教學,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大學生游泳教學技巧與訓練方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需求。因此,如何開展有效的大學生游泳教學活動,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主要探索的問題之一。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對大學生游泳教學中的技巧與訓練方法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增強教師的教學成果。
二、大學生游泳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實踐能力較為薄弱
對于高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喜歡一些新奇的事物,相比于游泳活動更喜歡在網(wǎng)上沖浪。從目前階段來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游泳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是注重游泳技巧與知識的灌輸,不注重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等,使學生感受不到游泳體育項目的樂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到學生在游泳教學中的參與度。同時,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較為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雖然掌握大量的理論知識,但是不能夠?qū)⑵淞己眠\用到實踐活動中,導致學生游泳能力提升較為緩慢[2]。同時,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水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感,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但由于教育工作者對其部分的重視度較低,導致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較低,影響到學生整體的學習效果。
(二)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
對于高校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個人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使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良好的游泳教學活動。但是從目前階段來看,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統(tǒng)一式教學方法,將游泳的技巧與理論知識統(tǒng)一傳授給學生,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使學生所接收到的知識存在較大不同,容易打擊到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開展有效性的學習活動[3]。同時,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經(jīng)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對于游泳知識缺乏自主探究意識,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對游泳教學課堂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利于高校教師開展高質(zhì)量的教學活動。有一部分大學生學習游泳課程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學分的影響,想要上課而獲取學分,對于游泳體育項目的興趣度較低。除此之外,高校大學生游泳課程與其他課程存在著較大的不同,需要學生進入水中進行實踐活動,對于學生身體素養(yǎng)要求較高,一不小心容易讓學生出現(xiàn)危險,加強了學生對于游泳體育項目的恐懼感,進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游泳教學設備不夠完善
游泳教學活動對于教學設備的要求較高,教學設備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從目前階段來看,大部分高校的游泳教學設備較為落后,沒有定期進行更新,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響到教師的教學進度與質(zhì)量[4]。例如:有一部分高校由于經(jīng)費有限,對于游泳課程中必備的救生設備沒有及時更新與維護,使救生設備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影響到學生在游泳課中的安全性。還有一部分高校由于游泳池建造較早,游泳池建設在室外,學生只能在夏天進行游泳課程,使游泳教學活動受到天氣的限制,影響到學生游泳課程的學習。
三、大學生游泳教學的技巧與訓練方法分析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對于高校的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學生開展有效性學習的基礎條件之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讓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設計游泳教學的內(nèi)容與教學手段,使學生得到符合實踐情況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體質(zhì)水平的提升。
第一方面,高校教師在設計大學生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掌握學生的游泳實際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調(diào)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提升學生在游泳訓練活動中的參與度,有助于學生掌握良好的游泳技巧[5]。教師可以運用分層訓練的方式,引導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訓練比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泳訓練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有助于教師開展高質(zhì)量的教學活動。
第二方面,高校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游泳技能水平測試,通過測試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在游泳教學訓練中的參與度。同時,在競技的形式下,能夠增強大學生游泳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感受到游泳體育項目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訓練興趣,加強學生的游泳技巧。
(二)關注學生心理,消除恐懼情緒
高校游泳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心理變化,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實現(xiàn)育人的教學目標。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游泳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對學生心理上的疏導,降低了學生的恐懼心理,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泳教學訓練活動中。同時,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科學的訓練方式,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對知識進行探究與學習,循序漸進將游泳技巧與知識傳授給學生,逐漸讓學生形成完整的游泳知識體系,有助于學生身體能力的提升[6]。除此之外,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安全防護問題,為學生營造安全的游泳環(huán)境,提升學生安全系數(sh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部分具有恐懼心理的學生佩戴相關的游泳保護設備,減少學生心理上的空間,提升學生在訓練中的參與度。
四、大學生游泳教學的技巧與訓練方法
(一)運用分層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
針對高校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不同,為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方案,讓學生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高校體育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訓練內(nèi)容等,使學生真正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鍛煉自身的身體[7]。
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游泳教學中,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分成一個層次,為學生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層次進行調(diào)整,使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學生設計比賽式的訓練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同一層次的學生進行比賽,增強學生的互動性,有助于提升學生在訓練活動中的參與度。同時,教師在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最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xiàn),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運用良好語言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游泳自信,提升學生對游泳訓練活動的參與興趣,有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
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信息技術已經(jīng)被人們廣泛運用到各行各業(yè)中,給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帶來了便利。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游泳教學活動中,借助先進的技術,創(chuàng)新游泳訓練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游泳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訓練中。
首先,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游泳教學之前,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精彩的游泳比賽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有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此視頻中,你最喜歡哪一位運動員的游泳方式呢?請說一說”,通過教師的問題,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
其次,高校體育教師在正式開展游泳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微課教學視頻,將游泳技巧展示給學生,學生能夠具象地觀察到游泳的動作以及技巧,有助于學生進行模仿與練習。
最后,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將學生訓練的過程錄制下來,并匯總、整理成微視頻,將其上傳到班級群里,學生能夠在群中觀察自己的游泳姿勢、技巧等,認清自身的不足之處,有助于學生了解自身的游泳訓練過程。
通過這樣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互相借鑒學習經(jīng)驗,提升學生的游泳能力,鍛煉學生的身體。同時,教師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訓練情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游泳技巧對教學內(nèi)容與進度進行調(diào)整,為學生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增強學生在游泳課程中的學習質(zhì)量。在微課視頻的運用下,學生能夠?qū)ψ晕业挠柧氝^程進行回顧,鞏固沒有完全掌握的游泳技巧,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延伸學生的學習時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游泳技巧。
(三)間歇訓練法,鍛煉身體素養(yǎng)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他們的體能有限,高校體育教師需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身體,提升學生的接受度,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游泳訓練活動,實現(xiàn)教師的教學目標。
間歇訓練法是體育項目訓練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間歇時間讓學生進行休息,恢復學生的體力,降低學生的訓練強度,提升學生的訓練效果。在高校體育教師開展游泳訓練的過程中,運用間歇訓練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身體的有氧供能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促進學生游泳技能的提升[8]。
首先,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結(jié)合游泳教學的要求,為學生設計多種多樣的間歇訓練方案,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提升學生整體的訓練質(zhì)量與效率。
其次,高校體育教師在設計間歇式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融入訓練中,構(gòu)建具有趣味性的訓練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訓練中,有助于提升游泳訓練教學活動質(zhì)量。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對間歇式訓練方法的探究,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游泳訓練中,使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游泳技巧。
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分析,轉(zhuǎn)變只注重成績的評價思想,多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得到較為綜合型的評價。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自身,有助于學生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練習,增強學生的游泳體育項目綜合能力。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越來越注重體育教學的背景下,高校作為我國人才主要的培養(yǎng)基地之一,需要加強對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成長為高素質(zhì)的綜合型人才,推動我國社會的建設。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大學生游泳教學的技巧與訓練方法,對其進行深度的探究,挖掘能夠增強學生訓練成果的手段,提升游泳訓練活動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教學、信息技術、間歇訓練法等措施,為學生構(gòu)建良好的訓練平臺,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游泳技巧,提升學生的訓練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宇昌.大學生游泳訓練的技巧與技能訓練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1):36-39.
[2]孫嘉怡,王思明.不同水溫條件下游泳教學對大學生心血管代謝適應性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06):168-170+208.
[3]劉強.體育強國視域下體育素養(yǎng)融入高校游泳教學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6):76-79.
[4]余洋.“互聯(lián)網(wǎng)+”混合式教學在廣西大學公體游泳課中應用研究與實踐[D].廣西大學,2023.
[5]宋榮榮,竇洪茵.新課標下體教融合在高校游泳教學課程實施改革的路徑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能訓練分會,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游泳項目).奮進新征程——推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第四屆國際水中運動論壇論文摘要匯編.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學學院;,2022:4.
[6]羅壽貴.莫斯頓互惠分組教學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23.
[7]楊晨,焦現(xiàn)偉.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能訓練分會,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游泳項目).奮進新征程——推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第四屆國際水中運動論壇論文摘要匯編.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22:2.
[8]馮琳琳,葉陳常,馮鏡澤,等.高校游泳教學及輔助平臺現(xiàn)狀研究[J].體育視野,2022,(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