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生物標志物血清分泌性白細胞蛋白酶抑制劑(SLPI)、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jié)合蛋白7(IGFBP7)、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尿轉(zhuǎn)鐵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IgU)與早期糖尿病腎?。―N)患者腎功能的關(guān)系,以及其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DN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茂名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M)患者200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并根據(j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為單純DM組(71例)、早期DN組(67例)、臨床期DN組(62例),另選取同期于茂名市人民醫(yī)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60例,將其作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實驗室指標檢測。比較對照組、觀察組及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研究對象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指標水平,并分析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指標的相關(guān)性,應(yīng)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生物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早期DN的診斷價值。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均升高;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升高,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患者血清Scr、BUN、UA、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均呈逐漸升高趨勢;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與血清Scr、BUN、UA均呈正相關(guān);血清SLPI、IGFBP7、TIMP-2、UTf及IgU聯(lián)合檢測診斷早期DN的曲線下面積(AUC)均高于單一指標檢測(均Plt;0.05)。結(jié)論 早期DN患者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與腎功能密切相關(guān),且上述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DN的診斷價值較高,臨床治療時可監(jiān)測患者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發(fā)展。
【關(guān)鍵詞】糖尿病腎病 ; 分泌性白細胞蛋白酶抑制劑 ;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jié)合蛋白7 ;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2 ; 尿轉(zhuǎn)鐵蛋白 ; 尿免疫球蛋白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1.0102.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1.033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主要以高血糖為特征,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fā)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并發(fā)癥,當患者病情進展至臨床期,導致腎臟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引發(fā)腎臟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臨床診斷DN是以腎臟穿刺活檢為金標準,雖能準確判斷患者病情,但其在應(yīng)用中屬于侵入性操作,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且多數(shù)患者檢測時已發(fā)展至中晚期,影響患者預后[2]。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可應(yīng)用生化指標進行早期DN的篩查與診斷,血清分泌性白細胞蛋白酶抑制劑(SLPI)與腎小球濾過率(eGFR)的下降斜率有關(guān),可預測早期DN患者預后恢復情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jié)合蛋白7(IGFBP7)、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均屬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滯標志物,可抑制細胞分裂,進而影響細胞凋亡;尿轉(zhuǎn)鐵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IgU)可通過受損的腎小球濾過膜出現(xiàn)在尿液中[3]。目前,上述生物標志物在早期腎損傷的評估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在早期DN中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與早期DN患者腎功能的關(guān)系,以及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DN診斷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間茂名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型DM患者200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并根據(j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4]分組,其中UAERlt;30 mg/24 h為單純DM組(71例),30 mg/24 h≤UAERlt;300 mg/24 h為早期DN組(67例),UAER≥300 mg/24 h為臨床期DN組(62例);另選取同期于茂名市人民醫(yī)院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人群為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47~74歲,平均(58.22±6.47)歲。單純DM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0例;年齡47~78歲,平均(58.72±6.50)歲;DM病程5~11年,平均(8.18±1.26)年。早期DN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齡41~73歲,平均(58.67±6.34)歲;DM病程5~11年,平均(8.07±1.32)年。臨床期DN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齡42~71歲,平均(58.16±6.34)歲;DM病程5~11年,平均(8.23±1.40)年。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及對照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可比。觀察組患者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6]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⑵年齡gt;18歲;⑶無其他腎臟疾病。對照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糖耐量實驗正常;⑵生化指標(肝、腎功能等)均正常。排除標準:⑴1型DM;⑵近期發(fā)生DM急性并發(fā)癥;⑶合并急慢性尿路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嚴重消耗性疾病、遺傳性疾?。虎燃韧心I臟替代治療史;⑸伴有肝功能異常;⑹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疾病。本研究經(jīng)茂名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在檢測前均需禁食8 h,抽取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3 000 r/min,5 min)分離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SLPI、IGFBP7及TIMP-2水平,應(yīng)用苦味酸速率法檢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采集研究對象尿液5 mL,離心(1 500 r/min,5 min)分離后取上清液,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UTf、IgU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研究對象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水平;⑵比較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患者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水平;⑶采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生物標志物與腎功能的相關(guān)性;⑷生物標志物檢測早期DN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應(yīng)用ROC曲線分析生物標志物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早期DN的臨床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經(jīng)S-W法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生物標志物水平與腎功能指標的相關(guān)性;采用ROC曲線分析生物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DN的診斷價值。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研究對象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清Scr、BUN、UA、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均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患者腎功能與生物標志物比較 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升高,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患者血清Scr、BUN、UA、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均逐漸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生物標志物與腎功能的相關(guān)性分析 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均與血清Scr、BUN、UA均呈正相關(guān),效應(yīng)值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生物標志物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早期DN的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 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聯(lián)合檢測診斷早期DN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均高于單一檢測,效應(yīng)值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圖1。
3 討論
研究表明,DM患者中有20%~40%病情可發(fā)展為DN,甚至終末期腎病,顯著增加其病死率[7]。因此,臨床早期診治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目前,腎臟穿刺活檢雖能有效診斷DN,但其重復檢測對患者的損傷較大,無法用于評估疾病進展,從而使其臨床推廣受限。DN發(fā)生的早期階段,患者的腎小球、腎小管等結(jié)構(gòu)與功能已受損,導致機體脂肪、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代謝異常,且患者腎小球濾膜的負電荷下降,濾過功能受損,導致血清、尿液等生化指標異常。因此,臨床認為檢測生化指標可為早期DN診斷提供參考依據(jù)。
血清Scr、BUN、UA水平能夠反映患者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其表達水平升高代表其功能受損;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能夠反映患者的腎功能狀態(tài),其中血清SLPI與急性腎損傷有關(guān),能夠調(diào)節(jié)炎癥因子,減輕腎臟結(jié)構(gòu)損傷,血清IGFBP7、TIMP-2的表達水平異常表明腎小管上皮細胞受損,其細胞周期停滯,尿UTf、尿IgU的表達水平異常表明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障礙[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清SLPI、Scr、BUN、UA、IGFBP7、TIMP-2、UTf、IgU水平均升高,且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升高,單純DM組、早期DN組、臨床期DN組患者上述指標變化幅度均逐漸加大,這提示DN患者的腎臟損傷會引起血清IGFBP7、TIMP-2、UTf、IgU等生物標志物異常表達,且該變化與疾病嚴重程度有關(guān)。分析其原因為,SLPI屬于一種免疫調(diào)節(jié)因子,具有抗氧化、抗炎、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等功能。當機體受到損傷或發(fā)生慢性炎癥時,會誘導SLPI表達,導致其水平上升,此時可發(fā)揮一定的抗炎作用,臨床監(jiān)測其表達水平可反映患者腎功能的狀態(tài)[9]。當患者腎臟受損時,IGFBP7、TIMP-2可調(diào)節(jié)腎小管上皮細胞周期,抑制其細胞分裂進程,且該過程在腎小管損傷時最早出現(xiàn),影響腎功能的修復,隨著病情進展,加重腎小管損傷[10]。UTf在肝臟中合成,主要生理功能是運輸鐵,其在正常情況下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而當腎臟出現(xiàn)損傷時,位于腎小球基底膜內(nèi)外疏松層的硫酸肝素糖蛋白含量下降,導致腎小球濾過膜的負電荷減少,進而使得UTf能夠自由通過濾過膜,導致尿液中的含量升高;濾過膜受損后,使得其孔徑變大,進而導致IgU、UTf不能被腎小管重吸收,進入原尿,其水平上調(diào),且隨著濾過膜的損傷加重,導致機體產(chǎn)生大量蛋白尿,加快疾病發(fā)展[11]。本研究中,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均與血清Scr、BUN、UA均呈正相關(guān),且上述生物標志物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DN的AUC均高于單一檢測,這提示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水平與DN患者的腎功能、腎損傷程度密切相關(guān),且聯(lián)合診斷早期DN的價值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聯(lián)合檢測使得考察指標更全面,提高早期DN診斷的準確性,有助于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發(fā)展,為改善患者預后提供參考。
綜上,早期DN患者血清SLPI、IGFBP7、TIMP-2、UTf、IgU與腎功能密切相關(guān),且聯(lián)合檢測對早期DN的診斷價值較高,可為臨床控制DN進展提供指導。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考察上述指標對患者預后的影響,后續(xù)研究應(yīng)進行長期隨訪,進一步證實上述指標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參考文獻
石彩鳳, 周陽, 楊俊偉. 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 2021, 16(8): 1254-1257.
彭健韞, 金菊, 項美娟, 等. 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標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分析[J]. 浙江醫(yī)學, 2022, 44(13): 1397-1401, 1466.
顧帥帥, 朱琳, 金艷盛, 等. 糖尿病腎病患者尿液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jié)合蛋白7的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22, 26(13): 35-40.
徐艷麗, 鄒培, 樊曉雁.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UACR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22, 37(5): 630-633, 645.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1): 4-67.
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共識專家組. 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J].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20, 48(5): 522-527.
馬小芬, 張士奇, 薛丹丹, 等. 血清OPN、BMP2、RBP4與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及骨密度的相關(guān)性[J].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24, 26(6): 876-880.
楊云飛, 王愛田, 趙華靈, 等. 多項生物學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老年重癥病人合并急性腎損傷早期的診斷價值[J]. 安徽醫(yī)藥, 2023, 27(7): 1408-1412.
陳飛, 吳圓圓, 楊斌. 多功能分子SLPI調(diào)節(jié)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和修復的作用及機制[J]. 生理學報, 2024, 76(3): 475-486.
張楊, 王一梅, 姜物華, 等. TIMP2和IGFBP7的生物學功能及其在腎臟損傷過程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 2021, 48(5): 671-679.
高倩, 宋燕, 王兵, 等. 血清Hcy及尿TRF、IgG、α1MG、NAG對2型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1, 42(3): 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