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級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小唐,出身于留守家庭,家境貧寒,性格抑郁,與父母關系淡漠,因升學問題與家庭決裂。大學期間因無法負擔生活費與學費打算休學。輔導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解決了其生活實際困難,進行了心理疏導。小唐同學打消了休學念頭。
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況
小唐的家庭是典型的留守家庭,從小她就與父母分居兩地,父母長年在外地務工,她由奶奶爺爺撫養(yǎng)長大。奶奶爺爺年邁體弱,還需要務農,家中有四個弟弟妹妹,她是長女,弟弟妹妹都在上學,家庭條件十分困難。小唐作為長姐,特別懂事,是弟弟妹妹的小“家長”,家中一切好吃的好用的都先讓給弟弟妹妹,她勤勞樸實、吃苦耐勞、剛強隱忍、自尊心強。
在進行貧困生助學金評定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小唐屬于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可以評定一等助學金,可是她遲遲沒有上交助學金評定申請。于是我主動找到小唐,在一番詢問后得知,小唐入學前,父親沒和她商量就把她辛苦擺攤賺的錢拿去給妹妹交了學費,而且不看好她所選擇的專業(yè),極力反對她來我校就讀。因為此事,她與父親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要強的她為此與家中斷絕了來往。上交助學金資料時需要上交建檔立卡資料,小唐不愿向家里開口,也就無法上交相關資料,所以只好決定放棄助學金申請。在校期間,小唐沒有伸手向父母拿錢,而是通過假期擺攤以及在網(wǎng)絡上接一些手工活掙學費和生活費。然而有一天,小唐找到我說想申請下學期休學,早點步入社會賺錢。經過耐心詢問與向同學側面打聽,我了解到由于沒有擺攤的資質,小唐無法再繼續(xù)擺攤掙錢,平時所掙的錢僅能用于生活費,她無力支付下學年的學費,所以才起了休學賺錢的念頭。
小唐的問題十分嚴重,生活問題和心理狀況已難以保證小唐正常的學習生活,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干預和幫扶,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
二、案例診斷
一是沉重的家庭負擔。小唐的父母學歷不高,雖然在外打工但收入菲薄,家里人口多,父母既要養(yǎng)老,又要撫小,所以家境十分貧寒。小唐作為家中長女,為父母分擔的意識和家庭責任感很強,她顧惜奶奶爺爺年邁體弱,總是積極地照顧弟弟妹妹,幫助家里干農活,從小她就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勤勞肯干的習慣,每逢假期就會通過做手工活掙學費和生活費,甚至有時還要負擔弟弟妹妹的生活費,對比起同齡人,她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這種責任感讓她成熟而懂事,但也讓她少了一分歡樂,多了一分沉重,造成了她嚴重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健康隱患。
二是惡化的家庭關系。在小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常年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缺少父母的關愛,所以她既渴望親情,又習慣了沒有父母關照的生活,獨立性強,親情觀念相對較淡薄。因為空間阻隔,小唐鮮少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在高中畢業(yè)填報志愿時,小唐選擇了我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但因成績未達到分數(shù)線,被調劑到旅游管理專業(yè)。但是父親不看好這一專業(yè),極力反對她來校就讀。她認為父母不僅沒有看到她對整個家庭的付出和犧牲,不能供給她的學費和生活費,反而還干預自己的生活,阻撓自己的發(fā)展,對父母越發(fā)灰心和失望。因為擇校問題,她和父親大吵了一架,導致家庭關系進一步惡化。
三是窘迫的生活處境。小唐與父母關系破裂后,就不再接受父母的經濟支援。她在學校不僅面臨學業(yè)壓力,更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假期掙的錢交了學費后已所剩無幾,由于疫情原因,校園進行封閉式管理,她沒有機會出校門進行勤工儉學,生活已面臨入不敷出的情況。巨大的經濟壓力給她造成了嚴重的思想負擔。
四是隱忍的性格特征。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小唐小時候受了委屈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即使向奶奶爺爺傾訴也得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案。久而久之,形成了她孤獨隱忍的性格,遇到事情她總是默默承受,不愿意向老師同學敞開心扉,也不愿給他人添麻煩。
組織處理
為了留住小唐的大學夢,幫助小唐盡快走出困境,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tài),我進行了如下幫扶:
一、伸出援手,解決實際困難
小唐休學的直接原因是經濟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為她申請助學金。為此,我主動聯(lián)系了小唐的父母,向其父母說明情況,替小唐完成了助學金申請的相關手續(xù),小唐的父親表示愿意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孩子申請助學金,但是在最終確認信息的時候,小唐表示已和家里斷絕關系,執(zhí)意拒絕聯(lián)系父母幫助申請助學金的方式,反復勸說無果后,我只得遺憾地放棄了通過助學金幫扶小唐的方式。
小唐拒絕家長和學校的幫助,我看得出來她是想自食其力以證明自己。于是我積極了解并向小唐推薦了學校食堂的勤工儉學崗位,學校食堂部分窗口招收勤工儉學的學生下課時間幫忙打菜,并為學生提供中餐和晚餐,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小唐的吃飯問題,又維護了小唐的自尊心。考慮到僅僅解決吃飯還遠不夠,于是我向上級領導匯報了小唐的情況,領導表示盡最大努力幫扶困難學子,不讓學生因此失學。在后期的困難學生資助中,我積極向學院推薦該生,最后該生拿到了一千塊錢的困難生資助金。
二、以心換心,化解內心寒冰
我深刻明白僅僅是經濟上的幫助并不能讓小唐擺脫困境,還需要給予小唐關心和愛,關心她的心理狀況,疏導她的心理問題。新生入學時,心理咨詢室對新生進行了一次心理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小唐的抑郁指數(shù)非常高,屬于一類危機名單中的一員,尤其是敵對指數(shù)和軀體化特別數(shù)據(jù)異常超標。她缺乏安全感,對他人缺乏信任感,只有走進她的內心,才能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輔導員是學生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最值得信任和依賴的人,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建立她對我的信任感。當她為了感謝我為她的助學金奔波而送我一個她自己做的手工娃娃時,我有了主意。我把她送給我的禮物拍照發(fā)到朋友圈,在朋友圈不吝言辭表揚她的努力、堅強、感恩,我特意發(fā)動我的親朋好友在我的朋友圈留言盛贊她的禮物,表現(xiàn)出想要購買的意愿。我把朋友圈給小唐看時,我看到了她欣喜的淚光。我成了她給我的朋友“賣”手工作品的“中介”。我故意每次只要兩三個手工娃娃,讓她來找我,借機和她聊天,我站在朋友的角度,分享自己的大學心路歷程,與她聊成長的不易,贊許她的堅韌與獨立。她感受到了我的真誠,開始敞開心扉,訴說她的艱難與夢想。讀大學的第一個春節(jié),小唐是獨自一人在常德過的,她給我發(fā)來了新春祝福,說她吃了餃子,在工作的地方吃了年夜飯,只是短短幾句話但是我卻感受到了小唐的改變,她變得不那么冷漠和拒人千里之外了。
三、打開心結,重建家庭紐帶
小唐出現(xiàn)系列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關系的惡化。從小唐拒絕家長幫助這一行為中,我感受到她的心結沒有打開,對父母有怨懟之心與抗拒之意,要讓她的生活走向正軌,最關鍵的一環(huán)是要消除對父母的恨意,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愛。這需要一個契機。幸運的是,第一學期的寒假,這個契機來了。
放寒假時,我詢問小唐假期去向,她明確表示不回家過年,在常德某地打工。我雖耐心勸導她回家與父母團聚,解開心結,但小唐意志堅決,小唐告訴我她住在某某同學家,記住了她的住址,我囑咐她注意安全,有事聯(lián)系后便放假了。臨近過年,小唐的父母某日突然聯(lián)系我,說想接小唐回家過年,現(xiàn)在正從廣東驅車來常德接小唐回家。我趕緊聯(lián)系她的朋友同學,都不知道她的動向,電話微信均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tài),面對焦急的母親,我立馬從外地趕回常德市尋找小唐,但她已經另外找了住所,而她的同學對她的動向也不為所知,于是我多方打聽找到了小唐打工的地址,詢問到了她現(xiàn)在的住所。我來到小唐的住所,看到房間非常簡陋,寒冷的冬天,房里只有單薄的被子,漏風的窗戶,甚至沒有一個熱水壺,這讓我非常心疼。小唐告訴我前段時間工作太累,所以錯過了消息,她眼中有點愧疚和不好意思。此時她的母親也趕到了住所,由于多日聯(lián)系不上,小唐的母親情緒爆發(fā),說出了責怪的話語,讓本來就疲憊不堪的小唐委屈不堪,母女間矛盾再次激化,為了調解雙方矛盾,我先耐心安慰小唐,告知她母親從廣東驅車而來的辛苦,以及聯(lián)系不上她的焦急,希望她能理解為人父母的不容易。隨后,我單獨和小唐母親聊了很多她在校的經歷,說出了小唐的不易,為了賺取生活費和學費的艱辛,小唐的母親聽得很動容,流下了眼淚,她表示自己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在我的開解下,母女倆坐在一起促膝長談,解開了心結,我看見小唐臉上出現(xiàn)了很久不見的笑容,眼睛里卻仍泛著淚花,她得到了她最想要的東西,那就是家人的理解和肯定。最終,小唐沒有隨母親回家,因為她已經和老板說好,過年期間要在這里打工,小唐的母親尊重了她的決定。隨后,我和小唐的母親為小唐買了被子、棉衣、開水壺等過冬的物品,小唐的母親親手為孩子鋪上了被子,整理了房間,她簡陋冰冷的住所變得溫暖起來。離開時小唐和母親擁抱,擦拭著雙方的眼淚,送走了母親。小唐的母親離開時跟我說,以往她只要求小唐照顧好弟妹,要求她早點獨立,讀幼師專業(yè)以后當個幼兒教師,但是從來沒有問過孩子愿不愿意,很多意愿都是他們強加給孩子的,但是農村人都是這樣子的,找個好工作嫁個好人就是孩子的一輩子,但現(xiàn)在看見小唐的樣子,她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錯的。
我建議小唐母親多給予小唐關心,多關注了解傾聽孩子,除了日常的溝通交流外,還給予必要的陪伴,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和隔閡。后來,小唐告訴我,她爸爸主動給她打電話向她道了歉,哽咽地說出了內心的愧疚,她媽媽和她打電話的時間明顯增多了,還給她買了新衣服和學習用品。從小唐的轉述中,我知道,她已諒解了自己的父母。我感受到她沒有那么沉重壓抑了,在愛的滋養(yǎng)下她開始變得更加陽光和開朗。
四、尋找閃光點,增強學生自信
在緩和家庭矛盾后,小唐開始接受父母給予的學費和生活費,但對于貧困家庭的她來說,依然需要通過兼職維持生活。了解到小唐有很不錯的畫畫天賦,于是我鼓勵她在不影響學業(yè)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手工藝品的制作,小唐非常感興趣,在做了市場調研后開始制作陶瓷娃娃,通過在網(wǎng)上出售的方式掙得一點生活費。鑒于小唐的特長,我建議她參加學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比賽,并主動表示愿意做她的指導老師,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比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小唐變得越來越自信,積極參加各項比賽和活動,多次獲得校級獎項,同時成績也有所進步,她重拾了對學業(yè)、對未來的信心,再也不說要中止學業(yè)了??吹叫√茝臒o法正常學習變得自信開朗、積極進取,我感到很欣慰,切身感受到了做老師的幸福感。
總結反思
案例中的小唐屬于建檔立卡的貧困生,心理抑郁指數(shù)偏高,她要強得令人欽佩、倔強得令人嘆息、隱忍得令人心疼,在校園中,有很多與她經歷和處境相似的學子。他們因外表堅強而容易被人忽略其脆弱的內心,他們不習慣傾訴苦難卻幾乎就要被苦難擊倒。聽不到他們口頭的傾訴,這就需要老師們走得離他們近些、再近些,走到他們的心里去,用心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他們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他們不會輕易被說服、被打動,更不愿意接受施舍,教師不能以說教者和長者的身份和他們講道理,而應全然地真實地展現(xiàn)一心想幫他的誠意、真心關愛他的暖意,用切實的行動和熾熱的愛讓他們感知善意與溫暖。這樣,他們才會消除心中的壁壘,向你敞開心扉。
我慶幸,小唐能接受我的幫助,讓我能拂走她心中的陰云,托起她的人生夢想,通過這個案例,我明白了,作為輔導員,我不僅應是學生日常事務的處理者、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者,更應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知心朋友。在學生需要幫助時,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做學生在大學里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貼心人。
作者簡介:
姚靈芷,女,回族,湖南常德市人,本科,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