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動”習作技巧的核心理念在于倡導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通過活動、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種方式不僅使得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而且能夠讓特殊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寫作技巧。
一、用“樂”系紐帶,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三部曲
“樂動”習作技巧旨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寫作活動,通過激趣導入、觀察生活、發(fā)揮想象、動手實踐、多感官參與、樂享成果和互評互改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不斷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和創(chuàng)作能力。其中激趣導入、觀察生活、發(fā)揮想象為寫作前的關鍵三部曲。
(一)激趣導入樂寫作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樂動”習作技巧的首要任務。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編寫故事結局、續(xù)寫短文等有趣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積極投入寫作。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激發(fā)隨班就讀學生的習作興趣。在資源教室里,教師可以給隨班就讀學生發(fā)放一些“小卡片”,卡片上畫有小動物的圖像、自己喜歡的食物等,然后讓隨班就讀學生進行“猜一猜”“找一找”等游戲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隨班就讀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激發(fā)隨班就讀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觀察生活找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要學會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學會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不同的人生角色和生活環(huán)境,為寫作提供更多鮮活的素材。
(三)想象豐富增趣味
想象力是寫作的重要元素之一。教師可以根據(jù)隨班就讀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設置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寫作任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想象思維進行創(chuàng)作的能力,提高其作文水平。如利用視頻、音頻給學生講故事,鼓勵學生續(xù)編故事等,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讓他們的作品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
二、以“樂”作橋梁,“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資源教室的建設以“個別化教學”為核心,旨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綜合運用集體教學、分組教學以及個別教學等多種組織形式,確保資源教室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到符合其特點、有助于其發(fā)展的教學。通過“樂動”習作開展動手實踐、多感官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充分發(fā)展和提高。
(一)動手實踐深體驗
動手實踐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驗生活,為寫作積累更多真實感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手工制作、實驗探究等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生活,從而更好地把握寫作的主題和情感。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我讓學生設計角色動作,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表演青蛙找媽媽的過程。
(二)多感官參與寫作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多種感官來觀察和體驗生活,讓他們學會在作品中展現(xiàn)豐富的感官世界。在《家鄉(xiāng)的味道》一課中,我以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螺螄粉”作為關鍵切入點,讓學生通過看、聞、品、摸多感官參與到習作感悟中,并將感受與表達融為一體。這種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鄉(xiāng)土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促交流
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隨班就讀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參與意識,就是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成果的評價過程。合作意識,就是要求學生與同伴一起完成學習任務。競爭意識,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激勵他們努力提高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積極思考和探索,并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
如在教學《我要讀書》一課時,讓學生進行自編自導與編唱相結合的語文活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習作活動的興趣和熱情,又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既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樂于與他人合作和善于合作的精神。
三、讓“動”成媒介,資源教室變隨班就讀的樂園
資源教室的活動是隨班就讀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精準選擇適宜的時間段,在資源教室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旨在更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語文學業(yè)上的學習質(zhì)量與水平。讓“樂動”習作課在資源教室成為隨班就讀學生的快樂樂園。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隨班就讀學生體驗快樂的作文課堂
1.以知識為核心的語文習作課
這種類型的學習方式包括了一些書籍和圖畫書作為讀物。這類書籍較短、較淺,較適宜基礎程度較低的學習者,這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的接受能力相吻合。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引導同學們一起讀書,通過說故事的形式,與同學們的互動提問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然后引導他們自己去看。在讀寫水平十分受限的特殊兒童中,教師還可以用圖片來輔助閱讀。
2.以多維智力為重點的綜合活動
多學科融合開展“閱讀、書寫、繪畫”及“誦唱繪”等綜合活動。閱讀與寫作課程結合圖畫書,繪畫和寫作,而“說唱與繪畫”則結合了童謠、兒歌、繪畫等課程內(nèi)容進行習作訓練。隨班就讀學生可以通過畫、說、唱、寫的方式去作為習作主題成果的展示途徑。在這種資源課堂中,經(jīng)過美育、德育等方面的熏陶,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成功與自信。
(二)創(chuàng)設成果展示舞臺,讓隨班就讀學生互評互改、互相進步。
“樂動”習作課堂教學模式倡導教師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我們要把每一個“樂動”習作課堂變成學生的舞臺,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盡情地展示自己。如:我們可以讓隨班就讀學生在“我是小小主持人”“我是小小圖書管理員”“我是小小升旗手”“我是小小廣播員”等活動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表演;可以讓隨班就讀學生在“故事大王”等活動中,模仿小動物說話、表演動作或情景對話等;可以讓隨班就讀學生在“快樂家庭”活動中,扮演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給我們講述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這樣做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同時通過教師對學生作品的展示、點評,學生互評互改習作,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玉州區(qū)萬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