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是從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等方面講授其他思政課程所需的基本世界觀、方法論的課程,在思政教育體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結合最新的理論闡釋理論內涵、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實教學素材、利用實踐教學基地豐富教學方法。
關鍵詞:警察院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河南警察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研究成果“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實踐研究”(編號:JYFZ2022007)
作者簡介:張馳(1990— ),男,河南警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政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在思政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該課程講授的基本世界觀、方法論為概論、德育、近現(xiàn)代史等其他思政課程提供了理論基礎。警察院校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職業(yè)警官,學警能否理解、認同、實踐馬克思主義,將對我國的社會治安與維穩(wěn)等工作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針對如何提升警察院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效果的研究,對于我國公安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警察院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作用
(一)強化學警的理論素養(yǎng)
基層民警是公安系統(tǒng)的基礎組成部分,是直接承擔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一環(huán)?;鶎庸哺删粌H要有扎實的公安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因此,警校學生作為基層民警的主要預備隊伍,在校期間不僅要磨煉業(yè)務技能,還要加強政治理論素養(yǎng)。對于警校學生來說,思政課程是培養(yǎng)其政治理論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在這些思政課程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承擔著傳授思政課所共有的世界觀、方法論等重要任務。例如,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對我國近現(xiàn)代史進行詮釋和描述;德育則是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社會學觀點,對社會道德和意識形態(tài)進行深入探討。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成效直接關系到未來公安民警的理論素養(yǎng)水平。
(二)提升學警的宏觀視野
社會治安關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和中華民族的興衰。作為公安民警,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從歷史的高度和國際化的視野來審視、認識自己所肩負的偉大使命。然而,目前在公安隊伍中,依然存在著“安于守成”的現(xiàn)象,部分民警對待工作只是簡單應付,思維方式陳舊,缺乏更新知識、理念、方法的動力,這與當前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格格不入。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視野狹隘、對自身在宏觀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所造成的。鑒于當前基層公安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民警很難在工作之余抽出時間學習。因此,增強民警的宏觀視野就要更多地從其在校期間著手。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正是幫助他們觀察當今世界的宏觀視野的重要工具,上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將有助于學警培養(yǎng)透視當前國內外局勢、審視未來世界長遠發(fā)展的宏觀戰(zhàn)略視野。
(三)增強學警的政治站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對于警察院校而言,這一目標具體化為培養(yǎng)國家社會治安的合格維護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力量,公安干警必須在政治上絕對可靠和忠誠,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信仰和信心絕不能有絲毫動搖。這對公安院校思政課程,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切實上好這門課程,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價值,從而培養(yǎng)出政治上忠誠、信念上堅定的優(yōu)秀公安民警。
二、警察院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內容更加理論化、邏輯化、系統(tǒng)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與其他思政課程相比,更加理論化、邏輯化和系統(tǒng)化。如果學生在該課程的學習中沒能正確理解所講授的基本世界觀和方法論,那么在后續(xù)學習概論、德育、近現(xiàn)代史等其他思政課程時,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甚至曲解課程內容。因此,如何采用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的具體知識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所學的抽象理論知識,如何讓學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結合實際理解課上所教授的內容,以及如何利用青年學生可能關心的熱點來激發(fā)他們主動聽課、學習、思考的興趣,是思政課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素材陳舊簡單
除了理論講解法,思政課教師通常還會采取引用經(jīng)典寓言、童話或歷史故事來進行類比、舉例講解。然而,就結果而言,這種做法雖然能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但中規(guī)中矩的方式往往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審美疲勞。這主要是因為那些用于說理教育的寓言、童話等內容已廣為人知,對于生活在信息時代的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早已耳熟能詳。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期待值和新鮮感,因此我們急需采用新的、符合時代精神與特點的理論和案例來進行教學。
(三)教學方法傳統(tǒng)單一
由于本學科科班出身的教師通常具有較豐富的哲學學習經(jīng)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他們往往更傾向于使用邏輯遞進嚴謹?shù)睦碚撝v解法。這種方法通常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大基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出發(fā),逐步推演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接著引出以此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歷史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等內容,從而幫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一棵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大樹。然而,學生通常對這種高邏輯要求的講解方法感到疲勞,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佳。
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路徑
(一)結合習近平法治思想,講授理論內涵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從教學內容上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中有多處章節(jié)可以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容和案例,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內涵的理解。例如,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樣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法治與資本主義法治的不同之處。以2020年通過的《民法典》為例,該法典針對當前社會熱議的、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如高空墜物、飼養(yǎng)動物損害、交通責任認定等,制定了詳細的規(guī)定,這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
(二)融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實教學素材
社會主義事業(yè)在中國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進程,也離不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間存在著許多內在的一致性。例如,在講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基本世界觀時,可以援引先秦儒家的思想作為例證。在論及治國之道時,儒家經(jīng)典《左傳》中有“國將興,聽于民;國將亡,聽于神”的論述,這種對封建迷信的批判態(tài)度直接影響了后世儒生的基本價值觀。即使在講解一些富有神話色彩的上古傳說時,也都是采用具有唯物主義視角的解讀方式,如孔子對于黃帝有四張臉的古代傳說,解釋為黃帝有四個大臣,替他分別治理四方,他們的治理讓人民非常滿意,因此他們就被人民稱為黃帝的四張臉;再如,孔子對于黃帝壽命三百年的古代傳說,也解釋為黃帝的政令通行了三百年。后世儒家知識分子對于當政者的批判也多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說法,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中多融入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同時讓學警了解馬克思主義為何能夠在中國文化的土壤中生根發(fā)芽并開花結果。
(三)運用實踐教學基地,豐富教學方法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也曾指出,哲學家只是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一個理論的價值和可行性,最終需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只有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才能被認為是正確的。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陷入象牙塔式的自我封閉,要更多地帶領學警走出教室,參與實踐教學。目前,河南警察學院已經(jīng)將信陽市新縣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確立為省級校外實踐基地,并多次組織學警前往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以此為契機,學院積極推進登封市“學長霞精神 鑄忠誠警魂”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完成。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實踐教學基地使學警能夠親眼見證、親身體驗,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阮博,劉曼.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邏輯理路[J].中國大學教學,2023(Z1).
[2]張振芝,子天嬌.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多維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3(1).
[3]劉垠杉.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學校思政課的基本著力點[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5).
[4]劉亞虹.公安院校思政課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路徑探析[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22(2).
責編:應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