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心態(tài)對構建社會和諧意義重大。黨員干部作為事業(yè)發(fā)展的領頭羊,社會風尚的風向標,擁有陽光心態(tài)尤為重要。黨員干部要在不斷提升執(zhí)政本領的同時,更加注重內心修養(yǎng),端正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對待升遷要修平和心
平和心是一份自我肯定的信心與勇氣。擁有平和心,不會高估自己,也不會自甘落后,當受到挫折時,能夠處之泰然,不會被情緒激怒,影響生活;擁有平和心,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也許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官員對待職位升遷要有平和心,有了平和心,就可以超然物外,達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境界。平和心要求官員別把官職看得太重。官職只是一種職業(yè)。升遷有先后,名利有機遇。對待別人的升職,貴在平和,自己努力就好,強求不得。
一是正確對待機遇。官職獲取,機遇和努力同樣重要。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機遇與挑戰(zhàn)是一體兩面。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國家和民族更替規(guī)律,他指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都會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zhàn),把握好了重大機遇,應對好了重大挑戰(zhàn),國家或民族的文明就會獲得生機,錯過了重大機遇,國家或民族的文明就會走向衰落,甚至會毀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币粋€國家或民族都會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zhàn),個人也是如此,要正確對待。
二是正確對待得失??创松牡檬Р荒苤豢匆稽c一線。就一點一線看,或許沒贏;但從長遠看、從整體看,可能“大贏”。德不配位、能不配位的官員事實上很難善終。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揭示了世間的因果律:因果律是事物之間最重要、最直接的聯(lián)系。任何一種現(xiàn)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他還說:“通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才算幸福,沒有努力得到的東西只能算作幸運,幸運的東西難以持久?!币虼?,不該得到的東西,是禍不是福。
三是克服攀比之心。人生不需要攀比,攀比之心會毀掉人生幸福。美國作家亨利·曼肯說:“如果真要攀比,就算兩人都是億萬富翁,恐怕攀比的結果也不會讓自己如意?!庇羞@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只烏鴉看到老鷹叼走了一只綿羊,烏鴉想,老鷹能抓羊,我也能。老鷹有爪子,我也有,老鷹會飛,我也會。烏鴉便仿效老鷹的樣子,盤旋在羊群上空,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它貪婪地注視著,并撲向那只肥羊??山Y果是,烏鴉不僅沒把肥羊帶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肥羊的長毛緊緊地纏住了,這只倒霉的烏鴉脫身無術,被牧人趕過來逮住了。
四是克服貪欲之心。人要學會滿足,貪污受賄會毀壞人的靈魂?!靶撵`被貪欲占有了,幸福就沒了”。 法國作家莫里哀的名著《吝嗇鬼》描述了老財迷阿巴貢的怪癖:他把裝金幣的罐子埋到地下。每當感到孤單寂寞時就把罐子挖出來數(shù)一數(shù)錢,心情就會好一些,然后再重新埋下。老財迷阿巴貢這樣的怪癖,顯然是精神空虛的表現(xiàn)。
對待下屬要修包容心
包容有助于建立更健康、更和諧的人際關系。原諒他人的錯誤或過失,能夠降低沖突和爭吵的可能性,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能夠放下過去的怨恨和不滿,從而減輕心理負擔,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難。包容不僅是一種胸懷、一種能力、一種本事、一種素質,更是一種境界、一種涵養(yǎng)、一種情懷、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黨員干部是事業(yè)的組織者、管理者,成就事業(yè),需要廣納各方面人才。
一是要容人所短。沒有人十全十美,別把上司說得一無是處,大凡上司都有過人之處;別把下屬說得一無是處,下屬一定也有優(yōu)點和長處。下屬即便不如你,也要學會寬容。領導站位高一些,看問題會全面一些。下屬站位低一些,看問題會局限一些。下屬可能是點線思維,領導是全局思維。
二是要學會欣賞人。俗話說,“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薄俺哂兴?,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長處和優(yōu)點,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厚德載物一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崇的人格風范。古人倡導君子要以深厚的德行來容載世間萬物。要有寬廣的胸懷,要有容人的雅量,要與人為善。世間萬物,都比不上大地的厚道,大地承載了萬物。所以,要像大地一樣以厚德對待他人。會不會欣賞人,能不能團結人,既反映品德,也反映能力。
三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對方,理解對方。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zhí)己見。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從而變得更寬容,更理解生活,更樂觀地面對人生。愛因斯坦曾說: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眼光不同,對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境界不同,對待事物的理解不同;立場不同,對問題思考的角度不同。
四要善于用人。當今社會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領導干部不可能是通才,所以,要善于用人,特別是善于用能人。但是否擔心能人不服管?不需要。古人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钡履芊?。心胸廣闊,能尊重人,能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亮點和閃光點,善于用人、博眾之長,群策群力,則能成事。有多大度量,能成就多大事業(yè)。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它把自己放到最低位置,它容納了江河湖泊。反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難共事,難成事。
對待權力要修敬畏心
敬畏心能夠讓人不以個人好惡作為是非曲直的評判標準,不以榮辱得失作為做事的衡量法則,工作時認真對待、恪盡職守,堅守道德刻度和原則底線;能夠慎獨律己,進退有序,避免因無知或肆意妄為而犯下錯誤;能夠做到行有所止、取舍有度;能夠幫助人們在世界復雜多變時保持清醒和堅定,不偏離方向。敬畏心是一把無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會使人樂不忘憂,居安思危,永遠保持一份警醒。天下事,成于懼而敗于狂。
一是不能以權謀私。權力具有公共屬性,不能把權力看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當作為官信條,更不能濫用權力,為所欲為。官員在一個地方、一個部門掌控一定社會資源,眾人矚目。在物欲肉欲誘惑的情況下,要有理智、有節(jié)制、不放縱、不張狂。一些人權力在手,凡利必沾,凡益必得,大小榮譽都要,甚至與民爭利;有的身處高位,卻斤斤計較,因雜瑣事所累,被下屬從內心深處鄙視?!凹矣星Ы馃o非一日三餐,屋有百間無非放床一張”“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以高尚的情懷感召人,堅持大事有原則,小事講奉獻,才能擺脫利益枷鎖。手縮短、心加寬,人生境界就會愈來愈高遠,生活才會變得簡單幸福。
二是不能狂妄自大。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說,我敬畏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要敬畏歷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得生動精彩,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要敬畏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敬畏組織,是組織這個平臺讓我們成長成熟;要敬畏學術,學術是人類前行的燈塔;要敬畏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現(xiàn)代社會最為重要的行為規(guī)范。古人說“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一朝權在手,便自以為是、滿不在乎,天不怕、地不怕,狂言無遮,狂妄行事,肯定得摔跟頭。云南楚雄原州長楊紅衛(wèi)被稱之為“三狂州長”。一為狂熱。不顧實際招商引資上項目,狂熱追求政績工程。因為狂熱,楊紅衛(wèi)已經(jīng)不能有正常的分析判斷能力。二為狂妄。視紀律、法律為“兒戲”,甚至威脅要給紀檢監(jiān)察部門“斷炊”,全然沒有“敬畏之心”。因為狂妄,他已經(jīng)沒有了正常的為人處世禮儀和基本的價值判斷。三為狂歡。極盡尋歡作樂之能事,吸食毒品,與數(shù)十名女性有不正當關系。因為狂歡,他摧殘了自己的身心。
三是不能迷失自我。擁有權力、金錢、名譽,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就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年輕時的曾國藩初到京城做官,一時迷失自我,忙于各種結交應酬,從而忽視了自身的上進和學習。他意識到自己的心浮氣躁時,決定謝絕應酬,減少交游。他在日記中記下自己的不端行為,并請身邊的師友進行監(jiān)督,促使其不斷地改過遷善,端正自己的行為,從而在仕途上越來越順暢,成為一代中興之臣。
四是不能任性隨心。古人說:行事不可隨心,說話不可任口。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不可想不能想、不可為不能為、不可有不能有的“名利事”,倘若想之為之有之,則事與愿違;而不想不為不有,則愿遂事成。社會有規(guī)則,但也有誘惑,所以做人要有原則。生活總有諸多誘惑,人也有劣根性的一面,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控制欲望的能力,有原則。“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要有自己的底線,要有是非觀。做事應該是放眼大局、考慮長遠的未來,而不是局限于自己一時的小心情?!靶〔蝗虅t亂大謀”,人生有多少悔恨與遺憾是因為一時沖動釀成的。權力意味著責任,職務意味著使命。權越大,責越重。黨員干部要對責任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心。
(作者系湖南省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