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不斷演變的社會需求下,教育系統(tǒng)既需要確保質量和可比性,又需要關注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性,以應對現(xiàn)代社會多元化、快速變化和高度的競爭。標準化教育強調共同的學習目標和評估體系,以確保學生達到一定的學術標準,而融合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不同學生提供定制化的學習體驗,這兩者的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诖?,文章深入分析了融合教育與標準化教育的關聯(lián),強調了兩者間相互補充的重要性。隨后針對基于標準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的教學質量提升進行探討,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育資源整合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3個角度闡述了策略與實踐,以期為推動標準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的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標準化背景,融合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45
0 引 言
教育標準化旨在確保教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育質量,并適應全球化競爭和社會多樣化需求。這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目標、課程、評估和管理體系,使教育更加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此外,教育標準化還能減少地區(qū)、學校或教師差異導致的不公平問題,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與此同時,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融合教育以包容性教育為原則,致力于確保所有學生平等接受高質量教育,無論他們是否有特殊需求。這種教育模式有助于消除社會對特殊教育學生的偏見和歧視,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共融。通過整合不同背景的學生,融合教育創(chuàng)造了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術、社會、情感等多方面的發(fā)展,提高整體教育質量。
1 標準化教育與融合教育的融合分析
融合教育與教育標準化密切關聯(lián),彼此相互補充,融合教育注重個性化、多元化和全面發(fā)展,追求滿足每位學生的獨特需求與發(fā)揮學生不同的潛能。與之對應的是教育標準化追求公平、公正和可比性,設定共同的教學標準和評估體系以確保教育質量。首先,在教學實踐中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可以與教育標準化的目標相契合,以創(chuàng)造個性化學習路徑為目的。這意味著在標準化框架內,可以設計符合學生個性需求的差異化教學方案,以確保每位學生達到標準化教學目標。其次,課程內容的設計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術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差異化安排,而多元化的教育資源也能夠在共同的標準化框架下得到充分利用。但想要實現(xiàn)這種融合,平衡個性化與標準化的關系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融合教育強調個性化學習,而標準化教育追求統(tǒng)一標準。此外,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布也影響了融合教育的貫徹。一些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可能更豐富,而另一些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可能有限。其次,教師的培訓和教育理念轉變也是個挑戰(zhàn),需要教師具備融合教育所需的能力和思維方式。然而,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為融合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例如:智能化教育平臺、在線教育資源等,可以幫助教育更好地融合個性化和標準化。不僅如此,跨界合作也是一個機遇。學校、教育機構、教育科技公司等可以共同合作,共同推動融合教育與標準化教育的實踐,以提高教育質量并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 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2.1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
在當今教育領域,融合教育與教育標準化的融合被視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應當深刻理解融合教育的理念,明晰其強調個性化、多元化和全面發(fā)展的特點,以此為指導思想更新教育理念[1]。同時,教師也需要理解教育標準化所倡導的公平、公正和可比的原則,將這種理念與融合教育的理念相結合,這樣的認知將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的基礎。再者,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應注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策略。在標準化教育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具備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技能,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包括但不限于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評估方式和課程設計。此外,教師還應具備設計個性化學習路徑、識別學生需求、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標準化框架內得到個性化的關照。不僅如此,評估體系的建立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理解標準化評估的原則和目的,將其融入教學實踐中,并且培養(yǎng)自身設計多維度、個性化的評估體系的能力,以確保評估更為客觀、全面,符合學生實際表現(xiàn)。
2.2 融合教育資源整合
在標準化背景下,融合教育資源整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融合教育資源整合強調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育資源,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資源整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比如:教育機構和學校應建立起統(tǒng)一的教育資源平臺,將標準化課程所需的教材、教輔、課件等資源集中整合管理,進一步使教育資源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并且便于教師和學生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標準化課程的要求,從平臺上選擇合適的教材和教輔,使教學內容更貼合標準化教學的要求[2],或者采用在線教育資源,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xiàn)資源的集中整合和共享。該方式可以跨越國界,讓教育資源不受地域限制,實現(xiàn)全球共享。學生也可以根據個人學習特點和學術需求,自主選擇合適的在線課程、視頻、電子書等學習材料,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另外,平臺還能夠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分析等,對學生學習行為和學術水平進行智能化分析,為教師提供個性化教育建議,使教師更好地進行融合教育資源的整合,確保教學內容的個性化與標準化的有機結合。
2.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應用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夠使教育更富活力、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有助于在標準化框架下提升教學效果。一方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可以結合標準化的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師可以針對標準化要求,靈活設計課程內容,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如項目式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活動等。這些創(chuàng)新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標準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夠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標準化教育可能會忽視學生個體差異,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適應不同學生的學術水平、興趣愛好和學習風格[3]。比如:針對數(shù)學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個性化數(shù)學學習平臺,根據學生的學術表現(xiàn)推薦不同難度的題目,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參與和主動學習,這與標準化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學生通過參與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實踐項目等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標準化要求下的知識,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術熱情,提高學習效果。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標準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的應用為提高教學質量帶來新的可能性,通過恰當?shù)慕逃呗院徒處煂I(yè)發(fā)展計劃,可以實現(xiàn)標準化教育與融合教育的良性互動,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個性化的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教育標準化和融合教育在不同維度上共同推動了教育的進步。教育標準化確保了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而融合教育強調了教育的包容性和個性化,二者共同努力,使得教育更加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好地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的新一代人才。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教育效果,應充分發(fā)揮教育標準化的優(yōu)勢,同時積極推進融合教育的實踐,以促進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袁佳偉.民辦高校外語“雙線”融合教育標準化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標準化,2022(18):177-179.
[2]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打造融合教育的“常熟模式”[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20(9):82.
[3]胡智鋒,樊小敏.中國融合教育的發(fā)展、困境與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20(2):1-7.
作者簡介
孫曉艷,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培智學校特色課程開設。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