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當下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方式,在實際操作中教師普遍關注的是合作的形式與方法。而筆者發(fā)現,對學生進行基于“合作學習”的心理輔導,是現在愈加凸顯的一個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與深入研究。
合作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人類的社會屬性決定著合作必然是一個社會個體人所應該具備的存在于社會的必然條件。針對學習領域而言,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合作學習在改革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業(yè)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基于本人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我認為合作學習確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在班級教學中,當人數達到一定規(guī)模,需要重組學生并進行易于把控的研究學習,合作確實能發(fā)揮很好的作用。作為美術學科的教師,我有這樣的感受,而觀察其他學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經常會運用合作的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并且都有著各自的成熟經驗。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發(fā)現有的教師對合作的認知不夠清晰,依然有為了豐富教學方法或調動學生課堂氣氛而將“合作”生硬地植入到課堂中的現象,這樣的合作有時也會適得其反,且無法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我的個人見解: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的使用,一定是建立在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基礎之上,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為了環(huán)節(jié)而環(huán)節(jié)。尤其是美術教學中的合作,要經過一個培養(yǎng)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合作的意義并掌握合作的方法。由于學生在美術方面創(chuàng)作的獨立性,個性的釋放更是難以約束,也容易在合作中產生不可預知的問題。
美術課堂不同于其他課堂。語文、數學等主課的合作,具有明確的問題目標;體育、音樂等科任學科的合作要建立在一定的規(guī)則和標準之下,而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更會關注自我個性的發(fā)揮和釋放。同時,美術的學習過程及課堂作業(yè)又沒有必要以死板的“一刀切”來作為恒定的標準,所以就加大了美術課堂合作的難度。
美術課的合作,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合作時現場秩序失控、合作中有學生出現亢奮的情況,或者是因為沒有理解合作的意義而產生分歧甚至爭吵,等等。
筆者認為美術教學中學生合作的潛在困難主要涵蓋如下幾個方面:
個性是每個人的天性,在美術課堂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主張尊重和發(fā)揚學生的個性,個性的表達是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難能可貴的一個元素,是學生進行藝術表達的初心,全世界范圍內無數個性彰顯的藝術家和代表作也成為美術教材中最引人入勝的篇章。
美術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符合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的過程,所以個性的體現是無可厚非的。但個性過于凸顯,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往往又會成為阻礙合作的一大難題。
學校的各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學出現生成性突變是家常便飯,美術課堂的合作學習亦是如此。在美術課堂中常見的合作方式是小組合作,一個班5至7人較為適宜。
當出現生成性問題時,組內成員對解決問題的應激反應往往會存在差異。這種情況下,如何解決問題,且最終能達成共識,是合作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
既然是不同的個體,在合作中出現分歧是學生的天性,是個性使然,但這也就成為合作中最“易燃易爆”的事情,有時因分歧而產生的矛盾,會成為合作失控的重要導火索。由于學生年齡及邏輯思維能力較為薄弱,所以,他們的這種分歧很難自我及時消化,需要教師敏銳地觀察到,并實施及時的“撲救”,否則就會出現不可收拾的境況。
合作過程中,特別是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教師要監(jiān)控學生的“角色意識”。也就是組長、組員之間的關系?;蛘呤瞧渌问降暮献鹘巧P系。學生只有達到一種主次分明,角色職責清晰,甚至要做到各司其職、互不干擾的狀態(tài),才能順利實施合作的全過程。
通過以上羅列的合作中普遍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合作是一種行動體驗,而心理體驗才是合作的首要前提條件。那么,如何從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正確處理和實施指導學生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合作?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
首先,教師要意識到,合作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教學的實際情況,評估是否進行必要的合作學習。沒有充分必要的合作,恐怕也會成為一堂課的雞肋部分。心理趨同是合作的前提,學生認識到合作的意義與必要性,也就會產生合作的原動力。
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合作方法,是學生進行合作的重要前提。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中,對合作能力稍弱的群體,教師一定要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合作,甚至要下大力氣,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刻意的培養(yǎng)。只有學生掌握了合作的技能,教學中的合作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地呈現出教師能力的前瞻性。
合作學習中,不免會產生學生認知方面的分歧和碰撞,如何面對質疑?如何在質疑中善于反思問題或者堅守信念?較高的心理素質是學生應具備的重要條件。
學生喜歡合作,合作的狀態(tài)是自然的、愉悅的,但是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不是為了放松狀態(tài)、調節(jié)課堂氣氛,而是要去真正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甚至是困難。這時,學生的態(tài)度也會隨之更加端正,將解決問題作為合作的最終目的和首要任務,就會避免學生由于教師監(jiān)控盲點或學生自我狀態(tài)的松散,而出現的一系列消極因素。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追求學生通過合作所實現的最終結果,更應該關注合作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并進行及時的疏通與輔導。
綜上所述,合作及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各科都存在著各自的特征。美術課堂的合作學習一定要體現藝術課堂的專業(yè)特點,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把握學生與教材這兩個層面的因素,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我的闡述主要是基于美術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針對其他學科“合作學習”當然還會有各自不同的情況。而單說美術教學的合作學習,我上面的闡述也不免存在片面和膚淺之處,一定還有更多的內涵,亟待我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工作中繼續(xù)挖掘、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