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大學畢業(yè)后找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對于這份工作,他剛開始是很排斥的,他聽說做銷售要想出業(yè)績,就免不了舍下面子去推銷,然而,小李恰恰是個舍不下面子的人,可由于家中經(jīng)濟壓力大,他又聽說做銷售賺錢多一點,所以還是決定嘗試一下。
恰逢銷售淡季,領導讓小李和幾個員工一起拿著剛推出的產品去路邊擺攤做宣傳,拓展營銷渠道。這讓小李內心感覺十分別扭,他覺得這種推銷方式本身就不夠光鮮、不夠體面,更何況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低三下四地主動追著客戶,不厭其煩地去和客戶溝通。這些顧慮導致他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時能躲就躲,不能躲就拖,結果就拖慢了整個團隊的工作進度。
有一天,他在攤位前發(fā)傳單時,遇到了住在對門的鄰居,小李怕鄰居認出他來,尷尬地躲到了一邊,直到鄰居離開才回到攤位上。領導看到他的舉動后,找他談話:“你要想工作做出成績,就別把面子看得太重了!不然,在這個行當你注定混不下去!”
領導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小李也清楚這是事實,可他就是過不了“面子”這一關。
在中國文化的語境里,“面子”的含義非常豐富,它可以是榮譽,可以是尊嚴,也可以是人脈、地位,或是權威、聲望。
戈夫曼的戲劇理論認為,面子作為個人公開的自我形象,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交流中逐漸建構形成的,個體構建、維持面子,目的就是給其他人制造“我們是誰”的印象,這個印象最好是一個理想化的自我。在人際交往互動中,個體為塑造這一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做出的行為始終與所維護的面子保持一致,即稱為“面子工夫”。
而在社會語言學家眼中,面子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其中,積極面子指向個體的求同欲求,即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喜愛、欣賞和尊敬;消極面子指向個體的自主欲求,即希望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阻礙,而有自我選擇行動的自由。
由于文化差異和研究領域的側重不同,面子的涵義、范疇、重要程度及應用范圍也有所差別,每個人對于面子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子作為一種非常重要且普遍存在的文化元素,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涉及個體如何感知自我、如何在社會互動中表現(xiàn),以及如何管理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那么,具體到小李個人身上,面子又代表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從小李認為在路邊擺攤推銷不夠光鮮、不夠體面,認為主動尋找客戶就是低三下四等心理活動,我們可以看出,面子對他來說是尊嚴的象征。在他看來,在路邊擺攤、不厭其煩地和客戶溝通,都讓他感到低人一等。
而小李躲避鄰居時,他內心的潛臺詞可能是:“千萬不能被鄰居發(fā)現(xiàn)我在做推銷員??!”為什么不能被發(fā)現(xiàn)?一方面依然是尊嚴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們對于銷售普遍存在刻板印象,比如許多人都認為推銷員推銷的東西是不好的,認為他們一心只想賺錢,認為他們油嘴滑舌,經(jīng)常忽悠人。
這種刻板印象會導致人們討厭銷售這一行業(yè),因此,人們對銷售行為總是反感、排斥的,甚至上升到反感從事銷售行業(yè)的個體,表現(xiàn)為對在公共場合主動向自己推銷產品的人不友好,對打電話進行推銷的人產生厭惡情緒等。
小李雖然迫于經(jīng)濟壓力進入了銷售行業(yè),但內心對這份工作還是不喜歡、不敢面對,甚至心存鄙視的,他不認可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自然也不希望被熟人用“有色眼鏡”看待。
小李的工作是帶有服務性質的,在為客戶介紹產品、解答客戶的疑惑和幫客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必須擺正職業(yè)心態(tài),讓客戶感到被尊重,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必要時還要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而推銷是一種常見的銷售手段,想要完成商品銷售任務,這種手段要被經(jīng)常采用。擔心做這些事情會降低自己的身份,讓自己的面子和形象受損,這樣的心態(tài)并不利于小李的職業(yè)發(fā)展。
職場中,你的面子并不是外在的東西,面子也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的工作能力給你的。就像《歡樂頌》里的安迪,她空降到公司當高管,老板是給足她面子的,可很多員工起初對她并不服氣,她是憑借自己的工作能力,逐漸贏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的,這才叫真正的有面子。
職場新人在面子問題上,應該有這樣的認知:你能力強,自然就有面子;你能力弱,那就不夠有面子,需要好好努力。
我們排斥某一項工作,無法產生工作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缺乏工作所需的能力。
小李對路邊擺攤做宣傳,招徠顧客的營銷方式很排斥,除了介意面子,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于他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吸引客戶,不知道如何挖掘、分辨潛在客戶。還可能是他不善于面對和解決問題,當客戶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產品而不斷提出問題時,他很可能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缺乏能力去解決問題,又會增加他的厭煩心理,導致他想要逃避。
如果他能夠勇于面對自己的這些欠缺,去提升工作中所需但自己還不具備的能力,他的“面子”怪圈也就容易打破。
在小李心中,銷售是一個不被人喜歡和認可的職業(yè),這個偏見形成于他參加工作之前,也就是說,這個偏見屬于社會文化觀念對他自身認知及行為造成的影響,而非他自己通過親身實踐得到的。
那么,小李想要在這個行業(yè)里謀求好的發(fā)展,就要放下從前的偏見,學著認可自己的工作。
小李做銷售的目的是緩解家中經(jīng)濟壓力,那么賺錢就是這份工作值得認可的一個方面。
小李還可以去觀察一下周圍那些優(yōu)秀的同事們,看看他們身上有哪些令人欣賞的特征,比如思維活躍,具備很強的傾聽和溝通技巧,善于換位思考,共情能力很強,等等。
請記住,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要讓刻板印象成為你職業(yè)發(fā)展的絆腳石。
當小李能夠認可自己的工作,放下心中的成見,真誠地給客戶帶來方便的時候,也可以從中獲得客戶的認可和尊重,也等于維護了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