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丈夫?qū)ζ拮邮┍┦畮啄辏拮尤虩o可忍已經(jīng)逃亡在外兩年多的家暴案例。
與以往不同的是,打熱線求助的不是當事人,而是她的外甥和外甥女,我先后接觸了三個人之后,第四位才是受暴者本人—— “小姨”。
最開始是位男士,越洋給紅楓中心發(fā)郵件求助,說小姨被其夫打罵十幾年,現(xiàn)躲藏在外,怕遭毒手,甚至不敢上班。我馬上給他回復了郵件,并打通其在國內(nèi)的表弟電話,了解情況,廓清緣由。放下電話沒過一小時,其表妹也打來電話,聲音哽咽地說:“謝謝你!是我們不懂,錯怪了小姨!”
這句話久久縈繞在我耳邊,讓我感慨和震撼。感慨的是,幾個晚輩盡管各自東西,卻仍像親生兒女一樣鼎力救助他們的小姨;震撼的是,三個人如出一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說小姨“有嚴重心理障礙”,“我們一心在救她,她卻‘被徹底洗腦控制以致唯命是從’,怎么會這樣?”一如越洋郵件中那位男士寫的一樣——
“小姨在一次次出逃后又被輕易勸回,所有親戚朋友都心灰意冷。但此前沒有人意識到小姨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心理障礙,被徹底洗腦控制以致唯命是從?,F(xiàn)在她仍然非常害怕男方報復打擊,甚至不敢提起離婚訴訟。更遑論民事賠償和刑事訴訟!”
“由于各路親朋好友在十多年失敗的斗爭中早已心灰意冷,現(xiàn)在他們沒有太大的動力和專業(yè)知識來幫忙處理此事。但以小姨目前的精神狀態(tài)和知識水平,確實無力獨立處理好此事。小地方消息閉塞,法律知識匱乏,親戚朋友手足無措,甚至想聽天由命。為此我深感痛心又無能為力。我也很自責,沒有提早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沒有提早采取必要的救護措施,致使情況不斷惡化。”
與國內(nèi)兩個甥男甥女的先后通話中,我了解到,小姨50歲出頭,是一家公司的會計師,業(yè)務能力很強。姨夫 50多歲,公職人員,與小姨均是再婚。結(jié)婚時,其夫女兒5歲,最小的兒子才一歲半,為了專心帶大兩個兒女,善良的小姨曾經(jīng)人工流產(chǎn),至今沒有親生兒女。姨父婚后不久就猜疑、限制小姨人身自由,動輒打罵,喝酒后更是兇暴殘忍,有一次用被子險些將小姨悶死。為了阻撓親朋好友出手幫助或藏匿小姨,他還一次次上門叫嚷威脅,誰管閑事就別想好過!
小姨結(jié)婚十幾年,遭受十幾年家暴,而親朋好友們因何在十幾年“失敗的斗爭中”“早已心灰意冷”?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4年前,我們真是齊心合力,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幫小姨與他離了婚,居然不到一年,又復婚了!”“對方一句軟話就回頭”,“小姨好歹也是知識女性,怎么這么軟弱糊涂?”他們不能理解小姨,真心認為她有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
而這“心灰意冷”,“有嚴重心理障礙”,又會給受到家暴的當事人帶來什么呢?
這些人,可都是一直不離不棄傾盡全力,在幫助她擺脫困境的摯愛親人??!
在交談中,我告訴他們,小姨的“一句軟話就回頭”“經(jīng)常的反復”正是親密關系暴力才有的特點;而小姨的無力無助和絕望感,甚至對他們的幫助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其中固然有他們急于求成,沒有顧及她的感受以及方式方法不夠妥當有關,主要還是“受虐婦女綜合征”的反應。
受虐婦女綜合征最早由研究家庭暴力的先驅(qū)、美國臨床法醫(yī)心理學家雷諾爾·沃柯博士提出,由暴力周期和后天無助感兩個概念組成。
暴力周期是由氣氛日趨緊張到惡性暴力,再到柔情與充滿悔恨的愛三個階段組成。
在第一周期中,施暴者不斷對受害人表現(xiàn)出莫名的敵意和憤怒。受虐妻子為了避免挨打,拼命設法迎合他的意思,
滿足他的任何不合理要求,逆來順受。
第二周期中,夫妻之間嚴重暴力頻頻發(fā)生。施暴丈夫的脾氣完全失控,動輒將妻子痛打。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一周期嚴重暴力的發(fā)生與受虐妻子的行為根本沒有關系,而只是與施暴丈夫自己的心境和他在外面碰到的不順心的事情有關。有的時候,當受暴者意識到第二周期的暴力不可避免地要爆發(fā)時,甚至會有意識提前“引爆”,以便趕緊過這一關而進入第三周期。
在第三周期,夫妻之間重歸于好,可謂雨過天晴,溫馨甜蜜。施暴丈夫真心地懺悔自己的暴力行為,甚至給受虐妻子買來鮮花或貴重禮品,
帶她去飯店,等等,以求得原諒。他真誠地保證永遠不會再傷害她。受虐的妻子愿意相信他,相信這一周期丈夫所表現(xiàn)的是真正的他,是自己當初嫁的人。雖然妻子知道第三周期的好日子很快會被第一周期取代,但是這一周期施暴丈夫表現(xiàn)出的愛和溫柔,使妻子有了留下來繼續(xù)與他共同生活的理由。另外,大多數(shù)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妻子都對婚姻抱有傳統(tǒng)的觀念:即愛情和婚姻要從一而終。她們往往情愿留在這種時好時壞的充滿暴力的婚姻關系中,試圖幫助丈夫改掉暴虐的“壞毛病”。于是,家庭暴力也就“矛盾積累—爆發(fā)—蜜月期—再積累……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繼續(xù)下去,使受虐婦女長期過著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的日子。
受虐婦女長期遭受暴力后,在心理上就會處于癱瘓狀態(tài),她們從無數(shù)次的挨打中“認識”到,無力阻止丈夫或男友對她們實施的暴力。每一次來自丈夫或同居男友的暴力,都使她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無助。久而久之,她們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變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順從,也越來越無助。
小姨的兩個外甥聽后仿佛茅塞頓開,理解了小姨的“反?!迸c“反復”。
同時,他們也深刻地反思自己曾經(jīng)給小姨帶來的精神壓力,“我們特別心痛,恨不能馬上就要她離婚,看來小姨需要有個過程,需要想清楚,要自己徹底下決心才行!”
我告訴他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和告誡書,有問題可以求助婦聯(lián)、公安、民政、居委會;但是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小姨自己。而且,離婚不離婚,要由小姨自己決定;即便離了婚,也不可能一了百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這些都需要想清楚,妥善處理。
他們表示會繼續(xù)幫小姨,但會注意方式方法,比如,遇事先聽聽小姨自己的想法;再比如,不能像以前那樣,要小姨必須如何,不能如何。他們說起前不久去派出所報案,小姨在一個文件上簽了字?;貋砗笠驗橹v不清上面具體寫了什么,被輪番追問,急得直哭,“我們以后可以多提醒,不要責備”。
與小姨的咨詢進行了三次,從始至終,傾聽共情,圍繞她的需求,厘清脈絡,尋找社會資源。
小姨的最大心結(jié)是“不甘心”,她期待丈夫有朝一日幡然悔悟,她割舍不下與一雙兒女的感情,她向往著一家人其樂融融而不是孤苦伶仃的晚年生活……為了這個家奉獻十幾年,一雙兒女與她感情很好,女兒看到爸爸動手總是挺身而出護著她;“丈夫打人,是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早先也不是這樣的……”“自己50歲出頭的人了,能湊合還是湊合過吧”??偠灾灰幌氲秸煞蚰仟b獰可怖的面容,就心臟緊縮,愁腸百結(jié),生不如死……
后來,小姨認識到,夫妻感情要靠雙方共同努力和付出,不是一廂情愿的事。自己還有幾十年,再不能這樣整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繼續(xù)過沒有人格尊嚴,更沒有幸??裳缘娜兆印?/p>
小姨了解了《反家暴法》賦予公安、司法、民政、婦聯(lián)等各部門的職責;也特別感激親人們發(fā)自肺腑的呵護與不遺余力的支持幫助,理解他們急迫的心情。小姨說,再遇到家庭暴力,自己一定去報警求助。
小姨知道,對家暴應該零容忍,任何人都沒有任何理由對他人實施暴力。
小姨說,自己需要好好想一想,梳理一下,“想清楚之后,我會義無反顧往前走……”。
而我想到的是,要貫徹落實《反家暴法》,解救受暴者于危難困苦之中,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受虐婦女綜合征”,這包括受暴的當事人和她身邊想幫助其盡快擺脫困境的親朋好友,更應該包括《反家暴法》規(guī)定的負有反家暴職能的公安、司法和婦聯(lián)、社區(qū)干部們,只有深刻認識家庭暴力的性質(zhì)、特點與規(guī)律,設身處地理解和認識受暴者的現(xiàn)實處境和心理特點,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到她們!
(此案例已做技術(sh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