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明志中學利用城鄉(xiāng)一體化規(guī)劃,不斷探索項目式、跨學科教學,建構五步“教—學—評”一體課堂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科學素養(yǎng)。
一、基于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提出
鶴壁市明志中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也要求堅持素養(yǎng)導向,深化教學改革,改進教育評價,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在此背景下,鶴壁市明志中學堅持“以生為本、標準導向、學為中心、評是關鍵”這一教改方針,初步形成大單元備課的備課觀,教學設計從教師立場到學生立場,從基于經驗到基于標準,從傳授講解到提供學習支架,提出基于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理念。該理念以素養(yǎng)導向為出發(fā)點,明確各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素養(yǎng)要求,注重“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強化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的一致性,旨在通過“教—學—評”的有效銜接來指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必備品格,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二、“教—學—評”三位一體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教學設計,應該是“教—學—評”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即教師的教授、學生的學習、對教學行為過程與效果的評價應統(tǒng)一于教學目標。
在實際教學設計和實施中,“教—學—評”非一致性的突出問題如下:其一,教學目標沒有依據(jù)課標要求精準表達;其二,教與學的活動設計和實施沒有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其三,沒有對教與學的評價,或是沒有精心設計對教與學的評價。教師要在基于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指導下優(yōu)化、完善教學設計。
(一)依據(jù)課標分解教學目標
學校要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發(fā),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標準落實到具體學科目標中,體現(xiàn)學科育人的價值。教師可依據(jù)課標,結合學情,將學科目標逐步分解為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實現(xiàn)課程標準和課堂目標的一致性。
(二)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與學的活動設計和實施
教與學的活動設計和實施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過程中,師生按照教學目標去操作,并及時進行自我覺察、自我評價、自我調節(jié),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調控作用,逐步達成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過程性目標。
(三)精心設計并實施對教與學的評價
課堂評價要基于學習目標。課堂上的評價任務有“先學評價任務”和“后教評價任務”?!跋葘W評價任務”是指教師教學前學生做的“學習任務”,是為改進教學而收集學生學習信息的教學準備活動,旨在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是否需要后教、如何有的放矢地教提供依據(jù)?!昂蠼淘u價任務”是相對“先學評價任務”而言的。通過“先學評價任務”,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不到目標,針對學生的困惑進行引導和講解。教學后,教師再評價學生是否理解、是否學會。
在“教—學—評”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實踐探索中,逐步嘗試構建“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教學運作系統(tǒng)(如下圖):
三、“教—學—評”一致性評價標準和課例
基于“教—學—評”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學校從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總體評價3個維度出發(fā),積極推動探索“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評價十項標準。
(一)第一維度:教師活動
1.教學設計:學習目標問題化或任務化,具體明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關注學生差異,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分層教學。
2.教學結構:思路明晰,結構完整,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容量適中,節(jié)奏合理,學生活動、總結、反思的時空充足。
3.課堂調控:發(fā)揮主導作用,把握學情,分層要求;抓實自主學習,促進合作、探究學習,豐富展示方式;精講重點、難點和易錯易混點,總結規(guī)律、方法和技巧;有效解決新生成問題,采用靈活方式進行限時訓練及達標測試。
4.教學評價:在學生學習、展示、訓練等環(huán)節(jié)中及時給予評價,肯定優(yōu)點,表揚激勵;指出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5.資源優(yōu)化:根據(jù)教學需求有效整合教材、資料等課程資源,有必要的導(展)學案、達標卷等;合理有效地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二)第二維度:學生活動
1.活動狀態(tài):學習氛圍激情活躍,自主學習充分投入,合作學習明確有效,探究學習敢于質疑。
2.活動形式:活動形式豐富,展示方式多樣,恰當?shù)剡\用聽、說、讀、寫、演、唱、畫、實驗、操作、設計、交流、質疑等方式,有效完成給定的任務。
3.活動效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眼、耳、腦、口、手聯(lián)動;能當堂整理、反思、鞏固所學,善于進行課堂小結;能進行自我達標測試。
(三)第三維度:總體評價
1.目標達成:學生能解決學習目標預設的問題,能進行自我學習評價,目標達成度較高。
2.課堂理念:課堂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學會學習為主線的教學理念,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教—學—評”一致性的課堂評價十項標準的框架下,細化落實各學科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形成各學科“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教學設計案例,有效提升課堂效能。
四、五步“教—學—評”一體教學模式
在“以生為本、標準導向、學為中心、評為結點”這一課堂理念的支撐下,各學科教研組開展了深入細致的集體備課,即先備一個單元→再看課程標準→再看課本→再看資料→集體備課交流。經過集體備課、磨課、展課,學校初步形成大單元、大概念、項目化、任務群備課的備課觀,不斷強化集體備課和教學設計建設,逐步探索形成五步“教—學—評”一體教學模式。該模式包括自主學習、互學釋疑、展學提高、達標評學、共同歸納五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指導入、導學及獨學。導入指教師圍繞課題,通過舊知反饋或情境導入新課;導學指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和導學提綱,導學提綱包括明確的獨學要求和主問題設計;獨學指學生依據(jù)學習目標和導學提綱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安靜獨學,教師巡回指導。用時8分鐘左右(含課前3分鐘)。
第二環(huán)節(jié):互學釋疑
“互學釋疑”指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進行互助答疑??刹扇W、小組合學的形式,充分發(fā)揮1、2號學生的領學作用,教師做巡回指導。用時10分鐘左右。
第三環(huán)節(jié):展學提高
“展學提高”指組間展學及評價?!罢箤W”要求體現(xiàn)學科性、思維性、規(guī)范性;“評價”可采取學生互評、組間互評及教師評價的形式。用時10分鐘左右。
第四環(huán)節(jié):達標評學
“達標評學”指梳理鞏固與檢測達標。梳理鞏固由教師帶領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檢測達標指學生限時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1~2道典型題目,教師當堂點撥。教師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結合資料設置體現(xiàn)知識梯度與整合性的題目。用時15分鐘左右。
第五環(huán)節(jié):共同歸納(學后反思)
“共同歸納”指學生交流歸納總結重難點,教師點睛。用時5分鐘左右。
基于五步“教—學—評”一體教學模式,鶴壁市明志中學堅持發(fā)揮教研支撐作用,以“互聯(lián)網(wǎng)+”賦能教育教學,讓課堂教學在變革中提質增效,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