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兒教師,在幼教之路上走過了20多個春秋。一路走來,在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引領下,我一步步成長為市優(yōu)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省級名師,也由一名普通教師逐步成長為班主任、保教主任、副園長、園長?;仡櫝砷L歷程,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幾個關鍵詞:情懷、思考、學習、閱讀、交流、實踐。正如一棵樹的成長需要土壤、陽光、水、肥料和空氣一樣,這些也是一個名師成長需要的養(yǎng)分。
名師成長的土壤——教育情懷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三個石匠,你們每天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第一個石匠說,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工作是為了謀生,也代表一份責任和擔當);第二個石匠說,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石匠(成為技術能手);第三個石匠說,是為了建造一座大教堂(象征著一種信仰和格局)。我想,真正的名師如果僅停留在謀生這個層次,那么他成長的動力就會很小,速度也會很慢。如果兼具前兩個石匠的特質,也只能說明他是有責任、有擔當?shù)慕虒W能手。只有達到第三個石匠的層次,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因此,我們要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來思考工作的意義,也就是名師要有情懷,把教育當事業(yè)。學前教育是根的事業(yè)。只有為孩子扎好、扎穩(wěn)、扎實根基,他們才能長成根深葉茂的大樹,成為棟梁之材。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事業(yè)格局就會放大,會從努力工作和奉獻中、從陪伴和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中體會到職業(y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每當我走進幼兒園,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聽到他們稚嫩的聲音,我就感到無比幸福。教師用愛和陪伴為孩子種下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自然、愛探索的種子。多年以后,他們會成為各行各業(yè)的佼佼者,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每每想到這里,我便更加熱愛這項事業(yè),并不斷前行。
名師成長的陽光——專家指引
專家的引領如一縷陽光,照亮我們成長的路。無論是在培訓現(xiàn)場還是在一本本教育專著里,我都遇到過很多學前教育專家,他們?yōu)槲业膶I(yè)成長指引了方向。一次次的學習,一次次的洗禮,一次次靈魂的觸動,一次次思想和認識的提升,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我學得越多,越能感受到成長的快樂。這也讓我明白,作為幼兒教師,單單有愛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專業(yè),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教育,為孩子的發(fā)展助力。
特別是了解到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以及南京鶴琴幼兒園園長張俊的辦園經驗后,我更加堅定了前進的方向。我和教師團隊根據本園實際,將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日常教學、游戲中,帶領孩子們在大自然、大社會里探索學習,引導孩子們學做人。
名師成長的水源——讀書與寫作
閱讀是最簡便的學習方式。專業(yè)閱讀就是和大師交流,和有思想的人對話。我們總能從超越時空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中汲取養(yǎng)分,澆灌我們干枯的思想田野。多年來,我一直堅持每月讀一本書,如《活教育》《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觀察:走近兒童的世界》等。書要精讀,反復品味,再結合自身教育實踐,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外,要勤寫,梳理自己的教育故事,不斷積累教育經驗。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有時需要查一些資料,這又是一種學習和提升。
名師成長的肥料——實踐與反思
我們要用實踐去檢驗理論,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反思是一種促使教師自我發(fā)展的路徑,會反思的教師成長得更快。因此,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回顧和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合理,經常進行“靈魂四問”:孩子在哪里?課程在哪里?學習在哪里?教師在哪里?在成功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思考:我們給了孩子什么樣的支持?孩子的發(fā)展在哪里?有價值的地方是什么?還可以怎么做?而失敗的教學活動帶給我們的思考或許更有價值。
我們追隨兒童的興趣,生成了一個個園本故事和班本故事,如“誰的眼睛”“追風日記”“影子的故事”“向日葵生長記”等,讓教育變得有無限可能,讓課程變得更鮮活,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每月一次的集體課程故事分享,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潛藏其中,他們變成了愛思考、愛探究、愛創(chuàng)造的新時代幼兒教師。
近年,教育功利、教育內卷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一些迎合家長、嘩眾取寵、違背教育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做法著實讓人擔憂。我想,教育不能浮躁,因為我們做的是慢養(yǎng)的事情。比如,對于幼小銜接方面的家長焦慮,我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開展園本教研和幼小雙向聯(lián)合教研,思考和探討幼小銜接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召開家長會和家長學校講座,引領家長了解相關政策,以科學的育兒理念正確面對孩子人生中的轉折點。
名師成長的空氣——眾行致遠共成長
只有通過名師引領和帶動,將教育資源共享,讓教育更均衡,集眾人智慧同做一件事,才能帶動整個地區(qū)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因此,我成立了名師工作室,帶領一個團隊,引領全縣鄉(xiāng)鎮(zhèn),把學前教育激活,將科學的教育理念傳遞給各個鄉(xiāng)鎮(zhèn)民辦園,加快教師成長的腳步。我?guī)ьI工作室成員通過共讀教育專著提升理論水平,通過磨課賽課鍛煉實踐技能,通過專題講座宣傳教育思想,通過送教下鄉(xiāng)分享教育資源,通過交流研討傳遞教育情懷……只有共同成長了,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形成了,教師才會更加心無旁騖地工作,在觀察孩子、讀懂孩子、支持孩子、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教育的契機,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體驗成就感和價值感。
當然,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難題,就像雜草一樣,需要耐心清除??傊?,教師要始終保有教育的初心,堅定教育的信仰,做有溫度、有智慧、有情懷的人,愛灑童心,守望幸福,同行致遠,相伴成長。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