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亞健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賦能,最早是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旨在通過言行、態(tài)度、環(huán)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自我賦能則是個體的自我驅動、自我激勵和自我升華。那么,教師如何為自我賦能,實現(xiàn)幸福成長呢?
思想賦能,學習成長
有人說,學校里有三類人,自燃、待燃和絕燃的人。毫無疑問,自燃的人能夠主動賦予自己能量,這類人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其共同點如下:1.崇尚努力,堅持閱讀。擁有成長型思維的教師認為,如果你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成某件事,并不能說明你不擅長此事,因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2.不斷反思,以開放的心態(tài)評估自己。擁有成長型思維的教師相信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并善于用開放的心態(tài)評估自己,不斷完善自己。3.辯證思考,客觀看待失敗和挫折。擁有成長型思維的教師認為,教訓總是無法以挫折和逆境之外的任何方式得到。所以,即使失敗是痛苦的,它也不能對你下定義,而是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情感賦能,和諧成長
情感賦能要從克服消極情感、培養(yǎng)積極情感做起。著名心理學家David R. Hawkins分析了各類情感的能量等級,最具負能量的情緒是羞愧和內疚,最具正能量的是開悟、平和、喜悅。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當人類認為自己無法擺脫生活的無力感時,就會產生羞愧感。羞愧感有時候可以化為前進的動力;但是,當一個人把羞愧感當作某種借口而不去努力的時候,它就成為前進最大的阻礙。如何將羞愧感化為前進的動力呢?
首先,要鼓起勇氣,大膽地愛與被愛。人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后,就會產生愛與勇氣。那么,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呢?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得到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個人的精神需要也得到了滿足,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以,我們要敢于愛自己,與自己好好相處。
其次,要直面人生,接受、改變、辨別。有了勇氣之后,就要勇敢地直面人生。我非常喜歡這么一段話: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予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qū)別。哪些事是無法改變的呢?學校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學生的性格特點是很難改變的,我們能做到的只有接納。哪些事是可以改變的呢?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生活方式,不僅在工作中學習創(chuàng)新,也在生活中嘗試新的挑戰(zhàn)。我們的人生更多是由我們的選擇和努力決定的。
最后,要學會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可以從以下兩點做起。一是拋棄虛榮。我們要察覺自己的種種行為,警惕自己的虛榮心;少抱怨,多行動,少關注對錯,多關注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二是學會合作。無論是師生關系還是同事關系,都是合作關系。因此,降低自己的控制欲,做一個優(yōu)秀的合作者十分重要。尤其在同事和上下屬關系中,我們要嘗試用善意去推斷別人的意圖,建立積極的互動。
身體賦能,健康成長
健康的生活方式會提高身體的抗壓能力。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從吃飯開始。我們要科學飲食,減少糖分、脂肪的攝入。其次,我們要科學運動,避免久坐,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點兒時間做運動,在一動一靜之間讓身體得到舒展。最后,我們要科學睡眠。人們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出錯率會持續(xù)升高,免疫力會下降,這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持續(xù)學習,擁有積極的情感和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進而創(chuàng)造和傳遞幸福。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